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艾青
【摘 要】 诗歌在引领儿童接触优美语言、增强文化自信、丰富审美经验等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教师以认知图式理论为指导进行诗歌教学,引导学生把握内容图式,捕捉语言图式,探究结构图式,可以提高诗歌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对诗歌的结构化认知能力。
【关键词】 认知图式 诗歌教学 综合素养
诗歌是用优美、凝练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情感,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同时,诗歌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因此,诗歌在引领小学生接触优美语言、增强文化自信、丰富审美经验等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认知图式理论认为,每个人头脑中都存在大量的对外在事物的结构性认识,知识的学习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个体认知图式的建构与优化。笔者以认知图式理论为指导,尝试从把握内容图式、捕捉语言图式、探究结构图式三条路径,优化诗歌教学的操作模式,提高诗歌教学的课堂质量,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整体把握诗意,是想象诗句描绘情境,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第一步。把握内容图式,能较快较好地明晰诗歌的主要内容。阅读诗歌,无论是古体诗还是近体诗,基于主题线索展开,便可以较好地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
1.关注单元主题。小学语文教材具有“双线组元”的单元编排特点。其中,人文主题是该单元选文的主要依据。在进入某一单元的学习前,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单元页上的文字表述和所配插图,使学生迅速对本单元所有篇章的主题有大致了解。如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以“处处留心皆学问”为主题,单元页配以儿童观察动植物的插图。学生借助对单元页的了解,在学习《题西林壁》《雪梅》时,便能够知晓诗人在描写景物之余还在诗中寄寓了一定的人生哲理。再如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以“纯朴的乡村,一道独特的风景,一幅和谐的画卷”为主题,单元页上配以水墨画——远山、农田、耕牛……一派田园风光。学生基于对单元主题的认识,在学习本单元的诗歌内容时,便能够迅速捕捉到《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宿新市徐公店》等诗歌的主题——乡村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
2. 细读诗歌题目。清代吴齐贤在《论杜》中说:“唐人作诗,于题目不轻下一字,而杜诗尤严。”诗题是整首诗的主旨所在,能够为学生初遇古诗时起到提示内容的作用,引导学生顺利进入诗歌描绘的意境。例如,杜甫的《望岳》,诗题仅有两字,但表明诗人远望东岳泰山,简明扼要,气势不凡,意境辽远,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再如,细读《童年的水墨画》这一诗题,当“童年”“水墨画”两个关键词跃入眼帘时,学生不由猜测:诗人勾勒了一幅怎样的儿童生活画卷?读罢全诗,正如学生猜测的那般:该诗由《溪边》《江上》《林中》三首小诗组成,描写了乡村儿童的生活场景。每首小诗的画面就如水墨画般,写意而不写实,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意味无穷。由此可见,细读诗歌题目,学生可以整体把握诗歌主题,甚至可以初步领略诗歌的语言风格,为进入诗歌描绘的意境做好准备。
3.明晰诗歌题材。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是写离愁别恨的送别诗;贺知章的《咏柳》、于谦的《石灰吟》、王安石的《梅花》皆是托物言志,表达诗人个人志向;王昌龄的《出塞》、王之涣的《凉州词》、王翰的《凉州词》是通过描写战场的艰辛生活和边塞风光,表达思乡之情以及保家卫国的高尚情操。学生明晰了诗歌题材,就能从“这一首”迁移“这一类”,从“这一类”聚焦“这一首”,更全面、准确地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
