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大学生睡眠质量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压力知觉的中介作用

2024-07-14 09:25:32秦莉张冬梅刘欢姚露张铭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6期
关键词:睡眠质量医学生心理健康

秦莉 张冬梅 刘欢 姚露 张铭

摘 要:目的:本研究意在探讨医学院校大学生睡眠质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程度,并分析压力知觉在睡眠障碍与心理健康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是否显著。方法:使用问卷星对1 190名医学院校大学生进行在线问卷调查,调查中使用了自编一般人口学特征问卷、阿森斯失眠量表、压力感知量表PSS-4、心理健康评估简版量表PHQ-2。结果:睡眠障碍的检出率为37.90%,孤独感、自评身体健康状况、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睡眠时间等因素对睡眠障碍的影响均有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呈统计学正相关(P值<0.01);压力知觉在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比为33.33%。结论:医学院校大学生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压力感知在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中起到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关键词:睡眠质量;心理健康;压力知觉;医学生

中图分类号:G444;B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24)06-0021-05

睡眠是促进人体身心健康的重要保障。睡眠障碍是指因睡眠质量不高或很差,以及睡眠量不正常而引发一系列身心不良反应的状态,包括入睡困难、睡眠不足、睡眠减少、嗜睡以及与睡眠相关的异常心理与行为等[1,2]。魏明等人在研究中指出我国大学生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为12.9%~52.84%[3]。由此可见,睡眠障碍在当代大学生中已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心理压力指客观因素作用于个体后产生的心理应激反应(Beccle,1976)。压力知觉是指个体在某一特定时间点,受到外在的应激事件或刺激经过认知评价后产生的心理反应,以及关于应对压力的能力的一些感受或想法[4]。周喆林等人对压力知觉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研究生压力知觉与心理健康得分呈显著正相关,睡眠质量在压力知觉和心理健康之间起到中介作用[5]。截至目前,压力知觉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已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同[6],但现有的研究更多关注二者的直接效应,对其内在中介影响的研究仍不够深入。

近年来关于医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备受关注。李玉玲[7]及李新宇[8]等人在研究中表明:压力知觉是睡眠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个体在高压力感知下会产生生理紊乱,从而引发各种睡眠障碍问题。睡眠不足或不佳易导致个体处于焦虑、抑郁及烦躁等状态,进而出现情绪障碍等各种心理问题[9,10],已有研究可以看出睡眠障碍在压力知觉影响心理健康的机制中发挥着潜在中介作用。

从现有研究来看,虽然已有研究表明睡眠障碍、压力感知与心理健康状况三个变量之间存在两两相关,但罕有研究探讨压力感知在睡眠障碍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中介作用。因此,本研究一方面验证睡眠障碍、压力感知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关系,另一方面探索压力感知在睡眠障碍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中介作用,为采取一定针对性的措施改善大学生睡眠状态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新的视角和突破点。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遵循自愿、匿名、保密的原则,利用问卷星在线开展了一项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23年3月在某医学院校随机开展调查,线上收集1 223份问卷,剔除缺项等无效问卷后,共1 190份问卷纳入本次研究,有效应答率为97.3%,其中男生476人,女生714人。

1.2 调查内容与方法

本问卷包括人口学特征问卷、睡眠障碍问卷、压力感知问卷及心理健康问卷等4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自编一般人口学特征问卷,包括性别、年龄、年级、家庭居住地、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学生干部、是否吸烟、所在学院、孤独感及每天睡眠时间等内容。

第二部分采用阿森斯失眠量表(Athens insomnia scale,AIS)评估被试过去2周睡眠障碍情况。该量表是由soldatos及其同事在2000年开发,共包含8个条目,各条目按0-3分四级评分;各条目得分之和为AIS的总分。总分在0-24分之间,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按照AIS的分级标准分级,总分<4分为无睡眠障碍;总分4-6分为可疑失眠;总分≥7分即为失眠。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克朗巴哈系数(cronbachα)为0.823。

第三部分采用压力感知量表(The Perceived Stress Scale,简称PSS),是1983年由Cohen等人编制,用于测量个体对压力的察觉能力、抗压能力及其他有关联的特征,评估被试在上个月经历的压力情况。该量表共3个版本,分别为PSS-4、PSS-10及PSS-14。本研究选用的是PSS-4,每题按0-4分五级评分,含1项反向计分项;PSS-4值越高表明压力越大。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708。

第四部分采用心理健康评估量表(PHQ-2)评估被试过去2周内出现抑郁症状的频率。该量表采用0-3的4点李克特量表,总分在0-6分之间,且总分≥3分是筛选PHQ的合理切点。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834。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软件和SPSS-Process程序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采用偏差校正的Bootstrap法(抽取5 000个Bootstrap样本)以及Hayes编制的SPSS宏中的模型4,检验心理健康状况的中介作用。以P<0.01为统计学差异显著界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本研究结果显示,某医学院校1 190名大学生中,有451人出现睡眠障碍,发生率约为37.90%;有345人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为28.99%。睡眠障碍检出率低于郭曼杰[11]等采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检出的44.7%;高于刘景[12]等人研究的大一年级学生失眠症状检出率12%。单因素分析显示,大学生的孤独感、自评身体健康状况、就业压力、学习压力和睡眠时间均与睡眠障碍有关,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这与相关研究结果相符[11]。而性别、年龄、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学生干部及是否吸烟等与睡眠障碍的关系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1。

