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物理大单元教学的思考与探究

2024-11-19 00:00:00胡刚
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课程版 2024年10期
关键词:大单元教学实践探究高中物理

摘" "要:大单元教学是新课程背景下新的教学模式。教师以真实情境或项目为载体,设计实施大单元教学,实现知识从理解记忆到迁移应用,整个过程强化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通过指导学生“做中学”,提高其动手操作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以此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有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物理;核心素养;大单元教学;实践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3)20/23-0052-04

一、大单元知识建构

大单元教学是指通过整合教材、网络知识构建,借助知识点之间的有效连接,将碎片化知识整体化、结构化,实现知识的有效联通,达到纲举目张的效果。教师以真实情境或项目为载体,设计实施大单元教学,实现知识从理解记忆到迁移应用,整个过程强化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通过指导学生“做中学”,提高其动手操作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以此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有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一)综合相互联系的知识体系构建大单元结构

教师在课程标准、教材的知识与结构的基础上,根据知识呈现顺序以及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大主题或大任务的形式对学习内容进行分析、重组,再经整合,形成知识的黏连与明确的主题(大单元)。大单元知识建构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升学习效率。

(二)合理规划单元结构

教师需根据知识的递进性与事物发展规律建构单元知识并进行整体化设计。在单元核心目标的统领下,通过整合,把单元知识模块化、单元教学课时化,删除重复的内容以及枯燥无意的作业。如此,学生通过有意义的探究活动,在实践中获得物理概念、物理规律,不但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合理编排单元课时,规划知识传授的课型及教学的组织形式,选取适当的教学策略,积极有效地组织单元教学。大单元知识的统筹规划和科学设计是大单元教学的关键环节,是顺利完成大单元教学的有力保障。

案例:以运动与力为大单元主题,组建大单元,规划大单元知识结构(如下图)。根据学生认知情况、理解能力,打破教材束缚,合理规划课时内容。图中42个知识点所需课时可根据学生层次、教师专业能力和教学准备具体确定,以学定教、因材施教。

二、大单元教学前期准备

(一)制定大单元教学目标

教师可根据课程标准和大单元的知识建构,预设大单元教学目标。美国教育家布鲁姆曾说,有效地教学始于准确地知道需要达到的目标。在大单元教学设计中,大单元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主线,是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前提保障。目标设计要渗透于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把关注学生操作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作为实现目标的重要条件,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理解知识、应用知识,同时摒弃枯燥低效的知识记忆,提高学习效果。评价是对完成单元目标的有效监督,在制定大单元教学目标的同时应提前预设评价环节。

(二)选择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完成教学目标的重要教学方法,根据目标、学情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是保证教学顺利、高效实施的重要条件。

在大单元教学中,由于学生层次水平不同,一个课时完成的教学任务有所不同,教师要根据学生智力水平、教师专业能力组建大单元课时内容,按照新课标要求,针对不同课型,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组织实施大单元教学。在物理教学中,常用问题情景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去解决现实问题;用活动体验教学法、实验验证教学法帮助学生了解物理现象,掌握物理规律。如此可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到学生活动中,落实到解决现实问题上来,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这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做中学的教学理念。教学策略制定受学生水平、教师专业能力及完备的教学条件三方面制约,同一单元知识,学生不同、教师不同所采用的教学策略也不同,教师应围绕新课标,因地制宜、因生制宜选择适合本地学生发展的教学策略。

(三)充分准备实践教学之所需

实践教学之所需包括人(教师)与物(场地、器材),要充分做好场景、器具材料等前期准备工作。要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学科素养,学生实践的经历、体会与感受,对知识的记忆理解乃至迁移应用颇为重要,故充分的实践准备是高质量教学的必要条件。教师要根据大单元教学的课型安排,提前准备每一节课的教具学具,学生实践操作课、实验验证课等所需设备器材、工具材料。同时教师要规范实践操作技能,熟悉3D打印、激光雕刻、数控机床等先进技术设备使用技能,以指导学生实践学习。

三、大单元教学组织与实施

(一)以真实情景或项目为载体组织教学

以真实情境或项目组织教学,可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教师在大单元教学活动的实施中应更加关注问题的解决过程以及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实践中理解、掌握知识,在行动中养成好的行为品格,以促进学科素养的形成。教师需善于观察生活,体验社会,并充分利用生活载体,创设真实情境或项目组织教学,为学生搭建知识的桥梁,为课程顺利有效实施打好基础、铺好道路。

(二)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度

大单元教学可在解决现实问题中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以凸显学生主动参与和亲身实践的重要性。学生通过主动学习与亲身体验,获取知识与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合作探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彰显了直接经验对于学习的重要性。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更多亲身参与实践操作的机会,提高学生参与度,把学习真正还给学生。

