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责任成本管理在水电施工企业的生产建设和经营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水电施工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文章首先阐述责任成本的概念,再讨论责任成本管理对水电施工企业的积极意义,然后分析水电施工企业责任成本管理现存的一些突出问题,最后立足水电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和成本管理需求,就如何提高水电施工企业责任成本管理成效提出一些措施与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电施工企业;成本管理;责任成本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4.18.018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24)18-00-03
0 引 言
随着责任成本管理工作质量在水电施工企业整体经营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大部分水电施工企业的经营者与决策者都致力于探索责任成本管理的应用。从实际应用情况来看,虽然责任成本管理给水电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带来了新的管理思路与管理视角,进一步增强了水电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规范性与科学性,也取得了一定的管理成效,但是现存的一些问题仍然较为突出、不容忽视,尤其是在责任成本预算管理和责任成本考核等方面,亟待研究与解决。
1 责任成本的基本概念
成本可以分为可控成本与不可控成本,一般讨论的成本均为可控成本,责任成本则是根据成本中心进行归集的可控成本。权利、责任、利益的统一是现代企业重要的管理理念,通过权责利一体的管理制度建设,能够切实避免问责无人和利益瓜分的情况出现。在权责利一体观念的引导下,责任成本的概念应运而生[1]。责任成本可分为两个部分,其中的责任即经济责任,责任成本则是将成本与经济责任进行结合,将经济责任成本化并落实到各个部门、班组以及个人。将成本与经济责任相结合不仅能够进一步提高企业相关人员对成本管理的重视程度,同时还能够通过落实经济责任来提高部门负责人和具体执行人在成本管理工作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2 水电施工企业加强责任成本管理的积极意义
2.1 加强责任成本管理有助于提升企业经营效益
水电施工企业面临着极为激烈的同行竞争以及与其他行业企业的跨领域竞争,为此,许多水电施工企业不得不通过尽可能压低价格的方式增加中标机会,保证企业生存。然而,压低价格必然会导致利润空间被压缩,这时水电施工企业就必须通过更为精细化与精益化的管理来保证企业预期经营效益和经济收益。加强责任成本管理,能够更准确地把控成本源头,增强责任中心的成本管理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最大限度实现成本有效控制,从而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益。
2.2 加强责任成本管理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综合管理能力
自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发展阶段以来,高质量发展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目标。随着竞争日益激烈、技术不断迭代更新,综合管理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整体效益与发展上限。对水电施工企业而言,成本管理十分重要,对企业综合管理能力的提升也产生了深远影响[2]。水电施工企业加强责任成本管理,能够以责任中心为单位,更好地带动部门、员工围绕降本增效开展具体工作,构建起更科学有效的成本管理体系网络,再通过严格且科学的成本管理流程对企业各环节、流程实施精确管理,在保证成本有效管理的同时切实推动水电施工企业整体的规范化、标准化以及制度化建设进程,从而达到提升企业综合管理能力的目的。
3 水电施工企业责任成本管理现存典型问题
水电施工企业责任成本管理涉及诸多方面的工作内容,而责任成本预算管理作为核心内容之一,其管理问题将直接影响到责任成本管理的整体成效。鉴于责任成本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以及篇幅限制,以下部分将重点讨论责任成本预算管理存在的普遍问题。
3.1 责任成本预算编制质量较差
在责任成本预算编制方面,大部分企业仍然将其视为成本管理部门的一家之责,其他部门及负责人不仅参与积极性不足、缺乏配合意识,还存在着消极应对的情况,如资料提供不够及时和不全面、态度敷衍等,所提供的数据资料质量往往较差,缺乏针对性与应用价值,成本管理部门很难根据这些数据资料进行有效的针对性分析以及成本预测和发展预判。同时,由于资料数据不完善,如成本要素不全、成本要素消耗情况不明、预算单价缺失等,成本管理部门难以准确测算目标利润率,最终导致水电施工企业的责任成本预算编制质量无法得到保证,也无法发挥责任成本预算应有的指导与纠偏作用。
