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东北解放区鼠疫流行与政府应对

2024-07-10 04:53唐涛
理论观察 2024年3期
关键词:鼠疫

唐涛

摘要:1947年鼠疫再次袭卷东北大地,为防止鼠疫蔓延和稳定东北时局,成立不久的东北解放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随着各类防疫人员的安排、各级防疫组织的启动、各种防疫规章制度的出台、各项具体防疫措施的落实,鼠疫的蔓延得到了有效地控制,防疫效果较为显著。这一系列应对措施不仅展现了东北解放区政府的危机应对机制,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地方公共防疫体系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鼠疫;防疫体系;东北解放区

中图分类号:K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4)03 — 0086 — 06

鼠疫是鼠疫耶尔森菌以鼠蚤为载体进行传播的一种极具传染性的疾病。鼠疫对近代东北(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及奉天省)造成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自1894—1949年间,鼠疫在东北曾多次流行,1910年和1920年在东北发生的两次鼠疫大流行与解放战争期间发生的鼠疫大流行,被称为近代东北的三次鼠疫大流行。1947年鼠疫蔓延情况及死亡人数仅次于1910—1911年的大流行,这次流行波及20多个市、县广大地区,持续了五、六个月之久。此次疫情,正是在东北解放区刚刚成立之时,瘟疫所造成的生命和经济损失,对解放区的成立和巩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了控制疫情、稳定新生政权,成立不久的东北解放区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目前学界对1947年东北解放区鼠疫流行研究较为薄弱,缺少相关方面的研究专著,有关论文也寥寥无几。其中,巩艳对1947年间防疫工作进行了简要论述。[1]窦应秦简要叙述了陶铸在1947年鼠疫救治工作中起到的作用[2]。李洪河对1947年东北解放区鼠疫流行原因、防疫措施和成功原因做了,说明[3]。对此次鼠疫流行还可以进一步挖掘,通过研究东北解放区政府的危机应对方式及疫后卫生防疫体系的建设,可以为应急管理重要的参考。

一、防疫组织与人员安排

当时东北解放区刚刚成立不久,百废待兴,财政紧张,与此同时东北民主联军发动了夏季攻势和冬季攻势,突然爆发的鼠疫大流行无疑是对东北各地解放区的一次沉重打击,为保障军队的供应,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在吸取过去几年防疫工作经验,东北解放区政府迅速展开防疫工作。

东北解放区的卫生行政工作由东北行政委员会卫生处牵头负责,卫生处于1947年6年成立,当时西满地区也出现鼠疫,卫生处立即派员前往西满指导防疫工作,至7月鼠疫在王爷庙以及辽北地区先后发现,与此同时扶余也发现了鼠疫患者。

8月27日卫生处接到辽北省电称:“疫情日趋严重”[4]188。次日,由东北行政委员会高崇民副主席召开防疫工作会议,要求各省政府重视防疫工作,会议后政委会发布防疫通令暂时切断齐白线之间的客运和货运,并加派防疫人员前往疫区参加防疫工作。

在卫生处的领导下,大批防疫队被派往疫区参加防疫工作,但疫情并未得到有效控制,感染人数仍在增加。由于疫情不断扩大,东北行政委员会于1947年9月28日召开防疫会议,并决定成立东北防疫委员会,负责统一领导防疫工作。[4]54委员会的成立体现了当局对疫情的高度重视,并采取果断措施以保障人民的健康安全。在此过程中,政府和卫生部门不断加强对疫情的应对,以及对疫情扩散的限制和管控,为最终控制和消除疫情奠定了基础。

东北防疫委员会成立后便立即发布防疫通令,要求西满、北满、东满各省县应立即成立防疫委员会统一领导地方防疫工作。疫区各县(市)当鼠疫发生时均先后成立了防疫委员会。随着疫情的加剧,大赉(即大安)、扶余、王爷庙市和哈尔滨特别市相继成立了四个大型防疫委员会。这些委员会下设多个部门,例如防疫、宣传、警戒、隔离等,旨在集中精力采取有力措施来控制疫情的扩散。还增设收容救济部门和水上检疫队,严格检疫来往船只。

各级防疫组织还制定相应的防疫纲领和政策,并综合管理所辖区域内的所有防疫事项。这些措施的实施,有助于控制疫情的传播,保障人民的健康和安全。

当鼠疫爆发后,卫生处立即派遣人员前往疫区进行检疫工作,疫情严重后要求当地政府重视政府所在地的疫情防控工作,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配合防疫人员的工作,紧密联系群众,将群众组织动员起来参与防疫工作之中,将防疫工作变为群众运动,并且派遣防疫队前往疫情严重地区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防疫培训班,进行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人民群众对鼠疫的认识。

