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学绘本教学不仅能够减轻学生阅读文字的负担,而且能够实现学生思维空间的拓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文章对中国知网收录以小学绘本教学为研究主题的1483篇期刊论文文献计量并进行元分析,发现小学绘本教学在学科应用中分布不均衡,研究呈现显著地域差异性,在年级分类研究中不够具体,研究缺乏深度、质量有待提高,近年来呈现降温趋势等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即针对绘本教学资源开发不足,应攻克“从无到有”的资源开发难题;针对绘本教学研究深度不够,应秉承“从有到深”的科学研究态度;针对绘本教学方式生成不新,应坚持“从深到新”的现代化路径。
【关键词】元分析 文献计量分析 小学绘本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75(2024)09-27-04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教学逐渐走入简单而趣味的可视化读图时代,可视化的读图不仅能够让学生不再受文字带来的认知图示上的限制,而且能够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绘本正是一种以图片与文字形式共同呈现的可视化图画书,其不仅承载了不同的内涵,而且涉及思维、心理、生态、语言、审美等不同的领域。绘本教学则是以可视化图画书的绘本为载体挖掘丰富资源进行课堂教学,正是结合小学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并适切当下培养学生发展所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的核心素养理念而催生出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减轻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因阅读文字而产生的认知负担,而且能实现学生思维空间的拓展,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本文基于元分析视角,以“小学绘本教学”为研究主题,对中国知网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并提出关于小学绘本教学研究的策略。
一、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元分析及文献计量分析的方法进行相关研究。“所谓元分析就是一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文献分析方法,对相关主题进行一定程度的可视化计量分析,同时又通过文献内容的综合分析,找出当前研究的走向和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未来研究的展望。”[1]文献计量分析是指利用文献计量方法进行文献的梳理分析。“文献计量法是一种定量分析方法,以科技文献的各种外部特征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学与统计学方法来描述、评价和预测科学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其主要特点是输出必是量化的信息内容。”[2]
(二)研究设计
本文以中国知网收录的数据为主要研究来源,检索日期截至2023年11月17日,以“小学绘本教学”为主题进行检索,包含“小学”“绘本”“绘本教学”等关键词,共检索到1655篇论文,经过仔细辨别,剔除不相关内容及内容不涉及小学学段等无效样本后,得到1483篇作为研究的对象,并从学科分类、发表地区、年级分类、引用下载频次、发表时间这五个维度进行分类研究。
二、研究结果的维度呈现与问题分析
(一)维度一:学科分类呈现与问题分析
根据绘本在不同小学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可关注学科间的均衡发展。将已有研究对象进行学科分类,主要划分为语文、数学、英语、美术、道德与法治、其他类。根据统计,绘本教学应用于语文学科研究的文献共计230篇,占比15.5%;应用于数学学科研究的文献共计60篇,占比4.0%;应用于英语学科研究的文献共计1105篇,占比74.5%;应用于美术学科研究的文献共计40篇,占比2.7%;应用于道德与法治学科研究的文献共计13篇,占比0.9%;应用于其他学科研究的文献共计35篇,占比2.4%。由此可见,小学绘本教学在学科应用中分布不均衡。
绘本在小学英语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占比最高,其次是语文学科、数学学科。从学科性质上看,英语和语文作为语言类学科,利用绘本中丰富有趣的图画、故事情节,能够为学生建构一个学习语言的情境,丰富学生的认知图式,增加学生的知识广度与深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英语和语文学科占比较高。然而,研究绘本应用于英语学科教学中的占比又远远高于研究语文学科的占比。究其原因,是因为绘本最早起源于西方,“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于1658年出版的《世界图解》被认为是最早的绘本。该书是第一本用图画传授知识和语言的儿童百科全书”。[3]因此,国外绘本资源积累相对丰富。同时,将绘本引入中国本土时可能出现文化差异,翻译难度较大,可利用国外绘本资源较少,加之中国本土原创绘本资源在技术上、人才上面临困境[4],因此英语绘本资源远远多于中国本土绘本资源,这也导致小学绘本教学资源在英语学科中的应用远远大于语文学科中的应用。此外,数学学科作为理科类学科,更加注重思维严谨、逻辑判断、空间想象等特点,符合数学学科特点的绘本资源开发过于缺乏,以致绘本教学在小学数学学科中的应用研究并不广泛。
