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以深圳市福田区社区图书馆为研究对象,基于79份微观调查问卷,实证评估了社区图书馆阅读氛围,并基于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以期增强社区图书馆阅读氛围,发挥社区图书馆的文化服务功能,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全面构建。
关键词:阅读氛围;实证评估;提升策略;社区图书馆;深圳市福田区
中图分类号:G258. 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25)01-0129-05
在党的二十大宏伟蓝图的指引下,我国正加速迈向全面覆盖、全民参与的终身学习型社会,致力于构建文化底蕴深厚、学习氛围浓厚的学习型大国[1]。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关键一环的社区图书馆,不仅是知识资源宝库,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对于促进社区文化建设、提升居民文化素养、打造学习型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深圳市福田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全力推进书香社区建设,努力将社区图书馆打造成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温馨家园,基于一系列精心策划的阅读推广活动,不仅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还激发了居民的阅读热情,为构建学习型社区、提升居民综合素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3]。本研究聚焦深圳市福田区社区图书馆的阅读氛围,旨在通过实证评估的方式,深入剖析成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提升策略,期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为其他地区社区图书馆的阅读氛围营造与提升提供有益借鉴,共同推动全民阅读事业的发展,为构建终生学习型社会贡献力量。
1 阅读氛围目标视域下深圳市福田区社区图书馆的实施办法
1. 1 打造全方位线上服务平台
具体做法包括:一是构建互动性强的线上空间。在数字化浪潮中,福田区社区图书馆积极构建集信息发布、活动展示、互动交流于一体的线上服务平台;通过微信公众号、读者社群、小程序等多种渠道,实时发布图书馆的最新动态、活动预告及参与指南,确保信息覆盖广泛且精准;利用图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生动展现活动亮点,吸引更多读者关注与参与,形成线上线下的良性互动。二是强化活动直播与回放功能。对于在线下举办的各类文化活动,如读书分享会、公益讲座等,福田区社区图书馆利用直播平台进行同步直播,让无法到场的读者也能身临其境地感受现场氛围,同时提供活动回放功能,方便错过直播的读者随时回顾,增强活动的持续影响力和传播范围。三是建立个性化推荐系统。基于读者阅读行为和偏好数据,福田区社区图书馆开发了个性化推荐系统,为读者推送符合其兴趣的书籍和活动信息。这种精准化的服务方式不仅提升了读者的阅读满意度,也促进了图书资源的有效利用。
1. 2 策划并实施丰富多彩的线下活动
具体做法包括:一是整合资源,打造多元化活动体系。福田区社区图书馆充分整合自身资源,与福田区图书馆、南园街道文化站及社会组织等紧密合作,共同策划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线下活动。活动涵盖书法、绘画、合唱、读书分享等多个领域,满足不同年龄层读者的多样化需求。二是强化志愿者力量,提升活动品质。福田区社区图书馆积极动员志愿者参与活动组织和服务工作,组建公益讲师团,邀请热心分享知识与经验的志愿者和在校教师作为嘉宾,与读者进行深度交流。志愿者的加入不仅丰富了活动内容,也提升了活动的专业性和互动性。三是注重活动反馈,持续优化服务。每次活动结束后,福田区社区图书馆都会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方式收集读者反馈,了解活动效果及读者需求,为后续活动的策划和改进提供依据,这种闭环管理模式确保了活动的持续优化和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
1. 3 深化与读者的面对面交流
