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实践审思与改进路径

2024-12-31 00:00:00袁秋红张喆李雪梅
基础教育研究 2024年9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幼儿园

【摘 要】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的育人方针的重要内容,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也明确了劳动教育的重要地位。学前期是幼儿认知、人格、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期,在学前教育阶段实施劳动教育能够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幼儿园劳动教育附着于幼儿在园一日生活和保教活动,具有强烈的生活性、浸润性、趣味性和情感性。当前幼儿园劳动教育有多种实践类型,但存在劳动教育概念窄化、内容碎片化、活动形式化等问题。为优化幼儿园劳动教育实践,要转变理念认识,将劳动教育内容系统化,提升教师教育能力,整合劳动教育资源。

【关键词】幼儿园 劳动教育 幼儿劳动

【中图分类号】G61"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75(2024)09-88-04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新时代党和国家对劳动教育十分重视。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新时代劳动教育作了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1]。为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政策要求,教育部直接出台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了劳动教育的性质、目标、内容、途径等。

学前期是儿童认知、人格、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期,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开端。虽然国家政策未明确将幼儿园纳入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体系,但是不可否认,幼儿园劳动教育对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劳动教育本身也是幼儿园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必要手段和途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将萌发幼儿爱劳动的情感作为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近年,随着劳动教育受重视和幼儿园科学保教越来越受关注,不少幼儿园也在探索实施劳动教育,并形成了一些经验做法,但整体来看,幼儿园劳动教育实践仍存在不同程度的边缘化、形式化、片面化等问题。为积极发挥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意义价值,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奠定基础,亟须进一步分析幼儿园劳动教育实践状况,总结经验、明确问题,进而有效改进。

一、幼儿园劳动教育内涵与价值

(一)幼儿园劳动教育内涵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规定,也是实现人的价值的根本途径,人的价值就在于他在劳动中创造了价值”[2]。可见,劳动作为人类特有实践化活动,是人的本质属性。因而,劳动教育是基于人、培养人、发展人的教育[3],“劳动教育的目的是育人,劳动教育的价值是为了催生劳动精神”[4]。从正式教育机构的角度来看,劳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形成劳动价值观和养成劳动素养为目的的教育活动。[5]既包括观念层面对劳动的认知、态度与情感,又包括行为层面的劳动技能与习惯。

劳动及劳动教育的本质是理解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基础,同时因为幼儿的认知能力和身体机能均处在初步发展阶段,学前阶段的劳动教育具有独特的含义和表现形式。陈鹤琴认为,幼儿劳动教育是培养幼儿爱劳动和爱劳动人民的情感,学习初步的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6]霍力岩教授结合劳动及劳动教育内涵将幼儿园劳动教育定义为幼儿在亲身实践及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有目的、有意识地运用体力和智力来改造外部世界,以促进幼儿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获得、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以及劳动情感形成的一种教育活动。[7]幼儿园劳动教育依赖于幼儿在园一日生活和保教活动,相较于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的获取,更注重劳动情感和劳动习惯的养成。因此幼儿园劳动教育具有强烈的生活性、浸润性、趣味性和情感性。

(二)幼儿园劳动教育价值

劳动是人所特有的活动,劳动教育的目的在于综合育人,因而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核心目的在于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具体来看,幼儿园劳动教育具有多重价值。

一是幼儿在劳动中实现身体成长。劳动对人的身体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对处于成长关键期的幼儿而言,更是其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8]在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中,整理床铺、洗杯子、整理玩具、手工制作等自我服务性质劳动对幼儿大小肌肉的发展、动作协调等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二是以劳动促进幼儿积极情绪状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将情绪安定愉快作为幼儿健康领域的重要发展目标。在劳动活动中,幼儿通过操作参与、体验探索劳动的乐趣,这种自由愉悦的劳动使幼儿获得价值感和满足感,同时收获劳动成果也将促进幼儿形成积极情绪。三是通过劳动培育幼儿社会性发展。幼儿园劳动教育是发生在幼儿真实的洗脸、刷牙、穿衣和吃饭等生活场景之中的,很多问题需要幼儿和同伴沟通合作、交往互动去解决。可见,劳动是培育幼儿独立生活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良好的劳动教育不仅可以使幼儿在劳动过程中领会劳动的意义、了解劳动知识、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而且能促进幼儿情绪情感发展和独立自主能力养成。

