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

  •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影响远端桡动脉穿刺成功率的主要因素探讨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影响远端桡动脉穿刺成功率的主要因素。方法:择取在本院经远端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160例患者,接收时间段介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整理患者的基本资料与临床相关资料,计算远端桡动脉穿刺成功率,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远端桡动脉穿刺成功率为81.25%;身高较矮、心房颤动、左室射血分数下降以及桡动脉与远端桡动脉直径是影响远端桡动脉穿刺成功率的主要因素(P 【关键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桡动脉;穿刺【中图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年15期2022-05-30

  • 冠状动脉CT扫描技术操作的技巧及临床体会分析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CT扫描技术操作的技巧及临床体会。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8年9月—2021年10月接诊的100位进行冠状动脉CT检查的病人为分析对象,对冠状动脉CT扫描技术与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00例进行冠状动脉CT检查的患者中,91例患者顺利的检查结束,9例冠状动脉显示不满意。因为注入造影剂的瞬间出现了一过性的房颤,引起图像质量不好。图像质量Ⅰ显示率为70%(冠状动脉节段:左右主干、回旋支、分支较光滑),图像质量Ⅱ显示率为21%(冠状动脉节段

    婚育与健康 2022年8期2022-05-29

  • 儿童川崎病2例报告及分析
    善,有效防止冠状动脉并发症的发生。关键词:儿童;川崎病;冠状动脉【中图分类号】  R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13--01川崎病是儿童时期一种急性自限性、全身性血管炎症,以发热、双眼非渗出性结膜炎、口唇及口腔黏膜充血、肢端改变、皮疹及颈淋巴结肿大为主要临床表现。根据美国心脏病学会和美国儿科学会川崎病诊疗及长期随访指南,发热≥5天、≥4个主要临床特征可诊断为典型川崎病[1]。需要强调的是,对于不明原因发热≥5天的幼儿,以及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13期2022-05-10

  • hs-CRP/ALB、LDL-C/HDL-C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DL-C)与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2021年6月因胸痛症状于锦州市中心医院行冠脉造影的2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冠脉正常组(n=64)和冠心病组(n=147),并通过Gensini积分进一步将冠心病組分为两个亚组,冠脉轻度病变亚组(Gensini积分<30分)55例和冠脉重度病变亚组(Gensini积分≥30分)92例。比较冠脉正常组和冠心病组的hs-CRP、ALB、LDL-C、HDL-C等

    中国医学创新 2022年11期2022-05-09

  • 人文关怀护理联合个性化护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导管室护理的应用效果及对手术成功率的影响
    的  分析在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导管室护理中行人文关怀护理联合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及对手术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人民医院2018年3月~2020年8月收治的50例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导管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25例,行人文关怀护理联合个性化护理)和对照组(25例,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情况、护理满意度及手术成功率。结果  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操作掌握度评分更高,总满意率、手术成功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15期2021-11-03

  • PCI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效果
    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效果。 方法 时间选取2019年3月-2021年4月,接受治疗的老年冠心病合并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开展经桡动脉PCI术,对照组开展经股动脉PCI术;比较两组临床各项指标,心功能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卧床时间,显著短于对

    医学前沿 2021年15期2021-11-03

  •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小儿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儿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采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如何。方法:病例类型为小儿川崎病,2019年7月-2021年5月为收集病例的时间,纳入96例,分组以硬币法为依据,48例设定为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口服,48例设定为治疗组,予以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阿司匹林,评比项为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结果:命名治疗组的患儿,淋巴结肿大、退热、黏膜充血、手足肿胀症状改善时间比命名对照组的患儿短,冠状动脉并发症发生率比之低,各项差异均为P关键词:小儿川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0期2021-10-21

  • 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现状及院内预后分析
    造影结果分为冠状动脉阻塞性心肌梗死(mi-cad)组和minoca组。结果:minoca的发生率为7.0%。与mi-cad组相比,minoca组起病年龄小(P<0.001),女性多(P=0.009),有吸烟史(P=0.045),高脂血症(P=0.040)028,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史(P<0.01)。001). minoca组LDL-C(P=0.019)、血清总胆固醇(P=0.003)、空腹血糖(P<0.001)、肌钙蛋白I(P<0.001)和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3期2021-09-10

