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趣管理 知行相生

2025-01-10 00:00:00周迎新
名师在线·上旬刊 2025年1期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劳动

摘 要:“小管家”课程从劳动课程衍生而来,以“坚守儿童立场,支持儿童积极探索、自主建构,共创爱的美好”为课程主张,以“在幼儿园,每个孩子都能成为自己的主人、成为班级的主人、成为幼儿园的主人,成为幼儿园生活的协同管理者”为课程愿景。文章阐述了“小管家”课程的理念与主张,并从“小管家劳动主题课程”与“小管家自主管理项目课程”两方面提出了实践建议,以期为同类研究提供实践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小管家课程;劳动

中图分类号:G4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编号:2097-1737(2025)01-0001-03

自2002年起,无锡市五爱实验幼儿园立足园本,开始进行绿色教育园本课程的建构与实践。绿色教育课程中的“绿色”是大自然和生命的象征,代表着生命、成长以及人与自然、社会关系的和谐。本园提出的“绿色教育”,是一种回归生命、回归自

然、回归生活的教育,课程强调以幼儿为中心,引导幼儿关注自身生命成长,体验社会生活,亲近真实自然环境,以自己的方式去感知、发现、实践,成为学习的主人和知识经验的主动建构者。因此,本园确立了以“爱生命、爱生活、爱自然、爱探索、爱创造”为核心内涵的绿色教育课程指向,围绕“五爱”积极构建绿色教育园本课程体系。

春申园作为无锡市五爱实验幼儿园统一管理的第四个园区,对“五爱”文化的价值内涵进行了深入挖掘,衍生出了“爱劳动·慧生活”的课程内容,

进而展开了对“小管家”课程的探索与研究。

一、有本有源——“小管家”课程的理念与主张

陈鹤琴先生在“活教育”的教学原则中提出了两个“凡是”: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陈鹤琴先生认为,让幼儿独立自主参与劳动有多方面的益处[1]。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他倡导“教学做合一”,主张把教育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与劳动生产紧密联系在一起[2]。“小管家”课程理念与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思想和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主张契合。本园把幼儿视作有能力的人,以“小管家”行动为载体,鼓励幼儿在一日生活的各项劳动中积极动手操作、实践、探究,

尝试以劳动的综合育人价值促进幼儿自主管理能力的提升,进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除了专家理论,在诸多政策文件中也能找到支持“小管家”课程理念的有力依据。《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的附件《幼儿园保育教育评估质量指标》指出:指导幼儿进行餐前准备、餐后清洁、图画书与玩具整理等自我服务,引导幼儿养成劳动习惯,增强环保意识、集体责任感[3]。另外,《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提出,“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有助于幼儿做好入学后学习和生活的自我管理和服务,增强独立性和自信心”“参与劳动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劳动习惯,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和动手能力,增强自信心,培养初步的责任感”[4]。这些都是“小管家”课程的理念基础。

“小管家”课程主要包含劳动主题课程和自主管理项目课程两部分内容[5]。劳动是“小管家”行动的基础,涵盖幼儿一日生活的方方面面。自主管理是一种综合的劳动,更多地呈现为幼儿社会性的较高水平发展,需要幼儿具备由己及人、由人及环境的自主管理意识,能综合运用各种劳动经验进行实践。本园希冀通过“小管家”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让春申园的幼儿成为独立自主、勤劳能干、有责任担当,做事有章法、有方法的智慧儿童。

二、有思有序——“小管家”劳动主题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虞永平教授指出,劳动是幼儿综合性的学习,可见劳动具有综合育人价值。本园依据园内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需要和生活经验,通过分析、筛选、归类,最终形成了以“小小清洁师”“小小整理师”

“小小营养师”“小小工艺师”“小小劳作者”“小小志愿者”六大板块为框架的劳动主题课程。同时,通过对劳动进行游戏化改造,试图以劳动活动的综合性、生活性、探究性和创造性促进幼儿在手脑并用中获得全面发展,使幼儿不断累积担当“小管家”的各项经验。