2.2 睡眠障碍、压力感知与心理健康的简单相关分析

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睡眠状况得分与压力感知及心理健康状况得分呈显著正相关,见表2。

2.3 中介效应分析

以睡眠障碍为自变量,压力感知为中介变量,心理健康状况为因变量,控制身体健康状况、学习压力、孤独感等社会人口学因素后,采用SPSS宏程序中PROSESS4.2中Model4进行中介效应的分析,具体情况见表3。在模型1中,睡眠障碍正向显著预测压力感知;在模型2中,将睡眠障碍和压力感知同时纳入回归方程中结果显示两者对心理健康状况均有正向显著预测作用;在模型3中,睡眠障碍对心理健康状况的总效应有正向显著预测作用。Bootstrap法检验结果见表4,睡眠障碍对心理健康状况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的95%CI(置信区间)均不包含0(同为正数)。由此可见,压力感知在睡眠障碍和心理健康状况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部分中介效应值为0.06,占总效应的33.33%。中介效应模型见图1。

3 讨论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自评身体健康状况、学习压力、就业压力、孤独感以及睡眠时间的长短均会影响睡眠障碍、压力感知和心理健康状况,且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身体健康状况差、学习或就业压力大、孤独感强或睡眠时间少会影响睡眠质量,导致压力感知变强及心理健康状况变差。这与当今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发生很大的转变是分不开的。与此对应的性别、年龄、家庭居住地、是否独生子女等人口学变量对睡眠障碍、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显示,睡眠障碍和压力感知得分均能显著正向预测心理健康状况评分,个体的睡眠质量越差压力感知越强,心理健康状况得分就越高即心理健康水平越差,这与之前相关研究结果相符[5];压力感知在睡眠障碍与心理健康状况两者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效应,即压力感知可以间接影响到心理健康状况,这是在周喆林、李新宇[5,8]等人的研究基础上的拓展和补充。本研究验证了良好的睡眠形态是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方式,对于睡眠障碍的大学生可以通过降低压力知觉,比如减少学业压力、就业压力、增加社会支持、减少孤独感等方式改善心理健康状况。高校应在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作用,多措并举以期在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上取得新成效。

除此之外,本研究为一项横断面调查,只选取了安徽某医学院校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可能存在选择偏倚,加之没有纵向随访调查来对比,因此结果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下一步相关研究建议扩大调查覆盖面,同时开展纵向追踪调查来进一步验证睡眠质量、压力感知与心理健康状况三者之间的内在关联,亦可引入其他变量进一步探索其对心理健康状况的调节作用。

参考文献:

〔1〕杨玉玲,付君,崔喆,等.大学生睡眠障碍患者神经心理特征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12,33(10):1173-1175.

〔2〕叶艳,杜广华,范方,等.青年军人与大学生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比较[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 21(02):313-316,327.

〔3〕魏明,李新华,王伟琼,等.医学生睡眠质量现状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03):454-455

〔4〕葛刘娜,韩江英,匡大林,等.安徽省某三甲医院护士压力知觉与应对方式分析[J].现代临床医学,2021,47(04):265-268.

〔5〕周喆林,尉力文,何秋惠,等.研究生知觉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睡眠质量的中介作用和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2,30(05):749-752.

〔6〕吴煜辉.大学生自我分化与压力知觉、心理健康的关系[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8.

〔7〕李玉玲,刘琼.突聋患者睡眠质量与压力知觉、心理弹性的关系[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17,15(06):430-433.

〔8〕李新宇,魏新益,陈海德,等.大学生压力感知与睡眠质量的关系:一个两阶段被调节的中介模型[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9,27(02):351-355.

〔9〕BAGLIONI C, BATTAGLIESE G, FEIGE B, et al. Insomnia as a predictor of depression: A meta-analytic evaluation of longitudinal epidemiological studies[J].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2011, 135(1/2/3): 10-19.

〔10〕MEERLO P, SGOIFO A, SUCHECKI D. Restricted and disrupted sleep: Effects on autonomic function, neuroendocrine stress systems and stress responsivity[J]. Sleep Medicine Reviews, 2008, 12(03): 197-210.

〔11〕郭曼杰,李娜,赵玉,等.孤独感在本科护生短视频成瘾与睡眠质量间的中介效应[J].护理学报,2023,30(07):20-24.

〔12〕刘景,张至贤,金正格,等.大一年级学生失眠心理弹性与负性情绪症状的关联[J].中国学校卫生,2023,44(08):1211-1215.

猜你喜欢
睡眠质量医学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9期)2022-04-06 02:41:5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8期)2022-03-23 06:49:0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6期)2022-03-23 05:25:50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1期)2022-03-18 02:01:10
16周太极拳锻炼及停练8周对老年女性心理健康的影响
芪枣安神汤对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情志护理干预配合针刺对急性面瘫患者不良情绪以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居家护理干预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医学信息(2016年30期)2016-11-28 22:05:51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中国卫生(2015年3期)2015-11-19 02:53:24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