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灸

  • 居家艾灸提升免疫力
    选中脘穴。艾灸的施灸方法有很多种,比较适合在家里操作的是艾条灸和灸具灸。艾条灸就是施灸时手持艾条,将艾条的一端点燃,直接悬于施灸部位之上,与之保持一定距离(2~3厘米),利用温和灸、回旋灸等手法,使热力较为温和地作用于上述定位,一般施灸10~15分钟为宜。灸具灸就是把艾条放在灸具中,然后把灸具放在局部穴位上进行艾灸,温度比较稳定,每次每部位20~30分钟,一次可灸数穴,以局部皮肤红晕为度。目前市面上可选用的灸具种类繁多,有灸盒类、灸架类以及随身灸等,应根据

    家庭医药 2023年2期2023-05-30

  • 把阳气“灸”进身体
    用食盐作隔垫物而施灸的一种灸法,只用于肚脐,他处禁用,故又称神阙灸。操作时将适量纯净干燥的食盐研细,放入脐中,填平脐孔,上置大艾炷施灸。若患者稍感灼痛,即更换艾炷。如病人脐部凸出,可将面团搓成条,围住肚脐,再填盐于其中施灸。隔盐灸主要应用于脾肾阳虚的患者,临床多见小腹冷痛等症状。隔姜灸用姜片作隔垫物施灸。操作时将鲜生姜切成厚约0.3厘米的姜片,用针于中间扎孔数个,置施灸穴位上,以适量大小的艾炷點燃施灸。如初灸病人感觉灼痛,可将姜片略提起,待灼痛感消失重新放

    家庭医学 2022年23期2023-01-10

  • 热敏灸机器人循经往返灸得气效应特异性的研究
    灸有灸法,适宜的施灸手法是高效激发艾灸得气的必要条件[2]。根据艾热在施灸过程中相对于施灸穴位有无位移运动,施灸手法分为静灸与动灸两大类。静灸主要指温和灸,即对准某一穴位,距离皮肤3 cm左右处施灸,以局部感觉温热而无灼痛感为宜[3]。动灸根据灸热运动方向的不同,分为雀啄灸、循经往返灸和回旋灸。雀啄灸是对准腧穴一上一下地施灸,如鸟雀啄食一样;循经往返灸是匀速地沿经脉循行路线往返移动施灸;回旋灸是以施灸部位为中心,匀速地施以回旋运动[3]。动灸由于在操作过程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6期2023-01-06

  • 当代铺灸不同流派施术要素比较与探析※
    [1]。该法具有施灸面积大、热力深透而持久、灸药协同发挥作用的特点,治疗风湿免疫系统和骨关节疾病有独特优势,在消化、呼吸、生殖系统等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均有应用[2]。现代常用的铺灸操作方法为,先将中药粉均匀涂洒于施术部位皮肤,再把新鲜姜泥或蒜泥等隔灸物制成饼覆盖在皮肤上,最后放置艾炷并点燃。该法发展至今,为更好地适应不同地域、不同疾病的需求,各医家在传统操作的基础上,在铺灸部位、时机、灸量、隔灸物与药物、灸器等方面进行适应性发展,已逐渐形成浙江罗氏铺灸、甘肃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12期2022-12-26

  • 试论临床施灸建立温度控制标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间足。灸温足说明施灸需要达到最佳灸温,时间足是说明要在达到最佳灸温的基础上保持足够的施灸时间。满足这两个条件,才能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然而在现代临床灸疗中,对灸温的要求仅有“温热无灼痛,表面皮肤红晕”的描述[2],因温热感的温度范围很大,难以达到“火足”要求。皮肤红晕也不是“火足”的唯一标志,即使温度不高,施灸时间足够长也会出现红晕。灸温过高,有时反而会影响艾灸得气的强度,并且增加灼伤的风险。本团队前期研究表明,艾灸得气的最佳激发温度为42 ℃,在此基础上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6期2022-12-08

  • 温和灸意外情况处理专家共识(2020年)
    受温和灸过程中或施灸后10 min内发生晕厥的现象,表现为头晕、目眩、胸闷、憋气、恶心、呕吐、心慌、四肢发凉等症状体征和不适感,严重者可出现神志不清、二便失禁、大汗、四肢厥逆、脉微欲绝。严重的晕灸者极为罕见。3.2 烫伤烫伤是指由无火焰的高温液体(沸水、热油、钢水)、高温固体(烧热的金属等)或高温蒸气等所致的组织损伤。温和灸导致的烫伤指的是在施灸过程中,因操作不慎导致局部皮肤烫伤。温和灸导致的烫伤多为一度烫伤和二度烫伤。一度烫伤表现为烫伤只损伤皮肤表层,局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2年1期2022-11-21

  • 两种悬起灸动态温度及热场分布的研究*
    穴位或者患处进行施灸,依靠艾条末端对机体产生的温热刺激、艾蒿的药理作用、光谱辐射等综合因素引起一系列生理、免疫等变化,从而达到预防保健和治疗的目的[5-7]。温热刺激能加快组织代谢、调节机体系统功能、提高系统的免疫能力等,是引起机体变化产生疗效的关键因素[7-9]。从传热角度来看,温度和热场都是温热刺激不同程度的量化形式[10]。董新民等[11]提出不同灸法会产生不同的疗效,这是因为各种灸法的温度变化规律不同,但是各灸法所形成的动态热场分布规律却也存在相同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2年11期2022-03-03