具体做法包括:一是提升图书馆员的沟通能力与服务水平。图书馆员作为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沟通桥梁,其沟通能力和服务水平直接关系读者的阅读体验。福田区社区图书馆注重提升图书馆员的沟通技巧和心理学知识,通过培训、交流等方式增强其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确保为读者提供温馨、专业的服务。二是建立常态化的读者反馈机制。福田区社区图书馆定期举办读者座谈会,设置意见箱,广泛听取读者的建议和期望,同时利用线上平台收集读者反馈,形成常态化的反馈机制,这些反馈成为图书馆改进服务、优化活动的重要依据。三是策划符合社区特点的文化活动。针对不同读者群体的特点,福田区社区图书馆策划了一系列符合社区特点的文化活动,如针对儿童读者的亲子阅读会、针对青少年的文学沙龙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读者的精神生活,也增强了图书馆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1. 4 营造舒适宜人的阅读环境
具体做法包括:一是统一称谓,强化秩序感。例如,沙埔头社区图书馆统一规定少儿与馆员沟通时使用“老师”这一称谓,既维护了图书馆的秩序感,也提升了馆员的职业尊严和责任感。特定称谓的使用使图书馆成为一个更加规范、有序的学习空间。二是优化书籍布局,提升阅读体验。福田区社区图书馆的书籍分类明晰、摆放整齐,根据读者需求不断调整书籍摆放位置,通过设立专栏、主题书展等方式引导读者发现更多好书,同时保持图书馆的整洁与安静,为读者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三是丰富文化活动内容,增强社区凝聚力。福田区社区图书馆定期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也促进了居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逐步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社区归属感。
2 社区图书馆阅读氛围的实证评估
2. 1 评估指标
社区图书馆阅读氛围指某社区图书馆所营造的、能够满足读者阅读需求、促进文化交流与分享的整体环境和氛围[4]。这种氛围的好坏直接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阅读兴趣和阅读效果。为了衡量社区图书馆的阅读氛围,本研究设置具体的评价指标见表1。
2. 2 评估数据
基于社区图书馆阅读氛围评价指标,本研究设计了全面而细致的问卷调查表,这份问卷不仅涵盖设施与环境、阅读资源、阅读活动及读者服务四大核心维度,还针对每个维度下的具体指标设计了基于5级李克特量表的评分问题,旨在精准捕捉深圳市福田区社区图书馆读者对图书馆阅读氛围的细致感受与综合评价。其中,1代表“非常不满意”,5代表“非常满意”,为读者提供了清晰的评价标尺。
为确保问卷的广泛覆盖与高效回收,本研究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元化发放策略。线上渠道充分利用了社交媒体平台的广泛影响力与图书馆网站的权威性,通过精心策划的推广文案吸引了大量读者关注与参与[5]。线下渠道则在图书馆明显位置设置了问卷发放点,并配备专业的馆员进行现场引导与解答,有效提升了问卷的填写率与完成质量。在问卷回收阶段,本研究严格遵循数据质量控制原则,对每一份问卷都进行了细致的审核与筛选,对于填写不完整、存在明显逻辑错误或明显偏离常理的问卷坚决予以剔除,确保最终纳入分析的数据既真实又有效,最终回收有效问卷79份,问卷有效率为79%。
2. 3 评估结果
本研究统计各个指标的选项结果和平均值结果见表2。
在设施与环境维度,物理环境、空间布局、设施设备等指标的平均值分别为3. 68、3. 61、3. 46,均大于5级李克特量表的中位数3,测算得到设施与环境变量的平均值为3. 58,大于5级李克特量表的中位数3,说明社区图书馆在设施与环境维度上得到了读者较正面的评价。具体来说,读者对图书馆的物理环境(如光线、温度、湿度、噪音控制等)感到满意,认为这些环境因素有助于提升他们的阅读舒适度,同时,图书馆的空间布局也被认为是合理的,有助于提升阅读体验。此外,虽然设施设备的平均值略低于物理环境和空间布局,但仍表明读者对这部分设施也持较满意的态度,认为其有助于延长阅读时间。
在阅读资源维度,藏书量与种类、资源更新速度、资源易获取性等指标的平均值分别为2. 97、2. 95、2. 89,均小于5级李克特量表的中位数3,测算得到阅读资源变量的平均值为2. 94,小于5级李克特量表的中位数3,说明社区图书馆在阅读资源维度上并未得到读者的完全满意评价。具体来说,读者可能认为图书馆的藏书量与种类不够丰富,资源更新速度不够快,资源的易获取性有待提高。
在阅读活动维度,活动种类、活动数量、活动参与度等指标的平均值分别为2. 94、2. 84、2. 94,均小于5级李克特量表的中位数3,测算得到阅读活动变量的平均值为2. 91,小于5级李克特量表的中位数3,说明社区图书馆在阅读活动维度上的表现并未达到读者期望。具体来说,读者可能认为图书馆提供的活动种类不够丰富,活动数量不足,活动的吸引力不够强。
在读者服务维度,服务态度、服务效率、个性化服务等指标的平均值分别为2. 96、2. 99、2. 90,均小于5级李克特量表的中位数3,测算得到读者服务变量的平均值为2. 95,小于5级李克特量表的中位数3,说明社区图书馆在读者服务维度上的表现并未达到读者的普遍满意水平。具体来说,读者可能认为图书馆员的服务态度还有提升的空间,服务效率不够高,个性化服务方面做得还不够到位。
