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在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中的运用

2025-01-22 00:00:00冯丽娟刘泽云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5年1期
关键词:双师型师资队伍人力资源管理

[摘 要]基于建设教育强国这一目标,高职院校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师资队伍作为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的核心主体,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从目前来看,教师人才供需矛盾问题日益突出,高职院校必须打造出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因此,本文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出发,结合实际案例,探讨加强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策略,以期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双师型”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25.01.032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25)01-0112-04

0" " "引 言

在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各行各业均已进入以数据为驱动力的新时代。国家的“十四五”规划已将数字化转型确定为重要战略,计划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在GDP中的比重提升至10%。这一变革为职业教育带来崭新的发展机会。面对这一形势,发展职业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与此同时,国家也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为其发展提供政策支持。高水平师资的缺乏会对高职院校的发展造成极大的阻碍,因此,必须结合当前教学发展需要,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1" " "某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现状

本文以某职业技术学院为研究对象,对其“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分析该高职院校开展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了解“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方向。近年来,该高职院校在“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上投入大量资源,并取得显著成效。

第一,招聘。根据该高职院校人事部门提供的数据,高职院校共招聘45名“双师型”教师,其中30人具有行业背景或实践经验。通过与当地知名企业和行业协会建立合作关系,定期举办招聘会议,直接从行业内选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在选拔过程中,格外注重应聘者的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采用笔试、面试和试讲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估应聘者的综合素质。

第二,培训。根据该高职院校培训部门的记录,高职院校为“双师型”教师组织30余次专业培训和行业交流活动,参与人次超过200人次。定期邀请行业内知名专家来校举办讲座和培训,同时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的学术研讨会议。此外,该高职院校还与企业合作,为教师提供实地参观和短期实习的机会,以增强其实际操作能力和行业认知。为确保培训效果,高职院校还对参与培训的教师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反馈和调整。

第三,管理。对于“双师型”教师,该高职院校更加注重其实践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反馈。在过去一年的教学满意度调查中,从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和自我评价等多个角度对“双师型”教师进行了评价。同时,为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双师型”教师,高职院校在开展教学评价的基础上,完善了薪酬体系。具体而言,除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基础薪资外,还建立了激励机制,如设立优秀教师奖、教学成果奖等,以鼓励教师在教学和实践方面做出更多贡献。从具体情况来看,高职院校对“双师型”教师的薪酬福利投入逐年增加,目前“双师型”教师的平均薪资水平高于普通教师20%。同时,高职院校还为教师提供完善的福利体系,包括医疗保险、住房补贴、子女教育等。

总的来说,在建设“双师型”教师的过程中,通过与当地行业和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高职院校为教师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和资源。这种合作模式不仅提升了教师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也为学生提供了更贴近实际的教学环境。在这一发展过程中,高职院校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然而,随着教育经费的缩减和办学成本的增加,高职院校面临着越来越大的资金压力。该高职院校虽然与多个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但受到企业自身因素以及客观条件的影响,“双师型”教师培养工作面临困境,优秀教师流失的风险加大。高职院校需要进一步加强与教师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满足。

2" " "加强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措施

综上所述,该高职院校在“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其他相比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本研究汲取有价值的经验,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指引下,从招聘与选拔、培训优化以及行业合作等多个维度出发,重点阐述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的有效措施。

2.1" "招聘与选拔

2.1.1" "制订科学的招聘计划

为确保招聘到兼具理论和实践知识的“双师型”教师人才,高职院校必须制订科学的招聘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进行选拔。某高职院校在推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时,先对高职院校的教学需求、专业发展趋势以及人才市场状况进行深入分析。基于这些分析,高职院校确定招聘的岗位、人数和专业要求,并制定详细的招聘时间表。以上述高职院校为例,计划招聘5名具有电子商务实践经验的专任教师,以加强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践教学。在招聘计划中,高职院校明确招聘的岗位描述、任职要求、招聘时间以及招聘渠道。通过校园招聘平台、社会招聘网站和行业内部推荐等多种渠道,广泛发布招聘信息,吸引大量优秀人才前来应聘。总的来说,制订招聘计划要充分考虑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规划和人才需求,从而使高职院校根据专业设置和学生规模的变化动态调整招聘计划,确保师资队伍的结构与高职院校发展需求相匹配。

2.1.2" "选拔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

在选拔过程中,该高职院校注重考查候选人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除查看候选人的学历、职称和工作经验等硬性指标外,还通过笔试、面试和试讲等方式全面评估其教学能力、专业素养和实践经验。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高职院校在选拔过程中特别关注候选人的实践经验。候选人需要提供自己在电子商务领域的项目经验、案例分析或相关成果。在面试环节,高职院校邀请电子商务行业的专家作为面试官,对候选人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进行深入考查。通过严格的选拔程序,该高职院校成功招聘到5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电子商务专任教师。这些教师不仅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能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行业案例和实践机会,有效提升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质量。

2.2" "培训与开发“双师”素质的教师

在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中,培训与开发环节是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关键。为确保教师能够跟上行业发展的步伐,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高职院校需要设计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并加强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训,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行业实践和科研活动。

