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南通市中青年名师潘雪峰“快·乐体育课堂”工作室为例,对名师工作室高品质建设的追求进行了梳理,认为高品位的教学主张、高质量的研修活动、高标准的队伍建设、高水准的“产品”研发应该成为名师工作室高品质建设、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方面。
关键词:名师工作室;高品质建设;追求与实践;快乐体育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24)06-0057-03
从2012年由一群喜欢“折腾”的体育教师组成的民间团队到2015年被南通市教育局遴选为南通市中青年名师工作室,再到2022年被评为南通市中青年名师高品质工作室,“潘雪峰工作室”始终致力于促进中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以及培育教学研究成果,是一支以高品位的教学主张、高质量的研修活动、高标准的队伍建设、高水准的产品研发,不断打造高品质的学习与研究型团队,影响并引领着更多青年教师在专业之路上拔节生长。
一、追寻主张:为学生创造富有激情的生命体验
成尚荣先生说:教学主张是具体化的教育思想,是个性化的核心理念,是学科化的教学见解,一个高品质的名师工作室必定拥有自己的教学主张[1]。从最开始的“让体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阶段到“生涯体育”阶段再到“快乐体育课堂”阶段,工作室在实践(课堂教学)层面对“快乐体育”进行了探索,并将教学实践中的研究成果概括成为“快乐体育课堂”实践的教育原理(表1)。
工作室对“快乐”进行梳理与分析,做出了特定的、明确的指向,描述了学生的学习感受并根据这些感受梳理出了一些教学设计思路。目前,教学主张在不断地建构和实践理解中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从“快乐体育课堂”走向了“快·乐体育课堂”。“快·乐”是一个仿词。“快”,是指奥林匹克格言的“更高、更快、更强”的“更快”,寓意奥林匹克精神,不畏艰险、不断进取、勇往直前、不断超越自己;“乐”,指愉悦、使……愉悦等。“快·乐”区别于我们所熟悉的“快乐”,不仅仅是指向结果的精神上的愉悦、心灵上的满足,而且特别关注付出努力,不断进取,不断超越自己的过程。“快乐体育课堂”强调的是体育老师精心设计出学生乐意参加的手段与方法,为学生提供自主体验的空间,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通过努力取得进步的体育课堂[3]。“快乐体育课堂”中不仅仅是命令,更多的是吸引;不仅仅是告诉,更多的是体验;不仅仅是取得进步,更为重要的是克服了困难。
这是一个以儿童为中心的教学主张。教育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儿童的发展,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学校体育正面临着回归人性、尊重个性的时代到来,在这样的时代,儿童对体育的学习将不再是一种负担与痛苦,而是一种享受快乐、展现自我、张扬个性的需要。长期以来,人们对体育学科化的理解,习惯于运用生物学观点来判断学校体育的价值,并对其“增强体质”的功能给予更多的关注,而对于人的个性发展、情感体验、创造性的培养等是没有能够得到应有的重视。一个人的体育锻炼意识与习惯养成是与当下分不开的,特别是儿童时期的早期经验很可能就决定了一个人未来的生活方式。斯宾塞说:“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为儿童将来获得完满的生活做准备的。”应该让孩子当下就能够感受到体育的快乐。正如鲁洁老师所言:不关注儿童现在生活的教育不是好教育,为了未来幸福的承诺而要儿童牺牲今天种种快乐生活权利的教育是骗人的教育[4]。因此工作室将“快乐体育课堂”等同于快乐童年的重要位置,让参与我们体育课堂的孩子们拥有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刻骨铭心的体育经历、深刻的体育感受和激烈的体育体验,让“快乐体育”的概念走向澄明与敞亮。
这也是一个立足时代的教学主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对学校体育提出了“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四位一体的表述,这不仅仅是对学校体育工作的要求,更是体育学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指南。其中第一条就是“享受乐趣”,因为只有感受到体育带来的快乐,并加以坚持,才有可能成为良好的锻炼习惯。这是一个时代的召唤,也是未来学校体育的指南。所以我们要在练习的手段和方法、教学组织与设计上多花功夫,精心设计,把命令变成吸引,要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这才是我们需要更加努力的方向。因为学生喜欢,因为学生的主动参与,所以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就在这过程中得到实现,体育学科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也才能得以实现。
