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蕾
【摘 要】 语文实践活动对语文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实现学科育人目标具有重要作用。剖析当下语文实践活动现状,基于“学生的可能”,发掘“身边的”语文资源,创新根植于校园文化的语文实践活动,探索优化语文实践活动的策略和路径。
【关键词】 语文实践活动 校园文化 学科育人 优化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标”)明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全体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而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可见,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与“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为此,教师应根植于校园文化,积极挖掘语文课程资源,着力营造真实的语用情境,创新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文化根基和底蕴特色,根植于校园文化的语文实践活动的资源整合,旨在利用校园文化资源创设更为贴近语文学习特点的话题,全方位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学生通过挖掘校园文化中的语文元素,逐步在精神世界中形成认同感,进而将自己对语文知识的识记提升到对知识的本质的理解,获得“爱校爱家”的情感体验,增强文化自信,全面提升核心素养。
语文实践活动的重心应落在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和运用上,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生活处处有语文”,校园内是学语文、用语文的小系统,校园外是学语文、用语文的大天地。小系统里练身手,大天地里展拳脚,两者应紧密联系。
1.与传统节日融合。我国的传统节日十分丰富,而传统节日中各种民俗民风形成的节日文化,则是民族文化的瑰宝。语文教材中不乏与传统节日相关的学习内容,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探究我国的传统节日,进而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传统节日是语文实践活动的最佳融合点之一。每到传统节日,学生了解习俗起源,参加民俗活动,诵读佳作名篇,弘扬民族文化,争做非遗传承人。
2.与特色活动融合。“童话节”“戏剧节”“阅读节”等都是学校每年定期组织的语文实践活动。童话节上,学生读童话,说童话,演童话,编写童话,制作立体童话书;戏剧节上,学生创编剧本,登台表演;阅读节中,学生制作书签、好书推荐、阅读竞答。校园里充满了学生的欢声笑语,班级的读书角和学校的图书馆、书香苑,到处都能见到学生认真阅读的身影。一期期班刊、校刊、校报,记录了学生的校园生活,散发着缕缕墨香。
3.与社会实践融合。我校“612”社会实践活动(小学6年12处实践基地的研学)延续多年,深受学生喜爱。学校组建语文教师团队,深入实践基地,立足语文本位,基于真实情境,指向能力提升,精心策划设计研学活动。研学活动实践性强,例如,学生参观南京直立人化石遗址公园,搜集相关资料,带着问题去发现、探究、解疑,伙伴携手绘制时间轴,探秘人类进化过程。学生在研学手册上记录的不仅是学生行走的足迹,更是研究与创造。正所谓,最好的成长在路上,最好的学习是实践。
语文课标对于语文实践活动提出要“围绕学科学习、社会生活中有意义的话题,开展阅读、梳理、探究、交流等活动”,这表明话题的选择、语文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既要紧密结合语文学科独有的育人特点,又要寻找具有深层次价值的话题作为驱动。
1.目标导向,三位一体。新课改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为核心,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在问题驱动下围绕着一个共同的话题任务开展自主探索与实践。语文实践活动的设计,想要做到知识、情境、实践的三位一体,话题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巧借校园环境文化建设,设计语文学习运用的大情境,可以促进学生语文知识的融会贯通、学以致用。例如“巧手设计新校园”活动,利用新校区刚刚建成启用的契机,由高年级学生组建宣传团队,设计新校区游览路线,编写新校区“网红”景点讲解词,策划制作新校园宣传画报……真实的情境活动,既实现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积累、梳理与运用,又激发了他们热爱校园的真挚情感。