每学期初,在园级课程审议时,本园都会留白一个主题,让教师与幼儿共同生发“小管家”劳动主题课程。在实践中,本园生成了“趣味‘磨’法师”“面面俱到”“‘果’然美味”等小班“小小营养师”主题课程;“编玩编织”“风筝的秘密”等中班“小小工艺师”主题课程;“香草芬芳”“‘花’点时间”等大班“小小劳作者”主题课程。以劳动主题课程“趣味‘磨’法师”为例,该课程灵感来源于春天的种植活动。在春天,园所的自然角放置着黄豆、绿豆、赤豆、豌豆等种子,幼儿从观察、记录水培豆豆开始对各种豆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根据幼儿的兴趣,本园逐渐生发出以“水培豆豆—豆豆家族大调查—古法磨豆浆—磨筛豆粉—欢乐爆米花—小小营养师(不同豆豆粉的营养搭配)”为线索的课程内容,并在后期拓展到参与家务劳动、使用多种厨房备菜技能的“今日小帮厨”活动。幼儿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以劳动实践为主,主动发现、探索、创造,也乐于和教师、同伴分享交流劳动过程与经验,从而快乐地感受、尽情地收获。

三、有行有趣——“小管家”自主管理项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本园鼓励幼儿以项目式学习的方式解决在自主管理中发现的问题,通过设立“小管家”信箱和“小管家”议事厅,以每两周一次的“管家日”活动为抓手,建构了“自我管理—班级管理—幼儿园管理—家庭管理—社区管理”五级管理发展路径,结合幼儿的在园共同生活与协同管理中发现的问题来开发并实施“小管家”自主管理项目课程。

(一)自己的事情自己管

“自己的事情自己管”是成为“小管家”的基础,因此“小管家”的管理应从自我服务开始。从小班幼儿入园开始,教师便可鼓励他们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从引导和帮助幼儿自己穿脱衣裤、鞋子开始,逐步让其自己叠衣服、喝水、如厕、洗手等。例如,在幼儿用颜料作画时,他们需要穿上防水画画衣。以往每次都是由教师帮小班幼儿穿脱这些衣服,但相当费时费力,于是教师鼓励幼儿自己试着套上袖子,而教师只负责帮忙系好后面的带子。作画结束后,教师鼓励幼儿自己脱下画画衣并叠放整齐,教师则负责进行后期整理。如此一来,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能够得到提升。

(二)班级的事情结伴管

从小班到中班、从自我服务到为他人服务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小管家”的管理内容不断增加,管理范围逐步扩大,管理方式也会随之发生变

化。在班级中,为实现幼儿结伴管理班级,教师可与幼儿共同探讨“小管家”的工作内容。由于有值日生的相关经验,因此幼儿可以轻松地说出“小管家”的工作内容,如整理图书、照顾自然角、分发

碗筷、准备材料……根据幼儿的描述,教师可结合一日生活的需要梳理出“小管家”到底可以做些什么,然后进行分类、整合、筛选,最后细化为签到小管家、洗手小管家、喝水小管家、进餐小管家、自然角小管家、图书小管家、玩具小管家、种植小管家等不同角色。同时,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开放的班级管理环境,鼓励幼儿尝试自由结伴、自主管理班级一日生活中的各类事务,创设属于自己的生活圈。

(三)幼儿园的事情大家管

大班幼儿更独立自主,对幼儿园的环境和设施更熟悉,活动范围更广,接触的人和事也更多。因此,除了自我服务、为班级服务,他们还可以为幼儿园这个大家庭服务。

通过寻找、汇总、分析、梳理,幼儿把幼儿园管理分为室内和户外两个方面,室内的走廊、专用室、平台,户外的草坪、体育器械区、种植园地、玩沙玩水池等,都成了他们管理的阵地。基于此,本园通过设立“小管家”信箱和“小管家”议事厅让幼儿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参与幼儿园公共管理。幼儿园每天都可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材料收集箱里的废旧材料堆放杂乱,绘本馆中的图书摆放无序,户外运动后小型运动器械没有收回材料架……教师会把此类问题用“信”的形式记录下来,投递到“小管家”信箱。在每周五的“管家日”,值班“小管家”会打开信箱,抽取信件,针对信件中的问题和小伙伴们商量、讨论,从而设计管理计划、制订管理约定,并通过劳动实践解决问题。例如,本园户外的一块草坪上有6个高低不平的窨井盖,给幼儿的运动与游戏带来了困难,总务室为此头疼不已,于是写了一封“求助信”放进了

“小管家”信箱。大二班幼儿拆开信件,通过集体讨论和投票确定了改造方案。幼儿认为这个地方距离饲养角较近,突出的窨井盖像一个基地,可以把它变成饲养角中四只小动物的家。于是他们通过讨论设计、材料收集,对这片场地进行了童趣化改造,

