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2024-12-31 00:00:00雒大川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4年18期
关键词:徐州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

[摘 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基础,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探索江苏省徐州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文章首先阐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评价体系、关键因素,然后分析徐州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最后提出徐州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包括做好顶层设计、实行职业教育强基工程、完善监管体系、打通国际合作渠道等。

[关键词]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人才培养;徐州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4.18.078

[中图分类号]G7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24)18-0-03

0 引 言

职业教育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催化剂,承载着提升区域人力资源质量,促进产业升级的双重使命。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速,职业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变得更加突出。徐州作为华东地区重要的经济、科教、文化、金融、医疗和对外贸易中心,深受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基于此,本文旨在探索徐州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以期促进徐州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

1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概述

1.1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主要体现为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精准响应、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育公平持续改进机制有效实施。高质量发展要求职业教育不仅满足劳动市场的现实需求,还要预见、引领未来产业发展的趋势,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终身学习能力。在教育教学质量方面,高水平的职业院校通过配备完善的课程体系、先进的教学方法、优秀的师资队伍及实训基地等,确保学生能获取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实现知行合一。评价体系建立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多维度的评估指标,如学生满意度、就业率、社会服务能力等,以全面反映教育质量。教育公平是衡量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指标,要求各类群体能平等地接受优质的职业教育,促进社会整体进步。教育公平持续改进机制要求通过定期的自我评估与外部审核,不断优化教育教学活动、管理过程,推动职业教育持续向高质量方向发展。

1.2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评价体系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评价体系是衡量育人效果的重要工具,可综合反映教育活动的全面性与深度。评价体系应包括输入、过程、输出、成果4个基本维度。在输入维度,关注资源配置的充足性与适宜性,包括资金投入、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等。过程维度评估教学方法、课程内容的实用性、教育实施的策略,强调课程设计与市场需求的契合度,以及教学过程的互动性、参与度。输出维度主要考查学生的学习成果,如技能掌握程度、创新能力等,也包括学生的就业率、就业质量等,反映职业教育对学生职业发展的实际贡献。成果维度更加聚焦长远影响,如毕业生在职业生涯中的持续发展能力、对行业的贡献及在社会经济中所起到的作用。评价体系还应包含创新性指标,如教育活动对社会创新的促进作用和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效果。高质量的评价体系还需要具备动态调整能力,能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变化与技术进步对评价指标进行及时更新,确保职业教育质量评估的时效性、前瞻性。完善的评价体系不仅能对职业教育发展情况进行精确评估,还能指导教育政策的制定与教育实践活动的改进,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1.3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为学生提供与时俱进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创建一个支持学生学习、创新与个人发展的环境。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主要包括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教育内容的现代化与国际化、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持续的质量评估。一是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决定着职业教育的基础设施质量、教学资源质量及教师队伍水平。二是教育内容的现代化与国际化。课程内容不仅要符合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还要拥有国际视野,增强学生的全球竞争力。三是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优秀的教师能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服务,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开展创新活动。四是持续的质量评估。通过定期的内部、外部评估,可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应对,保证教育质量持续提升。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2 徐州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

2.1 徐州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

区域经济和产业需求不断升级促进徐州职业教育持续发展。徐州职业教育从早期以基本技能培训为主的教育模式,逐步演化为多层次、多类型的职业教育体系。21世纪以来,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推动下,徐州职业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徐州市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策略,如增加教育资源投入、提升教育质量、加强校企合作等,以期培养出适应地方经济发展要求的高技能人才。2012年,江苏省启动了全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试点项目,在此背景下,徐州职业教育进入新发展阶段,主要聚焦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在“4+0”“5+2”“3+4”“3+3”等教育模式的实施上,尝试构建与高等教育无缝对接的职业教育路径,以满足更加复杂和多样化的职业发展需求。

2.2 徐州职业教育的政策环境

徐州职业教育政策环境由国家政策、地方政策共同构成。政策能为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法规与财政保障。在国家层面上,《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为徐州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指引,明确了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强国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在地方政策方面,徐州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关于深化产教融合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计划(2020—2022)》《关于做好2023年徐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拟招生专业设置备案工作的通知》等。这些政策的实施,不仅优化了职业教育资源的配置,也优化了教育结构,使徐州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

2.3 徐州职业教育的主要成就

徐州职业教育在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果。2022年以来,徐州职业学校新增校舍面积达到32.7万m2,新增学位1万个,明显扩大了教育容量与人才培养规模;通过“领航计划”,4所学校超额完成了建设任务,显著改善了基础设施与教学条件;新建的6所省优秀中等职业学校与16个优质专业,丰富了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充分满足了社会群体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在技能竞赛方面,徐州在省技能大赛中连续15年荣获26个一等奖,巩固了技能教育的优势地位;职教高考实现新突破,本科上线人数超过200人,充分体现了徐州职业教育在提高学生高等教育接入率方面的成功。另外,徐州职业教育的发展推动了徐州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为徐州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 建 议

