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该项目以贵州省沿河县特色水果沙子空心李及其各类复合产品为例,搭建大数据新媒体销售平台。对沙子空心李信息进行收集、提炼、整合,促进水果及其产品销售。通过互联网方式,为贵州省沿河县沙子空心李提供更多销售渠道,带领果农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维度销售方式,推动沙子空心李相关产品销售的能动性,为实现乡村振兴打开新的思路。
关键词:空心李销售;新媒体;多维度发展;互联网;销售渠道
中图分类号:F323" " " 文献标志码:A" " " " " 文章编号:2096-9902(2024)10-0094-05
Abstract: The project takes the characteristic fruit sand hollow plum and its various composite products in Yanhe County of Guizhou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o build big data new media sales platform. Collect, refine and integrate the information of sand hollow plums to promote the sales of fruits and their products. Through the Internet, to provide more sales channels for sand hollow plums in Yanhe County, Guizhou Province. Lead fruit farmers to achieve the combination of online and offline multi-dimensional sales, promote the initiative of sales of sand hollow plum related products, and open up new ideas for the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areas.
Keywords: hollow plum sales; new media; multi-dimensional development; Internet; sales channel
当前,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全县有11个乡镇(街道)种植沙子空心李,种植总面积达到9.28万亩(1亩约等于667 m2,下同),其中有5.5万亩已经投产。这一产业每年的产值高达8.8亿元,让189个村庄的约19.6万名村民通过种植空心李增加了收入。因此,沙子空心李已经成为推动沿河乡村振兴的关键产业。但由于技术支持不足、销售渠道狭窄、品牌意识薄弱、产业链条不全、产品结构单一和知名度不高等问题,使得其最佳价值未被充分发掘。通过新媒体构建沙子空心李及其复合产品销售平台,提高沙子空心李在全国的影响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在未来,国家面向水果品种改良、设施栽培等技术发展将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传统技术限制,随着水果品种多元化、熟期结构优化以及冷链贮藏设施条件的改善,水果供应周期进一步拉长。产业布局优化加强,依托本地地理条件和资源禀赋进行集群式发展,重视支持产业园区打造和主导企业的成长,快速促进专业合作组织的壮大,极大地促进了水果行业与社会发展的有利环境。
1" 研究背景
近年来,国家对农村经济发展尤为重视,要促进乡村振兴,针对农村特色产业,多元化发展链是重要渠道。
水果产业的发展要注重从单一向多元化产品转变,传统企业、小作坊多以水果本身作为商品的发展模式应当向形成以水果为核心的多元化万物物联产业发展模式调整,向当代以健康为中心的食品理念靠拢,并通过自身价值优势形成独一无二的品牌效应,为乡村振兴创造新思路。
进入21世纪,网络成为关键性工具。越来越多的高校通过应用“互联网+”技术,融合教育、党建、农业3个领域,积极探索助力脱贫地区乡村治理的有效措施,以解决其发展中存在的短板问题[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电商作为新兴业态,既可以推销农副产品、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又可以推动乡村振兴,是大有可为的”[2]。一方面,农村电商的发展为农产品输出建立了良好基础;另一方面,互联网购物平台的兴起,不但给农村增添了各式各样的新品,还可以帮助传递更多的农副产县品[3]。短视频带货销售逐渐被更多的人接受,并且有很多人尝试将短视频本身作为产品宣传途径+短视频内容为直播引流[4]。农户能够借助电商平台获取农产品销售价格和消费者的意见,通过网络渠道获取农业政策的相关信息,从而调整农业种植计划,优化农业产业结构[5]。乡村短视频+电商到乡村短视频+文旅,再到最近兴起的乡村短视频+科教,从简单地宣传农副产品、扩展电商物流平台到吸引国内外观光客,发展乡村文旅产业,再到农业科普、技能培训、政策解读等,文化扶贫与教育扶贫在乡村振兴中日益常态化[6]。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61.9%,仍有很多地区未接通互联网。所以,政府应当加大投资力度,扩大网络覆盖范围,提高网络速度和稳定性,确保乡村地区的居民能够顺利地使用新媒体[7]。在数字乡村建设进程中,网络视听短视频在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发挥了很大的作用[8]。贵州省水果产业在发展领域方面有所拓宽,增加了水果产业发展的附加值,逐渐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9]。结合贵州省山区水果产业发展实际,围绕降本、增效目标,切实加强以机耕道、灌溉设施、冷藏冷冻和气象服务等为重点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10]。从产业链的各端入手,摸清营销路线,建立合理的营销体系,从农户端、企业端、物流端和设施设备端进行分析,强化一系列的标准:地方标准、技术标准、品牌标准[11]。