2.创设情境,统领项目。跨学科的语文实践活动需以大情境统领各学科,引导学生学会迁移与运用知识,在一个个真实情境中综合调动知识,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例如,校园中新开辟了一处种植园地,学校鼓励学生融合校园文化,从古诗文中寻找灵感,为种植园地起名。学生积极响应,开动脑筋,经过公开投票竞选,“禾美园”的名字应运而生。“禾美园”内小桥流水,植被繁茂,是学生课间向往之处,他们对“禾美园”充满了好奇。学校抓住契机,开展“我爱禾美园”的语文实践活动(见下页表1),以真实情境为导向,以促进“学科知识的通透理解”为目标,寻找相关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依据学科底层逻辑、学科核心观念出发,将各学科知识融合。学生通过对真实而有挑战性的问题进行持续探究,达成对核心知识的再建构和思维迁移。活动设计面向四至六年级学生,分“欣赏禾美园的美”“发现禾美园的美”“创造禾美园的美”三个板块,学生在各个学科知识的学习与运用中,树立了文化自信,获得了语言运用能力,锻炼了思维能力,培养了审美创造能力。
3.多科协同,相辅相成。学科是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一个“切片”。生活中现实问题的解决,往往离不开多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而语文学科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自带跨学科属性。将学科知识“还原”到真实世界的大视野中,学科学习的背景意义、知识间的关系、知识与人的关联才能得到凸显。学科知识具备了“意义感”和“可理解性”,学科育人才能真正发生。例如,在“创造禾美园的美”板块中,要想完成《禾美园生态优化建议》的任务,学生就需要在观察了解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知识分析禾美园的生态,利用数学知识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分工合作、大量阅读、查阅资料,有理有据地写出分析报告。
这样的实践活动,可以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实现知识学习向素养提升的转型,让学生既能感受不同学科的魅力,又能协调各学科之间的合作,以解决问题为内驱力,将各学科的知识灵活运用,将知识转化为核心素养。
语文课标指出,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互动,特别强调要进行过程性评价。
1.各科协同评价,以语用为依据。语文实践活动的评价指向学生灵活运用相关知识完成任务的能力,强调各科知识技能的融会贯通。协同评价既可以了解学生在语文认知、理解、表达方面的建构程度,也可以考量学生核心素养及内在学习品质的发展。在“我爱禾美园”的实践活动中,由于涉及多个学科领域,这就需要各科教师协作与交流,聚焦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提供全面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2.设计评价量规,为语用搭支架。为了使评价更有效,教师在实践活动设计初期就需要制定评价量规,用来指导学生的学习行为,对学习质量做自我监控。例如“老门东小小讲解员”语文实践活动,学校与老门东历史文化街区合作,招募校园讲解员,开展学习实践。从搜集典故,到撰写讲解词,再到现场讲解,学生分工合作。细化的评价量规为学生的学习实践过程构建了支架,指明了方向和标准。(见表2)
3.跨越媒介评价,使语用生活化。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新时代,单一的纸面评价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根植于校园文化的实践活动应为学生提供自主、开放的学习平台和展示舞台,以及更丰富的评价方式。如“我爱禾美园”实践活动中设计制作宣传文案,教师可将学生的作品上传到各种社交平台进行分享、展示,鼓励学生用留言、弹幕进行实时互动评论,使语言文字的运用更加贴近生活。同时,教师、家长及朋友的转发、点赞、评论也时时激励着学生,使他们真正感受到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
无论是“巧手设计新校园”“我爱禾美园”还是“老门东小小讲解员”的语文实践活动,均是借助校园特色文化,创设了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大情境。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依托校园环境文化,在学习语文、运用语文过程中,不断与身边的人、事、物展开密切的连接。如果语文课堂是一方清澈见底的方塘,那么校园文化则是一条流淌的溪流,世界则是奔腾不息的江河与浩瀚无垠的海洋。它们彼此连接,不断为课堂的语文学习注入“活水”,构成了学生学好语文、用好语文的生态系统。※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学科育人理念下小学生语文学习生态的优化研究”(课题编号:D/2021/02/07)和南京市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四期重点课题“指向学科育人的学校语文生活重构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21NJJK14—Z24)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小西湖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