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点带面推进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践

2024-08-26 00:00:00王巧玲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24年8期

【摘 "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的课程要求。对此,浙江省义乌市组建了“市—联盟—校”三级整本书阅读团队,以教育联盟为单位,挑选不同层次的学校建立试点,探索整本书阅读教学方案。目前,义乌市已在课例研究、活动组织、云端共享和多样评价四个方面积累了一定的优秀经验,为促进全市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发展迈出了坚实一步。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教育联盟;区域经验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的课程要求。整本书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小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基于此,浙江省义乌市针对整本书阅读教学情况展开调研,发现城乡学校存在明显的差距,乡镇农村学校教师教学能力相对较弱,学生阅读效率不高。为解决这些问题,义乌市组建了“市—联盟—校”三级整本书阅读团队,以点带面,传递优秀经验,提升乡镇农村学校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并吸引更多学校、教师参与整本书阅读实践。

“市—联盟—校”三级整本书阅读团队按如下步骤展开教学实践。首先,市级层面由小学语文教研员牵头,学科名师、学科骨干先行,定期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研讨活动,明确区域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发展方向。其次,从教育联盟(教育联盟以市区牵头名校为核心,联合城区城郊学校、镇街中心学校、农村学校共同组成)中挑选不同层次的学校建立试点,成立“联盟整本书阅读研讨共同体”,负责确立、迭代联盟的整本书阅读方案,总结联盟整本书阅读教学经验,打造本联盟的整本书阅读范例。最后,各校组建校级整本书阅读研究小组,由语文学科负责人担任组长,根据市、联盟制订的阅读方案,开展常态化的学校整本书阅读活动,积累具有地方特色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经验。下面以不同教育联盟为单位,介绍义乌市在整本书阅读教学方面的优秀经验,为区域推进整本书阅读教学提供参考。

一、开展课型研究,沉淀阅读之法

针对教师整本书阅读教学能力薄弱的问题,为提高教学效果,应开发相关课程,打造教学新样态,进行教学示范。为此,联盟A的试点学校根据《课程标准》中的学段目标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开发了几种常用的教学课型,以帮助学生积累阅读的方法。

(一)导读型课例:好书推荐课

好书推荐课属于导读型课例。教学时,教师会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精准地为他们推荐书籍,点燃他们对整本书的阅读热情。同时,引导学生学习寻找线索、猜测验证等阅读技巧。其教学过程具体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联结生活,引入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第二步,引导学生阅读书名,观察封面、封底,关注重要信息,抓住关键点;第三步,引导学生浏览目录,想象主要情节,通过赏析精彩片段、体悟关键句,掌握图书主要内容;第四步,用悬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个性化地推荐书籍。

(二)推进型课例:方法指导课

方法指导课属于推进型课例。学生虽然喜欢阅读,但普遍缺乏技巧;阅读量大,却收效甚微。针对这种现象,教师需要借助方法指导课,引导学生运用批注、上下对照、前后比较、隔页阅读、图像化等多种方法进行阅读,从而有目的、有计划地展开学习和实践。例如,教师聚焦阅读时、阅读后两个节点,让学生在阅读时抓住关键问题,猜测情节发展,在阅读后对猜测进行验证,了解问题与文章内容之间的关联,从而有效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三)分享型课例:阅读交流课

阅读交流课属于分享型课例。学生通过分享阅读感受,展示阅读成果,提升阅读品质。教师则在学生充分阅读后,针对学生的兴趣点或困惑点设计交流主题,引导学生向阅读的更深处漫溯,深化成长感悟。以《童年》为例,学生阅读后,教师提出交流主题:你的童年和阿廖沙的童年有什么相似之处?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畅所欲言,跳出阅读内容自由表达。

(四)一体型课例:读写联结课

读写联结课属于一体型课例。学生通过畅谈阅读体会,赏析语言表达,学习写作方法,从而联结阅读与写作,提高写作能力。以《鲁滨逊漂流记》的整本书阅读为例,教师引导学生借助这个冒险故事学写书评,具体这样展开。首先,在书中寻找鲁滨逊的“冒险精神”,找到能够体现其具有冒险意识的地方。其次,思考当代还需不需要鲁滨逊式的“冒险精神”。接着,找到读写联结的关键,确定写作的切入点,写一则书评。最后,开展“我是书评员”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使阅读与育人同频共振。

(五)协同型课例:学科整合课

学科整合课属于协同型课例。童书具有多样性,这恰好契合了跨学科教学的需求。以《借东西的小人》的整本书阅读为例,语文教师和音乐教师可以合作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小人心情的变化,体验成长的魅力。音乐教师巧妙地利用四段不同特点的音乐,揭示人生旅程的多样性。语文教师则引导学生联系画面编写歌词。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会了押韵、字数相等等填词方法,用文字传递人物内心的感受。这样的课堂充满了创意和乐趣,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到了更多知识。

二、聚焦活动组织,满溢阅读之乐

推动整本书阅读进程,离不开丰富的阅读活动。为此,联盟B的试点学校通过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帮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习得阅读方法,收获阅读快乐。

(一)读书时间“六个一”