  • 灸法神奇 如此做起
    置于穴位皮肤上来施灸的一种方法。直接灸因施灸目的和对皮肤刺激程度的不同,又分为无瘢痕灸、发泡灸和瘢痕灸三种。无瘢痕灸 施灸以溫熨为度,不致起泡,不遗留瘢痕。多用小艾炷。临床适用于虚寒病的轻症。对昏厥者、小儿及感觉麻痹的患者应小心,防止发泡或灼伤皮肤。发泡灸 临床上发泡灸多用小艾炷,对皮肤的灼烫程度较轻。当患者感到皮肤发烫后再继续灸3~5秒,此时施灸部位皮肤可出现黄斑,且有汗出,隔1~2小时就会发泡。发泡灸适用于一般慢性虚寒性疾病,如哮喘、眩晕、慢性腹泻、皮

    保健与生活 2021年19期2021-10-15

  • 不同灸量的脐灸疗法对慢阻肺稳定期患者SGRQ评分及肺功能的影响*
    、穴位综合作用,施灸产生的温热效应作用于特定穴位,促进药物吸收,以强身祛疾[4]。现代研究表明,脐灸疗法疗效是否明显受诸多因素影响,包括灸量、选穴等[5]。因此,规范脐灸疗法技术要点非常重要。本研究中重点分析脐灸疗法量与效的关系,通过应用2×2两因素交叉分组设计,评价不同灸量对COPD稳定期患者的疗效。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采取2×2两因素交叉分组设计,共纳入104例COPD稳定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完全随机分为4组,G1组:患者26例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4期2021-08-13

  • 热敏组穴艾灸技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足三里、丰隆。施灸方法:本研究采用悬灸开穴、随身灸盒固定施灸的操作方法。首先操作人员应具备熟练施灸的技术,施灸环境应保持在20℃~30℃为宜,和患者进行耐心的解释在取得患者的理解后,暴露将要施灸处的皮肤检查是否完好,做好施灸前的充分评估。点燃1根艾条,先用拇指点按法取穴中脘,询问患者感受后将艾条的点燃端距离患者穴位3 cm的高度进行回旋灸,待患者察觉有灸感渗透之后将艾条移至神阙和关元,再利用循经往返灸法来回反复1次,让穴位充分开穴,妥善固定燃烧灸条,并将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3期2021-06-21

  • 实用的艾灸养生方法
    位上熏烤或温熨的施灸方法。可根据疾病情况,人体素质和脏腑功能偏盛偏衰,以补偏救弊的原则,各有重点的择优使用。穴位如下:1. 补中益气【施灸方穴】百会、中脘、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太渊。【方穴主治】可作为一切亚健康艾灸养生保健的基础施灸方穴,还可治疗气虚血瘀之中风、胃脘痛、腹胀、腹泻、气短、乏力、腰腿无力、浮肿等症。2. 五脏俱补【施灸方穴】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肾俞。【方穴主治】为背部膀胱经穴位,可用于强身健体、防治亚健康。还可治疗心悸气短、腰酸乏

    文萃报·周二版 2021年17期2021-05-31

  • 督灸疗法
    虚火旺之体,不宜施灸。2.高热、抽搐、极度衰竭、形瘦骨弱患者不宜施灸。3.過饱、过劳、过饥、醉酒、大渴、大惊、大恐、大怒者不宜施灸。4.有糖尿病、心血管、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原发疾病、精神病患者及过敏体质、高血压者不宜施灸。【注意事项】1.治疗期内忌生冷辛辣、肥甘厚味、鸡、鹅、鱼腥,禁冷水洗浴、避冷风、忌房事。2.体质过于虚弱者、老人、小儿及孕妇等慎用此法。3.不宜过量运动,以免出汗过多。张家界市中医医院 针灸科

    文萃报·周二版 2021年16期2021-05-10

  • 隔物灸治疗肺癌患者NP 方案化疗后脾肾阳虚型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探析
    照组(42例)与施灸组(42例)进行对比研究。1.2 方法:对照组口服利可君片,每次20mg,3 次/d,连续服用21d。施灸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隔物灸,新鲜生姜厚切为直径20mm,厚度3mm 的姜片,用针在姜片上均匀刺孔20个,备好10mm 高,直径10mm 左右清艾条,嘱患者摆好体位,暴露需灸部位。将姜片放于对应穴位,艾柱置于姜片上点燃开始施灸,当患者反映有烧灼痛时,取掉艾柱与姜片,再放置一片姜片(提前预热)继续施灸,第一日施灸气海穴、足三里穴、关元穴

    哈尔滨医药 2020年6期2021-01-16

  • 常用中医外治技法的应用
    魏健灸 法施灸的方法虽然不同,使用的材料也有多种,但目前仍然以艾灸法为主。艾灸法又有艾炷灸、艾条灸、温针灸、温灸器灸多种。艾炷灸应用最早,是灸法的主体部分;艾条灸则是后来改进的一种灸疗方法,现在临床最常用;温针灸是将艾灸与针刺结合起来使用的方法;温灸器灸则是借助各种器具来施灸的,目前应用还不太普遍。艾炷灸法艾炷的大小不等,古代多将艾炷的大小与其他物品相比较,如麦粒大小,苍耳子大小,莲子大小,枣核大小等,只根据患者体质、病情和施术部位来随机选用。艾炷灸分为直

