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琳 刘嘉悦
摘 要:中国式现代化,围绕中国独特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优势已然达成了一种民族共识。那么,中国式现代化的自信来源于哪里?何以能够达成一种民族共识?这源于对社会历史进程规律的客观把握;源于对西方世界自身不足的不断认识;源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源于中国人民在社会实践中的伟大坚持;源于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指导。“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整个中华民族在奋斗中、在坚持中、在比较中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自信;来源
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4)03 — 0005 — 06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中指出:“2022年,我们胜利召开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中国式现代化,围绕我们国家独特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优势,已然达成了一种民族共识。那么,中国式现代化的自信来源于哪里?何以能够达成一种民族共识?这源于对社会历史进程规律的客观把握;源于对西方世界自身不足的不断认识;源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源于中国人民在社会实践中的伟大坚持;源于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指导。“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整个中华民族在奋斗中、在坚持中、在比较中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
一、源于对社会历史进程规律的客观认识
历经数次社会矛盾的转变,中国经受住了历史的风浪和时代的考验;同时,在思想认识上,也发展了洞察现实的辩证眼光,这种辩证眼光将所有现象看作是历史与社会的产物,将所有冲突与矛盾看作是革新发展的驱动力。以辩证眼光审视人类社会历史,既具有实证主义的精确性,同时又具有本质上的革命性,在面对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历史进程的时候,对树立在深厚奠基上的必然路径、中国社会所涌起的崭新时代巨浪充满信心。
其一,规律洞悉社会矛盾转变和历史任务革新的辩证关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构并不是现成可套用的模式,也不是暂时的权宜之计,而是我们经历了深刻的革命与改革,社会矛盾的不断转变敦促我们确立并完成新的历史任务。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经历了社会矛盾的不断转变: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之间的敌我矛盾、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在对各种社会矛盾的深刻认识中,我们开创并选择正确的历史道路,不断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入社会主义阶段,社会主要矛盾集中在人民对于美好生活向往与社会生产发展水平之间,并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精神生活不断富足而不断变化。在经历矛盾变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与建设也不断取得新的历史成就。对社会矛盾转变的快速反应和历史任务的不断革新,使得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中踔厉奋发、砥砺前行,对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抱有自信。
其二,深刻认识意识形态演变与社会发展道路变革的辩证关系。近代中国在人民民主道路的探索中,经由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打击,西方文化向中国大肆传播的渠道得以开拓。对西方的新奇认识使我们对自身传统产生了怀疑和自卑,一度形成了以西学为师的意识形态风气。但是随着先进知识分子对西学的研究与讨论,加之对中国实际的认识日益深化,我们逐渐探索出适合当时中国社会现状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对自身意识形态的重视与自信逐渐重拾。如今,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开拓与建设,我们日益扩大对外开放和国际交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挖掘和积极弘扬,对自身意识形态的建设以史为鉴、以己为镜,以更加客观理性地态度与西方文化相处与交流。社会发展道路的变革促进意识形态的发展,意识形态的不断充实也会对社会发展道路变革进行指导。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中,我们高度把握现实基础与文化奠基,我们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社会历史规律把握,能自信地“平视”意识形态迥异、踏上不同发展道路的西方国家。
其三,对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辩证统一关系的把握。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以客体发展主体,以主体改造客体的双向运动过程,人类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世界,创造属人世界,在这个过程中主观世界也得以发展变化。社会利益格局的变化和调整对人们既有的认识带来冲击,人们精神文明的不断充实、对美好生活的持续向往也对社会物质文化提出新要求。从大力发展工业到如今的五位一体总布局,从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回答到“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社会物质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也不断丰富。对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辩证统一关系的把握,使得我国社会生产水平不断提升,精神文明境界不断发展,为建设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增添信心。
其四,对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辩证统一关系的把握。自然界是人类世界产生的先在世界,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世界是经由人类能动地改造自然界使其适应自己需要的 “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自然界有抵抗力,这是一条科学”[1],中国很早就认识到人与自然是有机的共生共存关系,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实践路径持续探索。党的十五大开始明确我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继而十七大报告中也明确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破坏自然就是损害人类生存之基,保护自然就是保障人类发展之路。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2],为我国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时至今日,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我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决心不动摇,“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3],以更加绿色、低碳、健康的发展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增添信心。