  • 3D全心冠状动脉MRCA显示心肌桥的初步探讨
    本文利用全心冠状动脉 MR 成像(whole-heart coronary MRA,WH CMRA)观察冠脉心肌桥的显示情况。方法 :对 19 例疑诊冠心病者, 采用 1.5T 非对比增强、心电门控兼呼吸导航、T2 预备脉冲并脂肪抑制的 3D 稳态自由进动序列扫描,对 19 名不同年龄阶段的人进行心脏冠脉MRA   扫描,并利用MRP    重建方法清晰显示存在心肌桥的情况。结论:根据重建后的数据分析,由心肌包绕的血管, 形成心肌桥能利用全心冠状动脉 MR

    医学概论 2021年4期2021-09-10

  •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在自发冠状动脉壁内血肿患者随访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在自发冠状动脉壁内血肿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自发冠状动脉壁内血肿患者21例作为观察对象,随访后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所有患者的初始冠脉造影、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病变处冠脉管腔直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前降支患者为10例,数量最多;2型自发冠状动脉壁内血肿临床中最为常见;13例采用保守治疗方式,另外5例采用球囊扩张,3例采用支架植入术;无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随访后,1例患者行支架植入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8期2021-08-23

  • 应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胸痛三联征的临床特异性研究
    可清晰显示其冠状动脉左右支以及其肺静脉、肺动脉的相关三维图像,37.00%患者存在冠状动脉闭塞和狭窄的情况,14.00%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4.00%为肺动脉栓塞,13.00%主动脉壁增厚且存在溃疡,3.00%患者存在食管裂孔疝,2.00%患者的肺动脉壁增厚,2.00%升主动脉狭窄,15.00%的患者正常;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胸痛三联征诊断的敏感度为94.38%,特异度为90.91%,准确度为94.00%。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应用于胸痛三联征患者的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17期2021-01-01

  • 什么是冠心病?你所认识的冠心病又是怎么形成的?
    病理类型,以冠状动脉的粥样硬化为主要表现,属于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极大威胁的重症。什么是冠心病?它是怎样形成的?对如何开展整体、全面的预防、治疗、护理,对保障患者安全,推进康复进程意义显著。本文主要探讨冠心病的定义、成因、治疗、护理等多方面的问题,对提高患者的意识、完善卫生院的工作有一定的意义。【关键词】冠心病;冠状动脉;成因;预防【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11-0013-02近年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年11期2020-12-28

  • 动态心电图在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中的应用价值
    动态心电图在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收集2019年1月~2020年2月于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10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和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两组冠状动脉慢血流情况。 结果 资料统计显示,慢血流患者观察组动态心电图出现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及破碎性QRS波。慢血流患者三支血管狭窄比率明显不同,两组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 冠心病;冠状动脉;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动态心电图[中图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22期2020-12-15

  • 冠状动脉CT成像在影像科专科医师培训中的教学初探
    光【摘 要】冠状动脉CT成像技术,是诊断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重要影像学手段,在诊断病情以及评估病情治疗效果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心脏影像诊断结果,是进行心脏干预的重要参考,两者之间关系密切。因此影像科专科医师必须通过接受系统的学习培训,以掌握冠状动脉CT成像技术的应用。该类教学培训中,理论知识是基础,通过阅读影像学成像以及结合大量临床资料,以提高其评估和诊断病情的能力。通过系列的培训,以提高检查效率和质量,缩短检查时间。【关键词】冠状动脉;CT成像技术;影像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20年12期2020-12-14

  • 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检查技术在临床心绞痛患者群体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绞痛患者实施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70例我院纳入的心绞痛患者,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作为本研究的时间范围,全部患者行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检查,讨论患者的生化相关指标、斑块性质。结果:(1)不稳定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指标具有一致性,P>0.05。(2)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钙化斑块比例(75.32%)高于不稳定心绞痛患者(34.76%),组间具有明显差异,

    医学概论 2020年46期2020-11-22

  • 低管电压技术在高心率患者冠状动脉CTA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在高心率患者冠状动脉双源CTA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8月本院临床怀疑有冠状动脉疾病且成功完成双源CT冠状动脉CTA检查的患者86例,将心率>70次/min的患者设为甲组(n=40),心率≤70次/min的患者设为乙组(n=46)。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按照100 kV管电压标准,对患者进行检测,对比两组患者的影像学诊断结果。结果:甲组图像质量评分(3.89±1.35)分,乙组为(3.97±1.46)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中国医学创新 2020年23期2020-11-09

