奥斯维辛
- 无法忽视的苦难
能写点什么?奥斯维辛!奥斯维辛!似乎只要这四个字就全够了,它不再需要另外的表达。然而,压抑、沉重的情绪左右着我,我走不出自设的牢笼,摆脱不了一吐为快的情绪。近年来,我读过一些苏联、东欧的文学作品和同时代见证者的回忆文章,尤其是哪些描写战争和征服的文字。这些文字,见证、回忆、反思着时代、制度和人性,都是同样的忧伤和残酷,令人感到沉痛和悲伤。但没有哪一部作品,像劳伦斯·里斯的《奥斯维辛:一部历史》一样,让我感到太过惨烈、太过冷酷、太过沉重,甚至是恐惧。“没有人
西部散文选刊 2022年11期2022-05-30
- 波兰幸存者记忆中的奥斯维辛
在纳粹德国的奥斯维辛集中营里关押最多的是犹太人,遇难者中也有九成是犹太人,但屠杀行动最初的受害者并不是犹太人,而是波兰人。另外,最初被逼迫处理遇难者尸体,从而见证纳粹反人类暴行的,也是波兰人。近日,波兰《共和国报》推出“奥斯维辛死难者80周年”纪念报道,搜集档案资料,结合波兰幸存者的回忆,揭开了那段尘封的历史,描绘出当年那个人间地狱中的诸多细节,也提醒善良的人们永远铭记纳粹大屠杀的惨痛历史,警惕法西斯主义死灰复燃。用波兰囚犯测试毒气效力1940年,纳粹德国
检察风云 2021年9期2021-06-25
- “奥斯维辛英雄”大卫·杜赫曼去世
奥斯维辛集中营最后一位在世解放者、苏联红军战士大卫·杜赫曼去世,享年98岁。根据德国慕尼黑和上巴伐利亚犹太社区6日的讣告,杜赫曼5日在慕尼黑一家医院去世。美联社7日报道称,1945年1月27日,21岁的杜赫曼驾驶坦克将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电铁丝网夷为平地,帮助解放死亡集中营中的囚犯。2020年杜赫曼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称,自己当时并不知道集中营的存在。杜赫曼参加过二战最血腥的战争,包括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他曾受过三次重伤,是他所在的12000人的师中69名幸存士兵
环球时报 2021-06-082021-06-08
- 沉冤33年的韩版“奥斯维辛”集中营
称为韩国版“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历史事件也再次受到关注。人间地狱1982年春,韩国东南部港口城市釜山,一名身穿校服的13岁男孩低着头,心跳得厉害。放学路上,警察把他拦下,从书包里翻出半片学校发的面包,逼他承认这是偷的。刚抽完烟的警察一把拽下男孩的裤子,点燃打火机,烫他的下体,直到他哭着承认偷了东西。随后,两名手持棍棒的男子把男孩拖到了离家只有一公里的兄弟福利院。崔承宇想不明白,为何自己有亲人,却被关进了韩国最大的流浪者收容所。他被安排在十几人一间的宿舍,当晚
中国慈善家 2020年4期2020-09-12
- “奥斯维辛之后”
宇平奥斯维辛集中营针对“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等等从日本驰援的物资表面上贴的动情诗句,某媒体在发议论时引用了这样一句话:“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残忍的。”如果看过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一定不会对纳粹德国奴役和种族屠杀犹太人的历史感到陌生。奥斯维辛集中营是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关于这段历史的评论很多,有些人可能或多或少读到或听到过这句话,甚至有些人可能按照字面意思解读为:在经历过绝对的灾难之后,再去进行任
看世界 2020年5期2020-03-23
-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情感共鸣与记者使命
◎赵清芳《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美国《纽约时报》记者罗森塔尔写于1958年的新闻名作,获得了1960年的普利策国际新闻奖。其颁奖词是这样的:“《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对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名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上不朽的名篇。”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年10期2020-02-23
- 家庭罗曼史的“幽灵”
