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基因融入高职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探索

2024-08-23 00:00:00赵小红周阳
经济师 2024年8期
关键词:价值意蕴红色基因实践路径

摘 要:课程思政是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红色基因所承载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精神品质等与课程思政教育内容相辅相成。红色基因融入高职课程思政,能够有力促进专业课程教学,同时引领学科和专业的发展。在育人元素的选择上,应重点融入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坚定信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红色基因融入高职课程思政实施路径选择上,应从课程内容、师资队伍、教学方法等维度开展工作。

关键词:红色基因 课程思政 价值意蕴 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F061.3;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08-168-03

课程思政是高职院校贯彻立德树人的重要手段,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教育对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2018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传承红色基因[2]。《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课程思政建设内容要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3]。红色基因所承载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精神品质等与课程思政教育内容相通,传承红色基因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增强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

一、红色基因及特征

2013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兰州军区时首次提出“红色基因”的概念。随后,习近平总书记又多次对传承红色基因作出了重要指示,将传承红色基因上升到治国理政这一新高度[4]。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遗传,红色基因承载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光辉历程和伟大精神。这一概念源于对革命历史的深刻总结,体现了对革命传统的继承和发展。红色基因的内涵丰富,包括坚定的信仰、崇高的理想、无私的奉献、艰苦奋斗等精神品质,这些精神品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遗传因子,红色基因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民族性和传承性和创新性。这些特征使得红色基因在高职课程思政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时代性体现在它始终与时代的发展紧密相连,不断吸收新的时代精神,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取之不竭的精神源泉。民族性则体现在红色基因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性则是红色基因得以延续的关键,红色基因的理论基础来源于马列主义,同时又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进行革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系列历史伟大征程中,红色基因经历了形成、发展完善并代代薪火相传,通过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传承,使得革命精神得以延续和发扬,红色基因得以在高职课程思政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创新性体现在红色基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创新和发展,为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5],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中[6],中华民族以红色基因为精神支柱,共同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伟大历史进程而不懈奋斗。

二、红色基因融入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

课程思政教育是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也是职业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课程思政应围绕以家国情怀为核心的爱国主义开展教育,对高职生而言,对其情感的熏陶应体现在激发其民族自信心,培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在价值取向上应以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高职院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时,应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红色基因传承相结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专业课程教学特点、教学内容将红色基因传承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通过将红色基因融入课程思政,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其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同时,红色基因的传承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7]。

(一)专业课程蕴含立德树人内容

在高职课程思政中,专业课程蕴含立德树人相关内容具有深远的意义。专业课程不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平台,更是培养学生品德和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因此,将红色基因融入专业课程,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是高职教育的重要使命。以我校高速铁路客运乘务专业核心专业课程《高铁客运乘务工作实务》为例,项目研究团队在课程设置中融入了红色基因,通过讲述我国高速铁路旅客列车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我国高铁列车从无到有再到自主创新引领世界高铁列车发展潮流的一系列过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同时重点结合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发展历程,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巧妙融入课程中,引导学生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伟业而不懈拼搏奋斗。此外,还通过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参加支援“春运”“暑运”志愿活动,在志愿活动中学生在列车上独立开展乘务作业,在实践中体验旅客列车乘务作业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通过在列车上为广大旅客服务,提高专业实作技能的同时,学生可身体力行,体会并实践铁路客运行业所倡导的“全心全意为旅客服务、视旅客为亲人”服务理念,进一步深化并践行“以人民为中心、不负人民、为人民服务”等先进理念,做到知行合一。

(二)课程思政赋能学科发展

专业课程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是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重要途径。通过将红色基因融入专业课程思政,可以有效地推动学科的发展,并培养出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优秀人才。以某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为例,该校在专业课程中融入了红色基因,通过讲述计算机技术在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技术背后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伦理。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还塑造其强烈的家国情怀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据统计,该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和社会评价均得到了显著提升,这也充分证明了专业课程思政赋能学科发展的重要性。

此外,专业课程思政还能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通过将红色基因融入不同学科的教学中,可以打破现有职业教学体系中存在的学科壁垒,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势的互补。例如在文学专业中,可以通过分析红色经典文学作品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人文精神。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方式不仅丰富了课程内容,还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三)课程思政指引专业发展

课程思政对于专业发展的指引作用日益凸显。在红色基因的融入下,课程思政不仅承载着传承红色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重任,更成为推动专业发展的强大动力。通过课程思政的深入实施,高职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专业知识的社会价值和历史使命,从而激发他们投身专业实践、服务社会的热情。以信息技术专业为例,在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在专业教学中积极融入红色基因,将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传承与网络安全技术的学习紧密结合。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网络安全竞赛、开展网络安全知识讲座等活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更培养了他们的国家安全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此外,课程思政的指引作用还体现在对专业发展方向的引领上。高职教育作为培养德技并修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必须紧密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8],不断调整和优化专业设置。在红色基因的融入下,课程思政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发展观,引导学生将个人发展与国家、民族的未来紧密结合,从而推动专业的健康发展。