基于主题线索,儿童学习“这一首”诗歌时,可以从单元主题、诗歌题目、诗歌题材三个维度把握诗歌内容。同时,儿童将“这一首”按照一个或多个维度进行知识存储,初步建立“这一首”诗歌的内容图式。今后,在学习到“另一首”诗歌时,儿童随即在头脑中开放“这一首”诗歌的内容图式,提取知识,将“另一首”与“这一首”建立关联,从而实现知识的迁移与融合,进一步建立了“这一类”诗歌的内容图式。当关联的维度越来越多,关联的程度越来越紧密时,儿童诗歌学习的内容图谱也就构建完成了。
一首诗歌的形成需具备三个要素:诗人内在的主观人格力量,诗人所选取的题材内容,诗人用来表现这些题材的艺术技巧和样式。建构语言图式,不仅要夯实语文学习的根基,更应聚焦诗歌的表达,捕捉字、词、句排列组合的基本规则,学生由此逐步形成“带得走,用得上”的语文能力。
1.诵读全诗,聚焦独特表达。
(1)对象相似,表达不同。每一首诗歌的表达都是诗人语言风格的呈现。在整体把握诗歌主要内容之后,教师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细读诗歌,聚焦“这一首”诗的独特表达。朱熹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学生在正音朗读、明义朗读、有感情朗读的过程中,发现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在一遍遍吟诵中,发现诗歌最为独特的表达。范成大描绘的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有花有果,有色有形,展现了事物的特点。同样是江南的夏日,翁卷用了“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的语句来描述。此句动静结合:静景,有山原有河流,一“绿”一“白”,色彩明亮;动景,有子规的鸣叫,有细雨的飘落,情意绵绵。不同诗人的诗歌,即使以同样季节、同样区域的事物作为描写对象,也会因选材、语言各不相同而有所分别,字字句句都是诗人独特的表达。在进行诗歌教学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诵读中厚积语言,感悟诗人的独特表达。
(2)感受奇妙,表达独特。四年级下册的诗歌单元选取了艾青的《绿》,世界充满了绿色,“绿”是生命的颜色,是生命的象征,此诗抒发了诗人对生机勃勃的“绿”的赞叹和向往。其中,“刮的风是绿的,下的雨是绿的,流的水是绿的,阳光也是绿的”一句更是诗人的独特感受与独特表达的集中体现。诗人想象,风从细长的柳条中拂过,雨水浇灌着绿色的大地,滋润万物,所有的事物都变成了绿色……学生充分品读诗句,不断想象语言描绘的世界,不断体验诗人的奇妙感受。在教学诗歌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静静感受,细细品读,缓缓展开想象,走进诗人的诗意语言。
2.抓住关键词句,品味传统意象。教师要引导学生基于关键词句产生联想,进而品味诗歌的意象,进入诗境。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夜书所见》中的片片落叶、萧萧风声,表达了诗人在幽静的深秋半夜挂念家人的思绪。“秋风”,自古以来就有思念、悲伤的意味。汉朝刘彻的《秋风辞》、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子夜四时歌·秋风入窗里》、唐代温庭筠的《玉蝴蝶·秋风凄切伤离》、明代李攀龙的《长相思·秋风清》……无数文人骚客,通过“秋风”这一意象表达“悲秋”之情。学生读到“杨柳”,感受到了依依惜别;看到“月亮”,生发出思乡怀亲的情绪;听到“杜鹃”,顿时一股悲凉凄清涌上心头。教师想要在学生心里深植文化自信的种子,就要让学生充分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和丰富多彩。
3.品析细节,感悟诗人情感。学生读诗歌要先理解诗意,进而入诗境,最终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把握“诗言志”之所在。
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选取了《芙蓉楼送辛渐》《塞下曲》和《墨梅》三首诗,都展现了诗人的高尚品格。在“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一句中,“冰心”形容诗人的心地纯净,比喻高洁清白的品格。其实,诗人因不拘小节,遭人议论,几次受贬。这两句既是诗人对污蔑之词的回击,也表达了自己不肯妥协的精神。“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中的“逐”字,把紧张的气氛渲染了出来: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士兵们就像一支支即将离弦的箭,虽尚未出发却满怀必胜的信心。《墨梅》的后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虽然外表并不娇艳,但高洁端庄、超凡脱俗;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只愿散发一股清香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品读诗句,赏析诗人描绘的细节,学生能体悟诗人的情感和精神风骨,感受先贤志士的人格魅力,捕捉到诗歌的语言图式。