鼠疫爆发之初,东北行政委员会卫生处便于8月5日派遣张咸智等4人前往辽北安广及乾安等疫区参加防疫工作,但疫情并未得到有效控制,感染人数仍在增加。为了应对东北地区疫情的严重形势,东北防疫委员会成立后,得益于哈尔滨市政府卫生局医生、防疫员及哈尔滨大学医学系学生的积极响应,迅速组建了防疫队伍。紧急前往疫情较为严重的白城子,参与防疫工作。在疫情扩大的九月初,由于哈尔滨市也爆发了鼠疫,为了应对局势,卫生行政干部学校的师生被组成了五个防疫队,其中一队留在哈尔滨市,其余四队共计133人与哈尔滨市的医务工作者70人一同前往辽北地区,协助进行防疫工作。其中110名来自中国医科大学的师生于10月5日出发前往扶余和大赉,而81名来自该大学的学生和4名市立第一医院的护士则于10月6日前往突泉。[4]189为了加强对开鲁和通辽等地的防疫工作,防疫委员会派遣了由医生和防疫员组成的防疫队前往该地,开展检查和协助防疫工作。

多支防疫队伍在协调下前往疫情严重地区展开工作,包括乾安、镇赉、白城等队伍,以及西满、辽北、松江等军区医校组建的防疫队伍。这些队伍紧急出动,哪里有疫情就去哪里,如洮安防疫队7人先后在安广和开鲁工作,洮南6人防疫队伍也先后在通辽和开鲁进行防疫工作。[4]199除东北解放区政府派遣的防疫队外,东北各地军区也曾组织防疫队前往疫区参加防疫工作。西满军区医校组织防疫队162人于9月18日—10月10日曾被派赴郑白线沿线一带工作。辽吉军区医校防疫队40人于9月18日—11月24日曾被派赴通辽工作。辽北军医防队4人组成派赴大赉工作。松江军区医校防疫队40人,9月初到11月初被派赴双城、三岔河一带工作。[4]199

疫情暴发后,由于当时解放区成立不久,相关部门存在工作不熟悉、人员紧缺以及思想松散等问题,导致疫情迅速蔓延至21个市、县和587个村、屯,并引发当地民众的惊慌失措。[4]186-187由于地方干部对鼠疫防疫知识不足,防疫队在到达地方后除了开展正常防疫工作外,还成立了防疫训练班,培训当地干部,一方面增加力量完成防疫工作,一方面为将来防疫工作打下基础。为了迅速遏制疫情扩散,辽北省政府和省防疫会联合发布了紧急命令,要求各县尽快采取措施扑灭鼠疫,避免疫情进一步蔓延。政府领导干部应当高度重视并充分认识到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建立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快速响应机制,以身作则积极参与防疫行动,否则将依据情节严重程度给予相应处分,以确保在最短时间内战胜疫情。

各地政府干部和防疫队伍密切配合,组织群众积极参与站岗、巡查、清洁、救援和互助等工作,严防疫情扩大。例如,当大赉县发现鼠疫疫情后,当局迅速采取措施,紧闭城门,并派遣专人在城内外巡逻监管,禁止人员外出。在乡镇要道上,安排专人24小时巡查,以便及早发现疫情。另外在扶余地区,政府还动员儿童团和民兵自卫队驻守疫区,检查行人,禁止来往通行,有效遏制疫情扩散。[5]在哈尔滨、双城、拉林、五常、肇东等地设立检查站,由专门医生和当地公安人员共同负责检查,以防止疫情外溢。此外,地方干部之间积极展开立功竞赛,制定赏罚条例,对那些吃苦耐劳的干部给予表彰奖励,对消极懒惰的干部给予处分,尽一切努力将鼠疫扑灭。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各级政府和防疫队伍紧密合作,积极开展各项防控工作,共同守卫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当地医务人员能够刻苦耐劳、克服各种困难,并与防疫队伍保持紧密联系,深入群众耐心宣传,提高群众对鼠疫的认识。在隔离所,工作人员亲自为病人提供饮食、卫生等生活照顾,包括喂饭、喂水、清理排泄物、洗脸等。尽管面临着各种物质困难,他们克服了这些困难,展现了不畏艰难的优良工作作风。