二、幼儿园劳动教育实践与审思

随着政策积极引导和学前教育实践改革发展,近年,幼儿园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积极开展劳动教育活动,为培养幼儿劳动意识、激发幼儿劳动情感起到了促进作用。但同时还存在劳动教育简单化、形式化、功利化等现实问题。

(一)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实施方式

1.开展劳动主题教育活动

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是以幼儿为主体开展项目式活动或围绕某个主题实施一系列具有整合性、自主性、开放性、生成性的教育活动。不少幼儿园利用重要的节日来开展劳动主题教育活动,一些幼儿园会开展专门的劳动教育周,组织“劳动最光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劳动的事情我能行”“帮父母做家务”“我是劳动小模范”等多项主题活动,形式上包括邀请家长或教师给幼儿讲解相关知识、在幼儿园进行劳动体验、开展劳动比赛等。

2.在生活活动中进行劳动教育

幼儿在园一日生活包括了多个环节,从入园到进餐、从盥洗到如厕,从午睡到起床,再到最后离园,各个环节都可以是劳动教育的契机,其中生活活动成为不少幼儿园进行劳动教育的载体。生活活动中的劳动教育可分为自理性劳动教育和服务性劳动教育。[9]自理性劳动教育是通过在生活常规中引导幼儿力所能及进行自我服务,进而锻炼幼儿基本的生活技能和生活习惯。例如在入园环节自主将书包、水杯放到正确位置,在进餐环节能够逐步自主进食、擦拭桌子、整理餐具、饭后漱口,在午睡环节渐渐能正确穿脱衣服、叠放衣服、整理床铺,等等。服务性劳动教育即鼓励支持幼儿在生活活动中对同伴、他人、班级等进行服务,锻炼劳动技能的同时激发劳动意识和劳动情感。例如晨间让幼儿和教师一起进行活动前的准备工作,作为值日生帮助分担班级的餐前发放餐盘、餐后清理桌面、布置活动场地、整理活动材料等各项常规活动的组织管理工作。在生活活动中进行劳动教育能使幼儿具备动手能力和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还能强化幼儿的责任意识。

3.在区域活动中开展劳动教育

实际教学中,幼儿园将区域游戏作为对幼儿劳动教育的方式,充分利用不同区域活动材料和活动内容进行多种形式的手工制作和劳动体验。角色区、美工区、动物饲养区、植物种植区等都是常见的劳动教育场所。在角色区,幼儿可以扮演医生、警察、理发师、厨师等进行不同职业的劳动体验。在美工区,通过木艺乐园、美食工坊、扎染工坊等,让幼儿运用多种材料进行小制作,通过实践操作,体验劳动创作的过程与乐趣。在动物饲养区、植物种植区,幼儿通过饲养小动物、种植植物,掌握初步的劳动知识与技能,体验饲养和种植的辛劳与乐趣,培养幼儿对劳动的热爱。

4.依托家长开展劳动教育

“家庭中的劳动教育具有时间上的优先性、影响上的终身性、内容上的生活性、实施手段的针对性和灵活性。”[10]因此通过家园合作,依托家长开展劳动教育也是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的一种形式。具体方式上,有的利用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告家长书等形式指导家长具备对幼儿劳动教育的意识和方法。有的幼儿园教师会布置一些家园共育任务,让幼儿主动在家务劳动中行动起来,进行摘菜、叠衣服、打扫房间、收拾餐具等家务实践。依托家长积极为幼儿参与家庭劳动创造机会与条件,幼儿在家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使其在幼儿园中获得的劳动意识、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在家庭生活环境中得到发展。

5.依托社区开展劳动教育

社区是幼儿成长的重要场域之一,其场域的开放性和外延性、人员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资源的充足性和流动性的特点,能够有效地补充家庭和幼儿园的劳动教育资源。[11]幼儿园与社区的联动能够充分发挥社区的空间资源与人力资源优势,为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开展提供多样化的支持。目前,幼儿园依托社区开展劳动教育的方式主要是利用社区的一些场地资源组织相关活动,例如组织幼儿及其家庭参加社区环境环保行动、照顾敬老院老人行动,利用社区土地资源开展农庄的耕种行动等。还有的幼儿园会邀请一些社区工作者参与到幼儿园的劳动教育活动中,为幼儿园活动开展提供支持。

