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背景打造“四化”高效课堂

2024-07-14 03:53:44杜爽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6期
关键词:文化背景教学创新高效课堂

杜爽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培养具备高尚道德情操、过硬专业素质、富有创新精神、具备国际视野的高素质金融人才既是应时代所需,也是应发展所向。按照课程思政和新文科建设要求,“国际金融”课程聚焦解决教学过程中痛点、堵点问题,以提升学生科学素养为导向,对教学全过程进行了基于我国文化背景的教学重构,通过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积极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探索形成了“课程中国化、课堂高效化、教研联动化、考评全程化”的四化一体型专业课新范式,为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金融人才提供了有力教学支撑。

关键词:文化背景;高效课堂;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24)06-0068-0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总书记关于文化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基于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

当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各国人民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同时,世界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正在增加,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分工重构,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受到冲击等,可谓挑战与机遇并存。立足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一带一路”合作成果丰硕,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金融领域开放不断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等,中国经济已深入融入世界经济。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坚定文化自信,坚守文化立场,坚持守正创新,既是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化教育改革的迫切需求,更是课程创新的基本立场和重要内容。

1 “国际金融”课程痛点及解决办法

1.1 增强课程自主性,在课程建设上体现中国特色

新文科建设主要是为了适应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新要求,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相融合,推动形成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学派。当前,在实际开展教育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定问题,特别是基于西方文化和历史经验基础上形成的理论和方法,对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新理念、新模式、新变革和新成就缺乏足够的解释力。通过结合学校办学定位、专业培养方向、“国际金融”课程特色和人才成长规律,在开展新文科建设过程中,教学团队着重推动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重要理论内容有机融入课程全过程,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切实提高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文化自信、法治观念和家国情怀,以培养学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文科人才。

1.2 突破课程窠臼,培养具备中国情怀的金融人才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道德修养、创新精神、理论水平和国际视野,掌握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和扎实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能够胜任各类型金融机构、政府部门等企事业单位的金融管理和实务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当前,针对原有课程内容分散、结构单一、案例陈旧,金融经济类学科间缺乏深度交叉,学生缺乏以职业发展为导向的学习原动力等现实问题,结合本专业培养目标,教学团队对课程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在教学方式上,设定明确了总体和阶段性学习任务、学习目标,并制定与之对应的考核方式,确保在目标指导下完成规定教学任务;在教学内容上,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编制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符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规律的教学大纲,打破原教材内容体系束缚,理顺各章节内容的逻辑关系,实现教学内容的有机衔接。

1.3 结合院校发展实际,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升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是要明确并突出办学定位。赤峰学院积极适应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明确建设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战略定位,确立“融入赤峰、服务地方”的办学思路,通过以转型促发展,着力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和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和实践[2]。

教学团队针对教学方式单一、教学评价体系效率低下、课程架构设置不合理、实践操作环节存在短板、师生双向交流过少等影响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各类问题,紧紧围绕着培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一战略定位,结合本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通过优化课程设置、改进教育方式,完善评价体系、拓展实践平台等举措,使学生能够在有限学时内更直接、更快速地获取本专业相关知识,具备计算机和数学工具分析、运用英语进行商务沟通等各项本专业学生应具备的技能。

2 教学创新措施

2.1 教学理念革新,体现“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结合“国际金融”教学要求,将OBE(基于学习产出)教育理念贯穿教学全过程,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为切入点,通过中西方经济发展模式横向对比,教育学生辨析西方经济学有益成分,消除西方错误思潮影响,增强走好中国道路的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强国使命感,引导学生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发展之路,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信心。

2.2 教学内容重构,实现课堂知识“三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3]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做好思政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专业知识传授、综合能力培养、整体素质提升这三个教学目标基础上,教学团队对课程教学目标进行了细分,进一步提升跨学科综合知识、实践应用能力、科学素养水平。通过将中国金融特色案例和思政元素相融合,跨学科、跨课程关联知识相融合,服务地方科研项目与教学相融合这三个教学内容的创新,多方位地融入思政育人理念和思政元素,润物无声地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4]。在课程设置上,设计参与度高、互动感强的教学环节开展启发式教学,根据学生课堂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学生主动发掘知识、构建系统知识体系、开展探索式实践活动,实现课程内容与教学目标相匹配,理论知识学习和教学实践相同步。

2.2.1 中国金融特色案例和思政元素相融合

通过向学生讲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并结合“一带一路”战略,及构建新发展格局、金融体制改革、数字经济等近几年国际经济金融领域的特色典型案例,充分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引导学生将国际金融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对比中西方经济发展模式,分析和解决我国金融制度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2.2.2 跨学科跨课程关联知识相融合

该课程具有很强的学科关联性和时效性,针对这一特点,教学团队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当前经济金融热点问题作为破题素材,引导学生发散思维、集思广益,充分结合我国文化背景对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例如教授“国际资本流动”篇时,引入国内外双循环布局要闻作为动态课程素材,要求学生课下认真查阅“国际关系学”“国际贸易学”等课程相关基础知识,组织学生开展“国内外双循环如何促进乡村振兴”的课上讨论,深入解析国内双循环、金融政策、惠民举措的影响,从中体会国家政策中的人文情怀,强化责任担当与职业认同。

