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师读书会助力学生整本书阅读的实践与思考

2024-08-26 00:00:00裴吉圭吴佳妮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24年8期
关键词:师生共读

【摘 " 要】教师读书会与学生整本书阅读虽看似相互独立,实则可进行密切互动。教师读书会能为学生整本书阅读提供方法指导,学生整本书阅读反过来也能促进教师读书会的深入开展和持续发展。在具体操作时,要创新“助力阅读”的实施途径:教师先行阅读,做好整本书阅读规划;关注学生需求,为其搭建学习阶梯;师生进行互动,共同完成阅读。如此,可实现师生共同发展,阅读质量持续提升。

【关键词】教师读书会;整本书阅读;师生共读

整本书阅读对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具有显著影响。然而,在当前的整本书阅读过程中,普遍存在教师指导能力缺失和学生阅读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因此,要想提高整本书阅读的质量和效果,教师就需要提升指导水平,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思考和感悟。教师读书会是一个有力的抓手,能帮助教师实现这一目标。

一、从“分”到“合”:明晰教师读书会的价值

教师读书会和学生整本书阅读,看似相对独立,实则相互关联。然而,传统的教师读书会过于关注教师的个人兴趣和专业发展,忽略对学生学习需求和阅读兴趣的关注,对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指导缺位。只有将这两个体系从“分”到“合”,才能实现协同发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其阅读和思维水平。

(一)教师读书会可以提升教师的整本书阅读指导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强调了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性,将其设定为六大学习任务群之一。教师读书会作为一种学术互动和专业发展机制,在这一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它为教师搭建了一个集体研读、深度探讨的空间,使教师能够更深入地领悟整本书阅读的相关知识与人文价值。在教师读书会上,教师可通过分享个人阅读体验、交流教学智慧,掌握前沿的阅读教学理念与策略方法。这有力地促进了教师个体阅读素养的提升,进而显著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质量。

(二)教师读书会可以促进教师成为整本书阅读的引领者

崔峦教授高度重视教师阅读素养的提升,大力倡导教师要先成为真正的读者,进而成为引领者。教师读书会恰好满足这一要求。在统编教材“快乐读书吧”“和大人一起读”等栏目的引导下,教师通过教师读书会,共同探讨教材荐读书目的阅读策略和教学方法,深入挖掘书籍内涵,提炼主题思想,梳理情节脉络,以便为学生提供精准而丰富的阅读指导。教师可以将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跨学科知识相结合,探索创设层次分明、富有挑战性的阅读任务,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解读文本,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教师读书会可以促进师生互动交流和共同提升

教师读书会让教师有机会在沉浸式阅读体验中提升自身的阅读理解力和指导技巧,继而在实际教学中开展富有成效的师生对话,营造合作探究的氛围。陈先云教授指出,师生互动是推动阅读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动力。教师读书会恰恰为这种互动提供了良好的土壤。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教师读书会,针对文本进行共同研读和讨论,将自身对文本的理解、感悟,以更生动、更具启发性的方式传达给学生,从而有效促进课堂内外师生间的深层次互动交流。

二、从“合”到“何”:创新“助力阅读”的路径

在教师读书会与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整合运作中,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整本书阅读的价值,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指导策略,满足学生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阅读需求,促使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扩大阅读视野,培养自主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提升阅读素养。同时,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发展,实现“助力阅读”的目标。

(一)教师先行,读在学生前:做好整本书阅读规划

教师读书会旨在提升教师的阅读能力和教学水平,同时为学生提供全面且专业的阅读辅导。在学生开始整本书阅读前,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标准》和“快乐读书吧”推荐书目,组织系列教师读书会。教师不仅要仔细研读学生即将接触的文学作品,还需深入了解与教育教学相关的主流文献、教育心理学专著以及课程设计理论。为保证读书会的有效性,教师需事先制订详细计划。在每次读书会上,教师主动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教学策略,以达到最优的阅读效果。例如,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的“快乐读书吧”推荐学生阅读中外民间故事。基于此,教师读书会可以选取《中国民间故事》作为共读书目,并合理分配各项活动内容(如表1)。

随后,教师围绕《中国民间故事》展开深入研讨,重点探讨其语言运用与人物塑造,在此基础上设置具体的阅读计划,明确教学目标,并设计相应的阅读任务,以便引领学生完成整本书阅读(如表2)。