(三)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

大单元教学中的情境与项目,是问题的知识载体,解决这些问题或完成某一项目,需要团队的合作,需要学生多种思维见解的碰撞。见仁见智,取长补短,才能开出智慧之花,才能达成预设的目标。

(四)增强学生动手能力

大单元教学倡导“做中学”的教学理念。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认为:学生单靠动脑,只会理解和领会知识;如果加上动手,他就会明白知识的实际意义;如果再加上心灵的力量,那么知识的所有大门都将在他面前敞开,知识将成为他改造事物,进行创造的工具。手脑心并用,学生通过动手、强心,养智,生成核心素养,这也是大单元教学的有效方法与途径,有助于将学科知识转化为人的能力,培养具备良好学科素养的人。

(五)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科素养时代,素养目标不在受以往识记类目标的束缚,教学目标更加开放,同时大单元教学整合了零碎的知识,开放了学习空间,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这可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更贴合因材施教的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大单元教学作业安排

作业是学生加深理解、巩固知识的有效方法,是知识转化成能力的必然过程,也是学生进行自我检测的有效环节。

科学计划、合理安排学生作业是大单元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要提前设计好学生作业,要把握好作业与所学知识点的对应;要坚持作业与生活、生产实际相结合,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要将作业渗透到教学过程中,甚至可以当做一个教学环节来处理;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布置适当量的作业,充分发挥作业促学促教的作用;面对学生的参差水平,作业设置要体现大众化与差别化原则,对不同学生有针对性的去实施。

五、大单元教学评价

教师应根据新的课程标准,建立以学科素养为导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发展与完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以评价促进单元教学的有效实施。

(一)加大过程性评价覆盖面

核心素养的形成关键在于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过程性评价的实施,预设评价环节,以评促学、以评促教。过程性评价能够及时诊断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与反馈,有效提高目标培养效率。教师在设计大单元教学、编排单元结构过程中要预设评价方案,把握好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评价环节,以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科核心素养落地。

(二)发挥终结性评价引领教学的效能

解决现实问题是学习的根本目的,创新发展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在大单元教学过程中,知识的整体化功能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终结性评价应面向大单元、针对大概念,重点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利用好终结性评价,可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

六、大单元教学有效保障

(一)教师保障

学科教师是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主要条件。《礼记·学记》:“记问之学,不足以为师。”教师只有知识,就只能给学生知识,唯有智慧才能启迪智慧,唯有素养才能培育素养。在素养时代,教师应从知识型教师转变为素养型教师,这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知识和高尚的教育素养,具备一定水平的实践操作技能、使用教育技术能力以及灵活高效驾驭课堂的能力。

(二)物质保障

场地器材、工具材料及教学辅助设备的应用,是保障大单元教学有效实施的必要条件,尤其是一些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应用,能够提振士气、振奋精神,激发学生动手学习的欲望,提高大单元教学效果。

七、大单元教学反思

大单元教学过程是在大概念、大任务驱动下,实现知识从记忆理解再到迁移,大单元教学模式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策略,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大单元教学设计,将孤立的、碎片化的知识进行有效整合,实现知识的整体化教学,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学生通过实践探究,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核心素养目标的开放性,使学生学习没有束缚,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进行有意义的知识建构,打破了学科界限的束缚,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大单元教学过程中,实践着“用教材”而非 “教教材”的理念,践行着教育家杜威“做中学”的教育理论。

在实施大单元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系列问题:教材的多样化、知识的碎片化增大了教师的负担;实施大单元教学需要发挥同年级教师的集体力量,合作来完成,年级组的凝聚力是大单元教学的有效保障;课程开发涉及许多学校资源与社会资源;学生实践活动课程增多,需购置相关工具材料、器材设备;使用工具设备时,教师需加强学生的工具设备使用培训和安全防范意识的教育。

大单元教学是新课程背景下新的教学模式,是学科素养目标下的开创之举,对新课程的有效实施,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21.

[3]崔允漷.素养本位的单元设计,助力各国进入“素养时代”[J].上海教育,2021.

[4]王志芳.大概念统领下高中概念物理课程大单元教学设计探索[J].中学物理,2022,(3):6~9

[5]雷" "浩,李" "雪.素养本位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J].全球教育展望,2022,(5).

本文系河北省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2024年度课题“中职物理大单元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JZY24149)。

猜你喜欢
大单元教学实践探究高中物理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以“类化”思维改进中职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
基于大单元教学的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有效策略
未来英才(2017年5期)2017-05-12 22:29:42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以分层考核法为基础的初中英语教学模式探索
探究式科学活动的组织策略
人间(2016年27期)2016-11-11 16:24:34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传统文化结合的实践探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