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民间体育游戏由广大劳动人民创造,具有趣味性、灵活性和简便性的特点。在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下,民间体育游戏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者的关注。幼儿喜爱游戏,游戏也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在幼儿园运用民间体育游戏不仅能锻炼幼儿的身体素质,而且能使幼儿了解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文章以民间体育游戏融入幼儿园户外早操为例,从融入的价值、原则以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民间体育游戏 户外早操 幼儿园
【中图分类号】G61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75(2024)10-96-04
幼儿园早操活动是幼儿园重要的户外活动之一,户外早操不仅能锻炼幼儿的骨骼肌肉发展,而且能培养幼儿的耐力和力量,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等。因此,不少研究者对幼儿园早操进行研究,对早操内容和形式进行创编。《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民间体育游戏是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为开发幼儿园课程提供了宝贵的资源财富。在早操中融入民间体育游戏的元素可以使早操变得趣味化和游戏化。然而,民间体育游戏融入幼儿园户外早操的学理性研究相对匮乏。文章从此出发,探究其价值和融入的原则与策略。
一、民间体育游戏融入幼儿园户外早操的价值
幼儿喜欢游戏,这是幼儿的天性。早操的编排要具有趣味性才能吸引幼儿的兴趣,如何将早操趣味化这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民间体育游戏源自劳动人民的创造,具有趣味性、自主性和游戏性。早操活动是欣赏美、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过程,教师应改变传统模式化的早操,使早操变成幼儿玩耍的时间,将“玩”融入其中,将“乐”贯穿始终。[1]民间体育游戏融入户外早操能够使早操趣味化和游戏化,提升幼儿参与户外早操的兴趣和积极性。
(一)锻炼幼儿的运动能力,增强身体素质
民间体育游戏种类多、形式多样、简单易学是它的基本特征,其中大部分游戏包含走、跑、跳、投掷、攀爬、平衡等基本动作。[2]早操活动通过操节运动舒展四肢,促进幼儿的骨骼肌肉发展。早操包括热身、徒手操、器械操、队列练习和放松运动,这一整套的流程涵盖大动作运动,与民间体育游戏的基本动作具有契合点。民间体育游戏和户外早操都能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早操是幼儿园一日生活开始时的体育活动”[3],它能增强幼儿的体质。
(二)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提升交往能力
《纲要》指出:“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培养幼儿人际交往能力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内容,幼儿的人际交流往往是在游戏中进行的。例如在跳竹竿操的时候,两个幼儿配合拿竹竿,根据节奏将竹竿进行分分合合,一个幼儿要根据竹竿的开合做跳的动作,所有的幼儿都要记住节奏才能配合成功。在户外早操中,幼儿要学会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和相互照顾才能提升交往能力,促进人格不断完善。
(三)挖掘本土文化资源,丰富幼儿园早操内容
陈鹤琴说,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4]幼儿园可以利用当地的文化特色资源开发幼儿园课程,利用幼儿喜闻乐见的方式使其感知和体验文化特色。一些教师为了挖掘民间体育游戏的内涵,对早操音乐、结构编排与组织进行改编和创新,结合当地传统音乐和游戏器材,在早操动作的编排上充分彰显民间特色,做到动静交替、难易结合,促进幼儿全面锻炼。[5]大班教师将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板凳龙”创编成早操,幼儿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民间传统文化的熏陶。充分挖掘当地本土文化资源能够丰富户外早操的内容,对开发幼儿园课程具有重要作用。
二、融入的原则