2" 沿河县沙子空心李销售现有发展模式及现状分析
据了解,沙子空心李是沿河县当地村民的重要收入来源。在交通并不便利的以前,村民们的沙子空心李销售模式单一传统,沙子空心李卖不出好的价格而且销量也不稳定,从而导致家庭收入不高,仅仅维持正常生活。
为切实破解沙子空心李销售的难题,提升沙子空心李及其复合产品农产品的附加值,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沿河县多措并举、多点发力,紧随时代的潮流和响应脱贫的政策,从联系实际出发,通过一年一度的“李花节”“采摘节”等活动为沙子空心李作宣传。为更好地销售当地的沙子空心李还需不断创新营销模式,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产业支撑。目前,全县有11个乡镇种植沙子空心李,种植总面积达到9.28万亩。投产面积5.5万亩,每年产值达到8.8亿元。189个村庄约19.6万人靠种植沙子空心李增收。沙子空心李正成为沿河县加速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沙子空心李正成为沿河县加速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据了解,在2020年时全国李子销售流向贵州省内占全国的21%,足见其销售的可观,帮助当地农户创造经济收益,减少贫困人口数量,实现在家就可创业。
2.1" 沿河县农产销售大型企业发展模式
沿河县山地多平地少,产业发展局限多,如何突破产业困局,新景镇给出了答案。近年来,新景镇紧紧抓住高质量推动农业现代化的主线,不断发挥其独特优势,全力推动农业产业的大规模发展,深入挖掘和加强资源和基础设施的潜力,积极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新产业的拓展壮大。此外,该镇还坚持发展以生态茶为主导,以水果、烤烟、畜牧业为支柱,兼顾其他多种“短平快”产业的发展策略,构建了“1+3+N”的产业发展布局。
近年来,沿河县增强了对沙子空心李的复合产品的研发投入,将沙子空心李的产业链进一步扩展,只为满足市场对沙子空心李的复合产品的需求。这一举措不仅推动了沙子空心李从第二产业到第三产业的发展,还提升了其附加值,并帮助农民增加了收入。
2.2" 沿河县电商+产业发展模式和扶贫产业模式
2022年沿河县全面推进农旅融合的发展。村党支部将围绕沙子空心李和区位优势,引导村民积极探索沙子空心李新型发展模式,以“三变”改革为抓手,按照“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党员+农户”的组织方式,成立村集体经济公司,全力推进沙子空心李提质增效和其他产业“百花齐放”。为更好地销售产品,沿河县对电商方面进行相关的培训为进一步巩固沿河电子商务应用成果,有效推进“电商+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为推进乡村振兴助力,并且会有公司与直播公司进行营销合作。据了解,有的公司会对某些环节进行升级,例如贵州森茂林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从沙子空心李基地提升、加工能力提升、冷链物流提升和品牌提升4大板块着手,使沙子空心李在种植技术、管理水平、销售模式和延链提高附加值等方面精益求精,促进沙子空心李提质增效。
国家政府十分重视扶贫产业的发展,力求转变农户提高经济收入的方式,使我国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沿河县建设沙子空心李农业特色产品展销中心和大数据孵化中心,启动了沙子空心李扶贫产品线上线下两头走的道路。开发沙子空心李及其他的各类复合产品,例如果脯、果酒等。通过与蛮王酒合作,生产的“遇见李”沙子空心李酒已经成功上市销售,实现沙子空心李产业的“接二连三”,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使当地居民走上致富之路。
3" 数据调研
3.1" 沙子空心李种植技术
沙子空心李已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大数据时代,沙子空心李因高品质、晚熟、种植稀少而供不应求。依托国家扶持,总结种植经验,提出高效种植方案,以提升产量和品质,促进经济增长。以下为技术管理方式。
3.1.1" 土壤条件与种植时间
土壤pH为5.8~7.0。由于沙子空心李耐水性弱,故选择土层深厚,不积水的土壤为佳。沙子空心李的种植时间一般为每年的10月至次年3月。
3.1.2" 土壤、肥料、水管理
由于沙子空心李根系分布浅,对土壤养分要求高,同时对水分要求也高,应保持土壤湿润。特别是在生长季节和干旱天气,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施肥方面,应根据土壤肥力和树势,适时施用有机肥和化肥,以保证树体生长和果实品质。
3.1.3" 密度
为更好地种植沙子空心李,种植密度不宜过密,可采用V字形,适合密度(4×1) m和(4×1.5) m行株距。
3.1.4" 花果管理
疏花疏果:在花果期,要对果树进行疏花疏果,以保证果实的品质。一般而言,每颗果实的间距应在20~30 cm,每亩保留果实数量应在3 000~4 000颗;保花保果:为了提高沙子空心李的坐果率,可在花期喷施硼砂、磷酸二氢钾等微量元素肥料,以促进花粉管的生长和果实的发育。
3.1.5" 主要病虫害防治
沙子空心李病虫害防治靠冬季修剪和喷洒生物、植物或矿物源农药。常见病虫有细菌性穿孔病、李红点病等,需针对不同病虫害采取不同防治方法,严格按剂量要求喷洒化学试剂。在使用化学农药时,严格遵守农药使用的安全间隔期,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3.2" 沙子空心李种植条件
