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秋月
【摘要】校本课程是学生可主动选择的适应学生发展需求的课程,注重其多样化与差异化。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享有教育自主权,小学应积极推进校本教育的研究,推动校本课程的开发。通过音乐这门独特的课程,学校开设了具有区域特点的音乐校本课程“建瓯唱曲子”,强调区域特点,更能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除了热爱家乡,还可以使他们比较清晰地认识本地区的地域音乐文化,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近年来,对于如何强化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维护,学校教育已经变成一种强大的传播手段。本篇文章将“建瓯唱曲子”这一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到小学音乐课程的设计中,这不只是为了继承并发扬本地独特的音乐文化,也是为了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维护,从而为未来本地音乐教育的发展开辟新的途径。
【关键词】校本课程 建瓯唱曲子 非物质文化遗产
【课题项目】本文系南平市“十四五”中小学(幼儿园)学科教学带头人培养对象教育科研课题《非遗文化“唱曲子”与校园文化的融合研究》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4)06-0151-03
在闽北建瓯方言文化圈内,“建瓯唱曲子”这一独特且完整的曲艺艺术形式,承载着浓厚的地方语言特色与民俗传统,自2009年起,因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与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而荣列福建省第三批次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该艺术形式在当地多个区域,包括建瓯、松溪、政和、武夷山和建阳等地广泛流传,并深受群众喜爱。
近期,为传承并发扬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学校创新性地将“唱曲子”引入校本课程体系,开设了一门极具地方特色的课程——《走近“唱曲子”》。通过实际的教学互动与课例实践,我愿分享几点关于教授“唱曲子”课程过程中的深刻认知与实践经验。通过课程教学,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唱曲子所蕴含的道德教化功能及其对社会伦理道德建设的积极作用;借助课堂教学实例,探讨如何有效保护与传承这一濒临失传的传统曲艺形式,使其在年轻一代中焕发生机,并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实现传统文化与素质教育的有机融合。
一、发挥地域优势,诱导主题生成
(一)微课助力,听赏激趣
预习是提升课堂学习效率的基石,尤其对于接触相对陌生且富有地方特色的课程来说,其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这类课程往往融合了丰富的地域文化与传统知识,初次接触时可能会感到既新鲜又晦涩难懂。因此,若想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更高效地吸收和理解这些内容,学生就必须提前对即将学习的知识点进行细致入微的预习,甚至尝试在课前就达到一定程度的掌握。以曲艺这门富含我国深厚文化底蕴的课程为例,由于其艺术形式独特、理论知识繁复,许多学生在初次接触时容易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从而影响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领悟能力。针对这一挑战,作者特意在课前精心设计了一套思维导图教学辅助工具。该思维导图清晰直观地展示了本课所涵盖的主要知识点,将原本可能散乱无章的知识点有机串联起来,形成易于理解和记忆的知识网络。学生只需按照设定的预习步骤,逐步探索并填充这张思维导图,便能在课前对曲艺的基础概念、发展历程、主要流派以及代表作品等内容有一个初步但全面的认知。
首先,洞察到青少年群体普遍对流行音乐有浓厚兴趣,教师特意挑选了一首由本地知名流行歌手倾力打造的《建瓯风情》作为教学突破口。这首歌曲融合了建瓯方言与现代R&B说唱元素,不仅在闽北地区引发了热烈反响,更因其独特的地域风格和现代音乐表达而深受年轻人喜爱。通过播放这首脍炙人口的作品,教师迅速搭建起一个熟悉而又新鲜的音乐语境,让学生们在欣赏流行音乐的同时,自然而然地接触到方言说唱这一艺术表现手法。
随后,教师巧妙地设计了一个互动环节,询问学生们是否能够理解和使用建瓯方言,此问一出,立刻引发了学生们热烈的讨论和回应。借助这个轻松的话题切入点,教师趁热打铁,揭示了几百年前,在方言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古老而富有韵味的曲艺形式——“唱曲子”。
