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命题背景下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述议

2025-02-13 00:00:00徐思敏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25年2期
关键词:指导策略初中语文

摘要:新的教学指向、命题指向对应着新的教学方式,在传统单篇阅读教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是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命题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研究着力点。整本书阅读的指导策略强调以“导”切入,以帮助学生打开整本书阅读的空间;强调以“时”为阶,以优化学生的整本书阅读的过程;强调以“获”为据,以帮助学生优化整本书阅读的体验。

关键词: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了语文学科学业质量标准必须以核心素养发展为核心,相应的学业水平考试命题也必须有明确的核心素养指向。其中,较为显著的变化就是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且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要求在指向语文学科本身的同时,还有着更显著的跨学科指向,即核心素养发展的阅读能力要求是指向更广领域的。整本书阅读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推出的六大学习任务群之一[1],基于学生已有的经验进行整本书阅读,需要教师运用有效的指导策略。笔者从三个方面谈谈一些初步看法。

一、以“导”切入,打开整本书阅读空间

整本书阅读实际上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将重点放在“导”上,引导学生形成关于整本书阅读的意识驱动、计划制定、阅读实施(包括阅读方法使用与目标落实)、反思评价等,积累与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2]。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材“名著导读”主题是“消除与经典的隔膜”,设计让学生去阅读《朝花夕拾》。首先,需要教师进行阅读目的的“导”,其具体方式可以是让学生在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之后,引导学生关注《朝花夕拾》。这实际上就是将学生的思维由一篇课文导向一本书。鲁迅创作的历史以及心路历程,应当成为点燃学生整本书阅读的火种。如1926年这一年,鲁迅先生陆陆续续写了10篇回忆性散文,并发表在《莽原》杂志上。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具体介绍其中有哪些文章,写着怎样的人和事,表现着幼年鲁迅和青年鲁迅怎样的生活体验与心路历程。事实证明这样的“导”对于学生来说还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教师如果能够将鲁迅先生的幼年与青年时期的成长体验与当下的学生生活体验对照,那就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

整本书阅读过程中“导”的策略运用,将帮助学生推开整本书阅读大门,推动学生带着浓烈的阅读兴趣,投入整本书阅读过程当中去。

二、以“时”为阶,优化整本书阅读过程

整本书阅读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如何让学生的阅读做到有序,很大程度上在于教师对阅读时机的把握。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时,应当从“时”的维度去为学生设计有效的阅读步骤,给学生提供以“时”为基础的“阶段化”的指导,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当中做到有张有弛。具体来说就是完整自读阶段,教师需要提供支持工具;焦点精读阶段,教师应着力拓宽互动渠道;整合联读阶段,教师要及时搭建认知阶梯,激发学生深度思考,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3]。如此这样,学生在时间维度上形成与自身认知特点相匹配的阅读节奏,才能够保证整本书阅读不会出现“前紧后松”“断断续续”等不良现象(根据笔者的实践观察,这些现象是初中学生整本书阅读中经常出现的情形)。

仍然以《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为例,教师可以选择2~3篇文章让学生进行精读。选择的顺序不一定是书籍当中最前面的三篇文章,可以从写人、记事、议论等层面各选一篇文章进行组合,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当中进行比较,从而发现这些文本在写作风格上的异与同。应当说初中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支撑这一目标的实现,如学生在阅读《阿长与〈山海经〉》的时候,能发现作者是如何抓住阿长的性格特征来描写的,能认识作者是通过什么方式将纯朴善良而又愚昧的“阿长”这样一个人物写活的;在《五猖会》这篇文章中,学生会想象作者所记叙的儿时想看五猖会的情形,并与自己现实中相类似的生活场景进行比较,如作者在期待庙会的时候笑着跳着,兴奋不已,然而在将要出发的时候却被父亲命令继续背书……

这种在兴趣驱动之下有节奏地阅读,可以让学生很好地把握整本书的内容和写作特色,从而保证学生在面对整本书的时候有持续的兴趣驱动。

三、以“获”为据,优化整本书阅读体验

整本书阅读既需要有效的过程提供支撑,同时也必须让学生有显著的收获感,这两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的。如果说上面两方面的努力可以让学生掌握整本书阅读的“技”,那用学生的阅读收获来放大整本书阅读的体验效应,就成为另一个着力点。

“获”应当是指向学生主观体验的,整本书阅读不同于课堂上的课文教学,其应当更多地追求学生的个体体验,要允许不同学生个体的体验与收获不一样。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的时候,不必追求过程的步调一致,也不必追求趋同的结论,应当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度,是让学生在自身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上真正读有所“获”。而教师在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评价的时候,也应当针对学生个体的阅读过程与收获进行评价,并确保这一评价是具备激励性质的,这样才能够为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提供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

比如上面提到的《五猖会》整本书阅读,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基于自身所积累的生活经验去对照阅读,这样学生的阅读收获就非常具有个性化特征。

总而言之,面向阅读的语文学业考试命题,常常会让学生赏析文中的句子,或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句子……学生在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只能依靠自身的阅读能力去回答问题。所以借助于整本书阅读来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同时也为发展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樊微微.整本书阅读“过程化指导”策略例析[J].语文世界(下旬刊),2024(5):29.

[2]晁成江.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指导策略[J].中学语文,2024(09):13-14.

[3]徐静.整本书阅读的“阶段化”指导[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23(12):35-38.

[注: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命题背景下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研究”(课题编号:D/2021/02/485)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江苏省兴化市楚水初级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指导策略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04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12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56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0
以微型写作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26
区角游戏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92期)2016-12-08 02:04:40
父母在幼儿分享阅读中的指导策略
教师·下(2016年10期)2016-12-03 09:12:15
大学生思想行为偏误与指导策略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90期)2016-12-01 22:14:42
小学生记叙文习作课堂指导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90期)2016-12-01 20:12:42
影响学前幼儿图书阅读理解的因素分析及指导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