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前数字技术飞速发展,数智化转型对各行各业都提出新的要求。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作为培养财会人才的重要阵地,也面临着数智化转型的压力和机遇。本文旨在探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如何通过产教融合模式,有效实现数智化转型,并为行业需求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重点分析了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数智化转型中涉及的多种产教融合模式,如岗位实习模式、会计工厂模式、财务云共享中心模式等,进一步讨论了在产教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策略,以促进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与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产教融合;数智化转型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25.01.067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25)01-0230-04
0" " "引 言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数智化转型是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致力于将传统的会计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以培养适应数字化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会计人才。在这一转型过程中,产教融合模式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模式备受关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数智化的转型离不开实际行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需要与企业和实践实体建立紧密联系,形成产教融合的合作模式。产教融合模式的引入,可以促进培养模式的更新与创新,提高学生在实践中的应用能力和适应能力,更好地服务行业发展需求,助力会计专业教育实现与时俱进的转型升级[1]。
1" " "数智化转型对会计人才创新能力的新要求
1.1" "核心能力要求
数字化时代,会计行业正经历着从传统到数智化的转型,这使得会计专业人才所需具备的创新能力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核心能力的要求不再仅仅限于熟悉财务报表和税务法规,而是扩展到对新兴技术的理解和运用。在数智化转型下,会计人才需要具备对新兴技术的敏感性和理解能力。数字化时代涌现出了许多新的技术工具和平台,例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区块链等,这些新技术给传统的会计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和机遇。因此,会计人才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新技术,善于运用这些新技术工具解决实际会计问题。具备新技术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有助于会计人才更好地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发展趋势,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
1.2" "数据分析处理能力要求
数据分析处理能力也成为会计人才所需的重要能力。在数智化转型的背景下,数据已经成为企业运营和管理的重要资产,会计人才需要具备整合、分析和解读海量数据的能力。熟练掌握数据分析工具和技术,能够从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并通过数据分析为企业决策提供支持和指导。数据分析处理能力要求会计人才具备逻辑思维和数据敏感性,能够准确把握数据背后的逻辑和规律,为企业提供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
1.3" "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求
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也是会计人才必不可少的素养。综合能力要求会计人才能够跨学科综合运用会计、财务、税务、经济等领域的知识,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在实践中,会计人才需要具备协调、整合各类资源的能力,能够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会计环境。创新能力则是对会计人才在数智化转型中的更高要求,需要独立思考、勇于挑战传统观念、敢于探索新的业务模式和解决方案。具备创新能力的会计人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为企业带来更多、更好的发展机遇。
2" "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数智化转型中的产教融合模式
2.1" "岗位实习模式
岗位实习模式是产教融合模式中的常见形式,通过和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地实习机会。学生在实习期间能够接触真实的工作环境和业务流程,实践所学知识,培养实际操作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岗位实习模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行业发展需求,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2.2" "会计工厂模式
会计工厂模式是一种将工厂生产管理理念与会计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借鉴工业生产中精益生产的理念,会计工厂模式旨在通过生产线式的会计实践环境,推动学生针对不同企业需求进行会计处理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模式注重学生团队间的合作和高效沟通,培养学生跨学科的综合能力。
2.3" "财务云共享中心模式
财务云共享中心模式基于云计算技术,构建了一个虚拟的财务研究和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模拟真实财务环境的学习场景。学生可以在该平台上模拟会计处理、财务决策等实践活动,从而提升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同时,财务云共享中心模式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知识分享和协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
2.4" "函证中心模式
函证中心模式是以函证会计为基础,通过模拟真实业务场景,培养学生的会计函证技能和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在函证中心模式下,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习会计函证的编制、审计和分析技巧,培养业务逻辑分析的能力。函证中心模式注重提升学生的实操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5" "产业学院模式
产业学院模式是将高职院校与特定行业企业建立紧密联系,构建行业特色的会计专业教学平台。通过与企业合作开设特色课程、导师制指导、校企联合项目等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加贴近实际行业需求的教学资源和实践机会,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和实践经验的积累。
2.6" "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是高职院校、企业和行业协会组成的产学研一体化组织。该共同体通过共建课程、教学实践、科学研究等形式,促进产业需求与教学教研资源的有机融合,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实践机会和发展空间,培养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会计人才。
这些模式的实施不仅有助于满足学生的实践教学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能够推动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良性互动,为会计专业教育的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2]。
3" "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数智化转型中产教融合模式存在的问题
3.1" "产教融合缺乏深度合作
产教融合本质上是高校与企业之间的紧密结合,旨在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以培养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行业适应能力的学生。但仍有一些产教融合模式存在着表面上的合作而缺乏深度的内在联系和互动。在实际操作中,高校和企业之间往往存在信息不对称、利益分歧等问题,导致产教融合合作难以密切融合和深入发展。高校和企业在合作过程中更注重各自的利益诉求,缺乏共同的目标与愿景,导致教学实践与实际行业需求之间的脱节,影响了学生实际技能的培养。因此,解决产教融合缺乏深度合作的问题需要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机制,通过制订清晰的合作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和目标,促进高校和企业之间的深度互动,真正实现产教融合的目标和效果。