二、宣传教育的开展

东北防疫委员会成立之初,便意识到深入宣传和教育群众是预防鼠疫扩大和蔓延的关键。因此,《东北日报》于同年9月27日发表了一篇专稿《要把防疫工作当做群众工作来做》[6],号召党员干部深入群众中,通过发扬为人民服务、牺牲奋斗的精神,深入宣传教育群众鼠疫的可怕性及其预防方法。

为了调动群众的防疫积极性,东北防疫委员会还开展了灭鼠堵洞立功竞赛运动。这项运动的目的是让每个人都了解到他们在预防鼠疫方面的作用,从而激发每个人的主动性和参与感,从而帮助群众、干部克服思想上的麻痹,集中全力把鼠疫扑灭。

为了有效防止疫情蔓延,东北防疫委员会采取了多种措施进行防疫宣传工作。他们特别关注贫民区,那里的人们一般防范意识较低,容易成为疫情传播的温床。因此,防疫委员会呼吁有经验的防疫人员前往学校和工厂普及防疫知识,以增强群众的防疫意识和应对能力。[4]199-192

为确保防疫人员正确实施工作,防疫委员会发布近万份《防疫宣传大纲》向群众宣传防疫措施和知识。同时,还发放了近7万份《可怕的鼠疫》宣传册,将疫情形势以及防治鼠疫的方法详细介绍给群众。[4]63此外,东北防疫委员会还编制了六期《疫情通报》和5000份《防治鼠疫工作人员须知》,以提高防疫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和应对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能够做到心中有数、应对得当。

当时在东北地区,防疫工作不仅是政府机构和防疫队伍的责任,也需要广大民众积极参与。因此,各地政府和防疫队伍采取了各种方式进行民众宣传,帮助人们正确认识鼠疫并掌握预防方法。

通过各种学习途径,包括对干部的短期训练以及向群众提供冬学或识字班的卫生防疫常识教育,还能发掘积极参与防疫工作的人员,将其组织成为基层骨干力量,以推动防疫工作的开展。

政府为了宣传防疫知识,采取了多种形式。在《东北日报》上,政府通过20期“卫生”栏目向群众介绍关于各种传染病、地方病及一般疾病的预防、治疗、救护知识和生理卫生常识。此外,政府还通过座谈会、干部会和检诊等机会,向地方干部和百姓口头宣传防疫知识,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如何预防、治疗和救护各种疾病以及生理卫生常识,以降低疾病传播和致死率。此外,政府还在各种刊物上提供防疫知识和防疫药方,方便民众及时就医,从而降低鼠疫的传染和致死率。

此外,政府多次在报纸上发布防疫口号,动员民众参与防疫工作,鼓励人们积极参与到防疫工作中来。这些宣传活动在全社会掀起了一股防疫热潮,让人们更加意识到了防疫的重要性,从而有效地控制了疫情的蔓延。防疫人员还采取了多种形式的文艺宣传活动,如拉洋片、唱蹦蹦戏、驴皮影和幻灯、秧歌队等形式,这些活动容易引起群众兴趣,更容易接受,从而达到向广大民众进行宣传的效果。[4]205

三、防疫措施的实施

为迅速扑灭鼠疫,东北防疫委员会成立后,严格执行隔离、检查、断绝疫区交通、制造疫苗、捕鼠灭蚤等工作,防止疫情的进一步扩散。

(一)预防注射

疫苗注射是一种有效的传染病预防方法。在疫情暴发之初,各地政府迅速行动起来,通过宣传、发放传单和在报纸上发布相关信息,号召民众积极注射鼠疫疫苗。为方便群众接种疫苗,政府部门在各个村庄或交通要道设立了免费疫苗接种点,并加强了疫苗的储备和分发工作。同时,对于那些因为贫困、地理条件等原因难以到达免费疫苗接种点的人群,政府也采取了措施,如派遣医疗队到偏远地区进行疫苗接种,全力保障每个人都能接种到疫苗。

在鼠疫疫情爆发之初,各地要求民众注射鼠疫疫苗,通常为一到两次,而在有条件的重点地区,则进行三次注射。针对非疫区,松江省发布了紧急防疫措施,规定所有人员都应在疫苗足够的情况下注射,老年人、儿童、病伤员以及孕妇则可适量减少注射量,每隔一天注射一次,每次注射0.2毫升至0.5毫升,注射5-10次,可免去反应及其他副作用。[7]进入疫区的人员则必须接受预防注射。1947年10月,哈尔滨防疫委员会决定进行第三期注射,并全面执行普遍注射。[9]通过疫苗注射,鼠疫致死率得以大大降低,同时也打破了“鼠疫是可怕的”“鼠疫是百分百致死”的迷信观念,对防控疫情产生了积极影响。

