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秀文 刘志艳
摘要:问题是时代的呼声,是思维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学科发展的生长点。“自然辩证法”教学要一以贯之培养研究生的问题意识。因为“研究”是“研究生”的重要特点,研究生担负着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重任,但目前研究生的问题意识培养较为薄弱。“自然辩证法”教学着力培养研究生的问题意识,要注重培养科学求真的精神、质疑追问的态度、辩证通达的思维、归纳总结的能力和反思超越的智慧。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教学;研究生;问题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4)03 — 0124 — 06
研究生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中拥有高学历的知识群体,担负着更多的社会期望,需要在现代化国家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作出更大贡献。研究生是否具备问题意识、在科学研究中能否发现问题,直接体现了研究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也反映了高等教育的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从长远看关系到一个国家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体系。因此,培养研究生的问题意识,既是研究生成长成材的内在要求,也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者的必然要求。“自然辩证法”作为哲学的具体学科之一,本质上具有培养创新思维、提升创新能力的属性,在教学中不断培养研究生的问题意识,既是要达成的教学目标,也是学科建设的题中之义。
一、“自然辩证法”教学中的问题意识
“问题是研究的起点,也是学科发展的生长
点” [1]。新时代“自然辩证法”要不断发展,在教学中应始终关注、培养并不断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做到课程本身即是践行问题意识的体现,这也是增强教学效果的有效方式。
(一)问题及其作用
问题,既可以是哲学世界不同学派的哲学家给予关注和讨论的范畴,也可以是科研领域的科学家和科研人员力求提出并致力解决的目标,还可以是日常生活领域人们乐此不疲,甚至针锋相对希望有标准答案的话题。当前,问题不断进入学术研究领域,问题教学法也成了许多学科的教学方法之一。所谓问题,就是被主体思维所自觉到了的理论自身的矛盾,这种矛盾是“知”与“不知”的辩证统一,这种由“不知”到“知”的转化过程,就是以问题的解决为主线的理论创新过程。
“最重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2]。问题是时代的呼声,是科学产生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可以说,一部科学发展史,就是科学问题的不断产生又不断解决的过程。这个过程自始至终围绕问题而展开,是问题的“否定之否定”。因为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借由问题作为线索,我们可以一窥某一学科的发展过程,可以总览科学理论的演化历程;而人类也在直面和解决问题中本质力量得以确证,从而逐步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
问题也是思维发展的内在动力,当问题的存在使主体认识到思维的局限和能力的不足,迫使主体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力量,来促进思维的丰富和完善,进而将问题的解决作为思维发展的理想状态。这种思维发展的过程在人类认识发展的过程中表现为人类将更多的客体纳入主体的认识范围;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人类的认识能力不断提高,对客体的认识不断加深。可见,问题推动思维不断发展的过程,提高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增强人的主体性。
(二)“自然辩证法”教学始终贯穿着问题意识
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链接,一直强调对问题的关注,既要对自然科学领域中的问题进行哲学层面的概括,还要对这些问题进行追问和反思,并且针对科学的发展走向提出具有前瞻性的问题。由此,在教学过程中,“自然辩证法”必须发挥学科的历史使命,不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启发人们的求知欲,关注自然科学的发展,关注科技的社会功能,践行科学精神。
“自然辩证法”的各个板块,始终贯穿着问题意识,如在“自然观”中,针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相关的问题有:如何看待人类中心主义?如何看待非人类中心主义?二者是什么关系?如何评价人类对自然的行为?如何看待科技的发展?科技的发展给自然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等等。
以“科学观”为例,科学发展的动力到底是什么?有人认为:实践活动中主客体之间的矛盾推动了科学的发展;有人认为:科学具有实证性的特点,检验科学理论的科学实验是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有人认为:是新旧理论之间的矛盾斗争、是不同学术流派的争鸣;有人认为:问题,只有问题,才是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主客体之间的矛盾,并不构成科学发展的内因,并且,科学实验本身并不直接参与理论建构过程,只有被主体“自觉到了”的矛盾,作为问题而存在,贯穿科学发展始终,才能成为科学发展的动力。