。[关键词]奥斯维辛;代际创伤;禁忌;见证[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63(2019)06—0101—06Abstract:Holocaust survivorsdescendants with literature to witness the survival of the family predecessors from the Auschwitz concentration camp showed that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6期2019-12-16
- “奥斯维辛”被注册无疑要问责(热点热评)
公司起名叫“奥斯维辛”,在查阅工商档案后,奥斯维辛卫浴、盖世太保医药等诸多“奇葩”公司注册名陆续被扒出。奥斯维辛集中营因二战期间纳粹的反人类行为而臭名昭著。笔者不禁要问,这类有损公共利益、有不良政治影响的公司名称是怎么通过审核,堂而皇之得到注册的?有人认为,“奥斯维辛”只是一个地名,不能因为曾是纳粹集中营而禁止取名,就像不能因南京大屠杀而否定南京这个地名一样。这种说法实际上是玩文字游戏,忽视了语境。中文提到“奥斯维辛”,基本上等同于纳粹集中营,但提到“南京
环球时报 2019-11-252019-11-25
- 社科
同體的焚毁:奥斯维辛前后的小说》[美] J.希利斯·米勒 著陈旭 译南京大学出版社68.00元“奥斯维辛之后,甚至写首诗,也是野蛮的。”《共同体的焚毁》挑战了阿多诺这句有关大屠杀后的审美生产的著名言论,主张文学见证极端的集体与个人经历的可能性。解构主义批评代表人物米勒在各类文本和现实间构筑起一个异质空间。从德国当初纳粹上台的国内变化到美国近年的形势走向,米勒辨析关于共同体的主要观点,细读创作于奥斯维辛前后的小说,剖析美国令人担忧的国内外情势,以文学生动的情
出版人 2019年9期2019-09-09
- 奥斯维辛频遭游客偷盗
名游客因盗窃奥斯维辛集中营的铁轨遭到波兰当局起诉,或将面临十年监禁。据美联社1日报道,肇事游客是一名37岁的男子。他参观集中营遗址时,试图将一截铁轨“顺手牵羊”,结果被安保团队人员当场抓获。据悉,这截铁轨见证了大屠杀遇难者被带上牛车的那一幕,是“重要历史文物”。奥斯维辛镇警方发言人称,该男子对自己的“恶意”供认不讳,已受到重要文物盗窃罪的指控,最高将面临十年监禁。据悉,奥斯维辛集中营遗址近年屡遭无良游客破坏。去年7月,两名匈牙利游客因偷取原焚化室的砖块遭起
环球时报 2019-04-022019-04-02
- 波兰议员:集中营不是游乐园
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时期建立的“死亡工厂”,见证了上百万人尤其是犹太人的鲜血。但近年来却成为不少游客的赏玩之地,为此,波兰议员呼吁各国游客,莫将集中营当作“游乐园”。据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广播电台24日报道,波兰议员约瑟夫近日强烈谴责将集中营看作娱乐景点的游客。他表示,一些游客在参观集中营时完全没有悲痛的心情,而是将其看作“游乐园”,露着笑脸摆出各种怪异姿势。有的人甚至在那里玩游戏,并将各种“游客照”传至社交网络供人娱乐。他称,集中营受害者后代会为此气愤。
环球时报 2019-03-252019-03-25
- “铁轨摆拍”激怒奥斯维辛纪念馆
波兰南部的奥斯维辛纪念馆记载着纳粹德国的累累罪行,本是格外肃穆的场所,没想到竟成了年轻人“摆拍”的新去处,引发广泛批评。据英国广播公司(BBC)20日报道,当年为方便运输犹太俘虏,纳粹刽子手将铁轨一直延伸至死亡集中营内。如今,百万无辜受害者的死亡之路却成了某些游客的摆拍道具:不少年轻人在铁轨上张开双臂、以试图保持平衡的姿势行走和拍照,然后发布在社交网站上。纪念馆通过官方账号对该类游客发出警告:“你们所处的地方有100多万人惨遭杀害,请尊重这段记忆。比起奥斯
环球时报 2019-03-222019-03-22
- 奥斯维辛博物馆:望日本人多学悲惨历史
南京大屠杀和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言论遭到各方批驳。奥斯维辛博物馆新闻发言人帕维人·萨维基19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称,“希望日本人多学学悲惨历史”。高须美容院院长高须克弥2015年10月在推特上称他认为“南京(大屠杀)和奥斯维辛(集中营)都是捏造的”。奥斯维辛博物馆本月15日在官方推特上用日语对此进行回应。对于为何时隔近4年才做出回应,萨维基在回答《环球时报》记者提问时说,“答案很简单,因为有人在推特上提示了我们,让我们注意到这条否认大屠杀的推文”。萨维
环球时报 2019-03-202019-03-20
- 日本“整形大拿”妄言遭各方批驳
南京大屠杀和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言论,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日前在官方推特上破例用日语发表推文称,“奥斯维辛的存在是历史事实”。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张建军18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驳斥高须克弥的言论,强调历史不能“整容”。报道称,高须克弥2015年10月在推特上写道:“我认为南京(大屠杀)和奥斯维辛(集中营)都是捏造的”。奥斯维辛博物馆3月15日在官方推特上用日语回复称:“奥斯维辛集中营是一个历史事实,不断向世界人民的内心提出忠告。由纳
