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计算机专业分析精准教研的内涵及特征

2025-01-22 00:00:00高美玲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5年1期
关键词:发展特征计算机专业内涵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领域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其中,精准教研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理念,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以计算机专业为例,对精准教研进行深入分析。本文认为精准教研是指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愿景,基于信息技术环境收集多模态数据进行分析和应用,以支持课堂教学改进、教学行为优化与宏观教研精准决策的一种教研形态,具有教研对象的整体性与个性化、教研问题发现的准确性与动态化、教研过程的实证性与数据化、教研效果评价的客观性与可视化等主要特征。

[关键词]精准教研;计算机专业;内涵;发展特征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25.01.065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25)01-0225-03

0" " "引 言

奥格登·林斯利(Ogden Lindsley)最早提出“精准教学”的概念,指学习者利用标准化工具持续记录和监控自身的学业成就变化,为教师决策提供数据支持的过程[1]。他通过实践证明这种方式能够有效表征学情,便于教师提供个性化辅导,大大提高了学习者的学习效益。近年来,对教师发展的精准性研究开始受到关注,“精准教研”的概念也被提出,并逐渐付诸实践。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与教研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精准教研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其理念和实践在计算机教育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具有独特的特点。一方面,计算机技术更新速度极快,新的编程语言、开发工具、算法等不断涌现,这就要求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另一方面,计算机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不仅需要掌握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实际操作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 " "精准教研的内涵

精准教研强调教研活动的精准性。具体来说,它要求教研工作要针对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以提高教育质量。与传统教研相比,精准教研更加注重数据的收集与分析,通过量化研究来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精准教研的核心在于“精准”二字。这不仅是对教研活动的简单要求,更是一种对教育理念的深刻转变。在传统教研中,教师往往凭借经验和直觉进行教学,缺乏对学生学习状况和需求的深入了解。而精准教研则强调通过数据的收集与分析,精准把握学生的学习特点、需求和问题,从而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策略。这种精准性不仅体现在对学生个体的关注上,更体现在对整个教学过程的精细化管理上。

精准教研的内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要求教研目标要明确、具体,紧密围绕教育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展开;其次,教研方法要科学、规范,注重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再次,教研过程要严谨、系统,确保研究的可信度和有效性;最后,教研成果要具有实际应用价值,能够为教育实践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2" " "精准教研的特征

精准教研是在“互联网+”时代,借助信息化平台和数据分析技术,依据证据改进教学的一种教研方式。它强调“实证意识”,用实证的方法开展教研,以弥补仅凭经验开展教研的不足,以使教研更加深入和有效[2]。围绕教研对象、教研问题、教研过程、教研效果等要素,精准教研具有以下4个主要特征:教研对象的整体性与个性化、教研问题发现的准确性与动态化、教研过程的实证性与数据化、教研效果评价的客观性与可视化。

2.1" "教研对象的整体性与个性化

教研对象的整体性指的是精准教研关注全体学生,强调对整个教学群体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它不仅仅局限于个别优秀学生或问题学生,而是将全体学生纳入研究范围,把握整个教学群体的学习状况和发展趋势。

教研对象的个性化则是指在整体性的基础上,精准教研注重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它强调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兴趣、能力等进行深入了解和分析,从而制订符合学生个性化需求的、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案和学习计划,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种个性化的关注有助于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

2.2" "教研问题发现的准确性与动态化

教研问题发现的准确性是精准教研的重要特征之一。通过收集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行为数据等,精准教研能够准确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这些问题可能包括学生的学习难点、教学方法的缺陷、教学资源的不足等。准确发现问题有助于教师针对性地制定教学策略,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教研问题发现的动态化则注重实时反馈机制的建立,强调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实时监控和动态调整。通过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实时监控,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学生的学习状况和需求也会随着时间和情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因此,精准教研需要持续关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和优化教学策略。这种动态化的管理方式有助于确保教学的及时性和有效性。精准教研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研人员需要不断收集和分析数据,总结经验教训,优化教学策略,以实现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

2.3" "教研过程的实证性与数据化

教研过程的实证性是精准教研的核心特征之一。它强调教研工作要基于事实和数据,通过收集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教学效果数据等,以验证教研策略和方法的有效性。这种实证性的研究方法使得教研工作更加科学、客观,避免了主观臆断和偏见。

教研过程的数据化则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教研过程进行量化和数据化处理。精准教研的核心在于数据的收集与分析。通过深入挖掘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成果等数据,可以揭示学生的学习规律和问题所在,教研人员能够更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和需求,从而制定更加有效的教学策略。同时,数据化的处理方式也有助于提高教研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精准教研以数据为依据,为教师提供科学决策的支持。通过数据分析,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效果,从而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4" "教研效果评价的客观性与可视化

教研效果评价的客观性是指精准教研注重采用客观、科学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对教研成果和教学效果进行客观评价。这种客观性的评价方式有助于避免主观偏见和人为因素的干扰,确保评价结果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教研效果评价的可视化则是指将评价结果以直观、易懂的形式呈现出来,方便教师和管理者进行理解与分析。通过可视化的评价结果,教师可以清晰地了解教学效果的优劣,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和不足,从而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同时,可视化的评价结果也有助于管理者监控和管理教学质量,促进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3" " "精准教研的在计算机专业的实践应用