  • 冠状动脉介入性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护理价值研究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介入性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护理价值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74例冠心病老年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的模式,实验组则采用术前、术后全面护理并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在实施动脉介入治疗和护理干预后,护理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且P【关键词】冠状动脉;介入性治疗;老年冠心病;护理研究【中图分类号】R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10期2020-10-28

  • 探讨血管内超声指导导丝通过技术开通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的效果
    通过技术开通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的效果。方法:选取56例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导丝通过技术进行开通治疗,观察组则应用血管内超声指导导丝通过技术进行开通治疗,记录操作成功的案例,同时记录操作时间,以及造影剂使用情况。结果:观察组成功案例明显较多,操作时间明显较短,造影剂应用量明显较少,均有显著差异(P【关键词】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血管内超声指导;导丝通过技术【中图分类号】R541.4 【文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2期2020-10-21

  • 糖尿病合并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CT成像特点
    绞痛的患者其冠状动脉的CT成像特点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8月于该院就诊的42例糖尿病合并心绞痛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将同一时期的47例单纯心绞痛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实施冠状动脉CT检查,对比两组患者检查结果中硬化斑块分布情况及类型与病变血管支数。结果 在检验结果中,两组患者在左前降支斑块阶段对比、左冠状动脉主干对比、钙化斑块与非钙化斑块节段对比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斑块节段、混合斑块及斑块总节数

    糖尿病新世界 2020年13期2020-09-26

  • 冠状动脉CTA对冠状动脉变异与畸形的诊断价值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CTA(CCTA)对冠状动脉变异与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9例具有冠状动脉变异、畸形的患者CCTA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冠状动脉变异与畸形的影像学特点。结果:99例患者中,共发现冠状动脉高位开口5例(左冠脉动脉开口高位4例,右冠状动脉开口高位1例);右副冠状动脉7例;左回旋支动脉瘘1例;左冠脉动脉走行迂曲3例;左冠状动脉主干短小1例,左回旋支短小/缺如5例;心肌桥(Myocardial bridge,MB)-壁冠状动脉(Mural

    中外医学导报·上半月 2020年3期2020-09-10

  •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预防并发症的临床护理干预
    步研究好该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预防并发症的临床护理干预,我们主要采取的办法在于及时的改变好护理方法,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护理方法作为当前进一步研究的重要内容,这才我们进一步解决好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预防并发症的临床护理干预问题的关键。本文依据现实性研究的不同类别,经过医院的资料参考,从而形成了一些新的护理技术,这对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预防并发症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关键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预防;并发症;护理干预我们经过大量的分析和总结一些临床的经验,现在看

    锦州医科大学报 2020年8期2020-09-10

  • 分析经桡动脉途径穿刺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
    脉途径穿刺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经桡动脉途径穿刺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经桡动脉途径穿刺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对照组实施经股动脉途径穿刺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5.0%vs75.0%),P【关键词】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老年冠心病;临床疗效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年13期2020-07-23

  • 冠脉导丝联合球囊在处理冠脉介入桡动脉痉挛时的应用价值
    丝联合球囊;冠状动脉;桡动脉;导管插入术【中图分类号】R5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15..02伴随着和我们国家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桡动脉入径已经成为了经皮冠脉介入诊疗手术的首选方法[1~3]。但是在实际治疗的过程当中,桡动脉痉挛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问题,近些年来,桡动脉痉挛发生率相对有所减少,但发生率仍然较高。本文探讨了经桡动脉行径入行冠脉造影或冠脉介入治疗术发生桡动脉痉挛的患者的处理方法,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年15期2020-07-20

  • 对比拘禁球囊技术(JBT)和拘禁导丝技术(JWT)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中的疗效差异
    要】目的 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治疗中分别应用两种技术,并对比其疗效差异。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3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15例,应用JWT技术;观察组15例,应用JBT技术。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即刻的主支血管残余狭窄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边支血管残余狭窄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关键词】冠状动脉;拘禁导丝技术;拘禁球囊技术【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年16期2020-07-16

  • 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进展分析
    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成为了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的可行方案,采用三维后处理技术有效拓宽了多排螺旋CT在冠状动脉成像检查中的应用范围。为了探讨更加科学、准确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合理制定后续治疗方案,本文就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进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旨在为冠脉病变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关键词】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进展冠脉病变是临床高发心血管病症,现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四大主要病因之一。近年来,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国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年4期2020-06-24