在“方法论”的教学中,问题和方法的联系尤为紧密。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有不同的层级,不管是战略意义层面的指导性方法,还是具体层面的实施方法,都旨在解决核心问题。就问题和方法的关系而言,问题决定了方法的选择和运用,问题是否解决决定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问题和问题意识在“方法论”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自然辩证法”其他板块的教学中,也要和问题以及问题意识紧密结合起来,既要注重解答问题,还要善于提出问题、发现问题。
(三)“自然辩证法”教材即是践行问题意识的体现
“自然辩证法”与其他课程相比,教学内容具有综合性和丰富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设置的教学目标是什么,问题和问题意识就会倾向于哪个方面。这要求教师在教学理念层面,应以培养研究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来组织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手段、设计教学案例,这既是开展“自然辩证法”课程的初衷,也是该学科的使命。
就目前而言,在全国范围内具有示范性作用的“自然辩证法”教材,基本上都涵盖自然观、科技观、方法论、社会论等内容。在相关部门和有关专家的支持下,在听取试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大学生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由《自然辩证法概论》编写组,对2013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自然辩证法概论》教材进行了与时俱进的修改和提升,突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科学技术观。2018年版的《自然辩证法概论》作为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在内容设计上涵盖马克思主义自然观、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该教材在教学内容上更为突出“自然辩证法”的学科特征和问题导向,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性的传授和引领,把“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单独作为一章存在,强调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科学技术创新观、人才观和发展观。这也印证了“自然辩证法”教学要帮助学生认识当前科学、技术、人才与社会一体化的时代潮流,为现代化国家建设提供认识前提和理论支撑。该版教材具有更强的时代性、实效性和科学性,问题意识也更为突出。
二、研究生应具备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和保障,也是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前进的重要杠杆。研究生应具备问题意识,因为这是进行科学研究、促进科技发展和技术转化的必备素质。
(一)“研究”是“研究生”的重要特点
研究生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研究生应具备一定的学术探索能力,研究生学历应具备一定的学术含量,而不仅仅是一纸文凭。学术研究永无止境,不能要求研究生在读期间达到多么高的学术造诣,但就不同专业的研究生而言,存在一定的学术共性,就是研究生作为高层次的专业人才,应以“研究”为核心,否则“研究生”这个名称就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研究生阶段,除了继续夯实专业基础之外,还需要进行研究性的探索,能够在阅读文献的基础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想方设法解决问题。有研究生会把进行学术研究作为未来的职业选择,这更需要进行思维的锻炼和提升、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和训练。诚然,研究生有职业选择的自由,但任何国家都需要有矢志投身科学研究的人。恩格斯曾对十九世纪德国的哲学现状进行严厉的批评:“那种旧有的在理论上毫无顾忌的精神已随着古典哲学完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没有头脑的折中主义,是对职位和收入的担忧,直到极其卑劣的向上爬的思想。” [3]毫无疑问,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越来越多的人担负思维创新和科学研究的重任。
问题意识既有利于研究生开展创新性研究,又能对人们司空见惯、见怪不怪的问题进行独创性研究。波普尔认为:“从科学发展来说,科学开始于问题——这是因为理论是一种对自然界的普遍性的猜测,而猜测是从问题开始的。” [4]研究生要具备一定的学术敏锐性和问题意识,在前人学术积累的基础上,关注和把握本领域的基础问题和热点问题,对问题的未来走向和发展进行大胆预测和合理推断。研究中的问题意识,不能仅仅局限于本专业,与之相关的其他学术领域的最新成果,也应给予积极关注,从中汲取有益于开展学术研究的思想、观点和方法。
(二)研究生担负着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重任
2020年,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显然,思考研究生的培养问题,必须置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中去认识和考量。在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召开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5] 。
