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全育人模式的作业设计创新实践探究

2025-02-14 00:00:00凡宁宁
安徽教育科研 2025年2期
关键词:创新实践三全育人作业设计

摘要:本文结合国内教育现状和政策背景,着眼于三全育人模式下作业设计创新的必要性及有效策略,首先对三全育人模式及其要点进行了全面分析,指出其核心方向和重要内容;随后阐述了创新作业设计在三全育人模式下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作业设计创新的几项主要策略,包括层次化、生活化和基于评价反馈机制的作业创新设计。文章旨在为三全育人模式下的教育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学习与创新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关键词:三全育人" 作业设计" 创新实践

引言

三全育人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其基本目标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促进个性发展。在这一背景下,教学中的作业设计也需要与之相适应,以满足新时代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其全面发展。基于此,教师一定要将三全教育模式作为基础,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策略来创新作业设计,以便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与个人的全面发展。

一、三全育人模式及其要点

(一)三全育人模式基本情况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在此种新型育人模式下,学校和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和思想等方面全面重视,通过合理的教学策略促进其全面发展。尤其是在中学的教学过程中,由于中学生正处于性格养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合理的三全育人教育教学方案制定与实施将会对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二)三全育人模式要点

在我国当下的教育环境中,三全育人模式已然成为教育改革的关键,三全育人模式的核心方向是构建一个更加全面、多元、注重实践与创新的教育体系。这一改革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与国家的整体教育政策、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以及国际教育趋势紧密相连。在当前的中学教育教学工作中,三全育人模式的要点如下:

首先,素质教育是三全育人模式的基石。我国教育部门明确提出,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审美情趣、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这意味着,课程不再仅仅围绕学科知识展开,而是融入了更多的德育元素,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教育评价也在逐步从单一的学业成绩评价转向综合素质评价,以更全面、更科学地评估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其次,个性化教育是三全育人模式的重要教育方向。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兴趣、特长和发展潜力各不相同。因此,三全育人模式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和发展途径,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包括开设选修课程、建立导师制度、推广走班制等,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空间,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得到充分的发展。

再次,实践教育是三全育人模式的重要内容。知识来源于实践,也应用于实践。三全育人模式强调要加强实践教学,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实践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提高技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要求学校与社会组织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资源和实践经验。

最后,创新教育是三全育人模式的灵魂。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也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三全育人模式鼓励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通过开设创新课程、建立创新实验室、开展科研项目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欲望。同时,学校也要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创新竞赛和活动,让他们在创新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造价值。

二、三全育人模式下创新作业设计的必要性

在当前的“双减”背景下,深入推进三全育人模式下的作业设计创新,是极为必要且重要的。传统的作业往往形式单一,以知识灌输为主,缺乏趣味性和实践性,容易让学生陷入机械重复和死记硬背的困境中。这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只有合理改进传统的作业设计模式,在其形式、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进一步创新,才可以使其更适应当前的三全育人模式要求。因此,创新作业设计成为三全育人模式实施的关键一环。就目前的中学生教育教学工作来看,三全育人模式下的作业设计创新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创新作业设计能够更好地适应教育改革趋势,推动教育教学的现代化和科学化。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设计出具有趣味性、实践性、挑战性的作业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掌握知识,还能够锻炼思维、培养兴趣、提升能力。这样的作业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

其次,创新作业设计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它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个方面的发展,以多样化的作业形式和内容,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学到知识,还能够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这样的作业设计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各项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最后,创新作业设计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它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同时,创新作业设计也能够让教师更加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困惑,从而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基于此,在中学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要将三全教育模式作为基础,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和中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等,采取合理的措施来创新作业设计,在提升中学生学习水平的同时更好地促进其全面发展。

三、三全育人模式下作业设计创新的有效策略

(一)设计层次化作业

设计层次化作业是为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以使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更好地进行学习,避免因作业太难或太简单而降低作业教学价值的情况发生。教师在设计层次化创新作业时,要对学生的学习水平、兴趣爱好和特长有深入的了解,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与学生进行定期的交流,获得大量与学生相关的信息。基于这些信息,教师可以设计基础、提高和拓展三个层次的作业。基础层次的作业针对学习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旨在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层次的作业则针对中等水平的学生,要求他们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思考和应用;而拓展层次的作业则面向学习优秀的学生,鼓励他们进行深入研究和创新实践。