精准教研的重要特征在于其数据驱动和个性化指导。数据是精准教研的基础,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数据、行为数据等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教研人员能够更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和需求。这种数据驱动的方式使得教研活动更加科学、客观,避免了主观臆断和偏见。在计算机专业中,可以包括学生的编程能力、算法理解程度、项目完成情况等方面的数据。通过这些数据的分析,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从而针对性地制定教学策略,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

同时,基于数据的个性化指导也是精准教研的重要特征。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的学习需求、能力和兴趣都有所不同。精准教研要求教研人员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制订符合他们实际需求的学习计划和教学方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教育。例如,对于编程基础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编程实践机会和编程技巧的指导;对算法感兴趣的学生,教师可以推荐相关的算法书籍和在线课程,引导其深入学习和研究。

根据精准教研的内涵和特征,以计算机专业为例,说明精准教研的应用场景:

3.1" "学习路径个性化定制

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其学习路径往往需要根据个人兴趣和职业目标进行定制。通过精准教研,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数据和反馈,为每个学生制定独特的学习路径。例如,对人工智能感兴趣的学生,教师可以为其推荐相关的高级课程、实践项目和学术资源,以满足其个性化学习需求。

3.2" "智能题库与自适应练习

在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中,编程练习和算法训练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精准教研,教师可以建立智能题库,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为其推荐合适的练习题。这些题目可以是针对不同知识点的专项练习,也可以是模拟真实场景的综合性项目[3]。学生完成练习后,系统会根据其答题情况提供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提升编程能力和算法思维。

3.3" "教学效果实时监测与反馈

在传统的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往往难以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而精准教研技术可以实时收集学生的学习数据,如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在线学习时长等,为教师提供关于教学效果的实时监测和反馈。这样,教师可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

3.4" "教学资源智能推荐

计算机专业涉及的知识领域广泛,学生往往需要查阅大量的学习资料和文献。通过精准教研,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为其推荐相关的学术论文、开源项目、在线课程等教学资源。这不仅可以节省学生的搜索时间,还可以确保其获得高质量的学习资源。

3.5" "线上线下融合教学

在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中,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已经成为一种趋势。通过精准教研,教师可以利用线上平台发布课程资料、布置作业、组织讨论等,同时结合线下课堂进行面授和互动。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充分利用线上线下资源,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4]。

精准教研在教育实践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在教育评价方面,精准教研通过收集学生的学习数据,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及时反馈和指导;在教学设计方面,精准教研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制订个性化的教学方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在师资培训方面,精准教研通过对教师的教学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帮助教师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和不足,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4" " "总结与展望

通过精准教研,教师可以更加精准地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问题,制定更加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绩。同时,精准教研也要求教研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数据分析能力,这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提升教学质量。

精准教研在实践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首先,数据收集和处理的难度较大。计算机专业的学习数据往往涉及大量的编程代码、项目文件等,学生的学习数据涉及多个方面和维度,如何有效地收集、整合和分析这些数据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其次,精准教研需要教研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能够熟练掌握数据分析工具和方法,同时需要具备深厚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这需要不断加强教师培训和学习。此外,如何在保证数据隐私和安全的前提下开展精准教研也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综上所述,精准教研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理念,具有深刻的内涵和独有的特征。它通过数据驱动、个性化指导、实时反馈等方式,为教育实践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精准教研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实践价值。通过深入分析其内涵和特征,并结合计算机专业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其核心价值和实践意义。然而,目前精准教研在实践中仍面临一些挑战,如数据收集的难度、数据分析的复杂性等。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教研人员的不断探索,精准教研必将不断完善和发展,为提升教育质量做出更大的贡献。

主要参考文献

[1]孙杨,熊壮.智慧赋能:构建基于保教数据分析的精准教研[J].教育科学论坛,2024(8):42-46.

[2]陈锋娟,章光琼,张思,等.精准教研的内涵特征、价值取向与发展路径[J].中国远程教育,2024,44(3):68-78.

[3]丁玉祥.智能时代区域教研方式转型与精准教研实施[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3,29(2):58-63.

[4]张晶.现代学校精准教研的应用场景与实施建议[J].教学与管理,2021(24):51-53.

[收稿日期]2024-04-21

[基金项目]山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教育数字化与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专项课题“大数据背景下高校精准教研的内涵及实现路径研究”(SZH-230077)。

[作者简介]高美玲(1992— ),女,山西太原人,硕士,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数据挖掘。

猜你喜欢
发展特征计算机专业内涵
活出精致内涵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理念创新与实践研究
河北农机(2020年10期)2020-12-14 03:13:40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挖掘习题的内涵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
大经贸(2016年11期)2017-01-06 12:37:48
信息通信行业发展特征与发展趋势探析
东方教育(2016年17期)2016-11-23 11:03:17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包装设计的发展特征(1978—2000年)——消费心理研究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学习月刊(2016年2期)2016-07-11 01:52:32
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趋势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24期)2016-07-06 17:07:51
职业高中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