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的要求,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办好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初中教育,江苏教育报刊总社联合江苏省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于2023年12月开展了主题为“构建新时代学校治理体系 推动初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案例征集活动。全省各级各类初中围绕主题,积极申报,多方面展现了学校在推动初中教育高质量发展中的突出亮点和特色。《专题》栏目陆续刊发部分优秀案例,敬请关注。
在2021年的盛夏,江苏省建湖县迎来了教育领域的一次重要变革。随着驻城初中集团校的拆并重组,建湖县城南实验初中教育集团城南校区以崭新的面貌独立办学,更名为“江苏省建湖县秀夫初级中学”。这一变革不仅是名称的更迭,更是办学机制和教育理念的全面革新。面对这一历史性的机遇,学校审时度势,经过深思熟虑,确立了“携手成就更好的彼此”的办学理念,这不仅是对教育本质的深刻理解,也是对学校未来发展的明确指引。
一、构建“秀夫”校园文化
育人的最高境界是文化育人,它能丰盈人的精神,丰富学校的发展内涵。利用学校更名之契机,我们全面审视、整体规划、立体建构“秀夫文化”。
“环境文化”的打造。新建秀夫广场和秀夫文化长廊,广场正中矗立起高4.1米的秀夫雕像,暗合陆秀夫41岁的光彩人生。校园的楼、道、阁分别用秀夫或其字、号来命名;三块景观石,分别刻着“且秀且实”“捧日”“丹心”等字样。这个有着“秀夫”深刻印记的校园环境,熏陶,引领师生们向真而行,向善而从,向美而生。
“精神文化”的培塑。“秀夫”精神的实质和内涵:忠贞爱国、浩然正气、好学不倦、坚强不屈、廉洁风范。学校结合“秀夫精神”和未来发展的愿景,确定育人理念、校训、“三风”、校徽、校歌。
二、开展“惟忠”融合德育
学校坚持从学生成长规律出发,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和需求,因势利导,突出重点,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坚持“党建引领”。发挥好党建把关定向、凝心聚力作用,将党建工作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学校树立“大思政”教育观,充分挖掘各个环节、各类课程的思政资源,积极开展“小城大爱”学雷锋行动、“青春闪光”主题宣教、“红色追忆”革命旧址瞻仰、“童心向党”庆六一、“红星闪闪”夏令营研学等活动,让党的思想在活动中闪光。
聚焦“立德树人”。在细微处立德,在活动中成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史、秀夫文化、铁军精神等为内容,以开学第一课、班会课、道德与法治课为主阵地,学校将德育渗透到每个教学环节、每个学科中,形成德育目标系列、主题教育系列、仪式教育系列,从“学校铸魂”“班级强心”“日常塑形”三个方面着手,塑造有家国情怀、品德涵养的时代新人。
三、打造“惟真”学思课堂
质量提升的主阵地在课堂。理想的课堂是什么模样?是教师和学生在这个生命场里彼此唤醒,共同生长。
切实改变课堂教学理念。学校勇于反思,大胆实践,积极打造基于“学思融通”教学理念的“惟真”课堂。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去伪存真,简约务实,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整个课堂,注重一个“真”字,力求做到“真实、充实、朴实”;强调一个“思”字,引导学生真正思考,切切实实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凸显一个“秀”字,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展现自己。
切实改进课堂教学范式。为了让“学思融通”教学理念落到实处,学校在多年研究、实践的基础上,设计了“五学三引”的课堂教学范式。“五学”,即情境导学、展示预学、合作研学、归纳拓学、检测评学;“三引”,即引发思考、引导思维、引领思想。“五学”是课堂上师生学习的基本步骤、一般流程,“三引”是课堂上师生的行动指南、目标要求。“五学”与“三引”有机融合、相辅相成,辩证统一。
四、锤炼“君实”教师团队
师以德为本,能乃师之技。用陆秀夫的字“君实”来命名教师团队,希望教师成为德能兼备、内外兼修、知行合一的谦谦君子。
全力锻造师德。师德建设“养”在平时、“练”在岗位、“成”在课堂。学校在党员教师中开展“亮身份、比奉献、创示范”活动,举办“秀美杯”师德演讲比赛和“最美教师”评选,树标立杆,弘扬正气。定期宣介师德典型,用身边的榜样激发身边人的“精神向往”。
致力打造团队。学校组建多个发展共同体,相互之间取长补短、通力合作。通过压担子、搭台子、引路子等办法,努力培树多个有特色、有思想、有智慧的名师团队;通过精神引领、业务指导、目标考核等办法,努力打造一支有爱心、有责任、有方法的德育团队;通过选优任能、完善干部考核任用机制、民主评议等办法,努力建设一支有执行力、有引导力的干部团队。
五、培育“秀美”时代少年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学校创设多元育人途径,提升核心素养,让学生成长为自己理想的模样。
大力强化“习惯教育”。养成良好的习惯,必须从细节开始,并持之以恒地渗透。学校将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制定具体明确的工作方案和检查评比细则,通过知、比、纠、行,系列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成立七年级新生习惯训练营,专门专项进行教育;设立“文明监督岗”,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行考核,并颁发流动红旗;邀请专业人士为学生上交通安全、尊法守法、卫生保健、环境保护等教育课;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发挥辐射带动效应。这些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成就学生一生的梦想。
精心筹划“五节三仪”。学校积极开展“超市型”社团活动,有组织地对艺术、体育特长生进行发掘、培养。统筹安排、精心准备“五节三仪”系列活动。“五节”,即读书节、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劳动节;“三仪”,即入学仪式、青春仪式、毕业壮行仪式。教育需要仪式感,“五节三仪”贯穿三年初中生活,形成体系,成为学生身心成长的一个个符号,成为学生一生难以忘怀的记忆。
学校是一个尚德、求真、向善、笃行、生美的地方。在有共同愿景、公正导向的秀夫校园里,在“秀夫文化”的浸润下,师生们定然能够携手成就更好的彼此,绽放更好的未来!
(作者单位:江苏省建湖县秀夫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