    婚育与健康 2020年10期2020-12-03

  • 祛邪寒、调脏腑,试试火龙灸
    恭介绍,火龙灸的施灸部位主要选取督脉和膀胱经。其中,督脉为人体“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阳气,充足的阳气是人体抗御风寒湿等外邪侵袭的必要条件;膀胱经上分布的各个背腧穴是治疗相应脏腑病症的重要穴位,具有补养五脏六腑的功效。火龙灸恰恰满足了补养阳气和调理五脏六腑这两点要求。火龙灸对于调理体质、治疗以下疾病尤其适宜:女性手脚冰凉、宫寒不孕、月经不调、痛经等,男性疲劳乏力、阳痿早泄、性功能减退,老年人常见的骨关节病、体虚易感冒、关节肌肉酸困疼痛等。在特定穴位施灸可以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0年7期2020-07-28

  • 基于数据挖掘悬起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灸量规律分析❋
    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施灸腧穴、腧穴数目、每次施灸时间、每穴施灸时间、施灸介入时间(经前天数)、疗程天数及疗程数进行统计分析,初步探讨悬起灸灸量的量化规律,为推广艾灸的国际化应用作铺垫和基础。1 资料与方法1.1 文献来源与检索检索数据库包括中文数据库和外文数据库。中文数据库包括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WANFANG),外文数据库包括PubMed、Cochrane Library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0年5期2020-06-28

  • 中暑
    于中暑先兆。一般施灸1.灸中脘穴位置:位于上腹部,在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的中点处。施灸方法:采用温和灸。患者仰卧,将艾条燃着的一端对准穴位固定不动,在距离皮肤1.5~3厘米处施灸,以施灸处感到温热、舒适为度。中暑时灸,每次3~15分钟。功效:降逆止呕,调胃补气。2.灸气海穴位置:位于下腹部,将连接肚脐与耻骨上方的直线分为十等份,从肚脐往下3/10的位置即是。施灸方法:采用回旋灸。患者仰卧,将艾条燃着的一端对准穴位,在距离皮肤1.5~3厘米处,左右方向平行往复

    保健与生活 2020年11期2020-06-23

  • 不同温度艾灸对施灸局部皮肤灼伤影响的实验观察
    疗预防效果,但在施灸过程中会由于操作不慎造成患者出现轻度灼伤。为了能够有效的防止施灸过程中患者皮肤出现灼伤的现象,具体详细数据如下所示。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资料选择2018年10月~2019年2月我院40例无感觉障碍的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观察,其中男、女各20例,年龄18~70岁,平均(63.5±12.9)岁。1.2 治疗方法为40例研究患者进行艾条温和灸,采取仰卧位,上下肢自然伸直,取穴为足三里(下肢)、关元(腹部)和曲池(上肢)。艾条使用苏州产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30期2020-06-18

  • 巧用隔姜灸,温补强身体
    核大小,点燃艾绒施灸,温度以耐受为准。艾绒燃尽后,再放置艾絨反复施灸,姜片也可视情况更换。每穴灸3~9壮(每完1艾绒为1壮),每次约10~30分钟。适合在中午11点到下午1点(阳气最足)进行。要注意的是,灸之前最好喝一杯温开水,灸完2个小时内不要洗澡,不能吹空调,避风寒,饮食清淡,好好休息。发烧、有湿热症状的人(身体感觉发热、口干、口苦、舌苔黄等)不宜施灸。(摘自《健康养生周刊》)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0年5期2020-05-14

  • “艾”不释手,健康不离身
    或间接置于穴位上施灸的方法。用艾绒做成大小不等的圆锥形艾团称为艾炷。其制作方法很简单:先将艾绒置于手心,用拇指搓紧,再放到平面桌上,以拇指、食指、中指捻转成上尖下圆底平的圆锥状。麦粒大者为小炷,黄豆大者为中炷,蚕豆大者为大炷。在施灸时,每燃完一个艾炷,我们称为一壮。施灸时的壮数多少、艾炷大小,可根据疾病的性质、病情的轻重、体质的强弱而定。艾炷灸可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两大类。(一)直接灸:根据灸后有无烧伤化脓,又分瘢痕灸和无瘢痕灸两种。1.瘢痕灸:又名化脓灸。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53期2020-02-22

  • 祛邪寒、调脏腑,试试火龙灸
    恭介绍,火龙灸的施灸部位主要选取督脉和膀胱经。其中,督脉为人体“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阳气,充足的阳气是人体抗御风寒湿等外邪侵袭的必要条件;膀胱经上分布的各个背腧穴是治疗相应脏腑病症的重要穴位,具有补养五脏六腑的功效。火龙灸恰恰满足了补养阳气和调理五脏六腑这两点要求。火龙灸对于调理体质、治疗以下疾病尤其适宜:女性手脚冰凉、宫寒不孕、月经不调、痛经等,男性疲劳乏力、阳痿早泄、性功能减退,老年人常见的骨关节病、体虚易感冒、关节肌肉酸困疼痛等。在特定穴位施灸可以