  • 急诊PCI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病的患者采用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方式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2017年4月—2019年4月在该院急诊接受PCI介入治疗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对照組(40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采用冠状动脉口处注入替罗非班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冠状动脉闭塞段注入替罗非班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情况、心功能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和用药总时间、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改善幅度。 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0.0%

    糖尿病新世界 2020年6期2020-06-12

  • 分析在冠心病合并瓣膜病患者中行心脏瓣膜手术同期冠状动脉旁路干预效果及随访情况
    膜手术行同期冠状动脉旁路应用于冠心病合并瓣膜病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15年10月—2018年10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冠心病合并瓣膜病患者,随机分为两个组别,给予对照组(50例)心脏瓣膜手术非同期冠脉支架植入术治疗,给予实验组(50例)心脏瓣膜手术同期冠状动脉旁路治疗。观察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情况、心功能状态、不良事件情况。结果 ICU治疗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住院时间,对照组分别为(9.29±2.08)d、(101.23±21.36)h、(

    中外医疗 2020年9期2020-06-11

  • 冠状动脉功能血运重建时代平板运动试验意义再认识
    先综合评估了冠状动脉功能血运重建,然后分析了冠状动脉功能血运重建时代平板运动试验的作用,最后再认识了平板运动试验意义,现综述如下。【关键词】冠状动脉;功能血运重建;平板运动试验【中图分类号】R5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4..02FAME研究结果在极大程度上改变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血运重建,功能性血运重建时代逐渐将传统的解剖性血运重建時代取代,其依据分别为对冠状动脉狭窄引发心肌缺血情况进行评价、冠状动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年4期2020-06-08

  • 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清胱抑素C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114例因胸闷胸痛等疑似冠心病症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 将冠状动脉造影异常者作为冠心病组(81例), 冠状动脉造影阴性者作为对照组(33例)。根据临床病史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冠状动脉造影异常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2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41例)、急性心肌梗死组(17例)。对冠心病患者采用Gensini积分系统进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评分。比较冠心病组与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12期2020-06-01

  • 冠状动脉的数值模拟分析及在支架介入的应用研究
    统软件的最新冠状动脉分割算法,重构冠状动脉的个体化血管模型,应用计算流体力学技术对冠状动脉前降支及其分支进行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分析。探讨了斑块对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进而研究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冠状动脉狭窄或梗死的发生和发展的特点与机制。该研究为临床的研究与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可用于指导冠状动脉狭窄及梗死患者支架介入治疗的术前设计。关键词: 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支架介入中图分类号: TP319    文献标识码: A    DOI:10

    软件 2020年1期2020-03-02

  • 胸部CT指导冠脉造影(治疗)术导管选择的价值研究
    的30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治疗)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号法分组,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研究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超声指导造影导管选择,研究组采用胸部CT指导造影导管选择,对比两组患者导管选型、大小合适率、导管选择花费时间、手术总耗时、治疗总有效率及手术过程中动脉管壁损伤发生率。 结果 研究组患者导管选型合适率(98.00%)、大小合适率(98.6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85.33%、86.67%),研究组患者导管选择花费时间为(13.76±1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30期2020-01-08

  • 药物涂层球囊在支架内再狭窄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架内再狭窄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药物涂层球囊的出现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然而,其临床应用和预后评估仍缺乏共识,尤其是对冠脉支架内再狭窄中的应用效果存在争议。本文论述了药物涂层球囊在冠脉支架内再狭窄治疗的临床应用进展。[关键词] 支架内再狭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药物涂层球囊;冠状动脉[中图分类号] R65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中国医药导报 2019年26期2019-10-19

  • 浅析心脏康复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临床疗效研究
    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后的手术临床效果和患者的恢复状况进行讨论,希望为更多的医护工作者提供经验与方法。方法:随机选取在我医院进行治疗的患者70人,患者均是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在我医院进行的治疗。患者均被确诊为心肌梗死。我们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人,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中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措施,实验组中则是对患者在治疗的整个过程中采用更为细致的追踪与观察。结果:经过一定时间的治疗,可以看出实验组患者的治

    健康前沿 2019年2期2019-09-10

  • 低浓度对比剂在冠状动脉CTA检查中的可行性研究
    合低管电压在冠状动脉CTA检查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其可行性。方法:选取80例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A组(n=60)与B组(n=20)。A组患者应用270mgI/mL碘对比剂,B组患者应用370mgI/mL碘对比剂,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A组的平均有效辐射剂量明显低于B组,图像质量评价方面,两组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冠状动脉CTA检查中,低浓度碘对比剂配合低管电压是一种可行的策略。关键词:冠状动脉;体层摄影术;低浓度

