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军 王妙香
摘 要:新课标倡导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针对“内容要求”提出了“学业要求”“教学提示”。“教—学—评”一致性成为课程内容转化成学生核心素养的度量工具。文章以小学六年级篮球专项运动技能第10课时《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及其组合技术运用》为例,从“教—学—评”一致性教学原则出发,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确定分层学习目标,设计评价目标,选择“学、练、赛”教学内容,安排嵌入评价任务的教学活动,通过“学—评”“练—评”“赛—评”的局部聚焦到整合发展,达成评价目标的落地,体现“教—学—评”一致性,为教师开展球类专项运动技能提供课例借鉴。
关键词:学习目标;“教—学—评”一致性;篮球;专项运动技能;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24)06-0036-04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课程内容赋予了新要求,明确指出教师应基于核心素养合理制订学习目标和选编教学内容,并将目标引领教学内容思想一以贯之地开展结构化知识与技能教学,实现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真正转变[1]。然而,传统的单一、主观、总结式的评价方式无法在动态的课堂中观察、诊断、反馈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转化程度。新课标视域下,“学、练、赛”需要即时、多元地有效反馈学生的学习行为是否指向学习目标的落实。“教—学—评”一致性模式下,教师如何以学定教,以“评”促“学”,以“评”促“练”,以“评”促“赛”?诊断学生单一动作技术的学了什么,学了多少?围绕动作技术开展的组合“练”了什么,“练”到何程度?把脉多种动作技术组合在各种“赛”的运用程度?此类问题是当前一线教师在教学中较为棘手的问题。文章围绕新课标视域下“教—学—评”一致性的思维逻辑,探索其思维理路及教学实践,以便为后续开展球类专项运动技能教学提供参考。
一、教—学—评”一致性的思维理路
《课程标准(2022年版)》增强了指导性,设置了“内容要求”,提出了“学业要求”和“教学提示”,细化了评价建议,注重“教—学—评”一致性[2]。厘清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和外在形式是落实结构化教学的首要问题。
(一)“教—学—评”一致性的内在逻辑
德伊斯认为,学习目标能够较好地识别课程改革、教学和评价实践。新课标视域下的体育课堂以核心素养培育为导向,强调学习目标、教学过程、学习结果的有机统一,注重“教—学—评”一致性。崔允漷教授在《新课程关键词》一书中将“教—学—评”定义为:在整个课堂教学系统中,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三个因素协调配合的程度,并认为“教—学—评”是基于目标展开的专业实践[3]。“教—学—评”是一堂完整课堂的三个方面,它们之间的判断标准应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与课堂的“评”是否都围绕共享的学习目标展开。这要求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厘清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教”是学生知识与动作技术转化为能力的纽带,是教学内容选编和学习目标制订的执行者。“学”是承载目标实现的学习任务,是“教”的程度转换率的具体表现。“评”是教师教的制定基础、学生学的具体表现,对于体育教师的“教”的程度具有科学性和规范性作用,为学生“学”的效度提供了明确参考依据。“教—学—评”一致性是检验核心素养的落实手段[4]。因此,基于核心素养的体育课堂更加注重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课堂的“评”之间的融合统一,每一节课教师应嵌入简单易行的“评”于“教”和“学”之中,使之形成统一,对课中教师调整“教”的手段、学生分层的“学”起到激励和反馈的功能,使它们互相促进,协调发展,促进每一名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实现课堂教有所依、学有所导、评有所度。
(二)“教—学—评”一致性的外在理路
《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运动技能的结构化教学,明确了运动技能的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和教学提示,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这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应精设学习目标、精选教学内容、精确学习活动、精准教学评价,使“学—教”“教—评”“评—学”之间实现耦合效应,力争教学过程的外在表现符合“教—学—评”一致性,从而提升学业质量水平。
其一,“学—教”,所学即所教。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以学为主”,设计完整的学习活动。这要求教师应基于学习目标精选教学内容,精细学习活动,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要与教师多样的教学方法耦合关联,使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保持一致,尽量缩小落差。