    家庭医药 2020年14期2020-01-03

  • 初秋 关节也要“除湿器”
    配穴组成穴区,在施灸时选用相应的穴区。治疗时,医生会在施灸的穴区搽上生姜、蒜、葱汁,然后均匀撒上施灸的药末。在药末上铺设灸饼,灸饼上放绒艾,然后开始进行治疗。药灸治疗是将灸法与药物相结合,通过灸疗使药物经皮肤吸收与渗透,比起一般的外洗、外敷等,药效更为充分;通过药物归经、引经,增强了灸疗经络传感作用;局部渗透,直达病所,增强局部治疗作用,更有利于脏腑阴阳恢复平衡。但是,灸法治疗也有一些注意事项,比如在饥饿、过饱、过劳、醉酒大惊、大怒大汗、大渴等情况下,不宜

    养生阅刊 2019年10期2019-11-24

  • 失眠的自然疗法
    腱桡侧的凹陷处。施灸方法:采用温和灸。患者取坐位,将艾条燃着的一端对准穴位固定不动,在距离皮肤1.5~3厘米处施灸,以施灸处感到温热、舒适为度。每日灸1次,每次灸3~15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或采用艾炷隔姜灸,每日灸1次,每次灸3~5壮。功效:补益心气,安定心神。2.灸心俞穴位置:位于背部第5胸椎棘突下,在后正中线旁开1.5寸处。施灸方法:此穴需别人配合施灸,采用回旋灸。患者俯卧,施灸者将艾条燃着的一端对准穴位固定不动,在距离皮肤1.5~3厘米处,左

    保健与生活 2019年12期2019-07-31

  • 自行艾灸有讲究
    买来打算在家自行施灸。但不是每一种艾灸方法都适合自己在家使用的。在家可以尝试自行艾灸吗艾灸是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施灸时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炷、艾条,熏烤人体的穴位,以达到保健治病的目的。艾灸是一种需要长时间坚持的治疗方法,但天天去医院或者去艾灸养生馆也不现实。比较适合在家中自行施艾的方法有艾条灸法和隔姜灸法两种。艾条灸法是最常见的艾灸法。其方法是将艾条的一端点燃,使燃端靠近皮肤穴位,距皮肤3~4厘米保持不动,待皮肤感到温热,再将艾条慢慢上提,或者借助艾灸盒

    特别文摘 2019年14期2019-07-20

  • 隔姜灸治疗寒凝血瘀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分别对治疗前、施灸前、施灸中期、施灸后1月对患者进行评分,观察McGil疼痛量表(疗效与评分呈反比)。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采用x+s的方式表示,采用t检验,用卡方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2 结 果2.1 两组症状量化评分比较两组施灸中期与施灸后1月分值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施灸中期与施灸后1月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表1 两组症状量化评分比较2.2 两组体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9年9期2019-04-23

  • 热敏灸联合护理在艾滋病并发腹泻患者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六字技术要诀”对施灸部位与施灸剂量进行定位定量规范操作,选择仰卧位,充分暴露腹部及小腿内外侧,艾条点燃后在上述部位距离皮肤 3 cm左右施行温和灸,在艾热的刺激下,施灸部位会产生 6种灸感[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热(或微热)远部热,表面不热(或微热)深部热,实灸处酸、胀、麻、痛、压、重、冷等],患者有一种及一种以上的灸感时,此即是所谓的热敏穴位。艾滋病并腹泻患者通常在神阙,关元以及足三里,脾俞、三阴交、天枢等穴位出现热敏现象;③ 分别在探出的热敏穴上依序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2期2019-02-13

  • 《针灸聚英》之灸法探析
    、灸疮及其处理、施灸前后的注意事项等,另可在其余各卷中散见临床施灸应用和禁忌,如卷一中各经各穴的可灸不可灸及灸数,卷二治例中临床施灸案例,卷五的禁灸穴歌等。本文就高氏对灸法的理念做如下探析。1 施灸讲究《针灸聚英》卷三详细介绍艾叶的特性及采集时间,艾绒的制作及保存,记载了各名家对艾炷大小、施灸壮数、施灸体位的主张并阐述高氏理念。高氏主张施灸“皆视其病之轻重而用之,不可泥一说,而不知其又有一说也”。认为在腹背等肌肉丰厚处艾炷可选大者,壮数可多;四肢头面等肌肉

    浙江中医杂志 2019年10期2019-01-05

  • 常灸保健穴 延年又益寿
    可借助艾灸盒进行施灸,每次10~20分钟,以自身适应为度可逐渐增加艾灸时间。温肾壮阳——命门穴定位:命门穴位于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作用:可治疗不孕不育症。对于肾虚腰痛,此穴位是常用穴。方法:可借助艾灸盒进行施灸,时间为20~30分钟,每周1~2次。滋阴养血——三阴交穴定位:三阴交穴位于内踝关节上三寸,即四横指处。作用:为脾经、肝经、肾经的交汇穴,健脾和胃,调补肝肾,滋阴养血,疏经通络。方法:艾炷灸或温针灸3~7壮,艾条灸5~15分钟。

    保健与生活 2018年14期2018-08-21

  • 狐臭试试隔蒜泥灸
    二步隔蒜泥灸找到施灸“靶点”做准备。(2)取适量大蒜,去皮捣烂如泥,做成厚约3毫米的蒜泥饼,待淀粉糊风干后敷于患处,中间用牙签穿刺数孔,以可见较粗大的汗腺为宜。(3)将艾炷放于蒜泥饼上,点燃艾柱,令其燃尽,如患者感觉施灸部发烫,可将艾炷移除,以灸至患者自感患部温热、舒服为度。隔蒜泥灸疗法首载于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在汗腺处直接隔蒜泥施灸可起到宣通气血、拔毒于外的作用,以促进较大汗腺萎缩,从而使出汗量减少,狐臭也随之减轻或消失。每日施灸1次,每次30分钟