二、源于对西方世界自身不足的不断认识
中国式现代化绝不是对西方经验的直接挪用,更没有现成方案生搬硬套。识西方世界之粕,铸中国现代之魂。对西方世界自身不足的不断认识,使我们更加坚信既往的道路与所向之光明。
资本扩张的单向度逻辑。资本主义以私有制为基础,资本主义的现代化以维护少数资本家的利益为目标,对其他阶层的利益加以牺牲。从其主导阶层来看,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商人、资本家、寡头阶层的逐渐垄断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资本的发展处于单向度的扩张趋势——一切必须赚钱——也因此引发其它诸多社会冲突与危机。经济危机不仅加重了贫富两极分化,使得底层人民的生活更加艰难,还激化了各国争夺商品市场和输出危机的矛盾,对全球发展起到负面效应。尽管工人阶级的力量在世界历史舞台不断发挥重要作用,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当代世界各国的发展中逐步凸显,现代资本主义在发展过程中相应对自身进行了诸多革新;但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剥削本质并未发生改变,资本主义发生变化归根到底是人类社会一般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未曾改变。因此,资本扩张的单向度逻辑必然会导致一系列新的危机,对资本主义本质的认识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另一重要自信之源。
人与自然之间冲突不断激化。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持续推进过程中,人与自然的矛盾显露出激化的态势,资本主义发展的生态困境逐步展现。西方社会对个体主义理念高度宣扬,这一理性思想服务于资本主义,缺失了对于人类整体本质的关怀,对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缺乏正确认识,为实现全人类的全面与自由发展蒙上面纱。资本主义执着于对剩余价值的追逐,而工业生产的扩大又建立在自然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基础上。资本主义为了维护其统治阶级的地位和利益,过分掠夺自然资源、透支自然环境以达到资本主义现代化的不断发展。自然环境并非是地区性、区域性的问题,而是全球范围内人类共同需要面对的问题。任由资本主义发展逻辑对自然环境进行破坏,我们面对的将不只是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等问题,终将导致自然系统的整体失衡与紊乱,从而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不同于资本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符合人与自然发展规律的现代化,人与自然、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我们不断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对自然充满关怀。对西方资本主义激化人与自然冲突的认识,能够增进我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信心。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尚存。和平与发展依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维护和平是顺应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趋势。但是纵观近代以来西方列强的发展历程,其受资本主义本质的驱使,为了追求更多的财富和资源,运用武力、战争、殖民扩张等方式,对其他国家进行肆意掠夺和攫取,这种资本主义的现代化进程充斥着霸权主义气息。当今世界格局已经从以美国为代表的单极世界转向多级世界,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霸权主义的发挥空间受到极大压迫,但仍以强权制裁的政治手段弥留。强权政治打着自由、民主、人权的幌子干涉他国内政,实则体现出恃强凌弱、强取豪夺的霸道本质。相较而言,中国式现代化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维护世界和平,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用行动展露对世界各国互利共赢、共同发展这一和平道路的坚定信心。
三、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任何国家或民族的发展都是在自己的文化土壤里进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4]这五个鲜明特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风骨遥相呼应。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有着诸多关于人民地位、精神生活、人与自然关系及天下和平的情怀与沉思,在今天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增添信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人民至上的精神内涵。中华传统文化中有着悠久的人文精神传统,以民为本的思想传承至今。《尚书·五子之歌》有言“民惟邦本,本固邦宁”[5],将民众视为治国理政的根本,将国家安定系于民众稳固,正是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高度概括。以民为本重在重民心、行仁政。孟子提出“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6],民心民意事关国家与社会的前途命运,以“仁心”行“仁政”体现了对民之所向的尊重。“因民之所利而利之”[7]“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8]均体现出对于民众心愿的政治初衷,治国理政的根本出发点就是民众的需求。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与之创新性融合,继承并弘扬民本思想,将“为人民服务”写入党章,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为人民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9]。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出强大的生命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孕育了人民至上的精神内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物质与精神相协调的价值指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十分深刻的辩证思考。“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10]“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无穷谓之通”[11]。事物的对立面之间并非纯粹的对立,而是在相互转化中产生新事物。物质与精神同样是辩证关系。物质基础是精神文明提升的现实条件,精神文明的进步又反过来指导物质水平的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对于物质财富的追求,向来都蕴含着内在的精神追求。义利观集中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对于物质和精神关系的思考。“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12]“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心不得义不能乐,体不得利不能安”[13],义与利都是人生存所必需的,遵循道义心灵得以快乐,获得利益生活得以安适。