为了充分保障学生的阅读时间,试点学校安排了许多特定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阅读,简称“六个一”。具体包括:每年举办一次读书节,开展系列读书活动,邀请全校师生及学生家长参与;每学期设立一个读书日,当日所有课程、作业均围绕读书展开;每月开展一次读书会,由教师组织,学生参与;每周安排一节读书课,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指导;每周组织一次亲子共读,让阅读习惯的培养从学校延伸至家庭;每日安排一个读书时,要求学生每日至少读一小时。

(二)阅读活动“三步走”

试点学校采用全员参与的方式推动学生阅读经典,并分三步推进阅读活动。具体而言,学校设计了贯穿全年的“经典阅读”校级系列活动,每个季节围绕一个主题展开:春季为“走近一位经典名家”,夏季为“经典闯关赛”,秋季为“争当诵读之星”,冬季为“经典诵读展演”。在此基础上,每个主题分年段派生出多边互动的年级阅读活动,如好书漂流活动、“我是朗读者”展示、课本剧创演大赛等等。而每个班级又能衍生出更为丰富的班级读书活动,如每月阅读之星评选、讲故事比赛、为诗配画、绘本制作等。其中,中高段班级还会开展手抄报比赛、飞花令、书签制作、写读后感等活动。

三、利用云端共享,普惠阅读之趣

为改变城乡之间的整本书阅读差距,可利用网络共享机制,将实践过程中收获的有效经验传播给整本书阅读相对薄弱学校,提升整本书阅读的普及率和阅读效果。基于此,联盟C的试点学校开展了“××书房”特色项目,目标是打造一个书籍资源库,开展一系列阅读活动,培养一批“书香”教师。该项目由语文教研组先行实践,逐步向其他教研组推进。

首先,该项目形成了整本书阅读的“五个一”模式,即一节导读课、一份共读规划、一份共读单、一节交流课和一份共读成果,并在师生阅读实践中进行运用。其次,建立了整本书阅读书籍资源库,包括书目资料、微课资源、共读计划、共读掠影、共读展示等内容。最后,形成了整本书阅读“电子共读单”资源库。共读单以日常培训任务、作业的形式进行设计,书目来源于各年级的书单。例如《我要吃西瓜!》是一年级的阅读书目,其共读单分为A、B两个版本,A版为每日安排的阅读任务,B版则是根据当日的阅读内容设计的实践性活动。教师一共设计了5天的共读单,其中第一天的共读单如图1、图2所示。整本书阅读“电子共读单”资源库中的一部分共读单在学校公众号进行推送,供校内、联盟内师生使用,一部分共读单则编号建档。

四、实施多样评价,照亮阅读之路

为充分推进整本书阅读进程,提高阅读实效,应开发整本书阅读评价体系,达到“教—学—评”一致,以此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一)制订阅读素养评价量表

联盟D的试点学校A根据不同学段的培养目标,制订了低、中、高三个学段的阅读素养评价量表,为学生提供明确的发展目标,帮助他们及时调整并确立下一个阶段的努力方向。量表分为“好”“较好”“一般”“须努力”四个评价等级,从阅读意识、阅读能力、阅读习惯、阅读品格四个维度评价学生的阅读素养。具体的评价指标如表1所示。

每学期结束前,学生、家长和教师根据学生在各项阅读活动中的具体表现,参照相应学段的阅读素养评价量表,对学生本学期的阅读素养进行评价。在学生自我评估的基础上,进行班级评定,并由班主任根据综合评估的结果,提出下学期的改进意见。

(二)积极推行多维评价

联盟D的试点学校B积极推行多维评价,旨在让学生充分体验阅读的魅力,从而培养终身阅读的习惯。

1.实操评价——悦读币

为评价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情况,试点学校建立了“悦读银行”。由校长担任总行行长,统筹规划阅读评价工作;各班班主任出任支行行长,负责“悦读币”的登记与管理;家长、教师、同学则作为“书友”,陪伴学生阅读。

基于此,学校设置了一室、二折、三卡和四星。其中,“室”指的是“书写展览室”;“折”指“悦读存折”和“诵读存折”,是记录学生阅读表现的载体;“卡”包括贵宾卡、白金卡和钻石卡,指向不同的阅读项目,激励学生不断追求卓越;而“星”则用于评选“悦读小明星”,共设四个等级。学生所获“悦读币”的数量与阅读字数精确匹配,一个字对应一个“悦读币”。学校根据学生积累的“悦读币”数量评选“悦读小明星”,并给予表彰,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2.特色评价——成长档案袋

成长档案袋用于收录学生的作品、思考,以及教师和同伴的评价,见证学生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阅读历程,促进学生从阅读走向写作。教师可引导学生按照计划、过程、成果和反思四个主题进行整理(如表2),并将整理成果放入成长档案袋。

推进整本书阅读是一项巨大的工程。目前,义乌市已通过教育联盟,在课例研究、活动组织、云端共享、多样评价四个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未来,义乌市将把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着力点从联盟下沉至各个学校,推进“市—联盟—校”三级整本书阅读团队建设,推广区域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优秀经验,促进全市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进一步优化。

(浙江省义乌市教育研修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