二、扎根研修:让体育课堂变成一个快乐的场所
名师的根基永远立于现实生活,立于课堂之中,而课堂教学是名师工作室学科建设水平最直观和最有力的说明。所以围绕“快·乐体育课堂”,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研修活动自然成为最重要的日常。
(一)全面学习
要做一个好教师,唯一的捷径就是读书。读任何书,其本质目的都不是在机械地记住某些东西,而是在书香中浸润渐染。在灯下读过的书,如同在晨曦中走过的路。所以,读书不仅是一种活动,更是一种姿态,一种生存方式。工作室采取名师推荐、名刊导荐、同伴互荐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在《斯宾塞的快乐教育》《儿童立场》《受教育的脑》等多部教育书籍中展开快乐阅读之旅,并定期或不定期地在“快乐主题”“儿童主题”“游戏主题”“脑科学主题”等专题阅读活动的交流与碰撞中更新教学理念,不断修正自己的价值观和教育观,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基础和学术积淀,不断完善教学主张的构建。
同时我们还积极参加与“快乐体育课堂”相关的学习,不断从他人的观点中来汲取营养。比如体育游戏、Spark课程、趣味课堂、KDL体育课程培训与交流及李吉林老师的教学思想研讨会等,都能让每一个成员尝试着去改进教学行为,以此来提升对工作室主张的教学理解。
(二)实践研讨
每月一次的“快乐体育课堂”教研活动是潘雪峰工作室的研修制度,把“快乐体育课堂”主张在实践层面进行解读和建构,通过探究、验证、推敲、改进,努力使得“快乐体育课堂”教学主张逐步落地。团队成员还“相约星期四”,用“教学视频评析”的方式开放自己的课堂,成员们将自己践行“快乐体育课堂”教学主张的想法、做法、感受等在网络上进行互助诊断、分析、对话,这种共构课堂教学过程的方式,使得教学主张进一步得到明晰与完善,教学经验与成果实现了共同分享[5]。
长期地重视和实践,已使“不是指令,更多是吸引”形成了快乐体育课堂一种特有的风格,成为了工作室成员共同具有的教学特色、行动指南,成为了潘雪峰工作室成员的群体教学风格、教学标签、教学品牌,成为了有别于其他体育名师工作室和其他体育教师的独特标志。
除此之外,实践研修活动也是工作室的重头戏,每次的主题都会根据在教学主张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团队攻关。例如,“用游戏来教” 的主题研究,对在各学段的体育教学中利用游戏作为载体进行教学的方式和手段进行了探索,从而丰富了实现“快·乐体育课堂”的达成途径。“拓展,游戏与体育教学相结合”的课题研究,就如何针对体育课堂的实际状况,对现有的练习进行再拓展和改编,使得“快乐体育课堂”的内容与手段变得可设计,变得更为丰富;“让体能也快乐起来”主题研修改变了大家对体能练习单一、枯燥、无趣的印象,通过设计体能练习也是可以获得快乐体验。制度性的研修,使得围绕着教学主张的零散问题得到解决并使之专题化、序列化,也使得教学实践更加扎实[6]。
三、成己成人,打造一个“交响乐”般的共同体
“一花独放不是春”,名师工作室是一个成长的共同体,实现途径是共同学习、共同交流、共同探讨、共同研究。领衔的名师既是引导者,更是组织者;参加的教师是学生,更是平等的参与者。大家共生互补,共同进步,潘雪峰工作室就是这样一个团队。
(一)“交响乐”般的共同体
有这样的俗语:“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就各有一个苹果。但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互相分享,就各自有了两种思想。”所以在团队中,交流和共享是一种多元的、多层次的、互补的关系,思想、知识和经验的共享不仅是简单叠加,而是彼此碰撞互相渗透、互相融合的。正如佐藤学在《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一书中说:“它不是‘珊瑚般的学习共同体,而是‘交响乐般的学习共同体”[7]。这就是对“潘雪峰工作室”的最佳写照。
在团队里,每个人都有不同身份、不同背景,但是他们和谐共处于工作室中,相互支持、彼此促进;每个人都会发挥自己的特长,积极参加各种对话、交流与分享,结合教育教学实际案例,对各自的教学经历进行交流,并对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历经时光的打磨,“潘雪峰工作室”已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教师学习共同体。在这里,团队成员的专业素养不断实现自我超越,实现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共同发展。
(二)蒲公英计划
