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2025-02-17 00:00:00谭显平
小学科学 2025年8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小学科学有效性

〔摘" "要〕" 在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过程中,小组合作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小学科学教师应该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在科学知识的学习和探究过程中积极、主动地与同学、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为学生营造舒适、和谐的科学学习氛围。本文对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科学教学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小学科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424" " " " " " " " 〔文献标识码〕" A" " " " "〔文章编号〕" 1674-6317" " (2025)" 08" " 040-042

小组合作学习主要指在学科知识学习的实践过程中,对全体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在小组内注重每个成员的分工明确,从而使小组成员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实践活动过程中能够通过相互合作、相互促进、相互补充,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探究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且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学科知识学习的实践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能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亲自动手实践操作,小组成员之间也能够通过有效的互动交流,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很好地融入良好的学习氛围。因此,小学科学教师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小学生的个性化全面发展。

一、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一)有助于实现素质教育

小学科学尽管已经成为这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但是并不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科目,因而在一些地区的小学对于科学项目开展的重视程度不够,甚至有些小学科学教育项目的设置仅仅以形式代替真正项目活动,不利于小学生科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高,也不符合素质教育改革深入推进对小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因此,小学科学教师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组织学生开展多元化的小组合作探究式教学活动,积极转变传统的小学科学教学模式,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认知水平和心理变化,在日常教学中与学生之间进行积极、有效的互动和交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和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活动,能够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科学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小学科学教学整体质量的提高。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科学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开展过程中,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活动过程中通过相互接触,进一步地沟通感情,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成员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促进以及相互补充,促进小学生在科学知识学习过程中形成团结协作良好精神品质,有助于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进而促进小学生的深度学习。

因此,小学科学教师在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时,需要有意识地给予学生充裕的时间、空间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讨论和探究,鼓励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与其他同学和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这样,就能确保教师能够充分把握学生的课堂表现、实际学习情况,帮助学生夯实科学学科的知识基础,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综合素质。

(三)有助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小学科学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开展过程中,通过科学设计与合理安排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能够增强小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同时对于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优化、创新和调整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关键影响。因此,小学科学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由于各种因素在科学知识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个性化差异,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科学划分学习小组,并为小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加深对教学内容的印象,强化小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小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过程中,通过与小组成员之间就具体的科学知识进行深入思考、讨论和探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传统科学教学课堂氛围相对枯燥、乏味的问题,有效提高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二、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一)科学分组

要合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教师就要先对班级学生有系统的了解。教师要重视分组工作,综合考虑学生各个方面的因素。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智不够成熟,缺乏有效的自我控制能力,在分层教育落实之后,容易出现课堂纪律涣散的情况。为此,教师要加大管理力度,规范小组人数,对不同小组的人数要有明确的要求。这种分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之间的交流程度,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从而构建良好的科学学习班级氛围。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师要践行分组协作的正确教学理念,在整体把握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认知水平和心理变化基础上,科学划分学习小组,并有针对性地为不同学习程度的小组布置不同难易程度的学习任务,鼓励学生在小学科学的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与小组成员之间的团结协作,促进课堂教学整体质量的提高。具体而言,小学科学教师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中,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突破传统小学科学教学模式下的就近分组和随意划分的弊端,要基于对小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兴趣爱好以及心理变化等充分把握,进行科学、合理的学习小组划分。

例如,在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昼夜交替》一课的教学实践中,为保障合作学习有效落实,教师先根据班级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将5~6人分成一个学习小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布置学习任务。教师在课前导入环节为学生提出巧妙的问题,如“清晨,太阳缓缓升起;傍晚,太阳慢慢落下。昼夜交替,周而复始。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深入的思考、讨论,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促进小学生科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成员之间通过合作探究,完成“模拟昼夜交替现象”的科学实践活动,设置“在黑暗的环境中,用手电筒照射地球仪上的中国”“观察地球仪的向光面和背光面”“在地球仪上找一找,哪些国家和中国一样正处于白天,哪些国家正处于夜晚?”等问题。教师要根据难易度不同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任务的布置,这样既能为小学科学的课堂教学增添活跃的气氛,又能夯实学生的科学知识基础。

(二)鼓励学生主动地参与

小学科学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需要教师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科学、高效地落实教学目标。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小学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出发,结合学生日常表现和心理状态,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帮助,优势互补,有效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要保证学习小组的划分有利于发挥小组成员各自的优势;要保证小组成员在学习中真正做到同学之间相互合作、相互促进和相互补充;要保证全体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促进科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例如,在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四季循环》的教学实践中,为了让学生牢固掌握“每个地方,一年四季中的气温、降水、昼夜长短、太阳高度角的变化,都有一定的规律”这一知识点,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与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探究,达到学习目的。同时,教师要规范合作的形式,要注重将生活实际与科学教学内容相结合。教师要指导学生相互帮助,然后给学生布置相应的思考题,提高学生思考和解决科学问题的速度,保障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提出“是什么因素导致这些现象周而复始地出现?”促进小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提高,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学科学的课堂教学质量。

(三)分工合理明确职责

科学课程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是小组内的合理分工。为了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高效掌握教材知识内容,就要明确小组内的分工。要确立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师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明确自己的分工和职责,从而保障小学科学教学质量的逐步提升。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思考科学问题,并能提出自己的想法,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尤其是对科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合理的组内分工,还能有效地增强学生责任意识,调动学生参与科学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要培养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耐心地听取教师的指导意见,就学习内容与同学和教师进行深入的探讨交流,从而促进小学生科学思维和良好科学学习习惯的形成。

例如,在新苏教版六年级下册《什么是能量》一课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分工。以教材主题为核心,教师可以在课前导入环节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呈现放风筝、动车运行、热气球运作、拉二胡以及踢足球等视频、图片。同时教师也要指导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让一些学生负责搜集媒体资料,一些学生总结分析,还有部分学生,将小组讨论的结果以汇报的形式在课堂上展示出来。教师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分工协作的重要性。在学生牢固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堂上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开展“做撞棋游戏,体验动能”的教学活动。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把A棋子弹向B棋子,看谁能使B棋子移动的距离更远”。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有效分工,一些学生记录游戏和实验内容,一些学生进行总结和分析。通过这样的分工协作,学生能深入体会和感知学习科学知识的乐趣,并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过程中落实科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四)设置科学的评价体系

小组合作学习虽然能有效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但小学阶段的科学知识学习,仍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讲解。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及时对合作学习的效果进行评估,既要看到学生优异的表现,又要发现小组合作薄弱之处,并及时指出,避免过度的鼓励导致学生骄傲自满的情况,不利于学生合作能力的提高。教师要认识到,小学阶段的学生合作意识不强,教师还要注意负面评价对学生的影响,避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合作学习观念,培养学生团队荣誉感,及时查漏补缺,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推动学生的全面成长和进步。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科学教师要充分认识科学教学中组织与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重要性,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优势;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科学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促进小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思维和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要通过科学、合理地划分学习小组并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设计和布置小组学习任务,促进学生科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金志明.小学科学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浅谈[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6(12):88.

[2]马晶.小学科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与思考[J].科学咨询,2016(5):171.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学习小学科学有效性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8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56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文理导航(2016年30期)2016-11-12 15:46:59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9:37:04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9:36:17
“合”乐而“不为”
文教资料(2016年19期)2016-11-07 07:14:16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7:28:54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