其二,“教—评”,所教即所评。《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教师针对学习目标和学生特点合理选编教学内容,采用结构化知识与技能教学。它意味着教师在预设学习目标时要展开评价的要求,“学、练、赛”的教学内容选取要嵌入适宜的评价内容,使教学内容所要持续获取学生关于目标达成的信息,保证“教”的策略准确性,从而调适教师的教学行为。
其三,“评—学”,所学即所评。《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学了什么,学了多少,需要精准的学习评价度量学生“学”的程度。这意味着,“学”的环节,教师要围绕教学过程嵌入适宜的学习评价检测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转化程度,以筛选和调试下一环节学生组合“练”的内容;“练”的环节,教师根据学生“学”的程度量身定做练习内容,学生自主选择进阶的组合练习。阶段的练习中要切入简要的“评”,观察学生练了什么,练了多少,为开展调整比赛内容做好技术铺垫。在“赛”的环节,根据学练的评价情况,设计不同层次和难度的各种“赛”,增强学生比赛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每名学生都在模拟真实的情境比赛中运用所学组合技术,提高学习效益。
二、“教—学—评”一致性的篮球专项运动技能实践
《课程标准(2022年版)》围绕核心素养,紧扣学习质量,结合具体课程内容,评估学生的发展水平。本章以小学六年级篮球专项运动技能大单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及其组合技术运用》为例,重点阐述学习目标的分层化设计,“学、练、赛”一体化教学中的“教”与“学 ”过程如何融入“评”,建构“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动作技术的“学—评”、“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动作技术组合“练—评”和“运、传、投”技战术应用的“赛—评”,实现“目标—内容—方法”的有机联系,达到“教—学—评”一致性的效果。
(一)以学定教,合理选编教学内容
《课程标准(2022年版)》基于核心素养制订明确的学习目标,提出不同层次学习目标的可观察性与表现性,关注学生运动技能和体能发展的外在表现和效果。教师应加强目标意识,先确定以学生为目标主体,后确定条件、行为表现和结果,具体、明确、清晰地分解和设定学习目标,依标选择教学内容。如六年级学习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及其组合技术运用》这一课中,传统的学习目标时常设计为“70%的学生初步掌握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基本动作技术”的运动认知目标。何为“初步”?何为“掌握”?何为“基本动作技术”?如此设计学习目标的精准度不足,缺乏具体可测量的评价目标,目标含糊其辞,学生学习效果的预设与目标的达成缺乏观测。针对上述问题,教师要针对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动作技术从外在表现解析成明确而具体的学习目标,为教学活动的创设“定调”(表1)。修改后的学习目标基于学生学情以及本课所要达成的核心素养设计了10个维度具体而可观测的学习目标,设计评价目标和评价活动,例如,将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分解成跨步转体、前倾探肩、降低重心、变向迅速等学生肉眼可观察的指标,便于在教学过程中做出相应的学习评价,观测“教—学”的转化度。而后,教师针对本课学习目标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结构化地设计了“探索星”“互助星”“灵敏星”“乐动星”“展示星”的星系列情境,强调学习目标的逻辑和层次,使教师有计划、有目的、有选择性地确定“学、练、赛”的教学内容,保证教有所依,学有所引,评有所据,为“教—学—评”一致性的创设打好基调。
(二)以评促学,检验技术学习效果
“学”是承载目标实现的学习任务,是“教”的程度转换率的具体表现。传统的体育教学,学习评价常见于课堂小结部分的教师主观臆测。新课标重视过程性评价,明确提出教师应将评价观察于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这意味着教师应在“学、练、赛”教学环节嵌入适宜的评价方法,及时向学生提供个人学习情况信息,帮助学生反思和改进学习方法。
本课是在系统学习单手肩上投篮、双手胸前传接球、行进间直线运球基础上,系统学习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及组合技术,为“3v3”比赛的技战术运用打下基础。在“学”的环节,“探索星”“互助星”根据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动作技术特点制定了简要而可观测的评价内容(表2),以自评和互评的方式,观测“跨步大小,转体方向和降低重心情况”“明确走步、翻腕等规则”,纳入检测动作技术的学习情况。组长评价各成员在健康行为表现,教师根据学生的体育品德的课堂表现记录在案,并作为后续比赛分组提供定性参考,形成“学—评”模式,综合性的评价方式联结了“教”和“学”的一致性。
(三) 以评促练,明晰技术组合成效