    影像技术 2019年4期2019-09-10

  • 自制弹力绷带在经鼻烟壶处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压迫止血的应用
    种不同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止血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行经皮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transradial intervention,TRI)的患者466例,按随机数表分为绷带组(N=233)与止血器组(N=233),绷带组为经烟窝处桡动脉穿刺采用自制弹力绷带压迫止血,止血器组为经桡动脉穿刺采用TR-Band压迫止血。观察比较两组止血效果及数字疼痛评分、术侧肢体并发症及肿胀情况。观察比较两组穿刺部位及术肢并发症、出血、水泡、肢体肿胀

    昆明医科大学报 2019年6期2019-09-10

  • 冠状动脉CTA诊断心肌桥与DSA对比观察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心肌桥的差异。方法:2016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疑似心肌桥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患者使用CTA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照组患者使用DSA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正确率。结果:试验组患者CTA检查的心肌桥诊断正确率高达91.4%,对照组患者使用DSA检查的心肌桥诊断正确率仅71.4%,两组诊断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A可以帮助患者呈现出高清晰冠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9期2019-08-20

  • 探讨冠状动脉内应用硝酸甘油和尼可地尔对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影响
    。结论 对于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按照冠状动脉内使用尼可地尔以及硝酸甘油进行治疗,可充分保障对该部分患者的治疗效果,有助于患者进行恢复。[关键词] 冠状动脉;硝酸甘油;尼可地尔;冠状动脉慢血流[中图分类号] R5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9)05(c)-0115-04[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specific effects of nitr

    中外医疗 2019年15期2019-08-19

  •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分析
    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和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冠心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的患者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和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关系进行分析,利用Logistics回归方程对数据进行统计计算,并分析影响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因素。结果: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对较轻的患者占78%,而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对严重的占22%。对比冠心病危险因素对冠状动脉病较重患者

    健康大视野 2019年16期2019-08-09

  • 基于增强血管的造影血管图像处理
    的提高,我国冠状动脉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以冠状动脉造影为诊断工具而广泛存在于医院中。由于血管造影图像常常是对比度比较低,携带大量的运动伪影,受到其他组织干扰,因此,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常常受到一些限制。为了提高血管造影图像的质量,提出了一种基于Hessian矩阵的多尺度血管增强方法。为了显示方法的效果,从视觉效果和定量化指标两方面进行方法评估,经过实验测试,经过本文的方法,图像对比度大大提高了,血管的主要分支得到很强的增强,细血管结构也得到明显的增强。关键

    现代商贸工业 2019年17期2019-07-03

  • 不典型先天性右冠状动脉—肺动脉瘘一例
    园园【摘要】冠状动脉瘘(coronary artery fistula,CAF)于1865年首次被描述,是指冠状动脉主干或分支与心腔、肺动脉、冠状静脉窦或腔静脉之间的异常交通,是一种少见的心脏畸形,病因以先天性居多,占先天性心脏病的0.27%~0.40%,后天性外伤和感染较为少见;而冠状动脉-肺动脉瘘(Coronary-Pulmonary Artery Fistulas,CPAF)更为少见,约占CAF的17%。本例给临床诊治过程增添了一些思考,如果其他医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年9期2019-05-28

  • 冠状动脉慢血流与焦虑抑郁心理性因素的关系研究
    的:研究分析冠状动脉慢血流与焦虑抑郁心理性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2018年10月行冠脉造影提示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101例),行躯体化症状自量表(SSS)评分,低分组为对照组34例,高分组又分为观察组34例和治疗组33例。对照组和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观察治疗后三组慢血流变化情况和治疗组各因子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LAD慢血流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35期2019-04-23

  • 中青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硬化的超声特征
    探讨中青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HD)患者颈动脉超声特征。方法  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我院170例患者分为CHD组105例和对照组65例,再将CHD组分为单支病变组32例、双支病变组34例和三支病变组39例。所有患者年龄均在60岁以下,全部受检者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运用统计软件分析所检测的颈动脉声像图参数。结果  中青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斑块60%为中低回声斑块。CHD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增厚率及斑块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三支病变组

