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传统文化与高中政治学科有诸多对接点,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内容,对政治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进行探索,凸出传统文化的助学作用。同时,教师还要有创新探索精神,厘清传统文化渗透的价值和途径,为高中政治教学提供新视角,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素养。
关键词:高中政治;传统文化渗透;价值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2"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9-010X(2024)29-0037-0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其中蕴含的学科核心观念对现代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高中政治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高中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有效传承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政治教学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
一、挖掘传统文化资源,提炼教学要点
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载体,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道德观念。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传统文化资源,提炼教学要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在部编版高中教材“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资源,提炼出仁爱思想、孝道文化、道德修养、法治观念的教学要点,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以仁爱思想为例,以“孔融让梨”的典故,使学生明白仁爱之道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家庭、学校中实践仁爱思想的故事,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仁爱之道的内涵。在孝道文化教育方面,教师以“卧冰求鲤”等典故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树立孝道观念,让学生从故事中感受孝道的伟大,并与学生分享了自己家族中孝道传承的感人故事。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将孝道观念付诸实践。在道德修养教育方面,教师以尧舜禹、颜回等圣贤为榜样,引导学生从中汲取道德力量,让学生学习他们克己奉公、谦虚谨慎的精神,并结合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典范,组织学生参加支教、环保等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道德修养。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这些事件在我国法治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让学生认识法治对国家治理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法治观念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关注时事,了解国家法治建设的新进展,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资源,提炼传承教学要点,通过教学案例的实践,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二、创设传统文化情境,提升教学实效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创设传统文化情境,教师要具备一定的传统文化素养,深入理解和把握传统文化的内涵,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体验传统文化的内涵,从而提升教学实效。
教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时,教师创设传统文化情境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增强政治教学的实效。教师以《孝经》中的孝道思想为例,开展了以“孝文化”为主题的教学活动,通过讲解《孝经》中的经典片段,向学生阐述了孝道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教师还以《弟子规》为例,开展道德规范教育,向学生讲解了《弟子规》的背景和内容,让学生了解其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随后设计一些生活情境,让学生结合《弟子规》内容,讨论如何在这些情境中做到守规矩、懂礼貌。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对《弟子规》的理解更加深入,使他们学会了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了解中秋节的起源、习俗和诗词,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引导学生思考中秋节背后的家庭观念和民族精神,让学生认识到中秋节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
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通过创设传统文化情境,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
三、组织传统文化活动,拓宽教学视野
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载体,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哲学、伦理和道德观念,将传统文化融入政治教学具有重要意义。高中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组织传统文化活动,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教师邀请专家学者为学生举办关于传统文化的讲座,内容包括传统文化的内涵、特点,以及在政治教学中的价值,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了更全面的认知。为了让学生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师组织了一系列传统文化实践活动。如在传统节日举办庆祝活动,让学生们了解节日的历史背景、习俗和意义;邀请传统艺术大师为学生授课,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艺术的创作过程;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址,让他们感受历史的厚重。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在教学中,教师结合教材引入传统文化元素。如,在讲解法律制度时,教师介绍了我国古代的法律制度以及对现代法治的启示;在讲解道德观念时,教师引入了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等观念,让学生了解道德观念的演变。学生通过学习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了思想观念,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提升了学科核心素养。
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发现传统文化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还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参加传统文化活动,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培养了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治观念,为今后的人生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师在教学中,要继续积极探索,将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政治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法治观念。
四、延伸传统文化实践,提高教学品质
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高中生作为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后代,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将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政治教学中,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下转第45页)(上接第38页)的热爱,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增强其法治意识。
教师带领学生参观故宫,通过导游的讲解,学生对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有了深入的了解。在参观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故宫中的雕刻、绘画、陶瓷等艺术,让他们欣赏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游览长城,让他们体验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传承意识。教师还可组织以儒家思想为主题的班会,通过讲解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的事迹和思想观念,让学生了解儒家思想的内涵。教师结合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儒家思想进行思考和判断,培养他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丰富的教学手段和内容,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同时,还要注重自身的行为典范,将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教师通过对传统文化实践的延伸,提高教学品质,帮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传统文化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创新教学方法,将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在今后教学工作中,教师要继续深化传统文化教育,为培养具有传统文化底蕴和现代法治意识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吴海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策略分析[J].高考,2021,(06):153~154.
[2]林炳宗.传统文化教育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渗透概述[J].名师在线,2022,(24):67~69.
[3]陈艳华.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与途径探索[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3,(10):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