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一篇获得过美国普策利新闻奖的优秀新闻作品,被誉为“美国新闻写作中不朽的名篇”。它与我们平时看到的新闻报道选取的角度有很大不同,适合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
我把教学定为以下三个目标。
1.通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研究性学习,进一步了解新闻的特点,加深对新闻价值的理解,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时事的意识。
2.比较本新闻与一般新闻作品的不同,探讨它写法的独特性;品味精彩的细节描写,体会作者强烈的、饱含爱憎的思想感情。
3.通过阅读、查找、整合有关资料,培养学生利用有效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交流过程中获得分享的愉悦。
下面是我的教学过程。
一、确定研究话题:
学生阅读文本,发现、提出问题,小组交流,然后汇总、筛选,确定以下研究内容。
1.背景研究:
①奥斯维辛是个什么地方?②新闻的背景材料在文章的哪些段落?③作者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为什么还要写?
2.写法研究:
①《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新闻报道有什么不一样?②品味细节描写。
3.价值研究:
①作品获得了怎样的评价?②作品本身的价值在哪里?
二、搜集资料,安排程序:
利用星期六下午阅读课(星期天可继续进行),学生到学校图书馆、电脑室搜集相关资料。课前安排好交流过程,用两节连堂课进行。
三、展示和交流:
1.背景资料展示:
①播放视频《死屋日记》第三集、第四集。
②投影相关数据:
杀死120万~150万人——据英国《卫报》报道,路透社和英国广播公司等机构公布数字显示,历史学家的最新研究结果发现,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存在的4年多期间,先后关押过数百万人。其中有120万到150万人在这里丧生。(关于这一死亡数字,有的历史学家认为是110万人)。
100万犹太人丧命——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为实施犹太种族灭绝政策而建立的,惨死在该集中营的犹太人达100万左右。
逃生20万人——在1940年到1945年期间,从奥斯维辛集中营幸运逃生的人总数仅为20万。
1.4万条人发毛毯——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解放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在该集中营中发现了1.4万条人发毛毯。
幸存7650人——苏联红军解放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时候,只找到7650名幸存者,其中有130名儿童。
7000纳粹警卫——在奥斯维辛集中营担任警卫的纳粹德军人数大约为7000人,其中包括170名女纳粹成员。
每天屠杀6000人——1944年前后,纳粹对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屠杀达到了非常疯狂的程度。几乎每天有大约6000人被残忍杀害。
39座集中营的总和——奥斯维辛集中营是党卫军首领希姆莱于1940年4月下令建造的,是波兰南部奥斯维辛市附近39座集中营的总称。
关押者波及30个国家——在奥斯维辛集中营被关押的大多数是犹太人,此外还有吉普赛人,波兰、苏联等国的战俘以及包括中国在内的30多个国家的平民。
7.7吨头发——苏联红军解放奥斯维辛集中营时,在该集中营发现了纳粹德军没来得及运走的7.7吨头发。
(结论:奥斯维辛是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最大的集中营,“杀人工厂”,“人间地狱”。)
③课后可以放映五集大型纪录片《1937南京记忆》。
2.问题探讨、交流:
(1)新闻的背景材料在文章的第四、第五段,介绍奥斯维辛集中营可怕的历史。作者到这里访问,“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记者的良知促使了他写作。
(2)与《别了,“不列颠尼亚”》和《语文读本》中的《奥运新闻两则》比较,《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独辟蹊径:它打破了客观报道的传统,直接讲述自己参观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出鲜明而强烈的主观情感,以迫人的力量震撼人心。这种独特性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以一些精辟的议论直接表达强烈的愤懑之情。
例如①“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儿童在追逐游戏。”
例如②“在布热金卡,本来不该有阳光照耀,……”
(“最可怕”、四个“不该有”等词,作者用反语,景象固然美好,但布热金卡因为曾经是人间地狱,只有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能与之相称。作者表达出自己内心无比的愤懑,让读者感到沉重的压抑。)
例如③“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作祷告,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是求得上帝的保佑。但是在这个“人间地狱”里,无辜的人们成为刽子手刀俎上的肉,无处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刽子手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也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忏悔自己的罪行的。)
第二,作者通过参观者的动作、表情来揭露纳粹的残暴、恐怖,表达自己的压抑之情。
例如:①第七节“默默地迈着步子……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②第九节“开头,他们表情茫然……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③第十节“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④第十四节“感到窒息……跪地祷告”。
(3)品味典型的细节描写:
例①“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记: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两种事物形成强烈反差,是讽刺,纳粹的残暴,终不可绝灭生命;是控诉,美好的生命被活生生地毁灭。)
例②“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
(这是对集中营遗照中人物表情的的特写,这一细节,启发世人反思美和善就是这样被蹂躏、践踏和毁灭的!)
例③参观者表情反应细节的描写,如“张大了嘴巴”(表现参观者的惊惧莫名),“浑身发抖”(表现参观者的怒不可遏),“跪了下来”(表达参观者的诚挚祈祷)等等,这些细节都给读者以立体的视觉形象和强烈的情感震撼。
(4)《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获得美国普策利新闻奖的颁奖词: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
奥斯维辛是一个尺度:关于时代的、道德的、人性的尺度,无法弃置的尺度;即使作家所写的题材毫不涉及战争和杀戮,时至今日,也都与奥斯维辛有关。在这里,奥斯维辛已成为现实的一部分,虽然属于过去,却向未来敞开。
(5)作品本身的价值:
新闻史上的贡献——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
社会意义——人性与良知的反思。
最后谈谈我的教学反思
1.新闻真实而及时地反映着社会生活,阅读新闻作品有助于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的意识。通过对新闻名作的研究性学习,不仅把学生的目光和思维引向了广阔的世界,也提升了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2.在整个研究性学习中,从提出问题、查阅资料到展示交流、解决问题,这些农村的孩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积极性,他们争唱主角,不再沉默;踊跃发言,时有精彩。课堂成了学生与老师沟通互动的舞台。
3.本次研究性学习突出了对作品的鉴赏、领悟、应用的“过程和方法”,是对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实践。
4.受课堂时间的限制,学生对作品的评价环节缺失。另外,搜集资料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就目前的教学来看,经常性地开展研究性学习是有困难的。
赵冬玲,语文教师,现居湖北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