“文学即人学”,诗歌作品应被看作诗人独特的表达、感情的投影,以及人格的写照。儿童学习诗歌,应从独特表达、传统意象、诗人情感三方面建立诗歌学习的语言图式。这三个方面相互交融,密不可分。儿童在反复的知识存储与提取的过程中,感受诗歌语言文字的美,感悟诗歌的艺术价值。他们在建构与丰富自己诗歌学习语言图式的同时,不仅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形成了文化认同,提升了自身的文化自信。
语文课标要求学生“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这里的“表达顺序”“表达方法”就属于文本的结构图式范畴。教师需要俯瞰诗歌的谋篇布局,引导学生把握文本的内在特质,探究诗歌的结构图式。
1.抓住反复词句,解锁结构密码。词句的重复在形式上可以让诗歌变得整齐有序,回环起伏,展现结构工整之美。例如,四年级上册《花牛歌》一诗共四节,每节第一行均以相近的文字开始:“花牛在草地里坐”“花牛在草地里眠”“花牛在草地里走”“花牛在草地里做梦”。全诗结构简单明朗,语言轻快活泼,有一唱三叹之感。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带领学生发现这首儿童诗的形式,感受篇章结构的严谨。四年级下册的《在天晴了的时候》,第一节的“在天晴了的时候,该到小径中去走走”和第二节的“到小径中去走走吧,在天晴了的时候”交相呼应,诗情盎然。抓住诗歌中反复的词语,加以诵读、感受,我们便能解锁诗歌的结构密码,发现诗歌的节奏美、韵律美,进一步实现诗歌的审美价值。
2.揣摩叙述顺序,感知结构特点。了解诗歌的内容选择和叙述顺序,是走进诗人思维情感的钥匙。学习诗歌,教师应引导学生品读诗句,随着诗人描述的语言镜头,揣摩叙述顺序,感知诗歌的结构特点,从而构建诗歌的结构图式。
(1)理清写景状物的顺序。柳宗元写《江雪》,在“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广阔而孤独的背景下,诗人由远及近地聚焦主人公清冷高傲的形象——“独钓寒江雪”。同样,读到冰心的《繁星(七一)》,诗人回忆“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的童年旧事时,镜头仍然是由远及近,从“园中”至“叶下”,再到“膝上”定格,定格的这一幕中有母亲的音容笑貌。
(2)明晰抒情说理的顺序。在《题西林壁》中,苏轼先写景色“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再写所想“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同样,王之涣在写《登鹳雀楼》时,先写景“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再写思考“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两位诗人皆从写景入手,进而或揭示事物中蕴含的哲理,或表达自身积极的人生态度。学生明晰诗人表述的顺序,能够进一步感知诗歌的结构特点,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
3.梳理结构图式,提升综合素养。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夯实语文基础的重要时期。教材中选择的现代诗歌,都有着优美而质朴的语言,清晰且简明的结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背诵现代诗歌,积累一定的现代诗歌基础。此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提供语言迁移运用的平台,鼓励学生在头脑中梳理诗歌结构图式,并创编小诗。
学生通过绘画发现:“天上的风雨”与“心中的风雨”,“鸟儿”和“我”,“鸟儿的巢里”与“妈妈的怀里”上下对照,彼此呼应,这正是《繁星(一五九)》诗歌结构最清晰的呈现。仿写《繁星(七一)》时,学生这样表达:“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雨中的校园,宽阔的大道,老师的伞下。”由远到近的顺序、清晰的结构,展现了学生优秀的言语实践能力。
认知图式的三条路径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学生还能将建立起的诗歌学习的认知图式,应用到新的意境、语境与情境中,生成新的图式促进他们学习其他类型的文本,实现举一反三,正向迁移。以此,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便可得以提高。※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认知图式视域下小学阅读教学优化的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D/2021/02/562]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