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慢性病病人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

2024-12-31 00:00:00郑至方刘恒瑞张鎔韬
护理研究 2024年18期
关键词:生活方式慢性病护理干预

Influence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based on the transtheoretical model of behavior on the unhealthy lifestyle of elderly chronic disease patients in the community

ZHENG Zhifang, LIU Hengrui, ZHANG Rongtao

Tanggu Dahua Hospital of Tianjin Binhai New District, Tianjin 300455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ZHENG Zhifang, E⁃mail: zhuangxiu9@126.com

Keywords""the transtheoretical model of behavior,"TTM;"nursing intervention;"community;"the aged;"chronic diseases;"life style;nursing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慢性病病人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4月—10月在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大华医院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且签约家庭医疗服务的60例老年慢性病病人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给予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6个月后不良生活方式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在低盐低油摄入、规律运动、饮酒方面生活方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结论: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模式可改善社区老年慢性病病人不良生活方式。

关键词""行为转变理论;护理干预;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生活方式;护理

doi:10.12102/j.issn.1009-6493.2024.18.029

慢性病起病隐匿、病程长且迁延不愈,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问题[1⁃2]。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慢性病病人每年死亡人数约4 100万例,占全球总死亡人数的71%[3]。研究显示,我国目前60岁以上老年人口居世界首位,其中约1.8亿名老年人患慢性病,占老年人口的75%[4]。中国心血管疾病防控行动计划研讨会指出,我国近3亿人确诊慢性病,其中60%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慢性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在于改变病人的不良生活方式,并对其进行科学持续化的健康管理,以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5]。行为转变理论(the transtheoretical model of behavior,TTM)是一种针对性的健康行为促进理论[6],根据病人行为转变的需求,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阶段性改变其不良的生活方式,从而促进疾病的正向转归[7]。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慢性病病人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3年4月—10月在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大华医院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且签约家庭医疗服务的60例老年慢性病病人为研究对象,其中高血压病32例,糖尿病24例,其他慢性病4例。纳入标准:1)年龄≥60岁,在本社区长期居住;2)病情处于稳定期;3)无精神疾病及恶性肿瘤病史、无残疾和行动不便;4)意识清楚,沟通顺畅,签署知情同意书[8]。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64.38±4.83)岁。试验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65.62±4.12)岁。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健康宣教、饮食及运动指导等。试验组实施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干预前,先对病人的心理、行为、对疾病的认知等进行评估,按评估结果将病人分为前意向阶段、意向阶段、准备阶段、行动阶段、巩固阶段,对处于不同阶段的病人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2周为1个周期,2周后重新评估分组,再分别予以相应的干预措施,逐渐改变病人的不良行为[9]。具体干预内容如下。

1.2.1 前意向阶段

指病人尚无改变自身不良生活方式的意愿[10]。此阶段,社区护士应重点对病人加强健康宣教,可采用集中授课、播放视频、发放手册、图片展示、微信、公众号等形式,使其认识和了解不良生活方式与慢性病发生、发展及转归之间的关系,以此唤醒病人的自我管理意识,促使其行为向下一阶段转变。

1.2.2 意向阶段

指病人想要改变不良行为,但并未实施。此阶段,病人已有转变的意愿但无法坚持。护士应适时给予引导和鼓励,帮助病人分析不良生活方式存在的诱因和行为改变后带来的收益,并提出解决办法,从而提升病人行为转变的信心,坚定行为改变的意愿。

1.2.3 准备阶段

指病人处于正在准备改变的过程中。护士应邀请病人参与,共同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行为目标和护理干预措施,并教会病人掌握自我管理的具体方法。病人参与的模式能够赋予病人一定权利,应鼓励病人共同参与自身卫生服务[11]