    农村百事通 2018年22期2018-02-21

  • 《针灸大成》灸法临床经验探讨
    2.1 合理选择施灸壮数:在施灸壮数的选择上,杨氏提出应根据施灸部位和病情不同而灵活选择。《针灸大成·头不可多灸策》中载根据穴位所在部位肌肤的厚薄,结合病情变化,指出井穴、面部穴和督脉经穴不宜多灸,腹、背、四肢部穴则宜多灸。《穴有奇正策》指出人的肌肤有薄厚之分,有深浅之分,因此施行灸法不可一概而论。医生应该根据不同的患者,依据病情变化而施用不同的灸法,这才是“圣人望人之心也”。此外,杨氏列举出了需要特别注意施灸方法的穴位,肌肉单薄的穴位“手太阴少商”不适宜

    浙江中医杂志 2018年1期2018-01-18

  • 冬天如何对抗风寒咳嗽
    位约2厘米处进行施灸。每穴刚开始施灸时可靠近穴位点,待有明显温热感后施灸距离可逐渐增大,施灸手法可用回旋灸、雀啄灸等,局部皮肤泛红后可换下一穴,每个穴位施灸时间约10分钟。完成6个穴位施灸后,再次重复腰背部膀胱经第一、二侧线往返灸以结束施灸。总体施灸时间不低于30分钟。艾灸治疗风寒咳喘属于“寒者热之”的治则,加之人体背部属阳,因此选择艾灸背部腧穴驱风散寒效果事半功倍。艾灸背腧穴治疗风寒咳喘就是通过点燃艾草施灸于背部穴位从而激发人体阳气,达到祛风化痰、止咳平

    醒狮国学 2017年12期2017-12-29

  • 知艾者福,善灸者寿
    ,求三年之艾。”施灸的种类繁多,所用的原料亦各有不同。历代文献记载有火筷灸、烟草灸、油捻灸、硫黄灸等,但应用最广泛的为艾灸,所以艾叶为施灸的主要原料。蒿属野生草本蒿属菊科植物,其昧苦,性微温,芳香,无毒。艾为阳热之药,主灸百病。我国各地皆产,但以蕲州产者为良,故有蕲艾之称。古人认为在旧历“端午节”采者为佳。艾叶经过晒干后,加工捣舂,筛去尘渣,取其柔软纤维则成艾绒。灸用以陈旧者为佳。艾绒点燃后,置于施灸穴位上,热度持久而深入,温热感直透肌肉深层,施灸一停止,

    益寿宝典 2017年8期2017-09-15

  • 足跟痛,灸一灸
    此为1壮,需连续施灸3壮。艾灸疗法简便易操作。将一根艾条点燃,对准疼痛部位,类似麻雀啄食般,一起一落地施灸,给以较强烈的温热刺激;也可均匀地上下或左右方向移动,或作反复地旋转施灸。一次灸15分钟左右,以局部皮肤出现红晕为度。施灸过程宜均匀,切勿乱灸、暴灸。对于反应迟钝、局部感觉减退或消失的人,应注意观察皮肤颜色及温度,勿灸过量,避免烧烫伤。日常生活中应坚持适度的足部功能锻炼,如做蹬踏动作,以增强足部肌肉、韧带的力量。并坚持温水泡脚,加强局部血液微循环。同时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2017年7期2017-07-05

  • 足跟痛,灸一灸
    此为1壮,需连续施灸3壮。艾灸疗法简便易操作。将一根艾条点燃,对准疼痛部位,类似麻雀啄食般,一起一落地施灸,给以较强烈的温热刺激;也可均匀地上下或左右方向移动,或作反复地旋转施灸。一次灸15分钟左右,以局部皮肤出现红晕为度。施灸过程宜均匀,切勿乱灸、暴灸。对于反应迟钝、局部感觉减退或消失的人,应注意观察皮肤颜色及温度,勿灸过量,避免烧烫伤。日常生活中应坚持适度的足部功能锻炼,如做蹬踏动作,以增强足部肌肉、韧带的力量。并坚持温水泡脚,加强局部血液微循环。同时

    恋爱婚姻家庭 2017年21期2017-07-05

  • 足跟痛,灸一灸
    此为1壮,需连续施灸3壮。艾灸疗法简便易操作。将一根艾条点燃,对准疼痛部位,类似麻雀啄食般,一起一落地施灸,给以较强烈的温热刺激;也可均匀地上下或左右方向移動,或作反复地旋转施灸。一次灸15分钟左右,以局部皮肤出现红晕为度。施灸过程宜均匀,切勿乱灸、暴灸。对于反应迟钝、局部感觉减退或消失的人,应注意观察皮肤颜色及温度,勿灸过量,避免烧烫伤。日常生活中应坚持适度的足部功能锻炼,如做蹬踏动作,以增强足部肌肉、韧带的力量。并坚持温水泡脚,加强局部血液微循环。同时