2.2.3 服务地方科研项目与教学相融合

“科研反哺教学,科研指导教学”是教学团队开展科研与教学融合的思路和方向。安排学生参与教师主持的课题研究工作,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本专业知识,更好地参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例如2020届金融专业学生依托主讲教师服务地方的研究课题开展实践活动,走到“田间地头”对农牧民、农牧企业对农业收入保险的感受及遇到的实际困难进行调研。

2.3 教学过程重塑,打造师生学习共同体

为有效提升学生对课程的参与度,提升学生学习获得感,在教学模式设置上,突破讲授式教学框架束缚,增加案例分析、合作学习等权重,强化金融学与交叉学科间的关联度,以此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挖掘学生内在潜力,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能力。

2.3.1 突出教学模式创新

结合本课程特点,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优化“课前独立自学—课中互动实践—课后巩固练习”三个教学环节,探索形成知识传授与文化背景引领相结合的“善思明辨”式教学模式,如表1所示。

2.3.2 思政教与育相统一,实现全方位育人

在正确认知新时代大学生成长规律和成长背景的基础上,教学团队创新思政教学方法,探索形成了“五融”课程思政教学法,使教学过程更加具有温度、广度和力度。

“五融”课程思政教学法主要有:(1)任务教学法。布置线上+线下探究性任务,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精神。(2)情景模拟法。创设情景,分组模拟,培养学生辨明事实和逻辑推导能力。(3)阅读拓展法。倡导跨学科阅读,感受经典,拓宽学生视野,辐射多学科知识。(4)历史说理法。讲授过程强调金融知识与史实结合,培养科学素养,感悟科学之美。(5)案例分析法。利用案例中蕴含的辨析点,激发学生思考,明辨事理。

2.3.3 设计多元化的考核体系,强化基于学习数据的过程性考核

为了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和应用实践能力,评价过程遵循多元化和过程化考核原则,推动学习和考核同步推进。课程成绩评定由以下三个部分构成:(1)线上课堂学习成绩(30%):包括随堂知识测验、研讨区提问、作业提交、课堂效果测评等;(2)线下课堂表现成绩(20%):包括分组讨论表现、互动抢答、时事分享、创新性成果奖励等;(3)线下阶段性考核成绩(50%):包括案例讨论分析、小组PPT展示等。

3 教学反思与结论

3.1 实现课程思政由“生硬关联”到“润物无声”的转变

在以往开展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学团队积极推动专业课程承载思政内容,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程中,推动本专业理论知识传授、综合能力培养、价值理念引领同向同行。通过深入的教学实践,教学团队发现做到思政元素融入“易”,做到如何隐性地融入思政元素“难”,因此提出基于文化背景深刻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思路。基于文化背景是以我国厚重的历史文化背景为基础,在掌握我国经济发展历史和规律的基础上,从全球经济维度出发,改变学生被动接纳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关注、了解国内外经济发展时事,挖掘事件背后的本质,分析和解决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3.2 实现学生由课堂“被动接受”到“主动融入”的转变

过去的讲授局限于本专业课程范围,对跨专业、跨学科的知识辐射范围小,教师“疲于讲”,学生“被动听”,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学半径,影响了师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按照新文科建设和课程思政要求,教学团队创新教学举措、重构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思路,强化与其他专业教师、思政课程教师的交流联系,加强与学生间的沟通互动,积极采纳教师和学生提出的意见建议,推动形成本课程宽领域、深层次、广覆盖的知识教授体系。同时突出科研教学融合发展,积极推动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学生在领会知识的同时提升其对科研的兴趣和能力。

3.3 实现师生成长由“单兵作战”到“有机整体”的转变

以往教师与学生的学习轨迹难以相交,师生间缺乏有效地沟通和协作,导致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内容供给失衡、学习效果打折扣,影响学习质效。师生学习共同体理念强调在开展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将师生间各自的学习和成长进步组成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教师离不开学生,学生也离不开教师,体现互助合作、荣辱同行的紧密关系。牢固树立和践行师生学习共同体理念,需正确把握整体和部分间的关系,推动教师、学生形成整体合力[5]。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2023:185.

〔2〕内蒙古日报社记者.赤峰学院:全方位推动转型发展与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N].内蒙古日报,2022-11-09(07).

〔3〕人民日报.习近平: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EB/OL].(2019-03-18)[2024-01-20].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8349 581233312312&wfr=spider&for=pc.

〔4〕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53(01):43-46.

〔5〕刘隽,范国睿.高校“课程思政”改革背景下师生互动对于学生自我收获感与满意度的影响机理——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9,39(05):117-123.

猜你喜欢
文化背景教学创新高效课堂
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山东戏剧
金桥(2018年3期)2018-12-06 09:05:52
论文化背景知识在训诂中的作用
英语教学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策略
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探索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人间(2016年27期)2016-11-11 16:12:22
读写结合探寻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新路径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7:43:20
中职 《电机与拖动》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0:36:13
试析网络教学平台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46:47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3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