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游戏 创意“书写”

2024-12-31 00:00:00陈小莹
课程教育研究 2024年11期
关键词:一日活动大班幼儿游戏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的阅读与前书写技能的培养至关重要。这一教育方向已受到幼儿园、社会及家庭的广泛关注。前书写教育贯穿于幼儿教育的始终,不仅有助于提升幼儿的文字、绘画意识,还能养成正确的执笔方法和书写姿势,从而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通过富有趣味的游戏活动激发大班幼儿对书写符号的兴趣,丰富幼儿的一日活动,逐步培养他们的前书写技能。

【关键词】游戏" 前书写" 大班幼儿" 一日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4)11-0142-03

在幼儿教育不断改革的背景下,如今的教育观念也在更新转变,以往幼儿教育重看护、轻养成,重知识培训、轻良好习惯的培养,并最终实现幼小衔接。而随着教育的深入,有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围绕幼儿教育展开细致化的探讨。其中,教育思想家杜威就提出“以儿童为中心”和“学校即社会、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简单的标记和文字符号产生兴趣,引发对阅读、文字的兴趣。因此,前书写教育对幼儿的发展极为重要,也需要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主动探索,围绕趣味游戏在幼儿一日活动中的展开提出更多的想法和做法。

一、前书写的涵义及其特点

什么是前书写?前书写与正式、系统的书写有原则上的不同。一般来说,前书写是幼儿运用笔墨纸张等工具,通过感知、涂画或符号等形式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及构建前书写经验的游戏活动。前书写的目的在于引发幼儿对文字符号的兴趣,丰富幼儿的书写经验,以及锻炼幼儿的运动技能。此外,幼儿前书写还具有以下特征。

(一)游戏性

在大班幼儿前书写活动中,其游戏性是最先表现的一种性质形态,这主要取决于幼儿园的各种活动以“玩”为主,因此,幼儿的书写方式主要以涂写和绘画为中心。而在大班这个阶段,幼儿已经能够进行一定的书写,并能恰好地融合游戏获得书写的体验感,掌握此项技能。

(二)图画性

一些幼儿园的大班前书写活动主要围绕绘画练习,这一方式不仅让大多数幼儿接受,相关的教学素材也相对丰富。而绘画作为正式书写的基础,也具有可操作性。此时,教师、家长会从涂鸦开始,让幼儿模仿文字或图案的线条,当幼儿逐渐摆脱模仿而自主创造时,才是规范化文字书写的开始。因为幼儿的书写具备较强的图画性[1]。

(三)兴趣性

《纲要》中针对幼儿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内容在知识能力之前,侧重于幼儿的教育主体性,而前书写活动主要在于引发幼儿对文字符号的兴趣,以及激发幼儿对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保持思考的发展状态,这与正式的书写活动以及对书写的内容和形式的严格要求不同,注重幼儿对事物的兴趣趋向。

二、大班幼儿书写核心经验发展的现状

(一)书写活动形式单一,幼儿兴趣不高

当前幼儿教育对大班幼儿前书写能力的培养已经得到了逐步的加强,而一些幼儿园在组织相关的书写活动形式上仍存在单一化的现象,一般是采取集中教育的方式,由教师一笔一画地示范,幼儿在写字本上临摹。这一教学不仅缺少生动有趣的游戏互动,还让幼儿进行机械化地反复撰写,慢慢磨灭他们的主动性。甚至,一些教师在书写活动中,仅仅关注幼儿识字能力,忽视了幼儿书写习惯的养成,不利于幼儿的发展。在缺乏兴趣和方法的引导下,幼儿往往在枯燥乏味的练习中走神,注意力也难以集中,更无法思考前书写活动的内涵。当然,也有部分教师会对幼儿的书写进行评分,但这一形式下的评分机制缺乏客观性,无法评定幼儿的能力水平,最终导致幼儿对书写丧失兴趣。

(二)幼儿书写姿势错误,技能欠缺

在书写姿态上,很多大班幼儿的坐姿往往随意、懒散,这是由于缺乏前期的引导和纠正,从而影响了正确的书写。一些幼儿离纸张的距离过近,脊背弯曲,或是离书桌过远,姿态懒散。同时,他们的握笔姿势也存在问题,不是过近阻挡视线,就是过远无法操作笔杆,这些不良书写习惯会直接影响幼儿书写的整洁性,并影响后续学习进度。

三、前书写渗透于大班幼儿一日活动的教学方法

(一)创设游戏环境,提供有效支撑

1.增添书写材料。游戏作为幼儿自发喜爱的活动,在大班幼儿前书写活动的基础上,教师应有意识地在幼儿一日活动中创设游戏互动环境,让前书写融合游戏更显趣味性。教师应了解幼儿园每个活动区域适合怎样的书写类型及材料的摆放位置,促进幼儿想象力的迸发[2]。例如,在“娃娃家”的游戏中,通过投放与“家庭”有关的道具,在卧室、电话机旁放置纸笔,引导幼儿贴邮票,写信和记录电话号码等,激发幼儿对书写活动的兴趣,并加强书写活动与真实环境的联系,引发幼儿对文字符号的热爱。