沿河县位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适宜李子生长。根据表1可知,影响李子生长的关键因素为温度、年降雨量和土壤pH,同时地理位置也很重要。有几种李子均适宜亚热带地区种植,其中,沿河沙子空心李年均气温要求低于其他种类,表明温度是种植该品种的关键条件。
4" 沿河县发展模式
4.1" 数据库建立实施方案
首先需建立一个专属于沿河县种植沙子空心李的数据库(图1),然后通过沿河县各个村委会让当地种植沙子空心李的农户进行登记填表,登记内容为家庭人口(不包括在外务工人员)、家庭住址、种植面积和种植地址。了解当地种植该农作物的面积,并了解当地的气候与闲置土地的面积,利用闲置土地种植沙子空心李进一步扩大发展种植业与旅游业,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4.2" 线上线下共同搭建新媒体销售平台
随着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今已进入新媒体时代。目前我国新媒体平台就有抖音、快手、小红书、微信公众号、西瓜视频和哔哩哔哩等。我们在这些平台上创建专属于沿河县沙子空心李的账号并在这些平台上传沙子空心李的种植过程、采摘过程视频和讲解果实品质视频等,以此达到宣传的效果,进一步实现销售成功的目的。通过当地农户所登记的种植面积以及所有登记需种植沙子空心李的闲置土地,建立数据库进行登记以便管理线下种植数据,确立新媒体销售平台(图2)作为沿河县沙子空心李线上销售的基础。同时,线下的推广活动也不能缺少,在沿河县的收费站、大型商场、超市等对该农产品进行海报宣传,以及发放优惠券,吸引游客前往打卡游玩,与此同时将活动拍摄为视频再与当地特有的民族文化进行结合上传。在视频评论区处放置优惠券的链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往当地打卡游玩。与快递公司展开合作也是更好地促进沙子空心李销售的方式,让沙子空心李销售至更远的地方,打响其名声。线上与线下成功结合,促使当地经济得到有效的发展,为当地农户创造经济收益,减少贫困人口数量,实现在家就可创业。
5nbsp; 线上线下各类销售平台助推沿河县农产品销售实例
5.1" 沙子空心李线上线下销售超3 000 kg
在1987年,沙子街道提出“治山富民”的新理念,采取“支部+基地+农户”的组织方式,发动党员带头,扶持群众参与,规范化、科学化种植沙子空心李。
贵州森茂林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兼顾线下和线上2个不同的销售渠道。该公司在沙子街道南庄村有80亩沙子空心李基地,自沙子空心李上市以来,除了销售自己基地上的李子外,还帮其他农户销售了3 000多千克空心李,同时贵州森茂林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开展了线上直播售货,销售了600多单,接下来还会对沙子空心李尾果进行果酒果酱深加工,帮助农户减少沙子空心李的损失,增加沙子空心李附加值。
5.2" 推动沙子空心李销售
据沿河县官方报道,有一段时间,沿河县沙子空心李产量上升,但由于管理不规范,导致品质不佳,出现以次充好的现象。同时,不规范剪枝和蔬果影响果实形状和品质,消费者不满,投诉增多,影响品牌形象和销售。
为了推动沙子空心李的销售,贵州森茂林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在2022年为沿河县沙子空心李设计了新颖的绿白相间包装盒,名为“非李不可”,标明“原产地核心区空心李”。每盒装94颗果子,2.5 kg,定价128元。选果负责人田仕仁称:“扣除成本、物流和税收,公司几乎无利润。”据公司员工张鑫泽介绍,“产品主要销往江苏、广东及协作帮扶地区,已售出2 000多盒,今年目标销售2万盒以上。”
6" 结束语
通过新媒体构建沿河县沙子空心李及其复合产品销售平台,提高沙子空心李在全国的影响力,助力乡村振兴,增加农民收入渠道。跟随时代的潮流,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营销,为农民销售增添了多种形式,以此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同时为农村人口就业提供了一条渠道。
参考文献:
[1] 赵可斌.“互联网+”视域下高校助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路径研究[J].河南工学院学报,2023,31(3):73-76.
[2] 习近平讲故事:对山区群众有深情 对摆脱贫困有决心[EB/OL].http://jhsjk.people.cn/article/31803424.
[3] 宋晨枫.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媒体助力基层政府效能提升路径探析[J].活力,2023,41(9):160-162.
[4] 陈雨,李朋鲛.助农产品网络销售模式探析[J].营销界,2021(30):38-39.
[5] 郭郡郡,叶颖.直播助农的赋能优势、现存问题与对策优化[J].安顺学院学报,2022,24(5):34-38.
[6] 张秋瑰.短视频参与乡村振兴的逻辑与路径[J].电视研究,2022(6):34-36.
[7] 屈利雯.新媒体如何助力乡村振兴[J].传媒,2023(14):56-58.
[8] 张野,何灏.网络视听视域下短视频助力乡村振兴研究[J].中国有线电视,2023(6):35-38.
[9] 王先玉,金莲.贵州水果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21,49(6):149-153.
[10] 王哲捷,徐十,王永平.贵州水果产业发展现状及高质量发展对策[J].北方园艺,2022(6):137-144.
[11] 肖祺.贵州省水果产业供应链优化路径研究[J].物流科技,2021,44(7):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