然而,鉴于“唱曲子”对于学生们而言过于陌生且抽象,仅靠口头讲解难以让学生们快速领悟其精髓和价值。因此,教师决定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讲授方式,而是策划一系列丰富的教学活动,如,播放历史演绎视频、邀请当地艺人现场示范、组织学生分组模拟表演等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以直观、生动的形式展现“唱曲子”的艺术特点和历史文化背景。此外,教师还计划利用数字化资源和技术,制作多媒体课件,将“唱曲子”的发展历程、唱腔特点、乐器搭配等内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出来,辅以经典的唱曲子片段鉴赏,使学生们能够在对比古今音乐形式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和理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所在,从而深化他们对自己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保护意识。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确保高效的知识传递,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在探索和实践中爱上这一承载着建瓯地方特色和民族情感的艺术瑰宝。课前我已经让学生预习“唱曲子”的相关知识,巧妙借助了思维导图进行预学,并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课程设计阶段,作者精心策划了一场以目标为导向的学习探索之旅,首先通过清晰展示预习目标的幻灯片,引领学生们有针对性地挖掘和探寻“唱曲子”的核心知识点。为了让学员们全方位立体地感知这门拥有悠久历史的曲艺艺术,作者汇集了一系列丰富的图文音像资料,生动详实地展现了“唱曲子”的各个方面。在饶有兴趣地鉴赏、收集相关素材的过程中,他们自然而然地开始接触并逐步理解“唱曲子”的基本知识结构,这种直观而生动的学习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对“唱曲子”这门艺术的学习热情与兴趣。
(二)自主研学,品味生趣
在音乐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们进入了一次生动且富有深度的讨论环节,聚焦于“传统戏曲与现代演唱表现形式的演变”。首先,教师展示了多组珍贵的历史照片和现代舞台实况录像片段,直观呈现从传统戏曲到现代演唱在视觉层面上的巨大差异——古朴典雅的传统戏服逐渐演变为融合时尚与传统元素的新式装扮;繁复考究的戏剧道具被高科技舞美效果所取代或互补;演出规模上,既有回归精致小剧场的趋向,也有大型实景演艺的壮丽景象;表演场景亦不再局限于固定的戏台,而是延伸至开阔的户外空间。
同时,教师启发学生们注意听觉层面的变化:传统戏曲严谨遵循的曲牌结构与板眼规则,在现代声乐作品中如何经过创新改编,既保留了韵味又增添了新的旋律色彩。此外,传统戏曲中特有的行当唱腔与现代多元化的唱法相结合,使得现代演唱既能体现传统韵味又能满足大众对于新颖表达方式的期待。
通过这样的对比分析,同学们不仅能够领略到传统戏曲艺术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美学价值,更能理解到时代变迁下,现代演绎如何继承与发展传统,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基础上适应现代社会审美需求和传播方式的变化。这一互动式的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们深入参与到对音乐文化的探索之中,更切实感受到传统与现代交融的魅力,从而激发出他们对后续作品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也为他们今后的艺术实践与创新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源泉。
二、链接音乐知识,点击参与热情
在实施地方特色校本课程时,尤其在教授具有深厚历史积淀和独特韵律美感的唱曲子技艺时,确实需要与时俱进的教学手段。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侧重于理论讲解和静态展示,而在实际操作中,节奏和鼓点的运用则是唱曲子的灵魂所在。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转换策略,以节奏为切入点,让学生亲身参与和感知,通过击打节拍、模拟鼓点等互动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把握唱曲子的韵律精髓,这样不仅能提升他们的音乐技能,还能培养良好的节奏感和音乐审美。
过去,由于教学手段单一、模式枯燥,学习效果自然大打折扣。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微课程的引入犹如一缕春风,为传统教学带来了活力与革新。微课程以其精炼、紧凑、有针对性的特点,有效提升了课堂效率,它能精准地拆解复杂的内容,将唱曲子的各种要素,如节奏、旋律、情感表达等细化为一系列小知识点,方便学生碎片化学习和吸收。借助微课程这一现代化教学工具,不仅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实现了高效的知识传递,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创新思考的能力,使他们在理解和掌握唱曲子这门民间技艺的同时,更深刻地体会到地方音乐文化的魅力与生命力。为了使学生更高效地掌握“唱曲子”中关键打击乐器的演奏技巧,我在课前特意制作了一部微型在线课程《竹板与扁鼓演奏技法详解》,通过视频演示与亲自示范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在家就能深入了解这两种乐器的操作要领。