    家庭医药 2017年4期2017-04-19

  • 艾灸的烟雾对人有不良影响吗?
    间短一些、壮数(施灸时所用艾炷的数目)少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长时间进行。有些疾病患者必须注意施灸时间,如失眠症患者要在临睡前施灸,最好不要饭前空腹时和在饭后立即施灸。晕灸虽不多见,但一旦发生则会出现头晕、眼花、恶心等,甚至发生晕倒。因此,一旦患者出现晕灸,要立即停灸,并嘱患者躺下静卧,再加灸足三里穴,温和灸10分钟左右。总之,建议初次使用艾灸疗法的患者最好在医院针灸科进行规范治疗。金玉良言 漫画/王晓东

    保健与生活 2017年2期2017-04-16

  • 艾灸后那些奇怪的反应
    般在用灸盒或灸罐施灸的情况下会出现这种现象,艾灸悬灸较少出现这种反应),这种反应多是表明一次的灸量已经相對足够,可以停止本次施灸。如体内湿气较重,灸治过程中面部或身体上会出现小皮疹,并且发痒,这是体内湿气外排的表现。此种情况可继续施灸以观察,如皮疹自行消退则罢,不退或加重则可加灸曲池、合谷。妇科问题严重的患者,施灸时也会在肚脐周围,以及腹股沟处出现这些症状。有时在施灸过程中,特别是在施灸一定疗程之后,患者会感觉在穴位深处有响动,这是达到一定灸量之后,长久积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2017年2期2017-02-15

  • 吴中朝温和灸皮肤距离等差推算及应用探析❋
    启发。现将其关于施灸距离等差推算及相关要素探讨如下。1 温和灸与皮肤距离的相关要素温和灸是临床最常用的艾灸方法之一。有学者[1-3]认为,艾灸治疗疾病时产生温热效应是取得疗效的重要因素。论及温和灸的温热效应,就不能不涉及其与皮肤的施灸距离问题。但施灸时若距离过远会产生温热感较低,过近时又可导致皮肤烧伤,故温和灸与皮肤施灸距离涉及灸量问题。灸量即施灸的剂量,是指灸法达到温热状态并保持一定的施灸距离与持续时间所达到的温热刺激的量,不同的灸量影响着灸效[4]。《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7年4期2017-01-16

  • 灸法的临床应用
    防病保健的作用。施灸材料——艾绒艾叶,《本草》载:“艾叶能灸百病。”《本草从新》说:“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艾叶经过加工,制成细软的艾绒,更有它的优点:便于搓捏成大小不同的艾炷,易于燃烧,气味芳香;燃烧时热力温和,能窜透皮肤,直达深部。常用的灸法灸法治疗疾病,已有悠久的历史,先是单纯艾灸,后来衍化为多种灸法,大体分为艾炷灸、艾条灸、温筒灸和天灸等几类。使用艾炷灸又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目前临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22期2016-11-09

  • 在家艾灸需要注意的问题
    买来打算在家自行施灸。但不是每一种艾灸方法都适合自行在家使用的,比较适合在家中自行施艾的方法有艾条灸法和隔姜灸法两种。艾灸是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施灸时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炷、艾条,熏烤人体的穴位,以达到保健治病的目的。艾灸的主要功效有温中散寒、回阳救逆、泻热解毒、散结止痛、疏风补虚、活血消瘀、利水消肿等,对治疗内、外、妇、儿、五官等多种疾病有良好效果,尤其适用于寒证、虚证、瘀证患者。在家可以尝试自行艾灸吗艾灸是一种需要长时间坚持的治疗方法,但天天去医院或者

    大众健康 2016年3期2016-05-31

  • 艾灸的烟气对人有害吗
    间短一些、壮数(施灸时所用艾炷的数目)少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有些疾病必须注意施灸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最好不要饭前空腹时和在饭后立即施灸。晕灸虽不多见,但是一旦晕灸则会出现头晕、眼花、恶心、面色苍白、心慌、出汗等,甚至发生晕倒。因此,一旦患者出现晕灸,要立即停灸,并躺下静卧,再加灸足三里,温和灸10分钟左右。总之,建议初次使用艾灸疗法的患者最好在医院针灸科进行规范治疗。

    晚晴 2016年2期2016-05-30

  • 针灸宜养阳
    充血、红晕为度。施灸后皮肤不致起泡,或起泡后亦不致形成灸疮为宜。此法适用于慢性虚寒性疾病,如哮喘、眩晕、慢性腹泻、风寒湿痹等。隔姜灸把鲜生姜切成直径2~3厘米,厚0.2~0.3厘米的薄片,中间用针扎些孔,以便传热,把姜片放在施灸的穴位上,再把艾炷放在姜片上,然后从艾炷上端点燃施灸,当艾炷燃尽后,可换炷再灸。一般一个穴位炙5~10壮,以皮肤红晕而不起泡为度。在施灸过程中,若患者感觉灼热不可忍受时,可将姜片向上提起,或缓慢移动姜片。此种灸法应用很广,适用于一切

    家庭医学·下半月 2016年7期2016-05-14

  • 艾灸的烟气对人有害吗?
    间短一些、壮数(施灸时所用艾炷的数目)少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有些疾病必须注意施灸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最好不要饭前空腹时和在饭后立即施灸。晕灸虽不多见,但是一旦晕灸则会出现头晕、眼花、恶心、面色苍白、心慌、出汗等,甚至发生晕倒。因此,一旦患者出现晕灸,要立即停灸,并躺下静卧,再加灸足三里,温和灸10分钟左右。初次使用艾灸疗法的患者,最好在医院针灸科进行规范治疗。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2016年5期2016-05-06

