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晓萌
内容摘要:《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一篇不像新闻又饱含历史反思的震撼心灵的作品,作者以情感体验为突破,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把握作者通过描写传递情感的方法,重温历史,反思历史,关照现实,从而准确而全面的理解课文。
关键词:《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新闻写作将感情蕴涵于叙事之中的写作方法。
2、细心领悟侧面描写和细节描写的方法。
3、引导学生了解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历史,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
教学重点:
罗森塔尔是如何通过参观者的动作、神态及语言来传达他们的内心感受,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品味本文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把握文中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战争”话题导入:大家觉得战争的到来到底意味着什么?
战争似乎离我们很遥远,出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没有真正接触过战争,但其实战争又离我们很近,国与国之间任何摩擦似乎都能触发世界性的大规模战争。那么战争的到来意味着什么呢?是军事实力的正面对抗,还是大国间的利益权衡?似乎都不是,其实真正带给我们心灵震撼的,或者说最让全人类无法面对的就是两个字:死亡。
2、出示幻灯片,了解奥斯维辛小镇:
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有这样一个地方:这里没有战场上的弥漫硝烟,但却被死亡的阴影深埋;这里是一座平静的小镇,却成为最恐怖的死亡工厂;这里见证着人性的堕落,也凝结着一个民族的苦难;这里是人类历史上无法跳过的一页,这里就是奥斯维辛。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那个欧洲小镇,走进罗森塔尔的新闻名作《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二、背景及作者
1、背景知识介绍:说到奥斯维辛这个地方,大家对它有多少了解呢?
奥斯维辛位于波兰南部小波兰省境内,距离省会克拉科夫60公里,这样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小镇能够闻名于世与奥斯维辛集中营有极大的关系。1940年4月27日,德国法西斯头目希姆莱尔下令在此修建最大的杀人工厂,从此德国纳粹惨绝人寰的杀人政策就此展开。(展示两张外景图片)
2、作者简介:
罗森塔尔是美国著名的记者,1960年凭借这部作品获得了美国普利策奖的国际新闻奖。“普利策奖”是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也往往代表着国际新闻界的最高成就。这则新闻题为《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既然没有新闻,那作者又为何写下这则新闻而且还获得了美国新闻界最高奖项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定能解答这个疑惑。
三、结构分析
既然这是一则短新闻,那它肯定有新闻的基本结构。这则新闻的基本结构是什么呢?现在请大家快速浏览全文,找出这则新闻的标题、导语、背景、主体、结尾,并说明每部分都写了什么。
明确:
导语(现状)1-3
背景(过去)4-5
主体(参观)6-15
结尾(现状)16
四、深入分析
1、通过理清文章的结构我们会发现,主体是占全文篇幅最大的一个部分,也是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部分,下面请大家再次阅读新闻的主体6-15自然段,思考:
a参观顺序是什么?
b作者笔下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给你一种怎样的感受呢?
c这种感受你有事如何获得的呢?
明确:a空间顺序(毒气室——焚尸炉——女牢房——不育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
b恐怖
c作者通过对参观者的动作表情进行描写向我们传达了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可怕场景。
2、下面请同学们在文中标出这些描写参观者动作表情变化的句子。找同学读一下。
明确:(毒气室、焚尸炉)——“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他们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女牢房)——“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实验室)——“参观者庆幸他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他会羞红了脸的”。
(绞刑室)——“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参观者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3、在这里,我们看到,作者没有直接写集中营的恐怖,而是采用了从另一个角度写人们的这些表情神态变化,那这种描写方法叫什么描写呢?
明确:侧面描写
4、作者为什么采用这种描写方法呢?
明确:在这里作者采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不直接写集中营恐怖,而让读者从参观者的表情来体会他们的所见,感受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给人的感受更真切。
5、以上我们分析了文章的侧面描写的部分,为了更好的感受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气氛,我们再用一组图片来从感性层面认识一下。(幻灯片图片展示)
五、细节鉴赏
发生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这些惨剧早已离我们远去,但为何,一个如此有名的记者还要写下这篇早已不是新闻的新闻呢?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分析这则新闻的细节描写。
1、首先来看导语部分:找同学为大家读一下第一二自然段:
作者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又连用四个“不该”,为什么作者要这么说呢?难道作者不喜欢这么美好的一切? 有哪位同学愿意谈谈自己的看法吗?
明确:a、写作手法:对比
b、历史与现实的强烈对比让作者无法接受
c、以此告诫读者毋忘历史
启发:a、美好的景色与历史形成强烈的对比,作者一踏进集中营,看到和平美好的景色,这让他一时无法接受endprint
b、虽然历史已经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但我们不能因此忘记曾经的苦难,作者借此告诉读者毋忘历史
2、再看新闻的主体部分,有这样两个句子:
a、第八段:“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b、第十四段:“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明确:a、“雏菊花在怒放”,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这是本该是个很细微、很不起眼的地方吧!可是作者为什么又特意把他提出来,做这样一个细节描写呢?把雏菊花和“毒气室”、“焚尸炉”联系在了一起,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纳粹的讽刺:纳粹的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生命会永不止息的顽强抵抗下去,暗示生命是不会被彻底摧毁的,正义必定战胜邪恶。
b、在西方,作祷告,无非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是求得上帝的保佑。但是在这个“人间地狱”里,作祷告的地方是没有的,德国纳粹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忏悔自己的罪行的;而无辜的人们成为纳粹刀俎上的肉,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同时也说明在集中营的这片土地上,到处都是血腥和罪恶,毫无净土可言。
六、拓展探究
以上我们分析了侧面描写和细节描写这两种描写方法,同时强调了“对比”的写作手法,下面我们回到最开始提出的问题:这篇新闻报道的题目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那么为什么既然没有新闻,但这位记者还要去报道?报道后还获得了普利策新闻大奖?大家可以互相讨论。
明确:1、“没有什么新闻”:奥斯维辛早就因它的那段沉重、血腥的历史而出名。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对于追求新闻时效性的记者来说,的确是没有什么新的东西可供报道了。
2、但为什么又要写,报道了这篇新闻?(启发:第6段)但作者还是要写,因为他此时已经不只是一个记者,更是一个被深深震撼的参观者,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感情驱使作者必须为它写一点东西,以祭奠亡灵,揭露罪恶。
3、突破“客观叙事和零度写作”(出示颁奖词)
七、结语
历史在不断向前发展,岁月也可以冲淡一切,但有些东西却是永远无法忘记的。虽然二战早已经过去,但奥斯维辛的惨剧就像一幅幅画面,永远定格在我们每个人的脑海里,默默地提醒着我们——毋忘历史,珍惜和平。
电影推荐:《辛德勒的名单》《钢琴师》《浪潮》
布置作业
写一段文字,可以写人也可以记事,注意加入侧面描写和细节描写,500左右。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