将民间体育游戏融入户外早操的前提是游戏要适合幼儿的身心发展。因此,要对种类繁多的民间体育游戏进行筛选,再结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进行创编。在将民间体育游戏融入早操时,一方面要考虑幼儿的游戏水平,另一方面也要思考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对此,在融入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适宜性原则
幼儿有其特殊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特点,在将民间体育游戏融入早操的过程中,应使民间传统文化与幼儿的成长和学习建立联系,以幼儿的认知方式和学习规律为依据,为幼儿整体服务。适宜性原则意味着要从本园实际情况出发,每所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原则不同,要从众多的民间游戏资源中筛选。小中大班的幼儿所处的年龄阶段不同,教师要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创编不同的早操,以适应不同阶段幼儿的身心发展。
(二)生活性原则
幼儿主要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认识新事物。[6]对于脱离幼儿生活经验的事物,他们缺少学习的兴趣。《纲要》中也指明了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体现“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民间体育游戏来源于生活的创造,在创编早操的时候,教师应该遵循生活性原则,选择幼儿日常接触比较多的民间体育游戏或者民间游戏元素进行设计改编。结合幼儿的生活情境选取内容创编趣味早操,将具有生活意义的游戏内容融入早操,让幼儿教育充满人文精神。
(三)教育性原则
游戏是幼儿园开展活动的主要方式,但是其教育性不容忽视。在选择民间体育游戏时,要考虑游戏本身是否能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促进幼儿身体机能发展、满足幼儿身心发展需要等。随着时代的发展,民间体育游戏中的某些内容不适合现在幼儿的身心发展需要,教师需要进行合理筛选,选择有教育意义的游戏,并在必要时进行改编创造,对民间体育游戏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以促进幼儿的发展需要。
(四)文化传承性原则
民间体育游戏属于民间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参与民间体育游戏可以受到民间传统文化的洗礼,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民间体育游戏之所以与其他幼儿园游戏不同,是因为它具有明显的传承使命和文化底蕴。[7]由于每个时期和地域的差异,形成了各个地方具有差异特色的文化资源。随着历史的演变、时代的进步,教师需要筛选那些具有教育价值,文化底蕴、地域特色突出的游戏,在继承的基础上改编创新,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摒弃不适合当代主流价值观的游戏。
三、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民间体育游戏融入户外早操的目标不清晰
活动目标是活动开展的风向标,也是评价整个活动的依据。在开展户外早操活动的时候,教师思考的仅仅是将游戏带入早操中,并不清楚民间体育游戏和早操之间如何衔接和整合,只是一味地让幼儿按照教师的方式去活动。一些幼儿园教师只能笼统地说民间体育游戏和早操都能锻炼幼儿的运动协调能力,促进幼儿的四肢发展,并不明确民间体育游戏融入户外早操的目标。
(二)未从幼儿的需要出发对民间体育游戏融入户外早操进行合理设计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要“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让幼儿在游戏中得到全面的发展。一些幼儿园在户外以直接投放民间游戏材料为主,并没有考虑到幼儿的个体差异。例如在跳手掌脚印的游戏中,教师仅仅使用了一张材料布平铺在地上,所有幼儿分成两组在一张布上游戏。前面的幼儿从起点跳到终点,下一个幼儿才能开始。这就导致后面的幼儿消极等待,他们在一起打闹,根本达不到运动的效果。在玩滚铁环的游戏中,中班的幼儿在慢慢探索如何将钩子钩住铁环而保持平衡,把铁环滚得又稳又远。然而,这种单一的玩法不能一直吸引幼儿的兴趣,时间一长,许多幼儿违反游戏规则,将铁环和钩子分离,只滚动铁环,看谁滚得远,这并没有实现民间体育游戏锻炼身体和传承文化的价值。观察中发现,幼儿玩民间体育游戏多是根据教师的想法,教师只关注哪些民间体育游戏最近没有开展,或者看哪种民间体育游戏材料容易获得就开展哪种民间体育游戏。教师在设计早操活动的体能大循环时,并没有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进行统筹安排,忽视幼儿这一发展主体,总是从成人的视角出发,在活动中占据主导位置。教师需要明白幼儿是独立的人,要从幼儿的角度出发设计民间体育游戏融入早操的活动,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融入户外早操的民间体育游戏种类单一