2020年,我国在学研究生达到314万人,成为研究生教育大国。而从横向比较看,2020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870万人,其中研究生72.1万人,占比为8.3%(博士生约占0.8%),而美国高等教育中研究生占比为33%,其中博士生占比约为6% [6]。这说明我国研究生的教育规模不管是从横向比还是纵向比,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既要在数量上满足现代化国家建设的需求,更要从质量上承担起现代化国家建设的重任。
我国研究生培养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暴露了相应的短板,主要表现为数量扩张中培养质量能否跟进的问题。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的核心问题,提升培养质量的关键是研究生在学习和科研中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承担科研工作的能力,这对研究生的问题意识、创新能力、科学精神都提出了极高要求。2018 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的人员组成中在学研究生占比均超过 50%[7],研究生在参与和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方面的贡献也非常显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研究生,关于国家政策、法律、理论等的学术探讨和研究,为政府、企事业单位提供了有效的咨询、建议和意见,为现代化国家建设积极建言献策。
2021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暨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科技攻关要坚持问题导向,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8]研究生要秉持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积极参与到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实践中,在技术研发和科技攻关中,推动科技与社会的深度融合,在科技创新、建设现代化国家的过程中,身体力行,身先士卒。
(三)目前研究生的问题意识培养较为薄弱
问题意识是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必备素质,研究生在读期间虽然能够撰写和发表学术论文,但未必能够快速、精准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更不用说另辟蹊径地解决问题、开展创新性研究了。究其原因在于研究生问题意识的缺失或者淡薄,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受考核方式和教育方式的影响。
在我们各类各级的考试中,基本上采用初试和复试的形式,在复试中包含面试和笔试。可以说,考试还是在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组织答案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客观题较多,设有标准答案,主观题中虽然允许学生发挥,但大多数学生为了追求高分数或稳妥起见,不敢或不会发挥,只能中规中矩地回答问题。虽然面试会参考其他方面,比如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情况,也会参考研究生的学术成果,但短暂的面试,导师们往往会根据考生的临场应变来判断考生的综合素质,来评判研究生的问题意识和科研能力。
在研究生培养教育中,一些教师单纯采用讲授法或者灌输的方式,忽视对研究生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养成惰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即使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发现了问题,因为“师威”的原因也不愿,甚至不敢向老师求教、质疑。加之研究生缺乏深刻认识自己的能力,对学术研究缺乏清晰的规划,造成对问题意识不够重视。研究生在繁重的学业压力下,或者为了尽快获取学位,往往存在急功近利的想法,只注重科研成果的数量,或者按部就班完成导师布置的任务,疏于问题意识培养,导致缺乏独立开展学术研究的能力。
三、“自然辩证法”教学中研究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自然辩证法也是智慧之学的体现,它不是对既有问题提供确凿的答案,而是提供寻求答案的思路和方法,提供评判答案是否有效和周全的思维方式。“推动人去从事活动的一切,都要通过人的头脑”[9],这种思维方式能够直接助推问题意识的形成。“自然辩证法”教学中培养研究生的问题意识,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学求真的精神
基于理性和实证基础上的科学求真精神,是问题意识指引下的主体客体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科学求真精神使主体带着问题意识,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思维方式,开展对客体的评判和研究。就“自然辩证法”学科本身而言,也把科学求真作为“科学观”的价值追求。所以,“自然辩证法”理应在培养研究生科学求真方面承担起独特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学活动不能完全拘泥于教材,毕竟教材与活生生的实践相比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性。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紧紧围绕实践生活中的基础性问题、热点问题,以科学求真精神启发学生不断思考和求证。科学求真精神还需要教师在立足教材的基础上又要有所超越和创新,将教学活动打磨成围绕问题而开展的启发式教学、专题式教学、研究型教学,始终将问题意识贯穿其中。