这样一来,当正式上课时,无需花费大量时间在基础练习上,确保了课堂效率的提升。我播放其中的鼓乐节奏部分:x x |xx xxxx | xxxx x |和 xx xxxx | xxxx x |。在聆听过程中,我鼓励学生们拿起手中的迷你竹鼓即时模仿敲击,迅速捕捉到这两组节奏律动。当学生们准确无误地敲打出鼓点后,我适时引入了对应的唱词,通过这种方式,同学们瞬间领悟到“唱曲子”中打击乐器与歌唱配合的表演形式,使得这门原本可能感觉陌生的曲艺形式与他们已有的音乐理论知识紧密结合,学习体验变得轻松自如。在后续的实操环节,我还巧妙融入了便于记忆的动作口诀,如,“臂展宽,腕下沉,手背朝天,昂首挺胸”,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帮助学生在敲击节奏时规范姿势,而且让他们在实践中更接近地道的曲艺表演状态。
三、调动童趣体验,创编非遗实践
实施有效的教育,不只是要强调对教科书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巧的掌握,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研究、自我扩充的技巧,以及将体验、表演、创新和扩展等多种学习手段融为一体的能力。在课堂尾声,课堂拓展环节中,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将搜集到的民间童谣上传投屏到多媒体上,将小时候传唱最高的童谣“大头宝,吃乌枣。乌枣迷迷霉,走(跑)去吃杨梅……”进行了创编,运用小竹鼓进行伴奏展示反馈。
在实际的教学情境中,尽管宝贵的课堂时间无法让每位同学都能实时地分享和展示他们的创作表演,但我们巧妙地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将其转化为一种持续性学习的过程。下课铃声并不代表创意与交流的终止,反而鼓励学生们通过微信小程序、抖音短视频等多种社交媒体平台,上传他们精心准备的“唱曲子”演艺作品,实现无间断的分享与互动。这样一来,同学们不仅能在平台上获得来自同窗好友乃至广大网络用户的点赞、评论,从而不断优化提升自身的表演技艺,更能体验到“互联网+教育”的新颖模式所带来的无限可能。同时,借助这种课后的延展互动,有效增强了班级凝聚力,也培养了大家对本土文化艺术的深度认知与传承意识。
为了进一步点燃学生对于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唱曲子”艺术的热情,我在课堂尾声时,运用多媒体技术呈现了一场视听盛宴。高清大屏幕上播放着建瓯市近年来广泛开展的各类唱曲子演艺活动精彩瞬间,那些生动鲜活的画面和婉转悠扬的旋律交织在一起,立体展示了这项传统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蓬勃生命力。这一系列教学手段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旨在引导并激励学生们深入挖掘家乡文化底蕴,培养他们对艺术的热爱,对民间曲艺的敬重,以及对守护和发展本土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在当前社会文化多元发展的背景下,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尤其是像“建瓯唱曲子”这类蕴含深厚地方特色和历史积淀的曲艺形式,其保护与传承工作更是迫在眉睫。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当肩负起引导者的重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意识,激发学生们对本土文化的热爱与尊重,积极参与到“建瓯唱曲子”的学习与传承中去。
在“双减”政策的引导下,学校教育有了更多空间和机会去深入挖掘和弘扬此类非遗文化。我们可以设想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举办非遗文化讲座、组织实地探访、开设专业教学课程等,让学生们亲身体验“建瓯唱曲子”的艺术魅力,深入了解其背后的历史故事和人文内涵。同时,开发“建瓯唱曲子”的地方特色校本课程,不仅可以使课堂教学更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还能够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深化对非遗文化的理解和认知。该课程将来也可以融入现代科技元素,利用AI技术进行音频、视频的模拟演示和互动教学,让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相融合,为非遗文化的传承注入新的活力。
总之,在“双减”政策的支持下,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创新教学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推广“建瓯唱曲子”这一非遗项目,使其在学校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进而提升全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注度与行动力。
参考文献:
[1]赵小红,邹超燕.建瓯唱曲子探研[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