环球时报 2019-03-192019-03-19
- 拉尔和吉塔:“死亡工厂”里的爱情
死亡工厂”的奥斯维辛集中营。他叫拉尔·索科洛夫,从被送进集中营的那一刻起,他的命运就被彻底改变了……建造于1940年的奥斯维辛集中营,是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在欧洲最大的集中营,也是希特勒种族灭绝政策最重要的执行地。当年,进入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囚犯年轻力壮的,会被押往劳动营,被迫劳动,为纳粹建造更多的关押犯人的营地,一旦失去劳动能力,就会被送进毒气室;没有劳动能力的,会直接送进毒气室;极少数双胞胎或是侏儒,则会被用于医学实验,最后抛入焚尸炉。在战后的纽伦堡审判中
北广人物 2018年9期2018-03-10
- 高中课文新探(两则)
8000]《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新闻性和典范性(一)《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其实有新闻新闻内容 罗森塔尔的《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新闻史上的经典之作。“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从表象上看,似乎如此:第一,奥斯维辛十四年前的“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一些幸存者撰写了回忆录,奥斯维辛集中营司令官“详细介绍了这里进行的集体屠杀和用人体做的各种试验”,因而法西斯的暴行不再是秘密。而参观者的目的也并非为了了解过去,只是“有人为了亲眼看看事情是不是像说的那样
名作欣赏 2018年35期2018-01-28
-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实录
摘 要:《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高中语文人教版“新闻与报告文学”单元的一篇新闻作品。本文显现出极强的特殊性:语言上,大量使用否定表述句,但在文字背后又有明确的主张与肯定;内容上,呼唤和平、反思战争,又仿佛并不止于此;形式上,即遵循新闻“及时性”、“真实性”的传统,又对此有所突破。本文以语言上的“否定表述”为抓手,带领学生体会新闻的多样性,引起学生对战争、对人性的思考。关键词:奥斯维辛;新闻;教学实录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①理解标题“没有什么新闻”,
考试周刊 2018年14期2018-01-19
- 拒绝煽情的真情
■课文助读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建立的最大的集中营,被称为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最大的“杀人工厂”,据报道,有400万人在这里遭到了杀害。《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写的,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这主要得益于他独辟蹊径,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即记者在新闻中毫不掺杂个人情感的写法)的框架,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作文章的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18年36期2018-01-01
- 金谷园(节选)
2谁说过,在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我可是野蛮的诗人?我从来都不是趾高气扬的过客从小奔跑着,寻找我神往的青春谁说过,青春是一座繁盛的花园想已在早年的路边交臂错过墙头不见秋千和红杏,门前挂着一把拒人于千里之外的锈锁不是,不是金谷园,不是那园中华丽的诗我不再寻找,我的青春更不在那里花月正春风……全部青春化为沉默的丘墟千万年的北邙山要埋尽一个个百年的秘密但,经过了八王之乱以至奥斯维辛之后世间仍有诗,诗比野蛮更长久
中国诗歌 2017年11期2017-11-25
- 集中营的幸存者
