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慧君
摘 要: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教育领域乃至社会的关注。绘画作为一种非言语的表达方式,被广泛运用于心理健康教育中。本文通过分析儿童绘画特征的发展阶段,探寻儿童绘画中的情感表达和人际关系,系统探讨绘画疗法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践效果,以期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更为科学和有效的支持。
关键词:绘画疗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探讨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4)06-0125-03
*本文系山东省教育教学“教育心理”研究一般课题《基于MHT的绘画疗法对小学生心理调适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21JXY363)阶段性成果。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其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关系到个人成长,还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因此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备受关注。现今飞速发展的科技、不断增大的竞争压力以及复杂化的家庭环境,都给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带来诸多挑战。绘画作为一种非言语的交流方式,它不仅是一种艺术表达形式,更是一种心灵的倾诉,在心理教育中具有独特的魅力。在心理学领域,认为绘画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疗愈方式,绘画疗法也已被证实为一种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因为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尚未成熟,绘画为他们提供情感表达途径。绘画疗法关注儿童绘画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及作品意义,鼓励儿童描述自己的画作内容,教师可以通过绘画深入了解小学生的内心世界,以深入了解其背后的情感和心理状态,为他们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儿童绘画特征的发展过程中,教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了更深入地理解儿童的绘画作品,教师需要采取一种审慎的研究态度,不仅要观察儿童的绘画作品,还要了解儿童的家庭背景、学习状况以及与同学的人际关系。
儿童的绘画作品并不仅仅是简单的艺术表现,而是他们心智成长、情感表达以及对外界认知的综合反映。因此,教师需要对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的绘画特征有清晰的认知,这些特征是儿童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实现心智成熟和身心互动的标志。教师通过解读这些绘画特征,能够进一步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和成长规律,为儿童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从而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一)表象的开端
6-12岁小学生阶段,是儿童绘画特征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他们的画面内容开始与外部环境产生紧密关联,标志着其表象欲望的出现。儿童开始有意识地创造形体,并尝试探索新的观念,这种有意识的创造大约在6-7岁左右形成个人的表现风格。
一是造型特征。在表象形成的早期阶段,人物成为儿童最常使用的表象符号。他们通常以“头+四肢”的形式表现人物,外形类似蝌蚪。这种简化的形象中蕴含了“形”和“数”两种概念属性。儿童在绘画时,特别注重描绘眼睛、嘴巴和手足,因为这些部位与他们的情感表达和社会认知密切相关。此外,一些儿童喜欢重复绘制格子或栅栏状物体,这反映了他们对环境的掌控欲望,试图通过这种方式获得内心的安全感。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开始描绘其他喜欢的动物,并赋予这些动物人类特质,如情感、思考等。这种拟人化的表达方式是儿童内心情感和价值观的一种投射。比如,喜欢画小兔子的孩子,希望自己能像小白兔那样惹人喜爱;喜欢画老虎的孩子,希望自己能像老虎那样有操控能力。