  • 头颈灸疗法及应用
    用基础。根据定位施灸、定性施灸、定量施灸以及头颈灸配合施灸法、头颈灸运动疗法的运用,佐证了头颈灸疗法在临床推广应用的可行性。头颈灸;温灸器灸法;灸法;头颈灸灸盒;温灸器头颈灸是在研究、继承梅花针灸学派第六代传人周楣声教授灸法治疗经验和总结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蔡圣朝教授临床灸法治疗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温灸器灸法,是“梅花二十四灸”之一[1]。1 头颈灸使用头颈灸灸盒在头顶、两颞、后头以及颈项部施灸,用于治疗局部及全身疾病的一种温灸器灸法,称为头颈灸。头针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4期2015-02-20

  • 应用腧穴热敏化理论指导临床治疗点滴
    称为敏化腧穴,在施灸的过程中容易激发经络感传。《灵枢·九针十二原》曰:“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在灸疗的过程中,“气至”可呈现几种表现即扩热、透热、传热、表面不热深部热、局部不热远部热和非热感觉如酸、麻、胀、痛等[2]。运用腧穴热敏化理论治疗疾病与传统的灸疗相比适用范围广,治疗效率高,疗效显著。下面笔者将应用热敏化理论指导临床点滴阐述如下:1 典型病案1.1 咳嗽1.1.1 病例资料 李某,男,76岁,2014年3月来诊。患者咳嗽1月余,自诉平日怕冷,着衣多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4年12期2014-08-15

  • 学艾灸,更健康
    圆锥形艾炷,置于施灸部位点燃以治疗疾病的方法。艾炷灸又可以分成直接灸和间接灸。直接灸又可以分为瘢痕灸和无瘢痕灸。瘢痕灸就是用黄豆大或枣核大的艾炷直接放到穴位上施灸,一般每穴每次灸3~6壮。由于此种灸法较痛,故在烧近皮肤、患者感到灼痛时,可在施灸穴位周围用手指轻轻拍打,以减轻痛感。灸治后嘱患者多吃羊肉、鲜鱼、豆腐等食物,一般约7天左右化脓。瘢痕灸可用于慢性、顽固性疾病,如哮喘、遗精、阳痿、早泄、妇科疾病和发育障碍等。无瘢痕灸,又称为非化脓灸,是指将艾炷直接置

    食品与健康 2014年3期2014-07-07

  • 学艾灸,更健康
    新鲜的姜和蒜。【施灸顺序】《千金要方·针灸上》记载:“凡灸当先阳后阴,……先上后下,先少后多。”这里说的是施灸顺序。如果上下前后都有配穴,应先灸阳经,后灸阴经,先灸上部,再灸下部,也就是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依次进行。取其从阳引阴而无亢盛之弊,所以不可颠倒乱灸,如果不讲次序,后灸头面,往往有面热、咽干、口燥的后遗症或不舒服之感觉。即便无此反应,也应当从上往下灸,这也和针刺取穴一样。壮数要先少后多,艾炷要先小后大。但在特殊情况下,则可酌情而施。【施

    食品与健康 2014年4期2014-06-06

  • 蒙医灸疗术临床护理体会
    法和微灸法。1 施灸前的护理1.1 环境准备灸疗室要保持整洁、安静、舒适、安全。空气清新,并且要将室温控制在较舒适的范围内,一般为18~22℃。1.2 用物准备药物有白山蓟、银针、火柴、消炎药、75%酒精,物品有棉花、纱布等。1.3 患者准备施灸前要评估患者的年龄、病情、意识状态、营养状况等,同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及配合程度,并对患者及家属详细解释灸疗的内容,以取得其合作。1.4 护士准备护士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准备好后,为患者取舒适体位,再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年17期2014-01-29

  • 灸随年壮探析❋
    灸炷大小、灸感、施灸次数等因素决定外[1],还常常根据患者年龄定灸量(壮数),称为“灸随年壮”。1 “灸随年壮”施灸壮数在中医大型电子图书《中华医典》(收录了民国以前中国历代医学古籍1000部) 中,以“年壮”、“随年”、“如年”、“以年为壮”等为检索词进行检索,将检索到的1427条条目进行归纳总结,发现我国古代医家对“灸随年壮”的施灸壮数主要有以下4方面的认识。1.1 随着年龄的不同,施灸的壮数不同《灵枢·经水》记载:“其少长大小肥瘦,以心撩之,命曰法天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4年4期2014-01-25

  • 雷火灸摆阵疗法在慢性盆腔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仰卧位,充分暴露施灸部位,打开灸盒,取1支雷火灸灸条将其点燃,使灸条顶端保持红火,装在灸盒里。用纱布擦拭灸疗部位皮肤,将灸盒放在施灸部位固定好,然后用毛巾盖好,毛巾厚度适宜,不宜过厚,否则火头会熄灭。治疗结束后,取下灸盒,用干纱布擦拭施灸部位水分。用灸结束后,及时灭火,以防火患。每次灸25 min,每日灸1次,10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疗程之间休息3d,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定。3.作用机制:雷火灸疗法是悬灸外治法,利用艾条燃烧时的热量,通过悬灸的方法