(二)幼儿园劳动教育实践存在的问题

1.劳动教育概念窄化

一些幼儿园往往将劳动教育的概念窄化为幼儿对劳动工具的认识和简单的劳动行为体验,甚至将劳动教育窄化为体力劳动,认为开展劳动教育就是组织幼儿扫地、捡垃圾、拔除杂草、整理玩具、独立穿脱衣服等。劳动教育活动局限在培养幼儿自理能力以及单纯的身体劳动锻炼上,更多地关注劳动技能,忽视对劳动意义的理解、劳动情感和劳动态度的培养。这是由于一些幼儿园教师劳动教育意识薄弱,自身对劳动概念的认识缺乏全面性和深入性,劳动教育概念被窄化,使得幼儿园劳动教育活动存在片面化的问题,幼儿的劳动认知、劳动意识、劳动情感方面难以得到提升。

2.劳动教育内容碎片化

目前,学前教育阶段劳动教育暂未出台专门的劳动教育类政策文件,幼儿园劳动教育内容体系总体上缺乏顶层设计。因此幼儿园在开展劳动教育实践中,往往是和幼儿园一日生活、各领域课程或一些主题活动相结合。而幼儿园一日生活各环节有相应的任务,各领域课程开展也有相应的课程目标和内容体系,一些教师在其中进行劳动教育具有很大随意性,缺乏对劳动教育内容的统筹规划和设计。这导致劳动教育内容呈现出碎片化的状态,统整性和系统性明显不足。受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特点的限制,幼儿无法将碎片化的劳动教育知识进行自我整合。不完整的劳动知识和体验直接影响劳动教育的效果。

3.劳动教育活动形式化

在幼儿园各种各样的劳动教育活动中,存在形式化问题。一些幼儿园对劳动教育到底应该教什么认识理解不足,很多活动有“劳”无“育”。例如日常的值日、打扫清洁、整理玩具餐具等,仅停留在幼儿劳动行为的表面,没有体现劳动教育的实质。劳动主题活动、区角体验活动等只是偶尔性的特殊活动,虽然表面上容易出现儿童积极参与的态度,但是“热热闹闹”的活动背后,幼儿对劳动价值体验却不足,活动难以对他们产生持续性的影响。此外,部分幼儿园顾及幼儿的健康与安全等诸多因素,开展的劳动教育活动大多“浅尝辄止”,幼儿劳动教育体验趋于表面化,实际上劳动的育人功能并未有效发挥。

三、幼儿园劳动教育实践改进路径

幼儿的身心发展和学习方式具有独特性,幼儿在幼儿园的劳动活动区别于日常劳动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劳动教育实践。为应对当前幼儿园劳动教育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可以从观念认识、课程活动、教育能力、资源整合多方面入手,促进幼儿园劳动教育价值的实现。

(一)理念先行:树立科学的幼儿劳动教育观

观念对行为具有指导作用,要优化幼儿园劳动教育实践,首先要改变观念意识。幼儿园管理者层面需要充分认识到劳动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价值,理解劳动教育在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教师要全面理解劳动及劳动教育的内涵,树立科学的幼儿劳动教育观,将幼儿劳动意识萌发、劳动行为体验、劳动情感调动充分结合,避免单一片面地开展体力劳动和认识劳动。家长层面也需要更新教育观念,积极创造条件和配合幼儿园让幼儿获得劳动机会,并能够在幼儿的劳动实践中正向引导,让幼儿发现劳动之美。此外,幼儿园和家庭是对幼儿发展产生影响的最主要环境,教师和家长树立正确劳动教育观的同时,需要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榜样示范,和幼儿一起参与劳动活动,以自己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尊重劳动的情感激发幼儿的劳动情感。

(二)课程为基:劳动教育活动系统化

劳动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幼儿在劳动实践中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因此开展系统化的劳动教育十分必要。幼儿园可以将劳动教育活动课程化、系统化,以“劳”为核心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设计与安排,使各种类型劳动教育实践能够有机统整起来。幼儿园要对劳动教育进行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设立科学合理的劳动教育目标,围绕目标找到劳动教育与一日生活各环节、各领域课程的联系生长点。依据这些生长点设置劳动教育的内容并有目的地组织实施,确保教育内容形成体系。无论是在幼儿园一日生活还是领域课程中,教师要注重劳动教育的连贯性与整体性,为幼儿提供完整的、积极的劳动教育环境与劳动情感体验,尽量让每个幼儿都参与到劳动中亲身体验、实践操作和积极表达。同时,要立足幼儿的年龄特点与身心发展水平,整合幼儿园内资源与大自然资源,合理设计劳动教育活动内容与难度,将劳动教育贯穿幼儿整个生活、游戏和学习过程之中,使其零散的劳动经验与劳动情感得到加工、整合,获得完满的劳动体验。