(二)关注需求,为学生架梯:推进学生整本书阅读的进度

教师读书会通过分享阅读资源和教学方法,为学生阅读提供援助,并尊重每个学生的阅读喜好,鼓励他们自主阅读。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教师密切关注每个学生的阅读体验和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提升教学成效的有效策略,并在教师读书会上进行分享交流。交流主题可以涵盖各个层面,包括如何联系学生的已有知识,如何引导深度阅读,以及如何组织有效的讨论,等等。围绕这些主题,教师依据各自的教学实践,积极提出具有革新性和实效性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学生阅读《中国民间故事》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以自己喜爱的方式绘制故事情节图,教师注意到学生可能只使用少量文字进行概述,导致故事情节有疏漏。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参考省编配套《语文作业本》中的图表,设计《田螺姑娘》情节梳理表(如表3),以此作为辅助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梳理故事情节。

通过建设阅读层级,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以及个性化的阅读支持,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和需求,教师读书会可以有效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和深度阅读的热情,提升其阅读能力和素养。

(三)师生互动,合作共读:构建整本书阅读的“共生体”

教师读书会的参与主体不应仅限于教师,学生的加入也是十分可行的,这样既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又能促进双方的发展与进步。教师读书会上可安排丰富的阅读活动。比如,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等形式,加深对情节、人物个性及其思想感情的理解。又如,学生和教师可以共同参与辩论活动,通过陈述、证明和反对等方式,阐述意见和立场,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另外,推行区域性阅读共享活动也是一种有效的策略。借此机会,学生可借助课件、阅读记录本或阅读报告等,展示他们的阅读成果。此类师生互动活动能增强师生双方之间的沟通,从而构建整本书阅读“共生体”。

三、从“何”到“和”:师生共读的反思与建议

师生共读需要不断进行探索与反思。只有通过反复实践,不断提取经验,才能充分感受整本书阅读带来的益处,让教师读书会成为师生发展的载体。

(一)和风细雨,营造氛围与保障时空

教师读书会应当努力创造包容且接纳性强的环境,充分尊重每一位教师,鼓励他们积极分享个人观点和理念。教师在安心的环境中可自由地表达,从而推进学习与交流。教师读书会上应依据教师的具体情况和兴趣,选择适当的阅读材料和方式;根据教师的个性需求,安排适宜的阅读活动和讨论主题。此外,还应在师生共读时,强调互相尊重和平等分享,让师生之间建立信任关系,营造和谐氛围。教师读书会还应发挥激励作用,为师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进行阅读及研究,共同推动师生共读活动的持续发展。

(二)和谐共生,任务驱动与评价互促

为更好地提高教师与学生的阅读素养,教师读书会应将任务与评价相结合。在教师读书会上,要明确阅读任务和目标,并展开师师互评和师生互评。比如,定期举办阅读分享会,分享阅读心得以及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使得师师之间、师生之间能够互相学习、评价。这样,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生的需求,优化教学效果。又如,师生共同制定评价标准,既能为教师指引方向,又能激励学生不断提升阅读能力。再如,教师交流分享批注经验,或和学生共同批注学生的读书笔记,公开他们的阅读成果,并完成评价。评价能增加师生间的沟通和协作,鼓励他们不断提升阅读能力和素养。

综上所述,教师读书会不仅为教师提供了一个专业的阅读和研讨场所,还能够有效地指导和支持学生开展整本书阅读。它能发挥示范作用,在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只要坚持不懈地实施与探索,教师读书会必将更好地促进师生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建淑.新课标理念下整本书阅读的立体架构与实施路径[J].语文建设,2023(14):73-76.

[2]张兆伟.例谈提升“师生共读”质量的路径[J].语文建设,2021(11):70-71.

[3]李学恩.整本书阅读:教师先读与师生共读:以《生死场》教学为例[J].中学语文教学,2019(2):27-29.

[4]许锋华,吴璇.教师读书会建设:学习共同体的视角[J].教师教育论坛,2018,31(5):69-73.

(1.浙江省金华开发区教研中心

2.浙江省金华市南苑小学)

猜你喜欢
师生共读
课外阅读的五种尝试
江苏教育(2017年19期)2017-12-25 09:27:06
快乐阅读深度阅读
浅谈整本书阅读的策略与研究
甘肃教育(2017年16期)2017-09-30 23:53:41
与经典同行
师生共读品经典,书香氤氲满校园
巧妙运用绘本,实现师生共读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师生共读整本书中成长
有效的师生共读操作方法
与学生共沐书香
甘肃教育(2015年16期)2015-09-27 00: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