1.2.4 行动阶段

指病人正在进行不良生活方式的转变,持续时间未超过1个月。此阶段,护士应给予病人有效的支持、干预和监测。饮食方面限制高盐、高脂饮食,使用限盐勺,控制目标为:食盐摄入量lt;6 g/d;烹调油摄入量lt;25~30 g/d;若病人存在饮酒、吸烟史则指导其逐渐降低吸烟、饮酒量,饮酒以每周不超过3次,每次不超过25 mL为宜,禁饮烈性酒;运动方面根据病人的兴趣爱好和身体状况制订运动方案,并告知运动的注意事项,确保锻炼方式健康合理[12];向病人发放食用盐和油称重登记表,发放运动、吸烟等情况记录表,指导病人每天记录相关内容。及时通过门诊、微信、电话随访等形式掌握病人行为改变情况,对行为转变良好者予以肯定和鼓励,提升其自信心。对执行不良的病人,综合分析原因帮助改进。同时鼓励病人家属参与病人的自我管理行为[13],家人的帮助会使病人增强自信心,提高病人的社会支持感[14]

1.2.5 巩固阶段

此阶段病人坚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已达1个月以上,但行为转变问题并未彻底解决[15],需要帮助其巩固已建立的健康行为,防止出现倒退现象。护士应定期随访,利用正性言语鼓励、安慰病人,每周组织1次经验交流会,相互交流彼此的心得与方法[16];采用同伴支持教育[17]:邀请行为改变良好的病人现身说法,分享经验,鼓励大家互相监督、相互提醒,达到共同的健康促进作用[18]

1.3 评价指标

观察两组病人干预6个月后不良生活方式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定性资料用例数、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以Plt;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在低盐低油摄入、规律运动、饮酒方面生活方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详见表1。

3 "讨论

慢性病病人自我管理行为对疾病的控制起着重要作用[19],慢性病预后与病人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消除或减轻不良生活方式带来的危险因素是综合防治慢性病的有效措施。目前,社区常规护理多通过简单的宣教影响病人的生活方式,内容单一,缺乏针对性,效果不够理想[20]。行为转变理念是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普罗察斯提出[21],最初应用于戒烟行为,在随后的近30年,被广泛应用于健康行为改变研究中。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可以随时间、认知度的变化而转变,根据行为所处阶段,采取适当策略可促使行为向下一个阶段发展。行为转变理念承认不同的个体是处于不同的变化阶段,并且针对不同个体需要适当的干预。因此,能够达到较高的参与率。研究证实,行为转变理论在研究对象的募集与确定、保持和进步等方面的成效显著,在运用与变化阶段相匹配的干预过程方面有明显的进步。该理论已被引证为过去10年中最重要的理论健康促进发展模式之一,被广泛应用于慢性病行为管理中[22]。1998年,行为转变理论首次被引入我国,国内研究起步较晚,较国外在深度和广度上还存在一定差距。另外,我国大多数相关行为转变理论的研究集中在临床上,在社区中的应用研究较少,且大多数研究的干预时间短,缺乏中长期干预效果的评价,由此可见该理论在国内的应用前景也很广阔。

将行为转变理论应用于社区老年慢性病病人,可以帮助其审视自身行为并发现不妥之处,同时依据病人所处不同阶段的特征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从而达到事半功倍、有的放矢的效果,有效地促使行为发生转变[23]。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6个月后,试验组在低盐低油摄入、规律运动、饮酒不良生活方式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lt;0.05)。吸烟情况改善不明显,说明病人对吸烟的危害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另外,考虑老年人烟龄较长,对烟草的依赖程度重,需要更长的干预时间。

4 "小结

综上所述,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模式,对社区老年慢性病病人日常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干预,能够促进病人健康保健意识的提升,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对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及老年慢性病病人生活质量、实现健康老龄化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GBD Causes of Death Collaborators.Global,regional,and national age-sex-specific mortality for 282 causes of death in 195 countries and territories,1980-2017: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7[J].Lancet,2018,392(10159):1736-1788.

[2] "ZHAO Y,ZHANG P H,OLDENBURG B,et al.The impact of mental and physical multimorbidity on healthcare utilization and health spending in China:a nationwide longitudinal population-based stud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riatric Psychiatry,2021,36(4):500-510.