二是色彩运用。在学生6-7岁这个阶段,色彩对儿童的吸引力明显超过造型。虽然他们用色很随意,对所画的物体没有明确实际联系,但也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比如,儿童更喜欢用原色来绘画,而且没有性别差异,这反映了其单纯和直接的特性,与原色给人的感觉类似。另外有研究表明,性格内敛的学生更喜欢用低彩度的中间色,而性格开朗、单纯的学生更偏爱于彩度较高的颜色。在指导这个阶段的学生作画时,教师可以考虑选择广告颜料来进行教学。这不仅有助于学生自由选择颜色,同时满足他们快速填充颜色的需求,从而起到情绪净化的作用。
三是空间布局。在表象形式的初始阶段,儿童的空间概念是一种主观认知的空间观,与成人存在显著差异。具体来说,尽管他们在画面上随意摆放物体,但这些物体都与他们有密切的情感联系。然而,物体与物体之间并没有客观联系,物体的大小和形状也与实际物体不完全对应。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来讲述画面中每个物体或符号的意义,通过互动交流深入了解他们内心的情感诉求。
(二)形体概念的形成
大约在9岁,儿童开始有意识地尝试改变画面上的人物或物体的造型。这一变化表明他们开始将视觉经验融入绘画中,形态概念逐渐形成。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意识到形状和结构的重要性,并尝试通过增加细节刻画来表达这些概念。
一是造型特征。在这一阶段,人物造型开始出现躯干,手部也成为重要的表现部位,并开始强调五个手指的概念。当儿童在小学二年级时画两个人物进行聊天时,他们通常只会画两个人的正面形象。然而,到了四年级,他们能够通过画两个人物的侧面来表现人物在进行“面对面”的聊天。这种变化表明儿童在造型方面的认知和表达能力逐渐发展,能够更准确地表达物体的形态和动态。
二是空间表现。8-9岁,儿童对空间概念的认知逐渐发展,他们开始尝试真实再现一些客观情境。这种趋势首先体现在基底线的出现。研究显示,6岁之前的儿童缺乏基底线概念,然而在8岁时,约98%的儿童在其绘画作品中引入了基底线。基底线的出现帮助儿童明确了物体间的空间顺序,使其能更有意识地安排物体在画面中的前后位置。展开法的构图形式在儿童绘画中也很常见。这种构图的特点是画面中的人物或物体可能上下、左右颠倒,但都向画面中心聚拢。这暗示着孩子对周围环境的好奇心,并视自己为画面的中心点。X光透视法也是这一阶段儿童常用的构图方法。在这种画面中,儿童会展现出不可能同时观察到的场景,他们会画出物体内部细节,同时保持外部轮廓的完整性。例如,当画一个屋子时,他们会画出屋子内部的床和桌子等。其中,透明部分的内容是他们情感强烈表达的体现。鸟瞰法使绘画者以旁观者视角尝试描述和记录物体、人物之间的关系和特点。然而,这些物体和人物所呈现的角度并不是统一的俯视,而是根据作者的情感表达有所变化,通常展示作者最关心或能表现物体、人物特点的一面。
三是色彩运用。在8-9岁这一阶段,儿童开始意识到色彩与物体之间的联系,并能够客观地描绘周围的环境。在物体色彩运用方面,他们展现出更加明确的逻辑概念,并逐渐趋向于使用“固有色”。在这个关键的发展时期,儿童的绘画作品更明显地反映出其所接受的文化和家庭教育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在儿童的绘画中起着重要的引导和塑造作用,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周围的世界。在三年级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儿童利用广告颜料进行配色练习,尝试将自行调制的混色应用于绘画创作。这样的教学方法赋予儿童更多探索和表达的权利,使他们能够尽情享受创作的喜悦。同时,通过实践探索,儿童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色彩的运用,提升其绘画技巧和审美能力。
(三)理智的萌芽
在9-12岁这一阶段,儿童逐渐形成自己的社交圈子,并开始意识到团队合作的概念和重要性。在绘画创作方面,这一阶段儿童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他们更倾向于写实的表达方式,反映了他们对于真实世界的独特认知和理解。这一时期是儿童理智萌芽的关键阶段。通过与同龄人的交流和合作,儿童开始学会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并培养出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一是造型特征。在儿童绘画发展的这一阶段,他们开始热衷于展现人物的性别特征和个性特点,对人物细节的刻画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一阶段儿童的绘画风格逐渐向自然写实转变,除了采用夸张手法来突出他们认为重要的部位外,他们还开始通过增加细节来强调自己独特的情感感受。
二是空间表现。在这一阶段,儿童在空间表现方面已经具备了组织多样物品的能力,并能
表现出物体之间的逻辑关系。例如,近处的物体可能被画得稍大,而远处的物体则相对较小。此外,他们开始将画面统一到一个视角进行创作,不再以自我为中心来表现空间。这一阶段的美术教学应采用集体作画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社交欲望。在整个过程中,应强调每个人对作品完成的贡献,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在整个作品中的价值。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进一步促进儿童在绘画中的创造性和合作能力的发展。