,我驾车离开奥斯维辛,途经小镇郊外的一座教堂。走进院落,便能看到后院大草坪上的墓园。即使尘世再残酷,世间仍有这样沉静的一角,可以打通生死之间的界限,彼此可以对话。普里莫·莱维的书桌,也如这般沉静的一角,能够在奥斯维辛的残酷与生死中腾挪出对话的空间。这位化学专业出身的意大利作家为死者代言,以最为冷静的笔调向生者讲述集中营里发生的一切——没有宣泄,没有控诉,只有冷静的叙述与剖析。1987年4月11日,莱维坠楼自杀。这位奥斯维辛集中营的174517号囚犯,在离开
读者 2017年17期2017-08-15
- 新视角 大关怀
的名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载誉丰厚。究其原因,笔者想,虽然它只是一则新闻稿,但是在字里行间却饱含着浓郁的生命反思和人文关怀。在人教版的高中课标教材中,《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与《别了,不列颠尼亚》、《包身工》、《飞向太空的航程》组成了一个新闻单元,当然也是整个高中语文教材中唯一的一个新闻单元。《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无论是从新闻的写法,还是从它所站立的精神高度看,都是这个新闻单元中最值得探究的一篇。发掘新闻背后的理性反思和人文关怀,将对我们中学生的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7年4期2017-05-13
- 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浅析
斯的否定即对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反思。以此将其辩证法思想归纳为颠覆的逻辑、瓦解的逻辑、崩溃的逻辑以及牺牲的逻辑。【关键词】否定的辩证法;非同一性;绝对的否定性;奥斯维辛《否定的辩证法》是德國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西奥多·阿多诺“一生学术生涯的缩影”。阿多诺,法兰克福学派的学术主将、霍克海默之后的掌门人,社会批判论的奠基人,他是一位集哲学家、社会学家、美学家、音乐理论家于一身的思想家,《否定的辩证法》就是能够解读这位思想大师的一把钥匙。本文从其对传统辩证法的批判、
青春岁月 2017年6期2017-05-13
- 审美现代性批判视域中的“奥斯维辛”事件
体性事件,“奥斯维辛之后”已经作为一个专门的学术术语,成为了战后各种思想重新运思的开端。而回应当前美学研究中的政治转向,我们必须追问的是,“奥斯维辛”之于美学意味着什么?我们认为,只有进入现代性的问题域中,梳理与大屠杀事件的关联后,才能从审美现代性批判的角度出发,既要反对工具理性,还要慎重看待感性的限度,从而立足在新感性的基础上,在大屠杀之后召唤新的美学之思。关键词:审美现代性 奥斯维辛 伦理 工具理性★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计划”之“美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7年2期2017-05-02
- 看到了真实版的《辛德勒名单》
的时间里,“奥斯维辛”这个名字成了被纳粹占领国人民的梦魇。1940年,为关押波兰政治犯而建造了奥斯维辛集中营,一开始它就成了迫害和屠杀波兰人的罪恶的地狱。随着“二战”的不断推进,纳粹德国开始从欧洲各地押运囚犯到奥斯维辛集中营,其中以各国的犹太人为主。以后陆续关押着包括苏联战俘、吉普赛人、捷克人、南斯拉夫人、法国人、奥地利人,也有反对纳粹的德国人。直到“二战”结束前夜,波兰的政治犯仍源源不断地被押送到此。我到奥斯维辛集中营探访的时间是2011年11月5日上午
祝你幸福·知心 2016年9期2016-10-14
- 亡者归来
国宝级作家。奥斯维辛幸存者,第174517号囚犯。“奥斯维辛之后没有诗歌”的意思是奥斯维辛从此是你唯一的母题,你最有资格讲述大屠杀,你最没资格在任何创作里稍稍离开大屠杀。这既是社会无意识的规定,也是幸存者的内心的规定。如今评论者常被要求:“你行你上”。面对地狱则是“你行你下”。没下过地狱的我也这样被批过,这令我甚至有了矫枉过正的自觉:凡事该尽力亲身体验再发言。文艺青年要争实证这口气、文科生要争理科这口气、感性要争逻辑这口气、虚构要争现实这口气。所以我去当记
人物 2016年4期2016-09-11
- 见证奥斯维辛的“艺术”
其后被遣送到奥斯维辛集中营,直到二战结束。在此期间,他亲眼见证了法西斯的暴行,也旁证了集中营的独特生态。回忆录《这是不是个人》是他的处女作,也是有关这一时段的真实记录,从中我们可以窥见莱维对纳粹、对难友的态度。在提到集中营生活时,莱维常常使用“幸运”一词。事实上,他的确很“幸运”。1944年,与莱维同时被押送奥斯维辛的共有650人,一路上不断有人被处决,5天后到达目的地还剩下100来人。等到二战结束,仅有3人活着走出集中营,莱维就是其中之一。从踏入奥斯维辛
检察风云 2016年14期2016-09-10
-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案)