3.2 责任成本预算无法有效下达
责任成本预算要想得到有效执行,除了需要预算编制科学合理,同时还需要有效下达与指导。但是,目前许多水电施工企业在责任成本预算的下达上存在较多问题,如预算下达没有触及基层和一线,所下达的任务空泛笼统、缺乏指导性,没有对能够直接影响责任成本预算执行的生产费用、成本水平、成本降低率进行细化与规定,责任成本预算下达过程中缺乏具有针对性和行之有效的措施与指导规划,从而导致基层与一线施工人员难以准确把握管理与执行重点。
3.3 责任成本预算分解笼统粗糙
责任成本预算分解是为了将笼统模糊的整体目标分解成能够得到有效执行的具体目标,同时,责任成本预算分解能够达到分步骤、分阶段有效监管预算执行的目的,确保预算执行与预算管理始终契合责任成本预算整体目标以及企业的根本发展方向。但从目前情况来看,责任成本预算分解存在的问题较多。例如,分解形式化现象突出,没有契合实际情况,只是在形式上进行分解,或者没有立足水电施工企业的特点和具体施工阶段(材料进场与检验、水管电线定位、水电布线、水电验收、封槽等),盲目照搬照抄其他企业的责任成本预算分解方案,导致实际成本支出与目标成本相去甚远,责任成本预算难以对实际成本支出起到指导与纠偏的作用。此外,责任成本预算分解细化不足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导致实际施工过程中难以保证成本的规范化与精细化管理,无法真正实现成本管理目标。
3.4 责任成本预算执行成效较差
责任成本预算执行是责任成本管理的关键一步,执行是否规范有效且积极,直接决定了责任成本管理的最终成效。但是,目前许多水电施工企业并没有相对规范的责任成本预算管理体系和指导方案,使得项目部在责任成本执行过程中,无论是成本规划、施工方案,还是管理措施,都没有有效的指导与参考。因此,其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只能按照以往的项目管理经验和部门负责人的个人主观判断,从而让表面上的科学管理实际上又回到了并不科学严谨的经验主义道路上。此外,由于基层管理人员缺乏整体意识和全局观念,在责任成本实际管理工作中容易出现管理计划与实际情况脱节的情况,成本管理往往呈现出不成体系、不得要领、抓小放大、抓点放面的问题,从而难以保证责任成本管理的实际成效。
3.5 责任成本预算考核形式化突出
随着水电施工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不断增大,项目承揽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头等大事,许多企业出现了工程相互倾轧的情况,有时候前一项工程还未完全竣工验收,项目部管理人员就已经被抽调去新的项目组负责新的项目工程,管理人员的提前调离直接导致本应在项目工程结束后进行的责任成本考核沦为一纸空文。这样的情况不断出现不仅直接导致责任成本管理失效,而且严重扰乱了水电施工企业正常的管理秩序,大大影响到企业的综合管理能力。即便一些企业坚持进行责任成本考核,也会因为时间仓促或考核规范性不足等,导致考核人员缺乏积极性,被考核人员缺乏配合意识,使得责任成本考核工作流于形式,无法发挥实际作用。
4 水电施工企业责任成本管理成效的提升措施
4.1 规范与细化责任成本预算编制
第一,责任成本预算编制必须坚持科学、准确、合理、可行等基本原则。第二,鉴于工程项目部在责任成本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在责任成本预算编制过程中,应特别强调项目部全程参与责任成本预算编制,并保证项目部负责人能够在预算编制过程中拥有一定的话语权,这样不仅能够消除项目部对上级所下达的责任预算任务的抵触情绪,还能够确保责任成本预算最大限度契合项目部的具体情况和工作需求。第三,在细化责任成本预算编制方面,不仅要细化预算编制内容、避免笼统粗糙,同时还应细化预算编制审核流程,确立责任预算评审机制和决议机制,保证责任成本预算既符合企业的整体发展,也能够满足具体项目的管理需求,为责任成本管理工作达到预期成效打好基础[3]。
4.2 提高责任成本预算下达的有效性
提高责任成本预算下达的有效性应当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工作:第一,确保责任成本预算与成本计划以及具体实施方案同时下达。第二,加强责任成本预算实施方案的细化与内容规范,如要强化对各成本要素目标成本的确定与细化,提高目标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可比性,增强成本偏差的纠错能力。
4.3 重视责任成本预算分解的科学性