例如,在关于“全等三角形”这一部分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设计分层作业。教师可结合实际情况,将班级中的学生划分为A、B、C三个小组,A组为优等生,B组为普通生,C组为后进生。根据不同小组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及其知识掌握水平等,对课后作业进行分层设计。对于作业中的每一道习题,教师都可以设置三个小问题,其中的第一个小问题属于基础性问题,设计的知识点比较简单,这个问题可要求C组学生必须完成;第二个小问题是一般性问题,涉及的知识和内容虽具有一定难度,但都在课堂讲授的知识范围之内,这个问题可要求B组学生必须完成,鼓励C组学生尽力研究;第三个小问题属于拔高类问题,涉及的知识点具有较高难度,且存在一些拓展知识,这个问题可要求A组学生研究并完成,同时也鼓励B组学生以及C组有兴趣的学生努力研究一下。

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使每一个学习层次的学生都能够顺利完成课后作业,也可以为其知识和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创造有利条件。这样的作业创新设计模式与当前的“双减”教育教学背景十分相符,同时也可以更好地满足三全育人模式下的作业设计创新需求,收到全方位的教学效果,在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促进其良好发展。

(二)设计生活化作业

生活化作业旨在将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巩固知识、提升技能,并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首先,教师应选择与课程内容紧密相关且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主题。这些主题可以是学生在家庭、学校或社区中经常遇到的情境或问题。基于选定的生活化主题,教师设计一系列实际问题。这些问题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开放性,能够激励学生的思考和创新。生活化作业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创新思维和实践。为此,可以提供多种解决方案或材料,让学生自主选择并尝试使用不同的方法。

举例来说,在学习“数据收集与整理”这一单元课程时,教师可将数据的概念、收集方法和整理技巧融入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中,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并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首先,教师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主题,如“家庭月度开支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学校图书馆书籍借阅数据的分析”或“社区垃圾分类情况的数据统计”等,这些主题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帮助他们理解数据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然后,教师应设计一系列具有挑战性和开放性的问题。包括“如何设计一份合理的家庭月度开支数据收集表?”或“通过对家庭月度开支数据的整理,你发现了哪些有趣的规律或问题?”等,这些问题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创新,通过一些创新型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包括使用电子表格软件来整理数据,并使用图表直观地展示数据的分布和趋势。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设计跨学科整合的任务,让学生将数据收集与整理的知识与其他学科相结合,鼓励学生收集并整理关于本地文化或历史的书籍的阅读数据;或让学生收集并整理关于植物生长或动物行为的数据等。这样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还能够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和跨学科学习能力。

通过这样的方式对作业设计进行创新,可使学生的作业更加贴近实际生活,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其注意力,使其更愿意积极主动地研究和完成作业。同时,学生也可以在完成生活化作业的过程中积累更多的知识和经验,以此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三)设计基于评价反馈机制的作业

在基于三全育人模式的中学生作业设计中,评价反馈机制的合理设置也是一项有效的创新策略。合理的评价反馈机制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也可以不断提升其思维与判断能力,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基于此,在具体的作业设计中,教师可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融入评价反馈机制。

例如,在“一元一次方程”这一部分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单元评价内容融入学生作业中,以单元测试的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再将班级里的学生划分成多个评价反馈小组,鼓励每一个小组中的所有成员通过讨论的方式进行作业互评,最后再针对其中的常见问题做出总结,并在课堂上反馈给教师。对于学生们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或存在的疑惑,教师可结合实际情况给予合理的引导。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深刻掌握“一元一次方程”这部分知识,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提升理解、沟通、合作以及总结等能力,在有效完成数学作业的同时实现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

结语

三全育人模式下的作业设计创新对于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高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层次化作业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生活化作业将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巩固知识、提升能力,并培养创新思维;基于评价反馈机制的作业可使学生的分析、理解、总结与协作等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促进其个性化与团队化思维的形成。因此,在三全育人模式下,教师可通过创新作业设计的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育教学的现代化和科学化目标。

参考文献:

[1]丁亚楠.“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作业创新设计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3(23):7577.

[2]朱浩宇.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探究[J].甘肃教育研究,2023(11):9395.

责任编辑:赵潇晗

猜你喜欢
创新实践三全育人作业设计
构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研究
浅析班组文化建设与创新实践
办公室业务(2016年9期)2016-11-23 08:56:52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文理导航(2016年30期)2016-11-12 15:26:32
关于优化小学语文作业的教学探讨
南北桥(2016年10期)2016-11-10 16:47:56
高中地理的创新教学研究
南北桥(2016年10期)2016-11-10 16:34:51
初中数学教学中作业设计策略探讨
南北桥(2016年10期)2016-11-10 16:33:38
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00:19:32
新时期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考试周刊(2016年51期)2016-07-11 17: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