[3]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Noncommunicable diseases[EB/OL].(2022-09-16)[2024-06-18].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noncommunicable-diseases.

[4] "HUANG K W,YANG T,XU J Y,et al.Prevalence,risk factors,and management of asthma in China:a national cross-sectional study[J].Lancet,2019,394(10196):407-418.

[5] "ALDENAINI N,ALSLAITY A,SAMPALLI S,et al.Persuasive strategies and their implementations in mobile interventions for physical activity:a systematic review[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2023,39(12):2292-2338.

[6] "ZARE M,TARIGHAT-ESFANJANI A,RAFRAF M,et al.The barriers and facilitators of self-management among adul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a trans-theoretical model(TTM)--based mixed method study in Iran[J].Diabetes,Metabolic Syndrome and Obesity:Targets and Therapy,2020,13:2687-2699.

[7] "王春燕.行为转变理论的整体护理干预在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民间疗法,2019,27(1):84-86.

[8] "平京娜,马雪.以行为转变理论为指导的肺康复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病人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工程,2023,30(8):1139-1140.

[9] "TOMALCZYK A,TOMASIK B,FIJUTH J,et al.Assessment of cervical vascularization density in 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ced squamous cell cervical carcinoma evaluated in colour Doppler and power Doppler functions[J].Archives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2022,305(4):955-961.

[10] "孔红梅.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在HP阳性胃溃疡患者中的应用[J].承德医学院学报,2020,37(5):395-397.

[11] "SHIPPEE N D,DOMECQ GARCES J P,PRUTSKY LOPEZ G J,et al.Patient and service user engagement in research:a systematic review and synthesized framework[J].Health Expectations,2015,18(5):1151-1166.

[12] "李树蕙,郭丽娜.行为转变理论在老年冠心病护理干预中的价值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2,12(26):78-80.

[13] "汤勉,杨亚南.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在中重度哮喘缓解期病人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22,20(34):4832-4835.

[14] "GARDENER A C,EWING G,KUHN I,et al.Support needs of patients with COPD:a systematic literature search and narrative review[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2018,13:1021-1035.

[15] "梁振娥,颜羽,罗倩,等.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心脏康复护理干预对冠心病病人PCI术后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1,11(7):79-82.

[16] "胡妙玲.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结合积极心理暗示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J].糖尿病新世界,2020,23(10):16-18.

[17] "APOLLONI T,COOKE T P.Peer behavior conceptualized as a variable influencing infant and toddler development[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1975,45(1):4-17.

[18] "侍珍珍,唐景凤,庄静.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饮食管理依从行为及营养状况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20,17(32):169-172.

[19] "XIONG C X,JIANG C N,ZHANG H L,et al.Self-management and illness perception among cervical cancer patients:a cross-sectional stud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Practice,2023,29(3):e13134.

[20] "周帆,韦伟,吕英华,等.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2,19(16):2479-2483.

[21] "李娜.行为转变理论在老年冠心病病人护理干预中的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8):163-164.

[22] "LIU Y,REN H.The application progress of trans-theoretical model on changing the healthy behavior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J].Chin J Cardiol,2019,47(4):331-334.

[23] "赵静.以行为转变理论为框架的综合护理干预在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病人中的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5):4793-4794.

(收稿日期:2024-07-01;修回日期:2024-09-12)

(本文编辑"曹妍)

猜你喜欢
生活方式慢性病护理干预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09-22 05:37:08
癌症只是慢性病
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十年增一倍
促进医学院校学生生活方式健康化的路径分析
社会生活方式变迁对散打运动发展影响研究
武术研究(2016年9期)2016-12-15 21:41:54
健康教育对老年心血管患者出院后生活方式影响的探讨
医学信息(2016年30期)2016-11-28 22:20:04
护理干预对异位妊娠围手术期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研究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1:34:25
肥胖青少年开放式运动减肥模式的理论研究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20:39:48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