三、红色基因融入高职课程思政的核心要素

(一)融入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在高职课程思政中融入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培育学生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的应有之义。通过课程内容的设计,可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认识到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核心价值。对铁路运输类专业而言,在讲述高铁列车发展章节时,讲述我国高铁从无到有再到引领高铁潮流,让学生感受我国高铁的发展历程,进一步引导学生反思中国高铁发展壮大的深层次原因,进而得出国家的强大才能推动高铁的快速发展这一结论,巧妙将爱国主义融入课程教学,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进一步提升民族自豪感。

(二)融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坚定信仰

在高职课程思政中融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坚定信仰,是红色基因传承与发扬的重要体现。通过课程思政的引导,学生能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深刻理解民族复兴的伟大意义,从而树立起为之不懈奋斗的坚定信念。为了有效融入这一信仰,教学内容需要考虑国家发展需求,通过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民族复兴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例如引入“一带一路”倡议、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具体案例,分析这些战略对于民族复兴的推动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旗帜[9],为高职课程思政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课程思政的实践活动,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培养具有高尚道德情操、扎实专业知识、强烈社会责任感和良好职业素养的高素质人才。以专业课程为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深入挖掘课程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点,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意义。例如,在讲授经济学课程时,可以引入“共享发展”理念,通过分析共享经济模式的优势与挑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经济发展中实现社会公平与共享。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还能有效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与传承。

四、红色基因融入高职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

(一)课程内容与红色基因的融合

通过课程内容与红色基因的融合,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传承红色文化,从而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历史学科为例,我们可以在讲述历史事件和人物时,深入挖掘其中的红色元素,让学生学习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同时感悟其崇高精神。通过引用毛泽东、周恩来等伟人的名言警句,让学生深刻理解爱国主义和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重要性。同时,我们还可以结合现实案例,分析当前社会中的热点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红色基因中的智慧和力量,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二)师资队伍与红色基因的关联

红色基因的传承和弘扬,需要有一支具备红色精神、红色情怀的教师队伍来引领和示范。教师团队不仅专业知识要过硬,还需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深厚的爱国情怀。注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可以通过组织教师参加红色教育培训、开展红色主题教学研讨、邀请红色文化传承人举办讲座等多种形式,提升教师的红色素养和教育能力。这些举措不仅增强了教师的红色情怀,也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将红色基因融入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此外,还应建立完善的师资评价体系,将教师的红色素养和教育能力作为重要评价指标。通过学生评价、同行评价、专家评价等多种方式,全面了解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红色基因传承情况,激励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红色素养和教育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红色基因的互动

在高职课程思政中,教学方法与红色基因的互动显得尤为重要。红色基因内涵理论难度大,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师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以提升学习成效。例如,在讲述革命历史时,教师可以引入真实的革命案例,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学生学习感悟。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红色基因的理解,还能塑造价值观。此外,教师还可以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来增强教学方法与红色基因的互动。例如,在讲述红色故事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相关的历史图片、视频等,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红色基因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基金项目:2019年湖南省社科基金教育学专项课题“课程思政视野下红色基因传承融入高职专业课程路径研究”(项目编号:JJ193818)]

参考文献:

[1] 王昕伟.文化自信视域下红色基因的传承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21.

[2] 央视网.习近平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强调\"功成不必在我\"[EB/OL].央视网网站,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943768712305

78192amp;wfr=spideramp;for=pc

[3]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4] 梁珂静.红色基因助力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研究[D].成都:西华大学,2019.

[5][6] 搜狐网.关于印发傅振邦同志、俞伟跃同志在2018年少先队改革座谈会上讲话的通知[EB/OL].搜狐网网站,https://m.sohu.com/a/228239814_508452.

[7] 傅少容.新媒体环境下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07-29.

[8] 齐立辉.基于生态理论的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共同体构建[J].继续教育研究,2018-09-15.

[9] 刘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培育研究.青岛:青岛科技大学,2016.

(作者单位: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衡阳 421002)

(作者简介:赵小红,副教授,本科,研究方向为铁路运输组织、职业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周阳,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城轨运输组织、铁路运输组织、职业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责编:若佳)

猜你喜欢
价值意蕴红色基因实践路径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价值意蕴与模式建构
当前我国民歌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价值意蕴析论
理论导刊(2017年2期)2017-02-25 18:45:55
论思想政治教育在培育大学生成为红色基因传承者中的作用
中国市场(2016年43期)2017-02-16 13:10:58
红色基因融入精准扶贫工作的价值研究
素质教育视野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实践路径探析
以“大扶贫”理念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径
人民论坛(2016年32期)2016-12-14 19:02:47
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的实践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
理论导刊(2016年11期)2016-11-19 15:52:20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人民论坛(2016年27期)2016-10-14 13:32:53
浅析高校党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
企业导报(2016年13期)2016-07-19 18:22:53
激活红色基因在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中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