2.2.1" "制订合理的培训计划

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有利于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率,强化教师综合素养,为“双师型”人才队伍的打造提供有力的支撑。因此,在培训工作正式开始前,高职院校一方面要利用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全面了解教师真实的学习发展需求,再有针对性地制订培训方案,确保培训活动的有效性与科学性。另一方面,要通过专业测试以及考评等,评估教师的综合素质,结合评估结果,优化培训方案。例如,在调查评估专业教师的过程中发现,部分教师在数控机床操作与编程方面存在一定短板,且对数控机床的操作习惯、编程方法等知识展现出较大的学习需求。因此,高职院校可将培训重点放在数控机床上,弥补教师短板的同时,满足其个性化、多元化的学习需求,达成理想的培训目标。

2.2.2" "加强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训

为加强教师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高职院校需要注重实践操作和职业素养的结合。以某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为例,该高职院校与当地一家知名IT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共同打造一个实践教学基地。在该基地,教师可以亲身参与实际项目的开发过程,了解最新的技术动态和市场需求。这种校企合作模式不仅有助于教师跟上行业发展的步伐,还能为其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和空间[1]。

2.2.3" "针对师资队伍开展高质量绩效管理

在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中,绩效管理是提升教师工作积极性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设定合理的绩效目标、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以及实施有效的绩效反馈与激励措施,可以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推动他们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为高职院校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2.2.3.1" "设定合理的绩效目标

合理的绩效目标是绩效管理的基础。某高职院校在推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时,非常重视绩效目标的设定。高职院校根据教师的教学经验、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等因素,为每位教师量身定制具体的绩效目标。以该高职院校为例,高职院校为“双师型”教师设定以下绩效目标如下:第一,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满意度;第二,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第三,参与行业交流,提升专业素养等。为确保绩效目标的可实现性,高职院校还与教师进行充分沟通,明确目标的具体要求和考核标准。同时,高职院校还定期对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估,及时调整目标,以确保绩效管理的有效性[2]。

2.2.3.2" "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

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公平且客观的绩效评价体系,能够有效激发教师工作热情与工作活力,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专业培训以及课程教学中,为教师专业能力与职业生涯的良好发展夯实基础。因此高职院校有必要建立公平、公正、客观的绩效评价体系,采用教师互评、领导者评价以及学生评价等多元化的方法,最大限度保证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同时还要综合设置评价指标,将教学质量、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行业影响力以及科研成果等,作为衡量教师综合实力的关键指标,促进“双师型”人才队伍的高质量建设[3]。

2.2.4" "针对师资队伍落实针对性激励措施

2.2.4.1" "设计具有激励性的绩效管理措施

在高职教育中,业绩反馈与激励机制是其中的重要一环。高等职业学校应定期对教师开展绩效考评,使其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改进。高职院校可以定期与教师进行绩效面谈,明确指出教师在工作中的优点和不足,并针对不足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同时,对于在绩效评价中表现突出的教师,高职院校应该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和荣誉证书等精神激励。这些激励措施可以有效提升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能力。在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中,薪酬与福利管理是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的重要手段。通过设计具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制度,并将薪酬福利与绩效挂钩,能够最大程度激励教师积极进取,提升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4]。

2.2.4.2" "设计具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制度

为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双师型”教师,某高职院校制定了一套富有竞争性的工资和福利体系,按照岗位价值、工作表现、市场薪酬等方面对其进行合理的薪酬安排。除基本工资外,高职院校还为教师提供丰富的福利待遇,如医疗保险、住房补贴、子女教育等。这些福利待遇不仅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还提升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和归属感。如,在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设置了“优秀教学奖”“研究创新奖”等,以此来表彰和奖励那些在教学、研究上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获得奖项的教师在职称晋升、岗位聘任等方面会得到学校给予的一定倾斜[5]。除绩效奖金外,高职院校还应为教师提供多元化的职业发展机会和空间,鼓励教师参加工业生产和研究,给他们提供所需的资源和支援,如定期组织教师培训、进行学术交流等活动,帮助教师提升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3" "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中,要科学制订培训计划、客观开展绩效评价并落实公正、公平的激励措施,通过高质量、高水平的建设策略,全面提升“双师型”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措施的实施需要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和教师的具体需求进行灵活调整和完善,以确保其发挥最大的效用。

主要参考文献

[1]曹静,姚宝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探析

[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23(2):43-46.

[2]章玲义,赵旌宇,任建平.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双师三能”型师资队伍建设路径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4(10):41-44.

[3]张淑贞.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4,23(6):249-252.

[4]何清泉,许捷.职教本科背景下职业院校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机制探讨[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23,37(6):88-93.

[5]王新春.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下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与实践研究[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21,16(3):29-31,62.

[收稿日期]2024-04-22

[基金项目]2022年山西省“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发展对策研究”(GH-220689)。

[作者简介]冯丽娟(1987— ),女,山西万荣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金融管理、保险实务、人力资源管理;刘泽云(1989— ),女,山西平顺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水文水资源,地下水科学。

猜你喜欢
双师型师资队伍人力资源管理
关于加强铁路职工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翻译硕士师资队伍建设的反思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人间(2016年27期)2016-11-11 17:26:06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企业导报(2016年19期)2016-11-05 17:50:07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5:14:01
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浅析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2:09:30
新形势下电力企业人力资源优化管理初探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2:07:22
浅析省级人才市场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24:11
珠三角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就业方向浅析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18:49
民办高校转型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
企业导报(2016年10期)2016-06-04 12: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