三是色彩运用。在9-12岁这一阶段,儿童在色彩运用方面逐渐从使用单一的固有色向更为丰富的色调转变。他们开始能够区分和运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现物体,例如使用不同的蓝色来描绘天空和河流,用不同的绿色来区分树木、草坪和远山[1]。在这一阶段,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观察和感知雨天和晴天黄昏时颜色的差异,以及色彩与主观感受之间的关系。此外,教师还应注重将绘画主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关心的事物相结合,以促进他们情感的表达和传输。通过这一阶段的美术教学,学生不仅能够提升对色彩的运用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审美意识,进一步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
心理专家认为,绘画对于情感受到创伤或存在情感困惑的儿童而言,是一种有力的表达工具。儿童的内心世界是复杂多变的,他们对周围成人的行为常感到困惑。绘画则提供了一个载体,能够同时传达多种情感。一个9岁的女孩在绘画作品中使用了大量的黑色来描绘彩虹,彩虹的顶端被乌云遮蔽。画面中的房子和地面都点缀着雨滴,这些元素共同指向了一种抑郁的情绪。经过教师与女孩的深入交谈,了解到她在家庭中不受重视并曾遭受父母的虐待。绘画中所展现的抑郁与无望是她为应对家庭虐待所做出的心理防御机制。部分儿童可能会产生自责和自卑感,在绘画中表现为自我形象的贬低或以滑稽、畸形的形式呈现。
同时,绘画对于一些心理创伤的儿童而言,是一种视觉上的幻想。他们反复描绘未曾体验过的幸福场景,如彩色的花园、玩具等。他们试图通过绘画来构建自己的心灵世界,展现出对未来家庭与生活的美好憧憬。儿童绘画不仅揭示了他们对日常生活的体验和感受,同时也是儿童自我疗愈的一种方式。通过绘画,他们能够宣泄情感、释放压力,并从中获得心灵的慰藉。在教育环境中,教师和家长应该关注儿童的绘画作品,并从中洞察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通过对儿童绘画的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需求、困惑和期望,从而提供更有针对性地支持和关爱。
儿童绘画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表达,它也反映了儿童与周围人群的互动和关系。绘画作品能够体现儿童对身边事物的印象,不仅揭示了他们自身的状态,还体现了他们观察和体验周围环境和人物的方式。这种表达方式为儿童自我观念的建立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展现了他们如何将自己与他人相互关联。一名近7岁的男学生创作了一幅“全家福”。这幅画展示了形体概念的初步形成,人物描绘充满表现力。在画中,作者将自己置于父母中间,首先仔细勾勒出母亲的形象。作者与父亲的造型相似,暗示着性别认同。此外,作者还刻意夸大了自己与父亲的脚部,并仔细画出脚趾。而母亲则被描绘为穿着鞋子。据教师了解,这名学生与其父亲在家时不穿拖鞋,而母亲则穿拖鞋。这一细节揭示了作者对家庭成员生活习惯的细致观察。绘画完成后,教师要求学生仔细检查作品,看是否有遗漏之处。在画面左侧的父亲明显没有双手,而中间位置的作者似乎在努力分开双亲。据教师了解,这个孩子平时非常顽皮、好动,经常损坏家中物品,导致父亲对其进行体罚。这个孩子更喜欢与母亲在一起,并且不希望父母交谈。通过不画父亲的手,作者表现出对父亲体罚的厌恶。同时,分开双亲的动作也反映出对母亲的过度依恋。
另一名学生的家庭成员绘画作品中,利用蝌蚪人形象展现了四口之家。作者将自己置于最左侧,并画了一个较小的蝌蚪人代表弟弟。父母位于其后,作者特意为父母和弟弟涂上绿色眼球。通过与教师沟通,了解到这名学生的父母更加偏爱其弟弟,而忽视了他,这使他长期处于情感困扰中[2]。
这些案例展示了儿童绘画中隐藏的人际关系线索和家庭动态。通过深入研究儿童画作,教师可以洞察他们在人际关系中的态度、情感和认知发展,进一步理解他们的社会交往方式和自我定位。这有助于为他们提供更为精准的指导和支持,促进其全面健康成长。
在6-12岁这一关键发展阶段,儿童的绘画作品深刻反映了他们不同阶段的成长历程。整个发展过程体现出由简至繁、循序渐进的特点。成长环境对儿童的艺术表达和审美感知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和家长必须充分认识到儿童的个体差异,避免以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他们。另外,为了激发儿童的创造力,教师和家长应鼓励他们积极探索各种绘画技巧和表现手法,避免抄袭、模仿和过度比较。尤为重要的是,儿童作品中展现的真实情感和创新思维,即使在技艺上尚显稚嫩,也应被珍视,因为这些作品与儿童本身一样,都是独一无二且充满生命力的。
(责任编辑:张玲玲)
[1]赵春燕.浅析绘画疗法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好家长,2021,(A1):25-26.
[2]毛敏.绘画疗法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新校园,2022,(05):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