(三)教研支撑:提升教师劳动教育能力

教师的教育能力和专业性直接影响幼儿园劳动教育质量。新时代的劳动教育特征要求教师具备劳动专业技能、劳动情景创设、劳动活动引导、劳动教育效果评价等关键能力。[12]因此幼儿园劳动教育实践的改进需要大力提高教师劳动教育能力,而教研是立足实践、服务实践,实现教师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在幼儿园层面,要将专门的劳动教育主题教研纳入幼儿园园本教研计划,定期开展全园和各年级组的教研活动,教师共同交流、相互分享劳动教育经验。在区域层面,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要为幼儿园教师提供劳动教育培训机会与资源,并组织区域内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交流活动。通过多种方式,为幼儿园教师不断学习新的劳动教育思想、劳动教育方法提供路径,提高幼儿园教师劳动教育方面的专业意识、专业素质与专业能力。

(四)资源共享:整合劳动教育资源

幼儿园劳动教育实践的优化需要整合家庭和社会的劳动教育资源。首先,要整合家庭资源,强化幼儿劳动经验。幼儿园要充分发挥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形成家园共育合力。一方面,幼儿园可以邀请不同职业的家长入园向幼儿讲述自己的职业特点,以及劳动为自身、他人以及社会带来的收获和影响。另一方面,家长要积极配合幼儿园的劳动教育,让幼儿在家庭的良好环境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劳动习惯。其次,要整合社区资源,拓宽幼儿劳动场域。社区是幼儿园劳动教育和家庭劳动教育的延伸,也是开展劳动教育的必要途径之一。幼儿园可以将“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一方面,可以请社区人员走进幼儿园,充分利用社区的人力资源,组织相关劳动教育活动,宣传正确的劳动观念,丰富幼儿对劳动形态以及劳动内容的认知。另一方面,幼儿园可以走进社区,利用社区的劳动场地、劳动工具等物质资源,为幼儿提供真实的劳动场景,让幼儿在广阔的社区场域中,将劳动经验与社区经验连结起来,亲身体验劳动的魅力,获得真实的劳动体验。

【参考文献】

[1]王定华.试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意蕴与方略[J].课程·教材·教法,2020,40(5):4.

[2]张艳玲.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J].理论学刊,2022(6):75.

[3]顾建军,毕文健.刍议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的一体化设计[J].人民教育,2019(10):11-17.

[4]严冬.新时期劳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探索: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设计》[J].教育发展研究,2021,41(21):86.

[5]檀传宝.劳动教育的概念理解:如何认识劳动教育概念的基本内涵与基本特征[J].中国教育学刊,2019(2):82-84.

[6]吴玲.陈鹤琴幼儿劳动教育思想探要[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6(1):128-132.

[7]霍力岩.幼儿劳动教育:内涵、原则与路径[J].福建教育,2018(47):16-19.

[8]余露,成云,卢清.新时代幼儿劳动教育:本体价值、现实困境及改进策略[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22,38(7):79-84.

[9]邱志华.从一日活动谈幼儿园劳动教育:以深圳市盐田区机关幼儿园为例[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0(14):14-17.

[10]徐东,程轻霞,彭晶.幼儿园、家庭、社区协同推进幼儿劳动教育的意义与路径[J].豫章师范学院学报,2021,36(6):53.

[11]胥兴春,姜晓.社区参与:幼儿劳动教育的协同共育[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107-113.

[12]姜宇航.劳动教育专任教师的关键能力及养成路径[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4(6):107-112.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幼儿园
幼儿园里欢乐多
我爱幼儿园
幼儿园(2020年14期)2020-11-10 09:06:24
欢乐的幼儿园
幼儿园(2020年22期)2020-03-29 02:17:52
我爱幼儿园
幼儿园(2020年22期)2020-03-29 02:17:44
幼儿园是我们的家
大灰狼(2018年9期)2018-10-25 20:56:42
爱“上”幼儿园
邓颖超的妇女劳动教育思想
文教资料(2016年25期)2017-02-22 17:40:36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求知导刊(2016年24期)2016-10-14 12:3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