2.借助互联网平台。在大班幼儿的一日生活中,除了与幼儿教师、家长以及同学的交流相处以外,还会接触到互联网平台,或是课程互动,或是观看视频等,幼儿的天性让他们对未知的事物感到好奇,又如恐龙的诞生、神话故事等话题,教师可以借此创设“空中课堂”,启动“云”互动环境,在线上的游戏互动中实现书写活动。例如,在云平台中,幼儿教师可以创设“劳动计划”的主题游戏,让幼儿实践和记录自己在劳动体验中获得的快乐,通过绘图的方式记录并上传至云平台的互动模块,鼓励幼儿、幼儿家长共同交流互动,在互相“点赞”的过程中获得愉悦感,激发大班幼儿对前书写的兴趣。

(二)依托真实生活,拓展经验延伸

1.融合日常生活。首先,幼儿的前书写技能的培养要关注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标记符号和文字符号,在这种“符号化”的世界里,需要教师以细腻的眼光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标志符号,用利用实物或真实场景的展示丰富幼儿的前书写经验。比如,通过对比,分析一个生活场景中有哪些不一样的标志,并用符号的现实意义尝试设计,如画个“如何洗手的图示”在卫生间的门上,提醒自己如何洗手;在阅读室内画一个“紧闭的嘴巴”表示安静等[3]。其次,幼儿教师也应当结合季节、社会热点、传统节日等积极构建前书写的游戏活动,为其创建相应的场景。例如,在春天,正是播种的好时节,幼儿教师可以组织种植的神秘之旅,与幼儿共同讨论哪些种子或植物可以种植,需要什么工具,搜索相应的生长说明书。在完成这一活动后,幼儿与教师可以共同观察并记录种子的生长过程,通过图画、符号等方式记录种子萌发的时间、生长的长度、浇灌的水量等等,让种植记录成为幼儿的童年画册,引发幼儿的共情,并在表达情感的过程中主动建构前书写经验。

2.撰写游戏计划。在幼儿教育中,大班幼儿通常会萌发对纸笔的表达欲望,并进入“假装”书写阶段,有些家长和教师认为这一行为是前书写活动开展的进步,然而,仔细发现,有些幼儿的书写时间极其短暂,也不清楚在书写什么。对此,幼儿教师应规范前书写教学的展开形式,通过游戏计划的制定,让幼儿获得初步书写的技能,并加入具有复杂性和高水平的游戏。这一形式是通过图画、符号或文字等书面形式制订的符合幼儿认知范围内的计划。同时,笔者认为,幼儿的家庭成员作为幼儿接触最多的人,对其的了解也是相对丰富的。幼儿天生具备模仿的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借“角色对换计划”,让幼儿在书写中思考家庭成员的角色互换,并在园内的一日活动中进行角色表演,将自己制订的游戏计划实践起来,并在游戏中获得快乐,体会家长的辛劳,让前书写活动在游戏中更具完整性、趣味性。

(三)聚焦区域活动,提升书写能力

1.在情景中加强书写锻炼。在幼儿园内的表演区,有各种各样丰富的素材,通过表演背景的设定,幼儿们可以自主地进行主题表演,并在表演过程中融入书写活动,加强幼儿的书写技能。例如,以餐厅表演为主题,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运用工具模仿餐厅内的各种活动,如点餐、买单等,幼儿们可以扮演“服务员”,记录“顾客”的点餐数量和价格,让幼儿在书写的过程中学习统计方法,锻炼手指协调能力和分辨能力,夯实幼儿书写能力的基础。或是以超市采购为表演场景,利用购物清单让幼儿拟定价格表,强化幼儿前书写能力。

2.在建构中强化书写能力。在幼儿园的益智区中,有各种益智类的道具可供幼儿进行肌肉锻炼,如用筷子夹乒乓球、夹豆子等,锻炼幼儿的手指协调能力及手臂力量,让幼儿在书写活动中握笔有力、书写流畅。例如,在区域中,教师可以投放蘑菇钉之类的可操作性工具,并参照指定的图示使用蘑菇钉拼凑图形,这一过程如同幼儿在田字格中书写文字或符号的行为[4]。其次,幼儿教师可以投放各种凹凸的字体在益智区中,让幼儿通过触摸的方式感知文字,并结合建构区引导幼儿拼搭图案并绘制,提高幼儿的书写能力。