3 社区图书馆阅读氛围提升策略
3. 1 强化阅读资源体系,促进资源质量与多样性的双重提升
在构建更加完善的阅读资源体系过程中,其首要任务是拓宽藏书渠道,实现藏书种类的多元化与丰富性,这要求社区图书馆采取灵活的采购策略,超越传统出版社的局限,积极寻求与独立出版机构、作者及社会各界的合作,通过众筹、捐赠等多种渠道广泛吸纳各类优质出版资源,丰富馆藏的多样性和深度[6]。同时,鉴于数字化阅读趋势的日益显著,社区图书馆应加大对电子图书、有声读物、在线教育资源等数字资源的投入力度,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阅读资源库,满足不同读者群体的多元化阅读需求。
为保持资源的时效性与前沿性,社区图书馆需建立图书资源的定期评估与淘汰机制,通过科学的数据分析,识别出借阅率低、内容陈旧或物理状态不佳的图书,进行及时清理与替换,为新书采购腾出空间。此外,社区图书馆还应密切关注读者阅读趋势、新书发布动态及专家推荐信息,动态调整采购计划,确保馆藏资源能够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满足读者的最新阅读需求。在提升资源易获取性方面,社区图书馆应致力于优化检索系统,引进先进的搜索技术,提供多维度、智能化的检索方式,提高资源查找的便捷性与效率。
3. 2 拓展阅读活动形式,优化读者参与体验
为进一步提高活动参与度,社区图书馆需增加活动的数量与频次,并注重时间的灵活安排。通过设定固定的读书日、讲座日、电影放映日等,社区图书馆能够形成品牌效应,吸引读者持续关注与参与,同时根据读者反馈灵活调整活动时间,确保活动安排与读者的日常生活相协调,提高活动的参与率与满意度。在增强活动互动性方面,社区图书馆应充分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扩大活动的传播范围与影响力,通过社交媒体、直播平台等线上渠道实现活动现场的实时直播与互动,吸引更多读者的参与,打破地域限制,实现阅读活动的广泛覆盖。此外,社区图书馆应邀请读者参与活动的策划与反馈,使活动内容更加贴近读者的实际需求与兴趣点,增强他们的参与感与归属感,促进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紧密联系与互动。
3. 3 深化读者服务优化,提升服务质量与效率
为提高服务效率,社区图书馆应通过精简借阅、续借、归还等业务流程,减少不必要的环节与等待时间,提升服务流程的顺畅度与效率。在个性化服务方面,社区图书馆应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优势,深入挖掘读者借阅记录、浏览行为等数据,构建读者画像,精准把握其阅读偏好与需求。在此基础上,社区图书馆可开展定制化推荐服务,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图书和活动推荐,增强阅读的针对性与趣味性。此外,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社区图书馆应给予特别关注,提供大字版图书、无障碍阅读设备等定制化服务设施与项目,确保阅读资源的公平可及性,让每一位读者都能享受到阅读的乐趣与益处。
4 结语
社区图书馆作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其阅读氛围的营造与提升直接关系到居民的阅读兴趣的提升与阅读习惯的养成。本研究以深圳市福田区社区图书馆为例,通过实证评估其阅读氛围现状,深入探讨了提升阅读氛围的策略,旨在为社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考与借鉴。研究结果发现,社区图书馆在阅读资源、阅读活动及读者服务三个维度上存在不足,可以通过强化阅读资源体系促进资源质量与多样性的双重提升、拓展阅读活动形式提升读者参与体验、深化读者服务优化提升服务质量与效率,实现社区图书馆阅读氛围的提升,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全面构建。
参考文献:
[1] 杨静,贺聪,魏继勋.智慧图书馆背景下的未来学习中心探索与实践[J].图书馆杂志,2023(389):23-26.
[2] 刘军.图书馆读者服务的现状与未来发展[J].文化艺术创新·国际学术论坛,2024(3):77-79.
[3] 杜京容,刘大伟.图书馆记忆的内涵、价值及建构[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23(10):13-16.
[4] 陈冀宏.文化场景理论视域下社区图书馆场景化建构研究[J].图书馆,2022(3):90-97.
[5] 辛秀琴.广东省公共图书馆阅读品牌建设情况调查与分析[J].四川图书馆学报,2024(4):46-50.
[6] 金德政,邱冠华.后疫情时代的公共图书馆服务[J].图书与情报,2021(3):97-103.
(编校:崔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