    医学信息 2019年2期2019-03-13

  • 冠状动脉腔内旋磨治疗手术期的护理分析
    武【关键词】冠状动脉;旋磨术;手术期护理近年来,伴随着生活条件和环境的改变,患有冠状动脉严重钙化的病人也来越来多。目前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旋磨术已经成为治疗冠状动脉严重钙化的有效方法。其主要是利用超高速旋转的磨头将动脉硬化组织磨细成为极细小的微粒,进而达到治疗效果的目的。笔者从我院收治的冠状动脉严重钙化患者38例,并从中进行认真梳理分析,现将结果汇报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以我院收治的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6

    人人健康 2019年12期2019-02-16

  • 术前训练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病人的影响
    前综合训练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影响。 方法 方便选取2017年9月—2018年10月该院行介入治疗的8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44例)和综合组(44例)。常规组采取常规术前护理,综合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术前综合训练。并比较不同组术后胸痛程度、心电图缺血性改变、并发症,首次排尿及术前后不良情绪。结果 综合组术后胸痛评分>1分[9.09%(4/44)vs 25.00%(11/44)(χ2=3.938,P=0.047)]和ST段偏移>1 mV[9.0

    中外医疗 2019年34期2019-02-10

  • 尼可地尔对高龄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
    尔张铁对高龄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心内科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高龄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病人200例,依据治疗方式差异,分为对照组(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治疗)、观察组(给予尼可地尔治疗)各100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心绞痛、心功能治疗总有有效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冠状动脉;慢性心力衰竭;尼可地尔【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年25期2018-12-14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7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55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溶栓组(80例)与介入治療组(75例)。比较两组患者尿量、心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血管开通率。结果 治疗后,介入组尿量多于溶栓组,HR值低于溶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组血管开通率为93.33%,高于溶栓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

    医学信息 2018年17期2018-12-12

  • 63例经皮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观察与护理体会
    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63例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的冠心病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的针对性的生理及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进行手部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并对上述结果进行总结。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介入治疗,无一例发生手部缺血性坏死及局部出血血肿等其它并发症,患者不适感减轻。结论:针对性的临床观察和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减少术后患者不适感及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作用。【关键词】 桡动脉路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护

    健康大视野 2018年21期2018-12-07

  • 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对冠状动脉早期病变影响的研究
    管危险因素对冠状动脉早期病变影响。方法:随机挑选70例于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心血管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中高危人群作为观察者,同期选择70例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全部给予64排螺旋冠状动脉CT成像扫描,对其完善动脉的病变情况加以分析,并探讨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早期病变之间的具体关系。结果:比较两组冠状动脉受累支数情况,观察组多支病变以及双支病变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统计学有对比价值P<0.05。结论:与健康人群相比,存在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6期2018-11-05

  • CT冠状动脉造影与心肌灌注的研究进展
    出现,CT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评估从单一的冠状动脉形态学改变过渡到联合心肌功能学评价心肌缺血和是否需要血运重建。CT对心功能的评估与MRI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等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该文从CT冠状动脉造影和心肌灌注成像的研究現状和进展方面展开综述。【关键词】计算机X线体层扫描;冠状动脉;心肌灌注;一站式成像Research progress in CT coronary angiography and myocardial perfusionWa

    新医学 2018年9期2018-09-10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
    】目的 针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通过护理干预以后,对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在本院所接受的冠心病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挑选70例(2015年2月1日~2016月2月1日),对其中35例患者采取常规性的护理工作,记为常规组(A组),剩下35例患者在采取常规性护理工作的基础上还采取了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记为干预组(B组),最后通过观察记录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焦虑情况和对护理的满意度,从而得出结论。结果 A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前SAS的评分为(56.0±5.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年29期2018-03-31

  • 老年女性急诊ST段抬心肌梗死患者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研究
    死患者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研究。方法 本文选取了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急诊ST段抬心肌梗死患者60例进行研究,经过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有血栓负荷,随机可以分为应用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导管治疗组30例,另外是对照组30例,治疗中通过比较分析研究两组患者的心肌梗死血管血流变化情况,其中手术后心肌灌注分级研究。结果 治疗组的患者治疗后患者出现了血流、术后心肌灌注分级和术后ST段回落程度,通过治疗后发现其中治疗组患者都明显优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无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年3期2018-03-29