“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14]以物质之富足养育精神文明进步,以精神之富有带动物质文明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涵养了物质与精神相协调的价值指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修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实践智慧。“天人合一”和“道法自然”的传统生态观为我们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图景。在老子看来,“道恒无名,朴虽小,而天下弗敢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15],“道”并不对万事万物妄加干涉,保其自然本性,却尽显妙处。对应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不能肆意改变自然的原始属性,全凭主观意志改造自然世界;在庄子看来,“天与人不相胜也”[16],天和人之间不存在哪一方比过另一方。对应到自然与人之间也并非对立,人不能妄想对自然达到绝对的超越。先秦道家对于万物的慈爱在“以道观之,物无贵贱”[17]的齐物论中展现,待物的平等观念有力驳斥了以破坏自然为前提的人类发展。将自身利益凌驾于生态环境之上,必将对人类的生存带来危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性地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观念,“我们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18]中华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借鉴。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和平发展的天下情怀。 “天下大同”一直是中国人民对世界怀有的美好理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19],讲求人类所共有的天下,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关怀天下的广阔胸怀。“礼之用,和为贵”[20]“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21],讲求和谐、和睦、和平的社会,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崇尚和平的政治情操。和平与发展是大势所趋,是当今的时代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遵循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坚定维护和平发展,“我们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22]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滋养了和平发展的天下情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发展转化。中华文化不是固步自封的枯水,而是跟随时代脚步实现创新创造的源泉。中国式现代化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输送精神养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为不断发展的社会提供丰富的精神内涵、价值指引、思想借鉴和高尚情怀,为中国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和支撑。“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23]是我们的目标与任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时代的价值意义,我们始终坚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理解、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推进中实现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相得益彰,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不断充实焕发着活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丰裕的自信之源。
四、源于中国人民在社会实践中的伟大创造
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一个民族所追求的发展目标,是通过具体的路径实现的。中国人民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实践的伟大创造。具体说来,有如下几方面:
实现了民族复兴进程中的三次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在勇敢创造、不懈奋斗过程中的共同理想。一百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政治制度基础、体制保证和根本社会物质条件。这是党尊重人民首创精神,领导广大人民在实践中创造,在创造中发展的结果。在中国共产党的团结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中国人民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实现了幅员辽阔、积贫积弱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开辟,改革开放坚定不移的推进,使中国迎来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富有生机的体制保证和深厚且发展迅速的物质条件。中国人民在奋力实现民族复兴进程中的这些伟大创造,作为现实基础增添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信心。
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构建中国式现代化展现了全新的历史方位和发展疆域。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人民立足于自身,发奋图强、守正创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从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领域创造了诸多伟大成就: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断完善经济制度,改善民生,推动文化繁荣,推进可持续发展。进入新时代的十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飞速发展的十年,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国人民在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后的伟大创造,从各领域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蔚然的多维自信。
踏上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创造。“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24]中国人民在发展进程中所开创的特色道路,并非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模板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方案挪用,而是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延续中华历史文化精华、汲取各国实践经验,脚踏实地考察中国社会实际状况,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实践创造。实践是理论的源泉,新的实践创造也召唤并孕育新的伟大理论创造。我们直面时代要求,体察社会巨变,以实践自觉激励理论进步,在日趋成熟的理论指导下建设更加现代化的中国。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推进,也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理论、制度、文化等各方面发展革新,更加系统化、整体性的理论也必将为中国式现代化输送实践创新的信心与活力,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奋力推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