责任成本预算分解是责任成本预算能够在实际施工和管理各环节有效落实的先决工作,通过责任成本预算分解,能够实现目标成本与实际成本的阶段性有效对比,发现偏差并及时纠错。因此,责任成本预算分解是责任成本预算下达项目部以后需要开展的重要工作。在实际的项目施工中,管理内容复杂,交叉环节较多,无法真正保证能够完全按照固有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管理费等项目进行分解,加之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实际成本归集的准确性还会受到诸如盘点全面性不足、工程量核算粗糙、设备机械费用分摊滞后等其他因素的影响,成本归集的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为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切实保证责任成本预算科学分解,项目部应当改变传统的预算分解思路,以成本要素为目标进行分解,提升预算分解的科学性。具体来说,改变固有的以分部分项目工程为对象的归集方式,转为以阶段性为单位的归集方式,对阶段内产生的实际成本及时归集,如人员工资、采购物资单价、物资半成品单价、机械设备租赁费用、固定资产折旧、配件购置与使用费、设备机械维养费等,从而提高目标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对比直观性,以便及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纠错。
4.4 切实保证责任成本预算有效执行
第一,企业不仅需要保证责任成本预算与成本计划和执行方案同步下达,还需要切实结合项目具体情况进一步提高成本计划与措施的针对性。例如,围绕目标成本建立起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措施费、管理费等在内的一整套完整的管理体系。第二,结合项目具体情况和成本要素进行相关内容的预判与分析,为项目部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供参考与指导,如确定成本必亏项目、成本可控项目、成本短板项目,准确分析哪些项目可以通过争取索赔降低成本[4]。第三,项目部管理人员在执行责任成本计划的过程中应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寻求总额控制方法并积极进行总额控制,同时关注各成本要素的核算与分析,对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进行动态化核算与对比,重视问题原因查找与纠错措施的研究和实施,确保责任成本预算能够最大限度得到有效执行。
4.5 完善与优化责任成本考核机制
鉴于前文中提到的存在于责任成本考核中的种种问题,切实加强责任成本考核应当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工作:第一,严格落实项目结束后的责任成本考核制度,合理部署人员调度,避免出现项目尚未完成而项目部管理人员与负责人已经被调走的情况,避免责任成本考核沦为一纸空文。第二,增大责任中心在责任成本考核工作中的话语权,充分听取责任中心对责任成本管理的意见与建议,提高责任成本考核被考核部门及人员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第三,立足项目本身的责任成本管理目标与管理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考核指标设计与考核标准制定,同时合理规划考核周期,优化考核流程,保证考核工作有序推进。第四,在完善经济成本考核指标的同时,关注质量成本指标、时间成本指标的严格考核,确保考核指标体系的科学与均衡。第五,鉴于水电施工企业责任成本的特殊性,要特别强调并有效落实施工过程中的成本考核,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动态对比与监测,杜绝利润不均而出现的虚假盈利现象。第六,坚决贯彻落实整改问题回溯制度,对已整改问题定期复查,避免“旧病复发”或整改过程敷衍了事的现象,切实推进责任成本考核常态化与长效性建设[5]。
5 结束语
水电施工企业的责任成本管理,尤其是责任成本预算管理工作,目前仍然存在许多突出问题需要解决。对此,水电施工企业需要切实提升责任成本管理的整体质量,从责任成本预算的编制、下达、分解、执行等多方面入手研究具体改进措施,并完善与优化针对责任成本管理质量的绩效考核内容,进而实现水电施工企业责任成本管理成效的有效提升。
主要参考文献
[1]赵毅章.中小民营水利水电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商业故事,2022(8):49-51.
[2]孙梦露.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优化探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3(8):110-112.
[3]单田英.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优化策略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3(12):124-126.
[4]杨金华,马江飞,王丽媛.浅谈成本责任分解与考核机制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J].四川水利,2020(5):82-84,87.
[5]王静.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成本控制途径分析[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0):1238.
[收稿日期]2024-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