以社会调查为例,实践教学是一种典型带有科学求真精神的教学活动。学生将调研成果撰写成论文,教师再进行评论总结和课堂讨论,这既使学生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参与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了综合素质;同时,也使教学形式做到了课内与课外的结合。对教师本身而言,也是教学相长的过程,并且某些学生在实践中,因科学求真引发的创新精神,并不会因为课程论文撰写完毕而终结,即便在教师点评之后仍会意犹未尽,继续探索下去。这对有志于学术研究的学生而言,既坚定了科学研究的信心,也明确了未来科学研究的领域。
(二)质疑追问的态度
问题不会自发生成,必须以质疑追问的态度才能发现。哲学本身就具有反思批判的品格,“辩证法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10]。如果没有质疑追问的态度,画地为牢,或者设置思想上的禁区,就不可能产生问题意识,思维方式必然是单一的、僵化的。
“自然辩证法”培养研究生质疑追问的态度,就是要培养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来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要敢于挑战权威和传统,如“少数服从多数”如何保障少数人的权利,会不会导致多数人的专断?“生命在于运动”还是“生命在于静止”?“同性相斥”一定正确吗?再以科技的社会功能为例,这可以说是一个“老”问题了,几乎所有学生都能一分为二来看待,但这种认识往往是笼统的,甚至是片面的。如果将科技发展与工具理性、危机管控、社会风险防范等问题相联系,很多学生可能就很难提出新观点了。所以,如何提高全社会的风险和危机防范意识,如何通过制度创新来建立、健全风险和危机管理制度与体制,如何引进国外先进的防范理念和管理措施等等,就是“老”问题中蕴含着“新”认识了。有质疑追问的态度,才能使研究生对问题意识有更加深刻的体会,进而带着问题意识开展创新性研究。
(三)辩证通达的思维
辩证法强调以全面、联系、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反对“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以外,都是鬼话” [11]的形而上学观,提供了一种全面通达的思维方式。中国特色研究生教育要善于弘扬中国优秀教育传统文化[12],比如孔子分析问题会“叩其两端而竭焉”,从两个方面入手以求解决之道,而非偏执一端。以儒道而言,儒家许多观点是进行思想上的建构,明确立身行道的标准,当这种文化标准和时代标准愈演愈烈并成为社会的桎梏和枷锁时,道家思想中“破”的方面往往起到解蔽、解放的作用。儒道二者,给中国知识分子提供了“入世”的热情和“出世”的慰藉。
再比如,辩证通达的思维还体现在电磁相互转化的科学研究中。在西方建立近代电磁理论的过程中,1820年奥斯特发现磁针被电流偏转,同年比奥与萨伐尔提出了直线电流元的磁力定律;也是在同一年,安培等人做了关于电磁相互作用的实验,并提出了电动力学。在理论和实验的基础上,法拉第于1821年提出了关于“电产生磁,磁产生电”的设想,在设想的基础上,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于1846年提出了“力线”和“场”的概念。麦克斯韦在继承法拉第成果的基础上,于1865年建立了电磁场基础方程式,预见了电磁波的存在。1888年,赫兹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
“自然辩证法”要培养辩证通达的思维,就不能单纯地“以知识为中心”,不能只强调知识的记忆而忽视知识的运用,不能以追求知识的确定性和答案的唯一性为目的。典型的收敛思维就是将思维束缚在一个狭窄的视阈,在已知条件稍稍发生变化的条件下不能应对自如。“自然辩证法”要以发散思维来开启学生辩证变通的智慧,在考核内容的设置上,围绕教学中的主要内容和关键问题,要求学生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运用多种方案来解决问题。很多问题是没有明确的标准答案的,可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问题意识可以使思考的维度停留在任何一个视角和层面,既可以横向联系,也可以纵向深入,从而使问题得到全面的解决,甚至是独到的解决。当然,发散思维不是漫天撒网、不着边际,而是始终把“以问题为中心”作为主线,以培养问题意识作为落脚点,在知识传承的基础上达到思维的创新。
(四)归纳总结的能力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文明的活的灵魂,能够对具体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本质性的概括,从总体上实现对时代问题的把握。自然辩证法能够透过事物的属性和外部表现,从现象着手,通过抽象概括,从而对事物给予“形而上”的界定,这有利于从全局和整体上来把握事物的发展走向。
“自然辩证法”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这种抽象概括、归纳总结的能力,比如如何评价中国传统科技,李约瑟曾说:“中国在公元三世纪到十三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中国的科学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十五世纪之前更是如此”[13]。那为什么传统中国更多的是技艺师而科学家较少呢?为什么科学精神没有在中国诞生?抽象概括中国的传统科技观可以发现: 中国人习惯于遵循古训传统,更加注重经验和常识,倾向于各种发明技艺,缺少运用理性和实证对经验和技术背后的规律进行归纳总结,典型如“四大发明”是技术而不是科学。再比如,一节蚯蚓可以成长为一条蚯蚓,一节树枝可以成长为一棵大树,一个细胞可以克隆成一个本体……这些现象背后共同的规律是什么?归纳总结可以发现:部分包含整体。所以,“自然辩证法”不仅要培养学生“就事论事”的具体能力,更要培养“上纲上线”的概括能力。“上纲上线”就是在问题意识的指引下,发现事物之间的逻辑,进而探求事物背后的规律,当运用归纳总结认识到了事情的“纲”和“线”,往往就抓住了事物的本质。