五、源于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指导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自建党以来,中国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不断为马克思主义注入新兴的中国力量和中国智慧。从最初的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及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再到如今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为承接思想发展的桥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创新也为中国式现代化增添了活力与自信。
在中国革命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近代中国在“睁眼看世界”的潮流之中,认识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早期共产主义者“以俄为师”,结合具体国情对中国革命道路进行全新探索。工人、农民、进步青年等无产阶级的力量团结起来,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上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受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深刻影响,在革命实践的不断探索中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我们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反压迫、反剥削革命斗争,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建立起一个独立主权国家,为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在中国改革与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在这一时期,我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造,实现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和平改造。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我们坚持并发展马克思主义,结合中国社会实际不断创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成果。《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公开发表,系统阐述了关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初步构想,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高度理解贯通,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准备和宝贵经验。改革开放初期,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理论基础,结合不断发展的社会变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当时的中国社会进行深刻而全面的体制变革,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全面提升,国际影响力迈上新台阶,在中国改革与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贡献了思想进步和实践发展。
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丰硕成果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和以人民为中心的鲜明立场与我国历史经验、具体国情、意识形态相呼应,为中国革命、改革与建设提供了积极指导。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在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不断相融,实现创新性结合发展,丰富、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极富中国智慧的理论指南。在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高度发展、踏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征程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伟大飞跃,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5]作出深刻回答,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26]马克思主义以其实践性、辩证性、批判性和开放性指导中国社会不断发展,正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守和不断创新,才使得中国式现代化成为可能、成为一种必然。中国式现代化也必将为马克思主义在当今时代焕发生机注入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我们必将愈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取得新胜利。
〔参 考 文 献〕
[1]中央文献研究室. 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4.
[2]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 人民日报,2017-10-28.
[3][4][9][14][18][22][23][24][26]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 人民日报,2022-10-26.
[5]王其俊. 民本·概论篇[M]. 济南:齐鲁书社,2000:4.
[6]杨伯峻. 孟子译注[M]. 北京: 中华书局,2008:128.
[7]杨伯峻. 白话四书·论语·尧曰第二十[M]. 长沙:岳麓书社,1989:372.
[8]杨伯峻. 孟子译注[M]. 北京: 中华书局,2008:128.
[10]陈鼓应. 老子注译及评介[M]. 北京: 中华书局,1984:289.
[11]黄寿祺,张善文. 周易译注:下[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392.
[12]杨伯峻. 白话四书·论语·述而第七[M]. 长沙:岳麓书社,1989:324.
[13]春秋繁露义证[M]. 苏兴,锺哲,点校.北京: 中华书局,1992:263.
[15]高明. 帛书老子校注[M]. 北京: 中华书局,1996:452.
[16](清)郭庆藩撰, 庄子集释[M]. 王校鱼,点校.北京: 中华书局,2012:229.
[17]陈鼓应. 庄子今注今译:上册[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487.
[19]十三经注疏·礼记·卷二一·礼运[M].阮元,校刻. 北京: 中华书局,2009:3062.
[20]杨伯峻. 白话四书·论语·学而第一[M]. 长沙:岳麓书社,1989:304.
[21]荀子[M]. 蒋南华,罗书勤,杨寒清,译注. 贵阳: 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196.
[25]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 人民日报,2021-11-17.
〔责任编辑:秋 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