3.2" "数智实践能力培养流于表面
数智化转型要求会计人才具备熟练运用数据分析工具和技术的能力,能够从大量数据中提取准确、有用的信息。但是,部分高职学院的产教融合模式在数智化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一,一些高职院校在数智化实践环节的设计和安排上存在不足。由于资源限制、教学时间短缺等因素,学生在实践环节可能只进行简单的案例分析或泛泛而谈的介绍,缺乏深入和全面的数智实践能力培养。这使得学生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难以应对复杂的数据处理和分析任务。其二,缺乏真实的实践工作场景。一些产教融合模式仅停留在模拟的环境中,缺乏与真实企业合作的机会。由于缺乏真实的企业案例和数据,学生无法真实地理解与应用数据分析技术,从而影响到他们的实践能力培养,导致学生在实践中产生迷茫,无法很好地掌握数据分析的核心技能。
4" "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数智化转型中产教融合模式优化策略
4.1" "加强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加快数智化转型
为优化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数智化转型中的产教融合模式,需要加强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加快数智化转型的提升。一是加强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更新。应根据实际行业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及时调整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增加数智化相关课程,如数据分析、数据挖掘、财务科技等,确保学生对相关技术和工具的理解与应用能力。教学内容应紧跟行业的最新发展,引入真实的案例和数据,让学生能够真正了解和应用数智化技术。二是加强产学研合作,建立深度合作机制。高校和企业可以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共同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开展校企合作项目、共同研发与创新,加强双方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建立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加强与行业协会和专业机构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就业渠道[3]。另外,注重实践环节的设计和安排。应确保学生有足够的实践时间和场景,深入参与实际的数据分析和财务处理工作。这将有助于培养适应数字化时代的高素质会计人才,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促进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推动会计专业教育的创新发展。
4.2" "灵活化、多样化开展岗位实习
岗位实习是将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让他们与企业紧密合作,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提升实际操作能力和数智化技能。高职院校应积极与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开展实习项目。通过与企业合作,学生能够接触到真实的会计工作场景,了解行业实践和需求,从而更好地培养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学校可与企业合作,共同设计实习计划和任务。实习计划应根据学生的学习阶段和专业方向,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制定具体的实习安排和任务,确保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全面展现数智化技能和能力。同时,学校和企业可以联合指导学生,在实习期间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反馈,确保实习成果符合预期,并向学生提供实践中的发展机会和挑战。由于某些岗位实习可能受到时间和资源的限制,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展模拟实践项目,模拟真实的工作场景和任务。这样的项目可以包括模拟财务报表分析、数据挖掘与分析、财务决策模拟等,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加深对数智化技术的理解和应用。学生完成实习后,学校可以组织实习成果展示和交流活动,让学生分享实习经验和成果,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沟通能力。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数智化技能,促进他们更好地适应企业的需求,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也有利于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关系,提升校企共建共享的水平,推动会计专业的创新发展。
4.3" "提升师资队伍数智化教学能力
师资队伍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在数智化转型中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的培养[4]。高职院校应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和专业发展。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数智化知识和技能,了解最新的行业发展趋势和技术应用。学校可以组织针对师资队伍的培训课程和研讨会,邀请行业专家和企业代表举办讲座和进行分享,提高教师对数智化教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学校可以提供经费支持,鼓励教师参加相关的学术研究和项目,拓宽他们的专业视野和实践经验。同时,建立数智化教学团队,加强团队合作与交流。团队成员可以由学校内部的教师、外部专家以及企业代表组成,共同研究与讨论数智化教学的有效方法和最佳实践。团队成员之间可以互相学习和分享,共同参与教学设计和教材开发,以提高整个师资队伍的数智化教学能力。在此基础上,建立定期的评估和反馈机制,对师资队伍的数智化教学能力进行评估和提升。通过学生评价、同行评议等方式,收集教师的教学反馈和意见,及时发现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培训。也可以通过教学观摩、教学交流等形式,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成长,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数智化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更好的指导。
5" " "结束语
产教融合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模式,不同的产教融合模式,如岗位实习模式、会计工厂模式以及财务云共享中心模式,都能够提供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在当前高职会计专业产教融合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实践资源和合作机制的不足。为推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数智化转型,应该加强与企业实体的实践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持续关注产教融合模式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中的应用效果,不断优化改进,进一步推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汤文思. 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教学标准开发路径研究[J]. 福建轻纺,2024(3):75-80.
[2]王金鑫. 产教融合背景下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23,26(22):239-241.
[3]李张涵. 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 科技经济市场,2023(11):149-151.
[4]李冠军. 高职财务会计类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4):86-91.
[收稿日期]2024-06-24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产教融合助推高职院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数智化转型研究”(JYTQN2023230);辽宁金融职业学院“数字经济发展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影响研究”(LJXJ202307)。
[作者简介]李斌(1989— ),女,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统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