2.分析造成奥斯维辛集中营残酷历史的原因3.引导学生了解历史,珍惜和平,反对战争和罪恶[教学重点]分析造成奥斯维辛集中营残酷历史的原因[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了解历史。珍惜和平,反对战争和罪恶[教学方法]课件中插入背景音乐,创设教学情境;多媒体辅助教学,PPT展示教学内容;学生分成学习小组,有些问题组内合作讨论解决,由小组选出代表回答。[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自问引思1.历史的书页已经泛黄,经深秋的风吹起,一首来自奥斯维辛小镇的诗篇,落在了我们的桌前,那
写作(中旬) 2016年11期2016-05-30
- 《再度觉醒》
化学家,还是奥斯维辛174517号囚犯。他因参与反法西斯运动被捕,送至集中营,成为奥斯维辛集中营最重要的记录者和见证人。战争结束后,他回到故乡都灵生活。本书是他的幸存者三部曲之一,另外两部分别是《活在奥斯维辛》、《缓刑时刻》。1945年,普里莫·莱维与另一些奥斯维辛幸存者,被苏联红军从德国死亡营中解救出来,返回意大利时,经历了一段奇妙而坎坷的旅程。他经过了苏联、匈牙利、罗马尼亚,途遇形形色色的幸存者:出生在集中营的无名幼童,精明独立的希腊人,轻快活泼的乌克
廉政瞭望 2016年4期2016-04-29
- 凯尔泰斯·伊姆雷
样一位自称“奥斯维辛代言人”的作家。一个堪为证明的故事是:当凯尔泰斯·伊姆雷获奖的消息传来,很多匈牙利人涌向书店买他的书,结果,另一位和他一样姓氏的作家凯尔泰斯·阿考什的书,居然也被不明就里的读者抢购一空。凯尔泰斯·伊姆雷,1929年生于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幼年父母离异,各组家庭。虽然是出生在一个已去犹太化了的家庭,使用的也是典型的匈牙利族姓氏,但在1944年,不满15岁的凯尔泰斯还是被投进了奥斯维辛集中营,之后又转入德国境内的布痕瓦尔德集中营,直到194
财经 2016年12期2016-04-29
-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阅读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奥斯维辛 课堂分析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关于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最大的“杀人工厂”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历史。(2)了解新闻的三大特征:及时性、真实性、可读性。(3)理解新闻写作中作者突破“零度写作”的框架,字里行间隐含作者情感的写法。2.过程与方法目标:(1)品味文中含有对比手法、细节描写的句子,学会运用这些手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识德国纳粹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犯下的惨无人道、令人发指的罪行,体会对死难者的同情与敬意,身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6年4期2016-04-11
- 意大利作家莱维《再度觉醒》回忆大屠杀
里莫·莱维是奥斯维辛最重要的记录者和见证人,也是意大利国宝级作家,是“欧洲最高尚、最不可或缺的作家之一”,被卡尔维诺称为“我们时代最重要、最富有天赋的作家之一”。《再度觉醒》是普里奥·莱维继经典之作《奥斯维辛幸存者》之后最为畅销的大屠杀回忆录,被国外媒体称为“文学世界的卓越成就”。1945年,普里莫·莱维与另一些奥斯维辛幸存者,被苏联红军从德国死亡营中救出来,返回意大利时,经历了一段奇妙而坎坷的旅程。他经过苏联、匈牙利、罗马尼亚,途遇形形色色的幸存者:出生
文学教育 2016年3期2016-03-18
- 被淹没与被拯救的
945年,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待了多年的普里莫·莱维被苏联红军“解放”了,但多年的折磨,使他几乎成了一个只会走路的植物人,片子的主体部分就是讲述莱维克服战争创伤重新成为一个正常人的历程。直到1987年坠楼身亡,莱维其实从未成功地做回一个正常人。读者和评论界普遍将这位著名作家的自杀看作“40年后莱维先生死于奥斯维辛”。从1947年出版第一部作品《如果这是一个人》——又名《活在奥斯维辛》——开始,莱维的写作生涯,本质上就是自己和同伴对奥斯维辛经历的反复回溯、咀嚼,
财经 2016年7期2016-03-15
- 阳光、白杨树与蝴蝶
——奥斯维辛纪行
与蝴蝶 ——奥斯维辛纪行徐光荣徐光荣国家一级作家,文化学者,辽宁文学院原副院长。现为中国传记文学学会副会长,辽宁省传记文学学会名誉会长,辽宁延安文艺学会副会长,《辽宁传记文学》主编。辽宁省社科院特聘研究员,沈阳文史研究馆馆员。出版 《徐光荣诗选》,长篇报告文学《九一八事变纪实》《硬汉马俊仁》等46部。有作品被译成英文、俄文、日文、维吾尔文、盲文出版。2006年荣获中国当代十大优秀传记文学作家奖。2015年5月末的一个上午,我们辽宁传记文学作家赴东欧采风团一