(二)封锁交通

封锁交通是防止疫情扩大的首要措施。由于初期各疫区实施交通封锁的时间较晚,再加上老百姓和干部的防疫意识不足,封锁措施的执行力度也不够,导致疫情逐渐蔓延开来。后来,领导机关一再强调,防疫人员进行指导,加强地方干部和老百姓的意识,交通封锁逐渐变得更加严格。如安广县发现鼠疫后积极发动群众,组织自卫队,放哨警戒,阻断交通。每村配备一名学生,担任指导员帮助组织防疫,各村分别配置岗哨放哨,起到隔离防控的作用,在交通要道,挖沟封锁,以补人力不足。[8]

除疫区交通展开封锁外,各地在交通要道沿线,进行检查,防止疫情输入。疫区与非疫区、县与县、区与区、村与村之间的交通严格进行封锁,禁止往来通行,齐齐哈尔间、齐齐哈尔至北安间、齐齐哈尔至哈拉尔间、白阿等各线的铁路客运货运一律暂停,一律消毒,杜绝病毒输入。未发生疫情的地区的车站,由当地防疫委员会负责派人携带药品、器材协助地方沿路公安武装人员对上下旅客进行健康检查及预防注射,无预防注射证明者,不准上车或下车。

除陆路交通封锁外,东北防疫委员会对水路也进行了封锁,在哈尔滨自 10月6日起对松花江上游船只加以封锁,在距离哈尔滨市5里处的检疫站,设有武装检查人员,凡未获东北防疫委员会许可的人员、车辆,均被禁止通行。即使防疫队乘船由疫区归来时,亦须经检疫手续,施以隔离后,方准上岸。[4]194

(三)治疗救济

各疫区担当检诊工作的人员不同,有的由当地中西医和外来的防疫队员组成,有的由医务人员配合组长作检诊,有的地方,由医务人员配合当地学生检诊。检诊方法亦各不同,有的地区组织检查班,每日出动,经常按户检查;有的地区由中医进行初诊如发现病人,再由西医进行复诊;有的地区工作人员不足,则实行轮流巡回检查;有的地区除有经常检查班外,并设有机动防疫队;有的动员一切人力举行突击大清查;有的区在检查时一并清查户口,对检诊工作有莫大帮助。

因当时条件有限,各地区之间医疗资源存在较大差距,在一些地区,由于西医药短缺,不得不采用中医治疗方法。为了治疗鼠疫,政府发放了扶正祛邪汤、清热解毒汤等中药方剂,并且在报纸上刊登防鼠疫药方,在不能普遍实行疫苗注射的乡村,起到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

由于各地之间交通封锁,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群众的生活困难,因此防疫戒严期间,疫区居民生活由当地的人民合作社,采买委员会,各乡、区农会等组织调剂解决民众的生活问题。如在安广为解决群众的生活困难问题,各村组织合作社调剂供应民众所需的柴米油盐等生活必需品。为了避免出现购买时可能出现的混乱拥挤局面,规定以各村内以小组为单位,组织购买工作。对贫困户给予了一定的生活照顾,安广县自隔离封锁后共救济76户,总计283贫民。[8]

(四)消毒隔离

一到达疫区,防疫队组织专业人员逐户挨家进行卫生消毒,并号召民众晾晒衣物、谷物等物品。此外,政府也鼓励民众在房屋周围撒布灭鼠药和熟小灰,并利用火焰对炕席等物品进行消毒,以确保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由于缺乏消毒药品和器材,疫区居民采用现地可利用的方法进行消毒,如用日光消毒被褥和器具,利用火坑、墙消毒,撒热石灰灭菌、灭蚤,有时还会利用笼蒸衣服杀虱寄生虫。

疫情暴发后,各地都成立了隔离所,以供患者隔离治疗。但民众对隔离所这个名称有着畏惧心理认为是旧式监狱侵害他们的人身自由,不愿住进隔离所,因此将隔离所的名称改为疗养院。在隔离所时患者退院采取的消毒工作更加严格,使用过的医疗器械,医务人员和患者每日的衣物必须反复消毒多次,患者退院时每个病人在浴室内全身沐浴,然后换上由家里带来的新衣;鼠疫的疮口没有封好时,由医师给换药后,才允许退院,脱下来的旧衣服,用福尔马林蒸气消毒。开鲁居民最初不信任疗养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开始认识到医生们全心全意地治疗病人。治愈出院的病人表达了对医生的感激之情。[4]195