    中国民间疗法 2014年11期2014-01-24

  • 不同施灸面积的灸法退热作用与体温调节中枢温度敏感神经元活动的关系
    晓琼,朱漓不同施灸面积的灸法退热作用与体温调节中枢温度敏感神经元活动的关系董新民,董泉声,张晓琼,朱漓(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针灸经络研究所,成都 610031)观察灸法退热的体温中枢效应与穴区施灸面积之间的关系。选用新西兰兔30只,分为A组(静脉注射内毒素造模)、B组(注射内毒素后行40℃灸,施灸圆面直径为10 mm)、C组(注射内毒素后行40℃灸,施灸圆面直径为20 mm)、D组(注射内毒素后行48℃灸,施灸圆面直径为10 mm)、E组(注射内毒素后行4

    上海针灸杂志 2013年7期2013-06-12

  • 隔蒜灸为主治疗急性乳腺炎验案
    针刺治疗。隔蒜灸施灸病灶处。针刺取阿是穴、中脘、膻中、内关、丰隆、三阴交。取独头大蒜切片,厚度3~5 mm,当中刺数个小孔,置于病灶处,上面放置直径10 mm、高10 mm的艾炷点燃施灸,患者感局部灼热不可忍受时,可在其下垫一片蒜继续施灸,灸至蒜片发黄卷曲为佳,灸3壮。阿是穴沿乳腺管走行针刺;膻中穴向左右方向平刺;中脘、内关、丰隆、三阴交用平补平泻法;针刺深度视患者胖瘦而定,以刺到得气层面为度。留针30 min,隔15 min行针1次。每日治疗1次。经治1

    上海针灸杂志 2013年6期2013-04-07

  • 艾灸背腧穴治疗风寒咳喘
    。”艾灸最常用的施灸材料是艾草。艾草性温,味苦、辛,归肝、脾、肾经,具有通经活络、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生肌安胎、回阳救逆、养生保健的作用。内服可治疗宫寒、行经腹痛、崩漏带下等;外用可灸百病。适用于阳虚寒盛或风寒湿盛所致的疾病。如《医学入门》中曰:“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临床观察发现艾灸背部肺俞、脾俞及肾俞治疗风寒咳喘具有良好的效果。治疗方法取穴:①肺俞:位于背部T3棘突下,旁开1.5寸。取穴时低头,颈后突出的椎骨是C7棘突,其下第3突起处即为

    中国民间疗法 2013年3期2013-01-24

  • 说说艾灸疗法(上篇)
    或间接置于穴位上施灸的方法,称为艾炷灸法。直接置于皮肤上的称直接灸(艾炷要小)。用药物将艾炷与皮肤隔开的称为间接灸(艾炷可大些j。①直接灸:又称着肤灸。是将艾炷直接放在穴位皮肤上施灸。根据病情的需要和施灸的程度不同,可分为非化脓灸、发泡灸和化脓灸3种。直接灸应在有条件的医院进行。不宜随意自我进行,应防烫伤等事故发生。②间接灸又叫隔物灸。指利用其他药物将艾炷和穴位處皮肤隔开施灸,这样既可避免灸伤皮肤而致化脓,又能借间隔物之药力和艾的特性发挥协同作用,取得更大

    老友 2011年3期2011-06-09

  • 自灸“足三里”延年又益寿
    (中指)宽处。【施灸】有三种方法可以选择。1.温和灸 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足三里穴,在距皮肤2~3厘米处固定,进行熏烤,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2.回旋灸 在施灸时,手持艾条,使点燃的一端与皮肤保持一定距离,但不固定,而是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施灸。3.雀啄灸 使艾条燃着的一端与穴位不固定在一定的距离上,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垂直穴位一上一下移动施灸。《江间式心身锻炼法》载:“无病长寿法:每月必有十日灸足三里穴,寿至二百余岁。”实际上,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

    家庭用药 2009年10期2009-11-19

  • 灸到病除
    池穴上悬灸。每穴施灸3~5分钟,以局部有温热舒适感为度。每日1次。如病情重者,可一日2--3次。如当时无艾条。可用家用电吹风,在上述穴位上吹灸,每穴吹灸3--5分钟,以局部皮肤潮红,自觉温热舒适、微微出汗为度。每日1--2次。如灸后再冲服板兰根一包,或食热粥一碗,盖被静卧,微微汗出。则效更佳。对年老体弱,经常感冒者。平时可在每月农历十五前后3天,用艾条悬灸足三里、风门、肺俞穴,每穴施灸3~5分钟,每日1次。连续施灸七天。也可取生姜一块,将其切成厚约0.2-

    祝您健康 1995年1期1995-12-30

  • 艾灸治痔经验谈
    例,外痔10例。施灸后,止痛时间虽有个人差异(立刻止痛的6例,10分钟止痛的5例,30分钟止痛的3例,24小时止痛的2例),但镇痛效果达百分之百。治疗后进行一年观察,未复发的有1例(外痔7例,肛裂4例,其中男3人,女8人);复发的有5例(外痔3例,肛裂2例,其中男4人,女1人)。典型病例;某公司职员,外痔,平时便秘常用通便药,排便时疼痛并出血。饮酒后疼痛特别厉害。就诊前三天,肛门肿胀,排便时疼痛剧烈并出血,排便后长时间持续痛,已痛到乘车坐不下去的程度。治疗

    祝您健康 1985年1期1985-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