综上所述,小学绘本教学在学科运用中分布不均衡,其主要源于各学科自身特点的影响及原创绘本资源的开发不足,进一步说明小学绘本资源的开发要根据学科特点并结合学生的发展规律。
(二)维度二:发表地区呈现与问题分析
根据文献发表地区分布情况,可分析绘本教学研究的地域差异性。将研究对象发表地区的发表数量从高至低进行排名,选取发表量排名前九的地区:研究对象中发表地位于江苏的文献共计603篇,占比40.6%;发表地位于甘肃的文献共计121篇,占比8.2%;发表地位于山东的文献共计87篇,占比5.9%;发表地位于福建的文献共计60篇,占比4.0%;发表地位于广东的文献共计41篇,占比2.8%;发表地位于浙江的文献共计34篇,占比2.3%;发表地位于北京的文献共计31篇,占比2.1%;发表地位于安徽的文献共计22篇,占比1.5%;发表地位于江西的文献共计18篇,占比1.2%。由此可见,研究呈现显著地域差异性。
根据统计,江苏关于小学绘本教学主题的研究占比最高,其余各地占比都比较低。这表明沿海一带是小学绘本教学的主要发展阵地,由于绘本从国外传入,沿海地区是最早接触绘本的,因此绘本资源较为丰富。对于内陆地区而言,接触绘本的时间较晚,导致绘本资源利用不足。因此,打破地域性差异是解决绘本资源利用不足问题的方向。
(三)维度三:年级分类呈现与问题分析
根据小学绘本教学应用于不同的年级阶段,可分析小学绘本教学研究对象的适用范围,为使用绘本教学提供一定指导。将研究对象1~3年级分为低年级学段,其文献发表量为179篇;将4~6年级分为中高年级学段,其文献发表量为48篇;将1~6年级分为小学综合学段,其文献发表量为1256篇。由此可见,小学绘本教学在年级分类研究中不够具体。
根据统计,绘本教学在小学综合阶段的教学应用中研究热度最高,研究对象为具体年级的关注点远远低于综合阶段,可见研究者重点将绘本教学理论聚焦在小学综合学段的应用,从全局观上研究绘本教学,研究角度多是综合性的,不具有对具体年级的针对性。除此之外,在具体学段之间,研究对象为低年级的文献发表数量高于研究对象为中高年级的文献发表数量。“小学低年级正处于从前运算向具体运算的过渡阶段。他们的思想处于早期具体运算阶段,用图像思考的能力比抽象的思维能力高,对图像的敏感性比语言高得多。”[5]研究者关注到低年级学生发展的特殊性,偏向于利用绘本在低年级学段中的教学,只有部分研究者将关注点放到了高年级学段上。
综上所述,小学绘本教学在研究中主要以综合学段和低年级学段为主,这表明绘本教学研究范围不够具体化,研究深度、具体度不够,因此未来的研究要具体深入到各个年级。
(四)维度四:引用下载频次呈现与问题分析
本文选取排名前九的高频被引文献进行分析(见表1),根据整体文献下载量及高频次引用量,可探究文献发表质量和研究深度。
表1 高频被引文献览表
[排名 作者 题名 发表来源 时间 被引用量 下载次数 1 王蔷,敖娜仁图雅 中小学英语绘本教学的途径与方法 课程·教材·教法 2017 369 18143 2 张薇 英语绘本教学对小学生英语阅读效果的影响 西北师范大学 2020 294 26599 3 陈晴 小学英语绘本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聊城大学 2018 228 27538 4 张敏 小学英语绘本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16 170 5715 5 姚颖 中国当代小学绘本教学的创新与思考 课程·教材·教法 2017 135 5070 6 陈晓瑜 小学英语中绘本教学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 2018 99 14632 7 牛振青 利用绘本教学提升培智学校低年级段学生语文能力 苏州大学 2017 68 12709 8 王莉 绘本教学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研究 扬州大学 2019 54 3826 9 朱玉函 小学低年级绘本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15 37 1257 ]
由表1可知,小学绘本教学研究缺乏一定深度,质量有待提高。在这9篇论文中,具有一定学术性,引用价值较高。其中,核心期刊《课程·教材·教法》和《北京教育学院学报》各占2篇,说明核心期刊发文量仍然较低,总体发表质量有待提高。此外,大部分研究者的主要研究视角为问题对策类,只有姚颖针对小学绘本教学进行评价研究。“教学评价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教育研究中的一个大难题,其难点并不在于研究本身,而在于研究与实践之间的强大张力。”[6]因此,在未来的研究过程中增加对小学绘本教学评价研究,是深层次研究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五)维度五:发表时间呈现与问题分析
根据发表时间趋势变化,可分析此研究主题的关注度,厘清未来研究方向。以中国知网数据库平台中发表的以小学绘本教学为主题的研究成果为对象,根据文献发表时间进行分析,具体情况见图1。
由图1可知,近年来发表呈现降温趋势。针对小学绘本教学主题的研究关注点开始于2011年,2011年至2020年期间绘本教学研究的热度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在2011年至2016年之间上升趋势幅度较为缓慢,从2017年至2020年研究热度迅速增长,增长幅度较大,到2020年达到顶峰。这主要源于2016年国家提出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相关政策,而绘本教学正是为响应培养核心素养、实现全面发展政策的具体实践路径。2020年后呈现下降趋势,这表明关于小学绘本教学研究需要重新审思,研究者应从更新一层的视角出发,小学绘本教学研究才能有新的突破。
三、针对对小学绘本教学研究问题的相关策略
本文在对小学绘本教学研究进行元分析后,提出对小学绘本教学研究策略,以期对后续的小学绘本教学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帮助。