《课程标准(2022年版)》注重采用结构化知识与技能教学,加强对所学运动项目的完整体验和理解。“练”是“学”的进阶,是动作技术的理解并串联其他技术组合的关键阶段。在这一课中,教师设计了不同难度的“两人一组消极和积极防守下的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接传接球练习”的“灵敏星”和“乐动星”情境,旨在让学生在移动后急停技术与传接球动作的技术衔接的理解。阶段的练习过后,通过组长和同伴的观察与诊断评价(表3),明晰学生运球接传球组合的衔接效果,同时组长和教师分别评价各成员的健康行为、体育品德表现,为学生下一步练习提供清晰可执行的任务。阶段练习后,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消极、较为积极和积极防守下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运用能力,使得本课的教学难点“蹬地加速,手脚配合协调”得以突破。针对性的评价能够使学生产生自我认识,客观自我发展,把握“练”的质量,“练—评”模式将学习目标分段式地融通于练习之中,为真实情境的“赛”做好针对性的铺垫,体现了“教—学—评”一致性。
(四)以评测赛,检测技术运用效益
“赛”是“练”的延续,是动作技术组合转化成应用能力的关键。教师应围绕某一动作技术及其拓展组合开展针对性的“赛”。根据学生的学练水平,调整“赛”的内容,降低“赛”的难度,使其在适切的模拟比赛中促进该项动作技术组合的应用能力。本课的“赛”的环节,设计了“展示星”情境。受场地器材的不足局限,根据“学”和“练”环节的评价星级进行了统计汇总,将每个小组分成全明星一阵赛和全明星二阵赛,进行组间比赛。全明星一阵赛为每组的星级最多的三个学生组成一组与其他组进行“运、传、投”等技战术在标准篮筐处进行篮球“3v3”的篮球对抗赛,在规定时间内得分最高的队伍获胜。全明星二阵为每组星级数较少的另外三人组成二阵队进行组间“运、传”组合进行达阵赛。达阵赛进攻方通过运、传等技战术在规定区域内组织进攻,防守方防守移动,当进攻方到达呼啦圈前一定距离时,通过将球放入呼啦圈完成得分,并转换为防守方,先前防守方转换为进攻方。学生在“赛”的氛围中,小组长根据学生在比赛中对技战术运用、篮球规则运用情况的综合表现进行自评和互评,检测学生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及其组合应用能力。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进攻与团队意识,增加了“得分与助攻情况”附加分,培育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技战术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篮球规则与裁判方法的应用,组评和师评为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的课堂表现高质量课堂保驾护航(表4)。
(五)以评为据,衔接课内课外功效
体育课堂的结束部分上承反思课堂情况,下接布置课外体育作业的功能。此环节,教师要关注成果集成,将“学、练、赛”环节收集而来的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为学生课后作业布置提供可执行的任务方向。例如,本课在小结部分,教师通过“学—评”切脉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动作技术的掌握程度,“练—评”诊脉学生“防守下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接传接球”的掌握等级;不同形式的“3v3”的“赛—评”,把脉学生的组合或技战术运用的熟练程度,通过各个教学环节学生行为表现,评价学生的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教师基于各组评价结果,让学生明确在学习进步情况和不足之处,引导学生反思自身,并利用课外继续滚动学习,巩固和提高本课的基本动作技术,使核心素养培育之目标贯穿于课堂之中,依托“教—学—评”一致性,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此外,在作业设计上,教师应围绕课堂现状开展知识类、技能类和体能类的分层作业设计。如《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规则与裁判、观赏与评价类的视频内容可通过微课、翻转课堂的形式进行推送,定期讲解和演练;技能类作业,掌握好的学生可课外进行“3v3”的比赛,组合技术掌握一般课外进行复习提高;动作协调性待提高的学生进行较近距离运球过障碍接投篮练习;体能类的可根据个人差异利用“天天跳绳”手机软件开展,使体育作业的产生和发展源于课堂,服务于课堂,课内外的有机结合的“勤练”和“常赛”才能落地和落实。
三、结语
体育课堂赋予了培育核心素养之重任,“学、练、赛”教学模式是完整学习和结构化学习的具体体现,教师要基于大单元整体化设计,将“教—学—评”一致性原则融通于每一节课的“学、练、赛”之中,合理制订学习目标和选编教学内容,将零散、琐碎的知识整合成相互关联、螺旋递进的知识体系,使课时之间呈现结构化体系,实现“目标—内容—方法”的有机联系,提升学业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3]崔允漷,雷浩.教—学—评一致性三因素理论模型的建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04).
[4]雷浩.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一致性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23,43(10).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课题《新课标背景下小学篮球课程大单元教学研究》研究成果,立项批准号:FJJKZX23-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