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2025-02-13 00:00:00魏胧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25年2期
关键词:方法运用励志教育中职语文

摘要:本文分析了励志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探讨了“发挥案例教学优势,培养学生职业精神”“优化语文教学指导,促使学生获取感悟”“引导学生形成自信,积极勇敢面对困难”等具体渗透方式,旨在为中职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职语文;励志教育;方法运用

如今的现代职业教育不再单一地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致力于通过文化课提升学生的人格与品德,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养的全面发展。语文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它一方面能够对学生的语言知识进行丰富,另一方面还能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品德修养进行培养。将励志教育引入中职语文教学,不仅丰富了语文课堂的知识内容,也对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提供了重要指引。

一、发挥案例教学优势,培养职业精神

中职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都是精选过的,不仅包含丰富的语文知识,也蕴含着作者的创作情感[1]。作为一名中职语文教师,有必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掘其中潜藏的励志教育元素,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探究,鼓励学生学习主人公身上的优秀品质,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教师应创设这样的教学环境,进一步发挥语文教育的人文价值,发掘知识深层包含的精神价值,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熏陶。

例如,在教学《烛之武退秦师》时,笔者注意到传统的解读思路是强调烛之武的胆略、谋略与口才等。但实际上从培养学生职业精神的角度来看,学生更需要关注烛之武在面对谈判任务、接受谈判任务、面对面开始谈判的时候,表现出的作为外交家应有的职业操守:其没有因为此前与君王的不快而将个人情绪带到国家大事当中去,在谈判桌上他侃侃而谈,将自己的观点充分阐述出来,讲述的时候严谨周密,令对方不得不接受自己的逻辑观点,从而圆满完成了谈判任务。烛之武身上,充分体现了一个优秀外交家、谈判高手的职业操守与能力,彰显着专业的职业精神,这值得学生在课文解读的基础上认真学习与效仿。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这一知识内容时,可以收集与教学内容相似的案例进行对比分析,通过生动形象的知识内容,给学生带来更加真实的阅读体验,使其在受到感染过程中获取更好的成长[2]。

二、优化语文教学指导,使学生获取感悟

中职语文教材中包含丰富的知识内容,教师要充分发掘其中的励志故事,引导学生形成趋同意识。中职学生思维判断力还不成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因此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文本的同时,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加强学法指导,增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例如,在教学《沁园春·长沙》时,一位学生说自己曾经去过毛泽东笔下的橘子洲头,认为没有什么有趣的风景。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给学生播放有关橘子洲头景色的视频,营造适于本词鉴赏的情景氛围,以便于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诗词形成一种感性认识,也便于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激发学生鉴赏文本内容的兴趣和热情。之后通过设置思考性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如“很多人都慕名前去是因为什么呢?是不是其中有神奇之处?学生能否结合文章对其中的景色进行描述?”教师引导学生从作者角度完成对问题的思考,启发学生结合个人的生活经验、查找相关资料,并联系上下文来对诗词内容详细分析,在扩展学生眼界过程中促使学生真正理解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用意[3]。

以上教学案例,笔者引导学生身入其境、情入其人,让学生通过与作品、作者的交流,充分体验自然的丰富多彩和作者的博大胸怀,从而让学生真正获得学法指导,获取阅读感悟。

三、引导学生形成自信,勇敢面对困难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自信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纵观古今中外成功的事例,自信是不能缺少的关键原因。很多中职学生受到社会、家庭等多种外界因素的影响,认为自己不够优秀,认为自己就读职业学校是无用的表现,在别人面前总是抬不起头,挺不起胸,迈不开步。作为语文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还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和关注,不断激发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掘自身的优势,客观面对自己的缺点。

例如,在学习《百合花》这一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主要角色即作为卫生员的“我”和“年轻小战士”以及“年轻媳妇”进行对比,看在那个艰苦的年代,不同身份的人是怎样面对残酷战争的,作者又是如何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温暖情感的。通过深入的阅读和分析,学生可以发现即使是在炮火纷飞的年代,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依然是真挚的。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正是普通百姓以及从普通百姓中走出来的战士面对困难、迎难而上,最终不惜以身许国的精神基础。因此,教师在让学生理解“百合花”所代表的纯洁感情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普通的人完全可以在生活中做到更加勇敢,从而也就可以促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人性中的光辉,更好地感受人间存在的温暖。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要联系特定的历史背景来理解作品的内涵,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欣赏小说的描写艺术,同时还要激发学生确定明确的励志目的,促使学生树立坚强的自信心。

总之,中职学生处于人生重要的过渡阶段,缺乏一定的自我认同意识,甚至一些中职学生存在自暴自弃的思想,对职业、社会存在一定的偏见。励志教育在很多学科中都有贯穿,但是语文这一学科将励志教育显现得更加全面。所以,中职语文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特点,在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励志教育元素的同时,补充相关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优秀精神和优秀品质,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和理想信念,形成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元菁.基于职业精神教育的中职语文教学策略研究[J].学周刊,2023(10):40-42.

[2]徐海洪.“互联网+”视角下中职语文教学智慧课堂的运用[J].新教育,2023(07):79-80.

[3]何翠凤.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生活化实践探索[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3(01):15-17.

作者简介:安徽省宿州环保工程学校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方法运用励志教育中职语文
激励性评价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正确运用
浅析翻译方法在翻译实践中的灵活运用
文教资料(2016年25期)2017-02-22 17:01:01
“大方向”“小目标”在励志教育中的运用
黑河教育(2017年1期)2017-02-05 14:12:50
学校“励志教育”特色文化培育的路径
中职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
以学生为本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强化系列主题班会 促进学生人生发展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1:51:19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
励志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