  • 血管内超声指导导丝通过技术开通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临床疗效探讨
    通过技术开通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所收治的12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诊断为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并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施以血管内超声(IVUS)指导导丝通过技术治疗,对照组未使用血管超声指导,对比两组临床效果。 结果 研究组经IVUS指导导丝通过技术治疗后,其支架植入的成功率为93.33%,比对照组71.67%明显偏高

    中外医疗 2017年32期2018-01-25

  • 冠状动脉CTA在有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冠脉的对比
    的 对比分析冠状动脉CTA对有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冠脉的检查结果。 方法 方便选择2016年1月—2018年3月该院收治的心肌缺血患者88例为该次研究的对象,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其中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为对照组,有症状心肌缺血患者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冠状动脉CTA检查,对两组心肌缺血患者的动脉狭窄发生率、动脉狭窄程度和患者检查满意情况进行对比。 结果 对照组患者动脉狭窄发生率59.09%,观察组的发生率为61.36%(P

    中外医疗 2018年30期2018-01-24

  •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技术临床应用价值,总结应用经验。方法 方便选取2015年1月—2017年2月福州总院九五医院临床部放射科医院共开展冠脉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294例次。评价成像质量、冠脉血管段显示率,各类心脏并显示情况。对比CT评估高风险以及低风险对象最终手术治疗或出现心脏不良事件率。 结果成像质量满意率100.00%,冠脉血管段显示89.41%(3 943/15×294)。诊断冠心病、心肌桥、左心功能不良、先天冠脉血管发育异常等疾病,冠脉血

    中外医疗 2017年29期2018-01-23

  •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患者介入治疗后心功能改善的效果及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患者介入治疗后心功能改善的效果及因素。方法 40例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患者作为实验对象, 均实施介入治疗, 根据治疗后患者病情改善情况分为观察组(治疗显效, 22例)和对照组(治疗无效, 18例)。对比两组患者的病程、年龄、血脂异常率、冠心病家族史率、吸烟史或饮酒史率、糖尿病史率、單支血管病变率、空腹血糖(FPG)、血清肌酐(SCr)、侧枝循环程度、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结果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36期2018-01-15

  •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在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
    -STI)在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6月-2017年1月收治入院的冠心病(CHD)患者80例进行心脏超声2D-STI检查,根据CADi评分标准对纳入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评分,分别计算心肌纵向应变(longitudial strain,LS)、径向应变(radial strain,RS)及圆周应变(circumferential strain,CS),判断CHD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结果:80例患者共检测506段心肌,2D-S

    中国医学创新 2017年20期2017-11-20

  • 灯盏花乙素联合硝普钠对大鼠离体冠状动脉血管环的影响
    SNP)舒张冠状动脉效应的影响。方法 制备冠状动脉血管环,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应用Myograph血管张力分析系统测定血管环的张力变化。对照组采用累积剂量法加入硝普钠;观察组用500 ?M的灯盏花乙素孵育15 min后,累积剂量法加入硝普钠。研究对照组和观察组对60 mmol/L高钾溶液诱导血管收缩的舒张效应。并制备缺血再灌注血管环模型。结果 在正常血管环上,观察组Emax明显低于对照组(P【关键词】灯盏花乙素;硝普钠;冠状动脉;血管张力【中图分类号】R9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年14期2017-11-20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伴冠状动脉扩张病例分析
    (IM)合并冠状动脉扩张的病例特点。 方法 收集2015年5月~2016年12月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确诊IM的病例,完善超声心动图检查,用Z值评估冠状动脉扩张情况,分析IM合并冠状动脉扩张病例的临床特点。 结果 ①临床特点:IM共344例,伴冠状动脉扩张15例,IM合并冠状动脉扩张发病率为4.4%;年龄为(3.47±1.61)岁;男8例(53.3%),女7例(46.7%);临床表现为发热15例(100.0%),淋巴结肿大14例(93.3%);血常规

    中国医药导报 2017年29期2017-11-16

  • 心脏康复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临床效果探讨
    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临床效果探讨。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患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5例病患,实验对病患治疗的各个方面进行跟踪观察治疗。结果 从实验结果来看,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4.2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2.86%,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心脏康复;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中图分类号】R54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年18期2017-11-14

  •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冠心病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究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并进行安全性分析。方法:以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2017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PCABG)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行OPCABG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中静脉桥血管远端吻合口数、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重症监护病房(ICU)入住时间、术后心房纤颤持续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发生率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22期2017-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