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实录

2018-01-19 21:56宁婉璐
考试周刊 2018年14期
关键词:教学实录奥斯维辛新闻

摘 要:《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高中语文人教版“新闻与报告文学”单元的一篇新闻作品。本文显现出极强的特殊性:语言上,大量使用否定表述句,但在文字背后又有明确的主张与肯定;内容上,呼唤和平、反思战争,又仿佛并不止于此;形式上,即遵循新闻“及时性”、“真实性”的传统,又对此有所突破。本文以语言上的“否定表述”为抓手,带领学生体会新闻的多样性,引起学生对战争、对人性的思考。

关键词:奥斯维辛;新闻;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①理解标题“没有什么新闻”,把握本篇新闻的独特性。②感知新闻主体段落中“否定表述”句,体味作者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深情。③体会本文由反思战争到反思人性的深意。2. 过程与方法:通过默读、问答、仿写等方法,着重阅读新闻主体部分。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走进、铭记、反思历史,反思人性,呼唤理性、自省。

教学重点、难点:“及时性”与“真实性”上的突破;反思战争的同时反思人性。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新闻名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板书: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文章原题为:“布热金卡:阳光明媚,鸟语花香”(PPT给出)两者相比较,结合句式和表达效果,改后的标题好在哪里?(生)原题为陈述句,清楚明白,营造意境。改后为否定句,产生反差,引起思考:为什么没有新闻?特殊写作角度。没有新闻有什么?(本篇文章写了什么?)内容情感+主旨,(师)我们从标题入手,解决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二、 文章研读

(一) 否定之中见角度

研讨语句:标题“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师)请同学们默读全文,思考:1. 作者为什么说“没有什么新闻”?(生)时间角度:不符合新闻的及时性特点(新闻—“新”—新鲜)事件影响:影响巨大,不需提及。(新闻—“要”—大事)

(PPT展示)请生朗读:“如果二戰前,新闻界普遍认为,最没有生命力的东西莫过于昨天的报纸的话,那么今天的看法是:最没有生命力的东西莫过于几个小时前发生的新闻。”——《纽约时报》副主编(美)罗伯特·赖斯

(师)新闻想要具有“生命力”必须具备什么要素?(生)及时性。(师)“没有新闻”有什么?作者在新闻主体段落写了什么内容?(生)参观者的感受、反应。(师)以谁的视角在观察参观者?他此时的身份是?(生)罗森塔尔记者。(师)罗森塔尔跟随众多参观者一同参观奥斯维辛,他是参观者。(师)这篇新闻与其他新闻有什么不同?(PPT2014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公祭仪式图片)结合新闻图片内容比对思考、比较。(生)一般新闻选择角度:重:仪式感强(活动:领导人出席,发表重要讲话,下半旗,默哀,敬献花圈,撞和平钟等)大:全民参加(成千上万人)

本文选择角度:普通人的普通参观

(师)小结:罗森塔尔舍弃了富有仪式感的“历史性一刻”,与一般新闻选取的“角度”不同。从这个角度看,他的新闻不仅具有“及时性”,而且还实现了“及时性”的突破——记录“普通人”的参观经历。

(板书:角度——不同)

(二) 否定之中有深情

(师)参观者看到什么?又有怎样的思考?

(PPT展示)提出问题:1. 细读6-15段,勾画出的否定表述句,2. 结合自身阅读体验,择取三处最能触动你的句子。用“奥斯维辛再没有修饰语+中心词,有的是修饰语+中心词。”句式表达出作者蕴藏在文字背后的深情。(师)小结:“再也听不到受难者的喊叫”、导游“无需多说”,没有指责和控诉,我们却能感受到默然的沉痛和无声的愤怒。(板书:情感——无声)(师)新闻作品能否流露出强烈的个人情绪?

(PPT展示)“新闻写作者要不偏不倚地将事件的发生经过记录下来。记录过程中要尽量避免用表示程度的词语,带有情感色彩或情感指向的词语;理性地对事件进行报道,不掺杂个人情绪。‘零度写作就是中立的写作,不体现个人好恶。”——(法)罗兰·巴特评论家《写作的零度》

(师)“零度写作”对新闻写作者在创作时有什么要求?(生)客观性、克制情绪、真实性。(师)真实客观的写作,要求我们在表达方式上主要选择哪几种?(生)叙述、描写为主,少有议论,绝无抒情。

(师)罗森塔尔的写作带有浓重的情感色彩,甚至书写情感本身,在新闻主体部分,有哪些记录身为记者的罗森塔尔自己情感体验的句子?(生)“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师)小结作者在记录参观者情感的同时,写书写了自己深切的情感,实现对“真实性”的突破。

(三) 否定之中见主题

(师)罗森塔尔不仅捕捉到了群体感受,还展现了一个特写镜头。一位参观者因心灵折磨而跪下祷告。有这样一句深刻的否定性议论:“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如何理解?(生)祷告的对象是上帝,祷告的作用是求得上帝的庇佑,或者对上帝进行忏悔,所以祷告的主体有可能是受难者,也有可能是施暴者。作者说“没有可以祷告的地方”是说,这里是不折不扣的“人间地狱”没有上帝能救赎受难者,施暴者泯灭人性,不可能反思和忏悔。(师)为什么在罗森塔尔的笔下,跪下祷告的人,是一位普通的“参观者”?(生)不管是受难者、施暴者还是普通的参观者,我们都有共同的身份——人。(师)拓展挖掘:生而为人,我们有无尽的自豪,先秦典籍中充分肯定人的地位。西方文艺复兴时期认可人的价值。人与他物不同在于:追求美善、理性判断、创造文化,而这一切美、善、智,在战争中被撕得粉碎,疯狂的杀戮颠覆了人们对人性的已知。战后人们陷入迷茫进入长久的对人性,对自我的反思当中。(PPT展示同时期同主题作品)萨缪尔·贝克特《等待戈多》、荒诞派戏剧杰罗姆·大卫·塞林格1951年发表《麦田里的守望者》、海明威《老人与海》,1951年创作反思名单有罗森塔尔,有跪下祷告的普通参观者,以及每一个走进那段历史,触摸那段历史的人。(板书:主题——反思)

三、 结语

对于奥斯维辛曾经发生过的罪行,我们应永远否定。而在否定姿态的背后,我们肯定反思,主张自省。这正是文章给予读者非同寻常的启示。

(齐读最后一段)

作者简介:

宁婉璐,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第二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实录奥斯维辛新闻
今夜,奥斯维辛没有星星
探访奥斯维辛集中营
“互联网+”时代新闻采访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新闻版权合理使用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解构口语化新闻的语言特征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绿苇儿童诗》教学实录
奥斯维辛集中营警世:要和平,不要战争!
70年历史铭记 奥斯维辛呼唤世界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