辽海散文 2016年1期2016-02-23
- 无语与言说、个体与社区:西方大屠杀研究的辩证
著名论断“在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探讨对于再现的禁令,以及再现的必要性、可能性和不可能性;并进而探讨与之有关的各种社区/共同体理论,以分析与大屠杀有关的诸多重要话题,既揭示大屠杀研究本身的重要理论意义,也为亚洲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参照。〔关键词〕 大屠杀再现;阿多诺; 奥斯维辛;亚洲共同体;日本侵华〔中图分类号〕I10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15)06-0002-13①“大屠杀”的英文为Holocaust,指
社会科学研究 2015年6期2016-01-19
- 奥斯维辛集中营警世:要和平,不要战争!
良凌(编译)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亲卫队领导人海因里希·希姆莱下令于1940年4月27日建造的。它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修建的1000多座集中营中最大的一座。集中营距波兰首都华沙300多公里,是波兰南部奥斯维辛市附近3座主营和39座小集中营的总称,它又被称为“死亡工厂”。1942年1月20日的万湖会议通过“犹太人问题最终解决方案”,有150多万人在这里被德国法西斯杀害,其中大部分是犹太人。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攻克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当时集
决策与信息 2015年5期2015-12-07
- 游戏里的集中营
岑舟敏感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基本被摒弃于游戏设计之外,但一些游戏人物背景的设定依然与其相关;玩家如何逃离也是常用桥段。在游戏《使命召唤7》里,玩家作为集中营里的囚犯,须得经过重重关卡方能逃脱。图/尹夕远“我如何能忘记空气中弥漫的焚烧人肉味。”86岁的肯特站在奥斯维辛集中营旧址上说。2015年1月27日是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70周年纪念日,肯特和其他约300名集中营的幸存者重返波兰奥斯维辛参加纪念仪式,活下来的少年都已经年过耄耋,能坚持到下一个10年的人可能寥寥
博客天下 2015年4期2015-09-15
- Picture 图志
尔道夫酒店。奥斯维辛解放70年2015年1月27日是奥斯维辛集中营被苏联红军解放70周年的纪念日。当日,多国首脑和政要以及超过300名幸存者前往集中营遗址参加纪念活动。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波兰境内设立的最大集中营,包括大批犹太人在内的约110万人在该集中营被杀害。俄罗斯总统普京参观犹太人博物馆德国总理默克尔会晤奥斯维辛集中营幸存者人们在奥斯威辛集中营观看运送犹太人的火车模型
中国外汇 2015年3期2015-08-16
-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一篇获得过美国普策利新闻奖的优秀新闻作品,被誉为“美国新闻写作中不朽的名篇”。它与我们平时看到的新闻报道选取的角度有很大不同,适合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 我把教学定为以下三个目标。 1.通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研究性学习,进一步了解新闻的特点,加深对新闻价值的理解,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时事的意识。 2.比较本新闻与一般新闻作品的不同,探讨它写法的独特性;品味精彩的细节描写,体会作者强烈的、饱含爱憎的思想感情。 3.通过阅读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5年5期2015-06-02
- 70年历史铭记 奥斯维辛呼唤世界和平
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修建的1000多座集中营中最大的一座。由于有上百万人在这里被德国法西斯杀害,它又被称为“死亡工厂”。该集中营距波兰首都华沙300多公里,是波兰南部奥斯维辛市附近40多座集中营的总称。奥斯维辛集中营于1940年4月27日,由纳粹德国亲卫队领导人海因里希·希姆莱下令建造。1942年1月20日的万湖会议通过“犹太人问题最终解决方案”,通过灭绝营实行有系统的犹太人大屠杀行动;估计约有400万人在奥斯维辛集中营被杀,超过九