3.1 做好顶层设计,推动职业教育协同发展

在加强顶层设计和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徐州市需要从多维度整合资源,创新教育模式,以实现职业教育系统的高效运作。首先,徐州市教育行政部门需要根据《徐州市“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可采取“35311”方案。“35311”方案核心是通过梯次升级,逐步提高职业教育机构的教育层次,即在未来三年内,高职院校升级为职业本科高校;五年内,高职学校晋升为三年制高职院校;三年制中职学校将转变为五年制高职学校。其次,可新建一批三年制高职院校分院,改扩中等职业学校,构建从中职到本科的完整教育链。徐州市可整合市级与县区级的教育主管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资源,实现职业教育政策的一体化实施。同时,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5G、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打造智慧化平台,支持职业教育的一体化发展。最后,徐州可借鉴国际与国内先进的职业教育发展经验,重视教育模式创新,以满足新技术与产业发展的需求。通过推广国际合作项目、“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推动校企深度合作,实现教育内容与市场需求的高度匹配,最终形成一个高效、现代化的职业教育体系[1]。

3.2 实行职业教育强基工程,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为全面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徐州市需要实行职业教育强基工程。首先,需要加大对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包括现代化教学楼、实验室、实训基地的建设,确保学生能在符合行业标准要求的环境中进行实践。其次,需要推动职业院校优化课程设计,将产业前沿技术与技能融入教学内容,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符合市场要求的课程,提升学生的实用技能与创新能力。最后,徐州市可通过提高教师待遇、组织教师定期参加职业培训、引进行业专家参与教学等方式,确保职业院校的教师队伍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与教学技能。通过实施这些措施,徐州市能系统地提升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出更多高技能、高素质的专业人才[2]。

3.3 完善职业教育发展监管体系,促进职业教育育人成果转化

为促进职业教育育人成果转化,徐州市需要完善职业教育发展监管体系,为本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首先,徐州市需要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对职业院校进行定期评估、审核。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建立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教学设施、师资力量、课程设置、学生就业等方面的指标,确保评估过程的客观性、公正性,保障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可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确保评估结果的独立性。评估结果需要公开发布,以供民众监督和参考,促进职业教育质量持续提升[3]。其次,徐州市需要加强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对接,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例如,搭建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联动平台,定期召开校企合作洽谈会,邀请企业参与职业院校的课程开发、教学评价、实训基地建设。职业院校可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增强教学的实践性与前瞻性,确保学生所学的知识技能与市场需求无缝对接[4]。最后,徐州市需要强化职业教育监管的法律保障。徐州市要出台有关职业教育发展的条例,明确职业教育各方主体的权责,规范职业教育办学行为,保障学生、教师的合法权益。设立职业教育投诉、举报机制,畅通社会监督渠道,及时查处违规办学行为,确保职业教育健康有序发展。

3.4 打通国际合作交流渠道,拓展职业教育发展空间

为拓展职业教育发展空间,徐州市需要打通国际合作交流渠道,打造良好的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环境,提高职业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首先,徐州市需要积极开展与国际知名职业教育机构的合作,可通过签订合作协议,与发达国家的职业院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互派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学习;也可引进国际先进的职业教育发展理念与教学方法,邀请国际专家来徐州授课指导,提高本地教师的教学水平,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例如,徐州市可组织职业教育代表团参加职业教育国际研讨会,了解全球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与前沿技术。其次,为增强学生的全球竞争力,徐州市可与国际职业认证机构合作,引进国际职业资格认证培训课程,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职业发展路径。例如,可通过设置双语课程、国际化课程,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鼓励职业院校与国外企业合作,建立海外实训基地,使学生积累国际工作经验[5]。最后,徐州市需要制定支持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政策,设立专项资金,支持职业院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例如,简化教师、学生出国交流的审批程序,为教师、学生出国交流提供资助和奖励,激励教师、学生参与国际交流活动。建立国际交流信息平台,及时发布国际合作项目和交流机会,促进各职业院校之间的信息共享与资源整合。

4 结束语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能为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注入新的动力,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评价体系、关键因素,然后分析了徐州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最后提出了徐州加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包括做好顶层设计、实行职业教育强基工程、完善监管体系、打通国际合作渠道等,希望能推动徐州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未来,徐州要继续探索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力求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助力经济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克勇.服务发展 聚焦重点 守正创新:江苏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22):5-11.

[2]任占营.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10):5-11.

[3]樊沛鑫.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23(3/4):77-80.

[4]张衡宇.技能型社会背景下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55-59.

[5]谢晴.关于加快徐州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思考[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10):49-51,58.

[收稿日期]2024-03-08

[基金项目]2023年度徐州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徐州加快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23XSM-179)。

[作者简介]雒大川(1979— ),男,山东宁津人,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徐州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
疫散待春回
心声歌刊(2022年3期)2022-06-06 06:31:42
爆笑三国 第三回 三让徐州
趣味(数学)(2021年3期)2021-07-16 06:45:30
徐州过年纪实
苏翠2号梨在徐州的引种表现及配套栽培技术
落叶果树(2021年6期)2021-02-12 01:29:18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新民周刊(2018年11期)2018-04-02 04:29:06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人民论坛(2018年5期)2018-03-12 00:16:18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祖国(2018年1期)2018-02-02 18:01:45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2:02:09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1:5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