为了在更大范围内引领与辐射,潘雪峰工作室实施了蒲公英计划。分为送教、联盟、工作坊、基地校四种形式。以“快·乐体育课堂”为主题的送教活动分学段进行,保证每月一次,走进偏远地区的学校,实现城乡牵手共同进步;工作室牵头成立了省内体育名师工作室联盟,开展跨区域体育教学研讨活动,已经进行了四届;与省外工作室进行交流,与安徽李莉名师工作室、山东吕兵文工作室、浙江叶海辉工作室、重庆刘勇工作室、河南徐虹艳工作室、江西刘枫工作室展开了交流;与吴彩霞工作室、褚嘉耘工作室、董一红工作室、陈铁梅工作室、李凤工作室等进行了跨学科、跨学段的联盟活动;尚文进、祁晓健、金海滨、张烨、陆佳等工作室优秀成员也纷纷成立二级工作坊,引领更多人一起活动,一起发展;先后与南通市永兴小学、开发区实验小学、安庆市石化三小等学校建立“快乐体育”基地学校,推广教学主张,让更多的教师一起交流,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快乐的体育课堂。
“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乃发灵光”。教师的专业提升需要同伴之间不断研讨和碰撞,需要有相伴携手的温暖和感动。体育教师专业成长之路,一定不是形只影单、踽踽独行的寂寞之旅。蒲公英计划使得更多人一起前行,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相互成就,为老师提供了一个共同成长的平台[8],成己成人也就成为了潘雪峰工作室独特的团队文化。
四、聚焦研究,形成一系列的研究“产品”
名师工作室的研究绝不是零散的、无序的、没有关联的,而是围绕“圆心”的、系统的、结构化的系列研究。在不断做实、做细、做深、做精、做强的“快乐体育课堂”系列主题教研活动中,教学主张的内涵慢慢丰实,研究外延渐渐拓展,从实践到理论的递进深化,始终自成一体……这也推动了潘雪峰工作室不断向高品质建设迈进。
在成果完善的过程中,工作室聚焦“快乐体育课堂”并形成了专题,让成员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式进行研究。强调在不同形式的成果中,体现成果的有机联系,有课例、有论文、有讲座,或互为参证,或互为补充,或深入拓展,以形成相互参照、彼此牵连的成果体系或成果链。
作为“快乐体育课堂”教学主张的倡议人,潘雪峰发表了《实践视域下快乐体育课堂的重构》《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的基本策略》《“快乐的体育课堂”实践建设与教学理解》《快乐:预见才能遇见——基于对“快乐的体育课堂”教学主张的实践体验》 《体育课堂:一个快乐的场所——“快乐的体育课堂”教学主张的意蕴、特征与实践》,对“快乐体育课堂”“是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做得效果如何”进行了深度的解读,使得快乐的体育课堂具有了很好的借鉴与推广价值。
另外,“快乐的运动处方”是工作室为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研究中心量身研制的“产品”,给全省中小学生提供锻炼方法和指导;“不见面运动会活动案例展播”让我们一起同心抗疫,并参加了“心系荆楚、名师驰援:特级教师助力湖北公益送教”活动,向宅在家中的湖北省学子开课;同时,工作室也主动关心唐氏综合征的儿童,研究和开发有关面向唐氏综合征儿童和孤独症孩子的趣味练习和比赛。
可以说工作室的研究成果已经为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未来的锻炼习惯的养成带去了实实在在的改变,让体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在未来也成为了一种可能,这些改变就是我们最终想要看到的美好。
五、结语
过去的几年,潘雪峰工作室坚持儿童中心,立德树人,站在体育学科发展前沿,铭记体育教师的初心与使命;发扬团队精神,携手共进,打造交响乐般的共同体,履行体育教育的责任与担当。
后期的名师工作室高品质建设,对于我们而言,是新的征程,新的坐标,新的使命。新时代学校体育“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四位一体的目标表述,更加坚定了我们的方向,“只要路走对了,就不怕遥远。”我们有着志不改、道不变的坚定,工作室在新时代一定会有新气象,一定会有新作为。工作室将择高处立,向宽处行,不断向高品质名师工作室迈进。
参考文献:
[1]成尚荣.教学风格的认识与追求[N].中国教师报,2013-12-11(12).
[2]潘雪峰.实践视域下快乐体育课堂的重构[J].体育教学,2014,34(12).
[3]潘雪峰.快乐:预见才能遇见——基于对“快乐的体育课堂”教学主张的实践体验[J].体育教学,2019,39(01).
[4]潘雪峰,陆佳,张国芳.“快乐的体育课堂”实践建设与教学理解[J].体育教学,2018,38(05).
[5][6][8]潘雪峰.例谈高品质工作室的建设路径[J].初中生世界,2020(20).
[7]王晓丹.佐藤学“学习共同体”思想及其实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