并将此处命名为“春宝乐园”。幼儿自主进行的场地改造盘活了这片场地的资源,此后,这里成了幼儿和小动物玩耍、拍照打卡、开展光影游戏、吹泡泡、涂鸦的游戏场。

“小管家”信箱具备双向投递功能,既可以用于园所发现问题后请幼儿帮忙解决,又可以让幼儿在发现问题时向信箱中投递。例如,大一班幼儿在夏初打扫“嘎蹦乐园”中的鸭舍时觉得里面很臭且蚊虫很多,于是他们在“小管家”信箱中投递了“问题信”。收到信后,“小管家”议事厅启动商讨,根据幼儿的建议种植了藿香、薄荷、金银花、艾草等中草药植物,形成了“芬芳小圃”,还通过以“香草芬芳”为主题的劳动活动制作了各种驱虫水和香包,解决了驱蚊除臭的问题。由此可以发现,有时日常管理项目会生发劳动主题课程,而有时劳动主题课程又会衍生出日常管理项目,二者互相融合。

(四)家里的事情分着管

除了在幼儿园开展“小管家”日常管理课程,本园也将“小管家”课程延伸到了家庭,在家长开放日和家长会中组织家长商讨幼儿园哪些有效的做法可以在家庭中继续进行,让幼儿在生活体验中形成独特的劳动经历。结合家务劳动内容,本园鼓励每个家庭合理分工,让孩子选择并进行自己喜欢、适合自己的家务劳动,如擦桌子、分发碗筷,以及整理自己的书桌和玩具、扫地、扔垃圾等。当家长把孩子在家劳动的场景分享到班级群中赢得其他家庭的夸奖时,孩子的劳动热情将会更高涨,由此“家庭小管家”为幼儿的自主管理搭建了平台。

(五)社区的事情帮着管

幼儿是社会的一分子,是社会与文化的参与者,是与成年人一样拥有权利的个体。瞻江街道万融社区邀请幼儿园共同规划、设计社区里的儿童友好研学路径,紧紧围绕“儿童友好”理念,力求打造社区即幼儿园的大游戏场域空间。大班“小管家”

通过实地调研、与教师共同设计、与社区多次商讨,

终于在社区形成了以“自然”为主线的“爱探索”植物园、“爱生活”钻石乐园、“爱创造”万众期待小剧场、“爱生命”融融虫自然博物馆和“爱自然”樱花小径五个研学点。除每周五上午各班轮流到研学点开展活动外,在社区组织的研学探索活动中,大班幼儿也会化身“研学小管家”,为中小班幼儿讲解玩法、带中小班幼儿一起玩、进行游戏前后的材料整理等。

此外,大班幼儿还会将在研学活动中发现的问题与建议定期反馈给社区工作人员,成为优化社区研学路径的参与者。部分幼儿还会主动请缨,化身社区交通协管员,通过绘制“爱心警示图”、现场管治等,协助社区治理车辆乱停乱放现象。

四、结束语

经过一系列“小管家”行动的实践与探索,“小管家”的自主管理将渗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融入幼儿园的各个角落。春申园以环境设置潜移默化地强化幼儿对劳动和自主管理行为的肯定与认识,“让春申园的幼儿成为独立自主、勤劳能干、有责任担当,做事有章法、有方法的智慧儿童”这一美好愿景正在逐步实现。

参考文献

陈鹤琴.活教育-陈鹤琴教育思想读本[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J].上海托幼,2022(4):4-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附件:1.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EB/OL].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1-04/09/

content_5598686.htm

虞永平.劳动是幼儿综合的学习[J].今日教育(教育金刊),2019(2):8-10.

作者简介:周迎新(1978.2-),女,江苏无锡人,

任教于无锡市五爱实验幼儿园,总园长,高级教师,本科学历,无锡市周迎新名师工作室主持人,2013年被评为无锡市第六批幼教学科带头人,曾获“无锡市优秀青年教师”“无锡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无锡市教科研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猜你喜欢
幼儿园教育劳动
让劳动实践真正发生
少先队活动(2022年5期)2022-06-06 03:44:48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劳动使人快乐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幼儿园教育中家园协作发挥的作用解析
刍议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民间艺术文化的渗透
教育券在我国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多学科视野中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