(五)捕鼠灭蚤

东北解放区的经济生活和环境卫生状况极为恶劣。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中国长期存在大量的疫病,其主要是由于贫穷、愚昧和环境卫生不好所致,战争和反动统治使得一些地区成为灾区,为传染病的流行提供了有利条件。东北地区更是受到了日本侵略者的蹂躏,人民生活贫困,社会环境恶劣,鼠疫疫源动物和媒介昆虫大量滋生。尽管如此,解放区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开展卫生工作,改善人民生活和环境卫生状况。[14]城市的卫生状况也相对较差,特别是哈尔滨市的菜田区居民住宅环境极为恶劣,不卫生的住宅环境可能会导致多种传染病的传播,其中包括鼠疫等疾病。东北城乡在当时多年的鼠疫流行,可能与这种恶劣的环境卫生状况有关。

在东北鼠疫流行期间,为了防止鼠疫的传播,防疫队员非常重视清洁卫生和捕鼠灭蚤工作,他们经常检查和督促各户的卫生状况。各地也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如设立公共便所、放置垃圾箱或挖掘垃圾坑、安装井盖以及鼓励民众挖掘防鼠沟等,以提高卫生状况并减少鼠疫的传播。为发动老百姓参与防治鼠疫工作,东北地区定出奖罚制度、开展立功和竞赛运动,以鼓励群众积极参与。[4]199-191除此之外,各级政府机构也积极开展清扫运动,派出专业的清洁人员深入学校、工厂、住宅区等地进行全面清洁,力争将潜在的传染源消灭在萌芽状态。

为消灭鼠疫传播载体,政府及时采取了措施,开展了大规模的捕鼠运动,至49年共捕鼠两千余万只。[14]其中通辽县表现尤为突出,仅在1947年冬季就捕鼠800万只,同时还消灭了5000多只鼠疫病尸体。[4]456-467此外,为了防止野鼠进入村庄以及野鼠和家鼠的交叉传播,政府呼吁群众在重疫区外挖掘防鼠沟。据统计,到1949年,东北地区共挖掘了五百余万公尺的防鼠沟,基本达到了防鼠目的。[14]

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得当时东北地区的居民生活环境得到了明显地改善。同时,防疫队员的督促和检查也提高了民众的卫生意识和卫生习惯,为防止鼠疫等传染病的流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防疫体系的完善

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鼠疫爆发之初东北解放区政府迅速采取行动将鼠疫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至11月末各地感染人数开始下降,12月下旬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肆虐东北解放区半年之久的鼠疫得以解决。1947年的防疫实践为东北解放区的卫生防疫工作奠定了基础。随后,在结束了当年的防疫工作后,为了彻底消灭鼠疫,完善卫生防疫体系,卫生委员会召开了第一次全体扩大会议。[4]55会议总结了1947年的防疫工作,同时讨论了建立卫生行政组织、培养防疫人员、加强宣传教育、改造并提高旧医务人员等问题,并通过了几种条例和1948年的防疫工作计划。会议还决定设立防疫站,建立基层卫生组织,继续办好卫生行政干部学校,并举办医务人员职业介绍所等活动。这次会议为东北地方卫生工作奠定了初步基础。

在工作条例方面,在总结1947年鼠疫防治经验的基础上,东北行政委员会先后颁行了《各级卫生行政组织暂行条例》《传染病预防暂行条例》《鼠疫预防暂行条例》《医务人员管理暂行条例》《医院、诊疗所及产院管理执行条例》《医务人员登记、审查及考试办法》及《中西药商管理暂行条例》等条例,完善了当时卫生防疫体系,为以后应对突发疫情构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防治程序。[4]55

在防疫人员培养方面,由于东北地区,遭受日本侵略者蹂躏14年之久,战争带来极大的破坏,当时的东北医疗卫生人才紧缺。1947年鼠疫爆发后,东北解放区除利用原有的医护人员外,通过建立了防疫讲习所、卫生行政干部学校等培养机构,培养了大批防疫人员。

