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2025-02-13 00:00:00刘志强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25年2期
关键词:情境教学生活化教学初中语文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愈发受到关注。文章基于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与生活脱节的现象,探讨了将生活化教学理念融入课堂的实践策略。实践表明,生活化教学理念有助于增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初中语文;情境教学

在当今教育改革中,教学理念的革新是推动教学质量跃升的核心动力[1]。初中语文教学,作为培养学生语言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基石,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侧重于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训练,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情感体验与生活联系。生活化理念倡导将语文教学根植于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构建贴近生活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使他们在熟悉的场景中感受语文的魅力,进而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

一、情境教学再现生活

情境教学的核心价值在于能够将抽象的语文知识转化为具体可感的生活场景。这种身临其境的体验,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更能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以七年级上册《雨的四季》一课的教学为例。课堂初始,教师并未急于翻开课本,而是轻轻按下音响按钮,一段悠扬的雨声旋律引领学生进入了一个雨的世界。教师借此机会,引导学生深呼吸,想象自己正置身于四季更迭的雨中。随后,用多媒体展示了一系列精心挑选的四季雨景图片。春天的细雨绵绵,万物复苏;夏日的骤雨倾盆,带来一丝清凉;秋日的细雨斜飞,落叶铺满小径;冬日的雨夹雪,银装素裹中透着静谧。每一张图片都配以简洁而富有诗意的文字说明,帮助学生构建起对四季雨景的直观印象。在讲解课文时,教师注重引导学生细品文字背后的情感与意境,逐段分析刘湛秋如何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雨的形态、声音、色彩,细细体验春雨的温柔、夏雨的热烈、秋雨的哀愁和冬雨的沉静。

情境教学以其独特的方式再现了生活的多彩丰富,为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它不仅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与想象力。

二、情感共鸣感悟生活

情感是语文学习的灵魂与纽带[2]。引导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是帮助他们深刻感悟生活、提升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每一篇课文都蕴含着作者深厚的情感与独特的思想,通过深入挖掘文本中的情感因素,可以让学生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感受其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这种情感的交流与碰撞,能够激发学生的共鸣与反思,使他们找到情感的寄托与精神的归宿。

以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在课前布置学生回忆并记录下自己与母亲之间最难忘的一件事,旨在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记忆。课堂上,教师先以一段轻柔的音乐为背景,缓缓朗读课文,将学生带入那个充满爱与哀愁的秋天。随着故事的展开,教师适时停顿,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的感受。如,当读到母亲强忍病痛,仍坚持为儿子寻找生活的乐趣时,鼓励学生想象自己母亲的辛劳与付出,感受那份无私的母爱。在讲解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的细节描写,如母亲的眼神、动作、语言等,让学生通过这些细节,更加深入地理解母亲内心的挣扎与坚持。同时,还引导学生思考母爱的伟大与无私,以及自己应该如何回报这份爱。为了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还组织了小组讨论。学生围绕“我眼中的母爱”这一主题,分享了自己的故事与感悟。有的学生讲述了母亲在自己生病时的日夜守护,有的则回忆了母亲在自己遇到挫折时的鼓励与支持……这些真实的经历与情感,让课堂充满了温情与感动。

情感共鸣作为沟通学生与文本、生活与语文的纽带,其力量不可小觑。当学生与课文中的情感产生共振时,他们对文本的理解便超越了表面的文字,深入到情感的肌理之中。这份珍贵的情感体验,将深植于学生的记忆之中,成为他们成长路上最宝贵的财富。

三、角色扮演走近生活

角色扮演作为一种具有互动性与体验性的教学方式,其魅力不仅在于能够让学生亲身感受角色的情感与思想,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让他们在模拟的情境中锻炼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

以七年级下册《阿长与〈山海经〉》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精心准备了剧本,将课文中的关键情节和人物对话进行了提炼与改编,使之更适合学生表演。还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表演能力,分配了不同的角色,包括鲁迅(即文中的“我”)、阿长以及其他次要角色。扮演活动开始了,学生迅速进入角色,用稚嫩却真挚的表演,将课文中的故事生动地呈现在大家面前。鲁迅的扮演者,通过细腻的表情和语调,展现了对《山海经》的渴望与对阿长复杂的情感;阿长的扮演者,则以其特有的憨厚与善良,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在表演过程中,学生不仅还原了课文中的经典场景,如阿长讲述长毛故事、为鲁迅买来《山海经》等,还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和创意,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生动有趣。他们借助对话、动作和表情,将阿长的淳朴、善良以及对鲁迅的关爱展现得淋漓尽致。表演结束后,教师组织了一场简短的分享会。有的学生说:通过扮演阿长,我感受到了她对鲁迅的深深关爱,即使自己并不识字,也要尽力满足鲁迅的愿望;有的学生则感慨道:鲁迅对阿长的情感变化,让我体会到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复杂与深刻。

角色扮演以其独特的魅力让学生走近了生活、走近了语文。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在模拟的情境中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同时,角色扮演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挑战自我的平台,让他们在参与中收获了成长与自信。

综上所述,生活化教学理念不仅为初中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更为学生的成长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需求,努力构建更加生动、有趣、富有成效的语文学习环境,因材施教,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语文学习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与成就感。

参考文献:

[1]李天鸣.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初中语文教学策略探究[J].陕西教育,2024(05):57-59.

[2]陈妍茵,赵玉洁.“双新”背景下生活教育理论融入初中语文教学的价值与路径[J].教育科学论坛,2024(03):77-80.

作者简介:山东省枣庄市第二十三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情境教学生活化教学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04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12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56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0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33:50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04:04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57:41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4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