民间体育游戏源于民间大众,其种类丰富多样。然而民间体育游戏在幼儿园应用还不多,且教师凭借记忆开展游戏。教师经常开展扔沙包、跳房子、滚铁环、跳皮筋的民间体育游戏,而对于其他的民间体育游戏,部分教师不清楚,因此不开展。游戏是幼儿在幼儿园中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游戏内容单一不能满足幼儿学习的需要,不利于幼儿全面发展。首先,由于教师对民间体育游戏的了解不够,搜集到的民间体育游戏种类单一,同一个游戏简单重复多次,进而致使幼儿参与民间体育游戏的积极性降低,缺失参与游戏的兴趣,甚至不愿意玩。其次,由于幼儿园的占地面积有限,没有足够大的空间和位置存放一些游戏材料,教师本可以根据幼儿的特点对游戏进行创意改编,利用废弃物品制作游戏器材。但是在幼儿园每天要处理的事情较多,教师的时间、精力有限,没有太多时间、精力去制作游戏材料,不得不购买现成的、低时间成本的、低价格的并且占地面积小的民间体育游戏材料。最后,幼儿园对开展民间体育游戏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定期对教师开展关于民间体育游戏的培训。
(四)户外场地区域划分不合理
宽阔的区域空间是幼儿游戏的重要保障,区域范围大才能保证幼儿的活动量。然而幼儿在做户外早操时,各班级划分的民间体育游戏场地不合理。每个班级玩的民间体育游戏不同,各班在划分区域场地时没有明显的界线,有时候两个班级会在同一片场地玩不同的游戏,这样导致幼儿玩耍时场地空间受限。例如一个班级的幼儿在玩跳绳时区域划分太小,绳子容易打到旁边的幼儿,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另一个班级又在旁边玩丢沙包的游戏,两个班级的活动空间十分有限。由于在玩耍时区域活动范围小,长期以往会使幼儿丧失参与游戏的乐趣和积极性。户外场地区域划分不合理,幼儿达不到应有的活动量,幼儿之间还会因为场地太小产生矛盾,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
四、策略
(一)提升教师对民间体育游戏和早操的认识,制订合理的活动目标
专业化的师资是幼儿园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提升教师的专业化能力是保障教育质量的关键。教师对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具有决定性作用,是实施课程的基本条件资源。教师作为活动的设计者和实施者,对民间体育游戏融入户外早操的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幼儿园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采取丰富多样的方式促进教师的专业能力学习,例如专业业务培训、教研实践、专家指导、到名校去观摩学习等,让教师深入了解民间体育游戏融入户外早操的价值,学习融入的原则和理念等。在深入了解之后,教师的创造力才能够激发,更好地指导幼儿参与游戏。进一步的学习使教师清楚民间体育游戏和户外早操的特点和共性,根据《指南》和幼儿的兴趣来设置融入的目标,使户外游戏的目标明确,更好地对整个游戏进行评价。首先,根据《指南》和《纲要》为幼儿设计科学的活动目标。其次,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设计不同的运动目标,每个阶段的幼儿运动能力不同,设计的运动目标也有阶段性。通过实践,教师的指导水平能有效提高,并提升民间体育游戏融入户外早操的效果,进而更好地促进幼儿的成长。
(二)从幼儿的需要和兴趣出发合理设计活动
民间体育游戏融入幼儿园户外早操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幼儿的发展。将民间体育游戏运用于户外早操,可以培养幼儿的各种能力,不仅能锻炼幼儿的身体素质,而且能培养幼儿合作和竞技的能力。民间体育游戏流传时间长,内容丰富多样,随着地域不同展现不同的地方特色,在趣味中蕴含着丰富的体育文化。教师尤其要利用好这一点,整合好民间体育游戏的素材,使之与当今幼儿的兴趣和需求相匹配,促进幼儿整体发展不断前进。幼儿是教育的主体,应时刻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捕捉幼儿的兴趣点,帮助和引导幼儿更好地发展。例如幼儿喜欢蹦蹦跳跳,并且爱听童谣,可将跳皮筋的游戏融入早操,配合《马兰开花》的童谣做游戏。大班幼儿需要8个人一起来配合崩绳子,将皮筋摆放成“米”字形,另外8个幼儿跟着音乐节拍轮流顺时针跳皮筋,幼儿与幼儿之间拍手合作,在游戏中培养其社会性发展。将民间体育游戏融入户外早操,教师需要考虑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以幼儿视角将民间体育游戏与早操进行整合。例如将塑料瓶子、旗子等经过改造变成幼儿做早操的活动材料,教师发挥创意编排成响瓶操或旗子操等,不仅将操节内容和队列变换进行有机融合,而且节省经济成本,激发幼儿做早操的兴趣,丰富早操的内容和形式。