(一)针对绘本教学资源开发不足,应攻克“从无到有”的资源开发难题
小学绘本教学在学科中分布不均衡、出现地区差异性等问题,都源于绘本教学资源开发不足,因此开发绘本教学资源已经成为教学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
第一,需要推进原创资源开发建设。从教师层面而言,之所以原创绘本资源较少,是因为缺乏创作者,因此应鼓励教师拓展思维,成为绘本资源的原创者,能够根据学科特点,挖掘有效的潜在信息,创新绘本进行教学设计,形成独特的教学案例,并纳入教师教学资源库,以实现原创小学绘本教学资源共享。从学生层面而言,可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尝试创作符合自己年龄认知的绘本,做到“真正以主人翁的角色参加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将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付诸实践中”[7]。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而且能够为教师绘本教学提供一定素材。从学科层面而言,以跨学科视域融入绘本,可让单一学科走向跨学科整合,扩大学科与学科之间的整合范围,让学生从多维度、多角度审视问题,以点到面,形成更加全面的综合分析。
第二,打破地域壁垒,开展跨地域合作。强调资源公开共享,利用信息技术突破区域的差异性,使教育质量发展较高地域与教育质量发展欠缺地区实现信息技术的对口帮扶,打通、连通、畅通小学绘本教学资源网络渠道,解决教师利用绘本进行教学中存在的资源缺乏问题。
(二)针对绘本教学研究深度不够,应秉承“从有到深”的科学研究态度
针对小学绘本教学研究不具体、研究深度不够的问题,首先,应深入具体年级,聚焦到每一单元、每一知识点,剖析教材与教学目标,真正做到利用绘本教学融入每一个知识点。以小学数学中的多边形教学为例,可以从三角形的视角绘画出认识多边形、串联故事将多边形面积及多边形的内角和等知识点串联在一起,不仅聚焦到具体年级和具体的知识点,而且能够让学生提前了解后续知识。其次,提高研究质量,注重小学绘本教学评价研究。教学评价是一项反馈机制,能够清楚了解绘本教学是否适用于该学科,是否能够提高教学质量,是否能够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应采取观察、访谈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并以表现性评价为主,在不断反馈的过程中完善小学绘本教学及其评价机制,提高利用小学绘本教学的质量,进一步加深小学绘本教学研究的深度。
(三)针对绘本教学方式生成不新,应坚持“从深到新”的现代化路径
小学绘本教学研究出现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在于近年来小学绘本教学方式生成不具创新性。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小学绘本教学需要实现数字化教学转型,创新开发动态的可视化资源,因此现代化绘本教学方式值得继续探讨,将绘本教学结合微课等信息化技术教学,是实现现代化教学的实践路径。绘本教学聚焦于微课等信息化技术教学,“可以将声音、图像、动画、影像等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模仿自然界中的声、色、形,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障碍”[8],其可以视频方式呈现,促使绘本资源“活”起来、动起来。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可利用现代化软件把符合小学教学的绘本通过音频合成生动的故事视频,聚焦关键信息,模拟人物对话,创设情境,设计学生配音游戏等,增加小学绘本教学的趣味性。总之,小学绘本教学要不断与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相结合,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才能延续绘本教学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梅培军.高等教育中翻转课堂研究的元分析:基于CSSCI源期刊数据的计量分析[J].高等理科教育,2019(1):7.
[2]朱亮,孟宪学.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比较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6):64.
[3]黄晓彬,周险峰.中小学英语绘本教学研究审思[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8,18(5):54.
[4]姚颖.中国当代小学绘本教学的创新与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7,37(10):94-99,121.
[5]彭俊筑.小学低年级语文绘本教学现状及应用研究:以贵阳市M小学为例[D].赣州:赣南师范大学,2023:20.
[6]同[1]12.
[7]陈永畅.给数学教学添一道“味”:基于绘本的小学低段数学教学内容创生研究与实践[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20:14.
[8]季宇华.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英语绘本教学实施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9(2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