这些防疫人员在鼠疫防治工作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缓解了当时人员紧缺的燃眉之急,为1948年顺利战胜鼠疫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卫生宣传方面,在报纸杂志上刊登卫生防疫知识并开展卫生问读者的各种医疗卫生问题,编辑出版大众卫生小册子宣传卫生防疫知识。

在民众生活问题方面,为了保证经济建设顺利进行,东北解放区在1948年开始将秋收和防疫工作结合起来。政府人员和防疫队成立了代耕组和秋收组,与老百姓一起下地耕种,并在隔离区内解决了老百姓的粮食收割问题。这不仅帮助了防疫工作的开展,也确保了经济建设和秋收的顺利进行。

五、结论

东北解放区1947年的鼠疫爆发,得到了政府和人民的积极响应,各级政府有力组织,取得了显著成效,此次抗疫成功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党和政府正确的领导,疫情暴发之初,党和政府一直以人民生命安全至上的原则,高度重视抗疫工作,在抗疫前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为后来的防疫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其次,政府在疫情暴发初期,迅速建立了防疫指挥系统,以及相应的预警机制,这有力地提高了政府对疫情的掌控能力。另外,在防疫人员的安排方面,政府重点调集了大量医疗人员,以及志愿者等人员进行抗疫工作,以满足防疫工作的需要。同时,在宣传工作方面,政府充分发挥了宣传的力量,通过各种媒介广泛宣传疫情防控的知识和方法,增强了公众的防疫意识。此外,在具体的防疫措施上,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如对疫区实施封锁、全面消杀、疫区隔离、人员管控等,这些措施的有效实施,为后来的防疫工作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和借鉴。

然而,防疫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在疫情初期,政府对疫情信息不够准确、防疫人员装备不足、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这些问题为后来的抗疫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例如公共卫生、防疫物资储备、宣传工作以及组织协调等方面都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总之,1947年东北解放区鼠疫的爆发和应对,为后来的防疫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同时也表明了有效地组织协调、科学防控、及时宣传等措施对于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在今后的防疫工作中,我们需要首先,建立健全防疫组织,完善防疫预警机制,以及及时发布疫情信息,提高政府对疫情的掌控能力。其次,加强宣传工作,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和方法,增强公众的防疫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第三,完善防疫物资储备和装备,确保防疫工作的物质保障和设备支持。第四,加强公共卫生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和卫生系统建设,提高疫情防控的整体水平。第五,加强国际合作,与国际社会分享抗疫经验和技术,共同应对全球公共卫生挑战。

〔参考文献〕

[1]巩艳.1947年辽吉地区鼠疫流行情况及防疫工作成就[J].中国科技史料,1996(04):20-23.

[2]窦应秦.陶铸指挥的东北肺鼠疫控制战[J].党史博采,2003(06).

[3]李洪河.东北解放区的鼠疫流行及救治[J].中共党史研究,2007(03):111-118.

[4]武衡.东北区科学技术发展史资料5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初期医药卫生卷[M].北京:中国学术出版社,1988.

[5]扶余鼠疫继续蔓延[N].东北日报1947-09-29(01).

[6]要把防疫工作当做群众工作来做[N].东北日报1947-09-27(01).

[7]松江军区卫生部发布紧急防疫办法[N].东北日报,1947-10-01(01).

[8]安广防疫经验[N].东北日报,1947-10-04(01).

[9]哈市防疫委员会决定展开捕鼠灭蚤运动,严密封锁疫区举行第三期注射[N].东北日报,1947-10-04(01).

[10]东北人民政府卫生部编.可怕的鼠疫[M].沈阳:东北人民出版社,1949.10.

[11]东北行政委员会,卫生委员会.鼠疫预防工作须知[M].1948.

[12]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吉林省志 卷40 卫生志[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2.08.

[13]李清霖.解放战争中的辽吉根据地[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0

[14]李洪河.1947年东北地区鼠疫流行概述[J].兰台世界,2008(17):66-67.

[15]张皙.东北解放区鼠疫流行与防治述论(1945—1949)[D].吉林大学,2016.

〔责任编辑:包阔〕

猜你喜欢
鼠疫
1907年旧金山应对鼠疫的措施与反思
《鼠疫》:即使生活是一场灾难,也要用爱去抗争
梁河家鼠鼠疫疫源地鼠疫噬菌体的分离及其流行病学意义
鼠疫并非无药可治
鼠疫并非无药可治
重新认识鼠疫
一场改变历史的鼠疫
鼠疫是一种什么病
我国鼠疫流行形势分析及其防治策略探讨
鼠疫自然疫源地构成成分及其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