(三)在户外早操中融入丰富的民间体育游戏
为了提升教师对民间体育游戏的认识,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扩展了解民间体育游戏的途径。首先,为了了解民间体育游戏的种类,教师可以展开民间体育游戏大调查,向园内的教师、家长请教,以调查记录表的方式发放给调查者,统计在大众中流行的民间体育游戏。教师也可以去当地的文化馆调研和了解地方的民间体育游戏,拓展获取民间体育游戏的资源。其次,民间体育游戏的玩法众多,随着时代的变迁,有些游戏并不适合现在的幼儿。因此,教育者应该根据社会时代的发展,对民间体育游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进行改编创编,最终使幼儿喜欢接纳。最后,为了将民间体育游戏和户外早操有机融合在一起,需要深入地认识民间体育游戏和早操的共性,将适合的民间体育游戏编排成有情节的、有趣的早操,从而增强早操的趣味性,使早操游戏化,进而提高幼儿参与户外活动的积极性和兴趣。通过多种渠道搜集民间体育游戏资源,让走进幼儿园的民间体育游戏种类丰富起来,创编民间体育游戏使之形式多样,丰富幼儿园的课程,为教育者提供多种多样和有趣的素材,同时也让幼儿在开展游戏的过程中更好地了解和传承民间文化。
(四)合理规划场地区域,保证幼儿的活动范围
空旷的户外空间是保证幼儿运动量的重要保障,对于幼儿活动区域受限的问题,需要重新合理划分区域场地,保证每个幼儿的运动活动面积。在户外开展民间体育游戏,安全空旷的空间是幼儿游戏的硬性条件。由于幼儿园的户外活动空间不能同时容纳所有在园幼儿,每个年级组就需要错开时间进行户外运动。例如每个班级根据玩的游戏合理划分区域,玩钻山洞和跳圈的游戏需要宽阔的户外场地,就将此班级安排在空旷无遮挡的地方,如在操场的最左侧。玩滚铁环的班级,就在操场的中间部分跑道玩游戏。而另外的班级玩沙包则在操场的最右侧。在操场的另外一侧有一块空地,也能安排一个班级进行户外游戏。根据每个班级玩的游戏来划分活动区域,保证幼儿在空旷的地方活动,幼儿与幼儿之间不打架。《纲要》中也提到,要“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使幼儿的能力得到发展,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综上所述,民间体育游戏融入幼儿园户外早操对于幼儿和幼儿园都具有重要的价值。而当今民间体育游戏融入户外早操存在一些问题,只有不断提升教师对民间体育游戏和早操的认识,制订明确的活动目标,根据幼儿的需要和兴趣制订合理的活动设计,在户外早操中融入民间体育游戏的形式和种类,同时提升教师的活动组织能力,才能为幼儿提供高质量的游戏活动,提升幼儿的兴趣和探索欲望。幼儿园也要合理规划户外场地,保证幼儿的活动量。只有这样,民间体育游戏融入户外早操才能更加适合幼儿的发展需要,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燕晴.融入游戏,让幼儿早操活动更有趣[J].学苑教育,2018(21):83.
[2]李玉荣.民间体育游戏在幼儿园户外活动中的应用价值及方法探析[J].考试周刊,2020(79):115-116.
[3]王占春.幼儿体育教学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59.
[4]陈鹤琴.陈鹤琴“家庭教育”家长实用手册[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269.
[5]唐淑婷.幼儿园户外活动中植入民间体育游戏探研[J].成才之路,2019(33):69-70.
[6]成苗苗,彭聪.基于中国传统节日的幼儿园课程开发:以春节为例[J].教育观察,2023,12(30):73.
[7]刘璐.民间体育游戏在幼儿园户外运动中的应用研究:以长沙市z园为例[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21:27.
王秀凤 / 四川轻化工大学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从事学前教育研究;邓丽群 / 四川轻化工大学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副教授,从事基础教育研究(自贡 64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