(五)反思超越的智慧
人类思维有两个维度:构成(形成)、反思,正是因为辩证法总是从事物的暂时性去理解事物,反对一切永恒的事物和真理,所以辩证法不会对现有事物唱赞歌,而是用批判审视的眼光,从反思的维度发现已有理论的不足,在促进现有理论的完善中实现了理论的超越。
以“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为例,这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大多数研究生对这个问题都有基本的认识,但是如何深入把握,并且能够将其具体化,就要发挥自然辩证法反思超越的智慧了。在“自然辩证法”教学中,需要把哲学的这一基本问题发散到哲学的其他分支中,比如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解读,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恩格斯是如何提出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再比如中国的哲学,在经典的命题如天人关系中,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在知行关系中,如何反思哲学的基本问题?再比如在技术哲学中,在物理世界、心理世界和虚拟世界中,如何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通过“自然辩证法”培养学生对问题反思超越的能力,会使研究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是停留在一般的思维水平上,而是力求向更深入的层面迈进。
再比如科学的精神气质,默顿的经典著作《科学社会学》对科学精神的概括有无纰漏?如何看待李醒民教授的《科学论:科学的三维世界》、马来平教授的《科普理论要义——从科技哲学的角度看》对科学精神的解读?培养研究生反思超越的智慧,要领会科学精神的内涵,关键要在学术探索和研究中内化科学的精神气质,加强学术自律、恪守学术规范,形成良好的学风。
综上所述,“自然辩证法”教学必须始终贯穿明确的问题意识,既要培养研究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一个民族学术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是通过发现与解决问题的多少反映出来的;一个科学家的科研能力,也在于能够提出多少有价值的科学问题;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也在于培养出多少具有问题意识的头脑。“自然辩证法”教学必须不断打破传统、僵化的教学模式,真正发挥哲学批判性、革命性的功能,通过富有成效的教学活动和科研活动,大力培养研究生的问题意识,使研究生在现代化国家建设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承担起党和国家赋予的重大使命。
〔参考文献〕
[1]刘大椿.问题意识与超越情怀[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04):18.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03.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65.
[4]波普尔.猜想与反驳[M].傅季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222.
[5]习近平.习近平对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 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EB/OL].[2020-07-29].https://news.cctv.com.
[6]转引自洪大用.研究生教育的新时代、新主题、新担当[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1(09):1.
[7]洪大用.研究生教育的新时代、新主题、新担当[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1(09):3.
[8]习近平.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EB/OL].[2021-05-28].www.xinhuanet.com.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38.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4.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96.
[12]耿有权.新时代中国特色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理性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1(12):72.
[13][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1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5:3.
〔责任编辑:丁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