(四)深化学习成果,培养多元表征

1.分享活动促进创意表征。在分享的过程中,幼儿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生活中较常用的符号来讨论,如太阳,可以表示天晴,也可以表示年、月、日,通过这些不同的符号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方式,让幼儿懂得同样的表征符号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而对于一些有困难的符号,可以让幼儿们一起想办法,如贺卡中的“龙年快乐”,有的幼儿会通过画一条龙来表示,有的则是画一个爆竹表示。通过此类活动的开展,大班幼儿们能够在交流中获得提升,并拓展发散性思维。

2.结合前阅读发展幼儿前书写。绘本作为幼儿教育活动中最为重要的一项教学工具,它主要是以图画为表现内容的读物,值得很多幼儿的学习和模仿,当大班幼儿阅读绘本时,教师可以鼓励幼儿根据图画的内容猜一猜,或是问幼儿“为什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等问题。不同的幼儿对同样的绘本图画会产生不同的想法,也会形成不同的书写符号,借前阅读来发展幼儿的前书写能力,能够促进幼儿阅读写作综合能力的提升。例如,在绘本阅读《母鸡萝丝去散步》中有一幅插画,有的幼儿说是狐狸怕被母鸡发现躲在柱子后偷看母鸡,而有的幼儿说这个是一个铁耙,狐狸正好站在了耙子上,所以杆子翘起来打在了狐狸的脸上。通过这种阅读互动,既让幼儿获得阅读能力的提升,也能够让幼儿在图形中构思表征符号,进一步地促进大班幼儿的前书写技能养成。

(五)发展书写能力,做好隐性支持

1.巩固幼儿正确书写的习惯。良好的姿势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在幼儿一日活动中,幼儿会参与大量的活动,这些活动不仅是为了达到教育目标,也是为了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特别是在大班幼儿的前书写活动中,书写姿势的培养是幼儿最复杂的一项内容,原因是幼儿在此时期活泼好动,如果一直以静止、规范的姿势约束幼儿,反而会激发他们厌烦的情绪。为此,结合幼儿对游戏的兴趣爱好,教师可以将握笔的方法以及正确的书写姿势打印图片展示在墙面上,并编制具有韵律的儿歌让幼儿吟唱,在感受歌谣的同时结合直观的图片来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同时,书写的整洁性也应当在引导中促进,为此,教师可以将一些幼儿的书写作品进行集中展示。如幼儿在游戏故事记录中会选择随机的一个位置进行记录,或是纸面的旁边等,当写不下去或者写满的时候,又随机在另一处继续书写,将不同的作品进行对比,并与幼儿共同探讨“哪种最整洁?”“为什么喜欢它?”通过对比让幼儿懂得整洁的作品能让人看得清晰,同时更受别人的喜欢。

2.培养幼儿书写条理性。就大班幼儿来说,绘画和书写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但两者途径在个性表现上同等重要又相辅相成。可以说,幼儿的涂画是前书写能力形成的前奏,因此,在大班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教师应最大限度满足幼儿的涂画需求,例如一日生活的表格可以将一些表征性的符号融入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从早上幼儿们到达园内签到、天气记录、植被生长记录等等,让幼儿懂得这些符号的表达含义以及给予生活方方面面的便利性[5]。以大班幼儿每日喝水记录为例,一开始都是由教师统一设计的,而幼儿只需要在规定的格子内记录喝水次数,紧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使用不同的杯子、不同的喝水量,最终让幼儿设计表格和记录符号,不断培养大班幼儿在前书写学习中的条理性,并养成良好的习惯。

前书写作为幼儿学习其他课程,以及未来正式书写的基石,其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且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大班幼儿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都达到了能够系统化训练的层面,有利于前书写活动的进行。而在园内的一日活动中,书写能够与各项游戏巧妙融合,能发展幼儿手部小肌肉的灵活与协调能力,逐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参考文献:

[1]年金丽.家庭教育中促进幼儿前书写能力发展的教育策略[J].新课程,2022(14):220-221.

[2]陈爱华.乐游戏悦幼儿促发展:“放手游戏,发现幼儿”的实践之路[J].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2022(3):57-59.

[3]林以绿.中班幼儿前书写能力提升策略:以主题活动“幼儿园的树”为例[J].儿童与健康,2022(3):18-19.

[4]齐鑫.大班幼儿前书写教育研究[D].鞍山:鞍山师范学院,2019.

[5]邹娜.有效推进幼儿前书写能力发展的策略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11):182-183.

猜你喜欢
一日活动大班幼儿游戏
幼儿倾听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
未来英才(2016年18期)2017-01-05 15:37:31
真自主 假主动
如何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襄阳市郊区农村大班幼儿合作能力发展现状研究
亚太教育(2016年31期)2016-12-12 19:19:45
大班幼儿感恩教育实践与探讨
考试周刊(2016年93期)2016-12-12 11:41:49
一日活动中课程游戏化的探索与反思
考试周刊(2016年90期)2016-12-01 07:20:35
增强大班幼儿美术欣赏课有效性的几种策略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飞碟探索(2016年11期)2016-11-14 19:34:47
爆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