海外星云 2015年4期2015-05-30
- 被遗忘的艺术家艺术中的纳粹伤痛
继续着创作,奥斯维辛集中营一号营区的艺术家们也没有放弃。他们必须要为纳粹完成一些指定的任务,因此可以得到铅笔、纸张、画笔之类的工具。一些作品也秘密地由此诞生。被称为“灭绝营”的二号营区几乎没有产生艺术作品。图为艺术家Marian Ruzamski在1943-1944年创作的自画像。特殊作品艺术家Jan Markiel 1944年在奥斯维辛集中营一号营区创作了这幅人像。集中营附近有一家面包店,店主的女儿送快递的时候偷偷送给这名囚犯面包。这位艺术家使用的“画漆
海外星云 2015年4期2015-05-30
- 记住奥斯维辛
与警惕——为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七十周年而发。1945年1月27日,一支苏联红军坦克部队开进了波兰南方小城奥斯维辛。战士们看到在大片被铁丝网围起来的空地上,有许多来不及燃烧的柴堆,上面交错搁放着尸体。远处简陋的长条形木头房子里,陆续闪过几个身穿条纹囚服骨瘦如柴的人影,红军战士这才明白他们找到了恶名远扬的奥斯维辛集中营。那些柴堆和尸体,是法西斯纳粹逃跑时来不及毁掉的杀人证据。当年苏联红军解放奥斯维辛集中营后,就决定完整保存下这座人间地狱,至今整整七十年了。几年
杂文选刊 2015年3期2015-05-14
-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内容摘要:《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一篇不像新闻又饱含历史反思的震撼心灵的作品,作者以情感体验为突破,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把握作者通过描写传递情感的方法,重温历史,反思历史,关照现实,从而准确而全面的理解课文。关键词:《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新闻写作将感情蕴涵于叙事之中的写作方法。2、细心领悟侧面描写和细节描写的方法。3、引导学生了解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历史,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教学重点:罗森塔尔是如何通过参观者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4年8期2014-09-30
- 原样原貌的奥斯维辛遗址保护
原样原貌的奥斯维辛遗址保护朱成山奥斯维辛集中营遗址带给观众的震撼力是巨大的,这种震撼力来自对遗址遗存原样原貌的出色保护。希望国内的抗战遗址也能吸取其优点,以提高陈列水平,让人们更好地铭记历史。2009年,笔者和南京大屠杀档案史申报世界记忆遗产工作团一行人从古城克拉科夫出发,前往附近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国家博物馆学习与考察。汽车沿着乡村的公路飞驶,随着一条被荒废锈蚀的铁路出现,奥斯维辛小镇出现在眼前。几分钟后,汽车拐进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国家博物馆的操场,一幢红色
时事报告 2014年12期2014-07-28
- 消失的纪念
史上著名的《奥斯维辛没有新闻可写》。记者写道:“现在,关于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可报道,仅仅是由于有着不可抗拒的冲动,才想写一些有关集中营的事。这种冲动是因为出自一种不平静的感情,到集中营参观后,如果对那里的情况不置一言,不写一字,就这么离开了,那将是对在那里死去的人们极为痛心的不敬。”如今,我们看到一篇新的报道——《正在消失的奥斯维辛》。作者说:“1991年,我第一次参观集中营时,被害者留下的头发还保存着鲜明的色彩,或黑或棕或红或金……而当我于2009年重
作文新天地(初中版) 2014年2期2014-02-26
- 富有意义的世界
陈丹燕奥斯维辛集中营旁边阳光灿烂的小街上,咖啡馆一家连着一家,中午时分家家都坐满了人,人们在阳光里如释重负。目睹了历史中黑暗的遗留物后,人们就能激赏日常生活的美好吧。有人在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纪念品商店买来的明信片上写字。黑白照片里,生锈的铁轨穿过带有岗楼的大门,中欧春季和煦的阳光下,废弃半个多世纪却仍旧非常结实的枕木旁,蒲公英开了花。一个旅行者去看世界时,看到的其实是一个处处留下伤痕的世界。正是这样的世界,最终能久久留在旅行者心中,陪伴他经过自己生活中的艰
读者 2013年13期2013-12-25
- 永远的新闻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简析
华 袁海林《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原载1958年8月31日《纽约时报》,文章一发表,立刻被各大报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为世界新闻报道的经典。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必修)第四单元“沟通与应用”板块,选录了该文。细读这篇新闻,觉得有这样几个特点。一、矛盾的标题意味深长本文是一篇新闻,而标题却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看似悖论,实则有深意。“新闻”是什么呢?一定社会价值的人和事实的简要而迅速的报道,就是告诉别人不知道的当下发生的事情。该文在导语部
中学语文 2013年12期2013-02-01
- 二战期间美国拒绝轰炸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原因探析
莫过于拒绝对奥斯维辛集中营进行轰炸。西方历史学界在对1944年美国拒绝轰炸奥斯维辛集中营这一事件的研究中,逐渐形成了观点截然不同的两派,一派对美国政府的决定持严厉的批评态度,另一派则基本上支持美国政府的决定。美国政府为何拒绝对奥斯维辛进行轰炸这一问题是批评者和支持者之间争论的焦点问题,笔者拟就此问题加以论述并提出自己的观点。一、二战期间各方对轰炸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态度虽然1940年奥斯维辛一号集中营刚刚建成时就有人逃了出来,并将集中营内部情况告知外界,但在那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6期2012-08-15
- 挺直了走路
莫·列维在《奥斯维辛幸存记》中写道,他进了奥斯维辛,万念俱灰,觉得每天用脏水清洗自己的身体毫无意义。一天,他见到一位同为囚犯的前奥匈帝国军人,年近五十,上身赤裸,就着脏水,虽然效果甚微,还是起劲擦着脖子与肩膀。这位得过铁十字勋章的一战军人给列维上了一课:正因为集中营会把人变成野兽,我们一定不能成为野兽。我们是奴隶,毫无权利,受尽侮辱,必定要死,但我们还有一种力量——拒绝认命的力量。所以,我们没有肥皂也必须用脏水洗我们的脸,用我们的衣服把自己擦干。我们必须把
读者·校园版 2011年8期2011-05-14
- 南京离奥斯维辛有多远
世界。今年,奥斯维辛集中营国家博物馆副馆长克里斯汀娜、该馆国际交流中心主任阿里奇亚也第一次来到南京,参加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的悼念活动。从奥斯维辛到南京有多远,想来是不难知道的。而我们到底要经历怎样的过程,才能让世界像记住奥斯维辛集中营那样,全面理性地认知与铭记曾经发生在中国南京的那场大屠杀。南京是忧伤的,历史上有太多的悲情与苦难,已经植入这座城市的灵魂深处。特别是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军在南京制造的那一场骇人听闻的血腥惨案,写下了中国现代史上破天
杂文选刊 2010年2期2010-02-11
- 奥斯维辛永不忘
,记者走访了奥斯维辛,这个原本默默无名的波兰小镇,因一段触目惊心的悲惨经历,成为了人类记忆中永远无法抚平的伤痕。悲伤的波兰小镇奥斯维辛是波兰南部一个只有4万多居民的小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在此修建了欧洲规模最大的集中营,小镇因此闻名于世。奥斯维辛集中营主要包括三部分——奥斯威辛主营、布热津卡营和莫诺维策营,总面积达40平方公里。建立初期,奥斯维辛作为集中营,主要关押来自波兰、捷克、俄国、法国等24个国家的囚犯。从1942年开始它又增加了另一个功
感悟 2009年12期2009-12-29
-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实录
是作者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之后写作的。(教师板书:奥斯维辛)师:作者自称在这个地方“没有什么”新闻。(教师板书:没有什么)(至此课文标题“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便在黑板上全部呈现)师:但就是这篇作者自称没有什么新闻的新闻,一经发表便被各大报刊争相转载,并且一举夺得了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普利策新闻大奖”,成为了新闻史上不朽的名篇。那么这篇新闻到底特殊在哪里呢?作者究竟运用了什么手法让它具有如此恒久的魅力呢?带着这些思考让我们一起走进罗森塔尔的新闻名篇《奥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09年5期2009-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