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超 慕芬芳
摘要:乡村产业振兴是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职业教育应主动担当,积极赋能乡村产业。文章基于共生理论,从共生单元、界面、模式、环境四个维度解析了职业教育与乡村产业的共生系统,认为共生体存在质参量兼容度偏低、共生界面相对滞涩、共生模式呈非对称互惠、共生环境欠佳等问题。据此,提出构建职业教育赋能乡村产业振兴机制的建议,包括以产引教的导向机制、交互平台的运行机制、平衡利益的激励机制、发展环境的保障机制等。
关键词:共生理论;职业教育;乡村产业振兴;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9.2;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37(2024)02-0097-04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其中,产业振兴可为乡村的全面振兴注入发展动能,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一直以来,我国相关法律政策注重职业教育对乡村产业的赋能作用,2021年颁布的《乡村振兴促进法》提出了鼓励企业、高等学校、职业学校等机构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加强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组织开展农业技能培训、返乡创业就业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2022年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强调农村地区举办职业教育,组织开展各类技能培训。近年来,政策也关注乡村振兴对职业教育的促进作用,《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了职业教育的重心要转向“产教融合”,要坚持以教促产、以产助教。综合来看,职业教育与乡村产业之间融合互促的联系正在日益增强。
一、共生理论概述与适切性分析
共生理论源于生物学界,由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Anion De Bary)于1879年提出。自20世纪中期以来,共生理论不再局限于生物界,而被拓展应用到社会学、经济学、教育学等领域,揭示了事物间相互联系的一般规律,也成为一种重要的理论分析范式。国内共生理论早期研究的代表性学者是袁纯清,他将该理论运用于人文社科领域,界定了一系列概念和理论框架[1]。
共生系统由共生单元、共生界面、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四大结构要素组成,共生单元即组成共生系统的共生主体,是物质生产和能量交换的基本单位;共生界面是共生主体之间物质、信息、能量交换的媒介、通道和载体;共生模式也称共生关系,是共生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和相互结合的形式;共生环境是影响共生系统运行和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
对于职业教育赋能乡村产业发展的问题,运用共生理论开展分析具有较高的适切性。其一,共生理论强调共生主体在良好的环境下彼此依存、动态演化,乡村振兴战略事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一系列宏观政策的支持与引导下,乡村振兴驱动职业教育与乡村产业由相互“脱嵌”转向“互嵌”,为两个系统的共生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其二,不同的事物因利益耦合会主动选择融合发展,职业教育需要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既要依靠城市中的优势产业,也要关注乡村产业的需求、乡村产业的振兴。同时,乡村产业的发展壮大依赖于职业知识的传递、技能型人才的供给,乡村产业的升级依赖于技术革新,因此职业教育与乡村产业之间存在着取长补短、互利共赢的共生关系。
二、职业教育与乡村产业的共生系统:构成与困囿
(一)共生单元:质参量兼容度偏低
共生单元是构成共生系统的基础。职业教育与乡村产业共生系统的共生单元主要包括:职业院校、受教育学生、社会培训机构、乡镇政府、乡镇企业、从业人员等,他们是利益相关者,在博弈与合作过程中,构建了一个跨界融合的“超系统”。该系统内,反映共生单元内在性质的因素称为质参量,质参量兼容是共生关系产生和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也就是说,只有职业教育与乡村产业之间存在某种兼容关系的时候,共生单元才能亲密联系形成共生系统。通过分析共生单元的本体属性与相互作用机理,可以匹配质参量的兼容关系,主要包括:(1)职业院校的专业种类、结构及发展方向是否与乡村产业的需求、产业升级趋向相契合;(2)教学内容与模式是否符合乡村产业从业人员的学习要求;(3)培养的人才的职业技能与素养是否符合乡村产业单位的岗位要求;(4)技术研发能力是否与产业发展相匹配并得以有效应用。
现实来看,职业教育与乡村产业共生系统共生单元间质参量兼容度不高,主要表现在:其一,职业院校专业布局与乡村产业存在结构性差异,主要是面向农林牧渔业的专业布点偏少,低于第一产业的产值占比。专业设置与产业衔接不够紧密,如种养类专业以传统的农作物种植、禽畜水产养殖为主,未紧跟现代农业、智慧农业的步伐;旅游类专业突出酒店管理与旅游服务技能,涉及休闲农业、观光农业较少。其二,涉农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课程内容滞后于产业发展,教学过程未与生产过程有效衔接,导致学生掌握的技术技能与农业生产服务相脱节,而面向农民的社会培训未能结合受训对象特点开展,方式不够灵活,致使培训效果不甚理想。
(二)共生界面:相对滞涩影响功效
共生界面是维系共生单元间联系的纽带。职业教育与乡村产业之间的共生界面主要是培训课堂、产教融合基地、信息化平台、人才市场、技术服务市场等,通过共生界面发生知识的迁移、信息的交流、人才的流动、技术的转化。共生理论认为,共生界面的数量、接触面、介质类型直接关系到彼此交流的阻力,共生界面越多,接触面越宽泛,接触介质越好,越有利于要素流通效率的提高和共生系统的进化。
现实来看,职业教育与乡村产业两大系统之间还未形成顺畅、高效的共生界面。其一,受交通、周边配套、招生就业、校企合作等因素影响,职业院校多布局于城镇区域,而乡村产业分布于分散、广袤的乡村区域,两者受地理空间远离的掣肘,物质、信息与能量的接触界面较小而交换阻力较大,不利于职业院校下沉乡村一线开展职业培训与技术服务。其二,当前,服务农村的职业教育机构单一主体办学问题突出,“村镇、校、企”之间合作办学停留在表面[2],所搭建的实训基地、示范服务基地等产教融合基地中,多方主体结合形式松散、对接层次较浅、对接渠道不畅,无法发挥链接教育链与产业链的共生界面功效。
(三)共生模式:呈非对称互惠共生
共生模式是共生系统内部稳定的关键。共生模式形成与演变过程中,共生新能量的生成是共生单元寻求合作的动力来源,反映了共生系统发展的本质属性。职业教育主体给乡村产业从业人员输入的共生新能量主要是知识水平与技术技能的提升,给乡镇企业输入的共生新能量主要包括供给人才要素保障企业用人需求、提供技术要素助力产业升级、制定行业标准引导产业发展;对于校企合作型的乡镇企业,给职业院校输入的共生新能量主要包括提供实习实训场所以提升学生实践技能、提供实践进修机会以提升教师的双师素质、吸纳就业以提升就业率等。
根据共生能量分配的对称性大小,共生模式可分为寄生→偏利共生→非对称互惠共生→对称互惠共生四种模式,沿着箭头方向,共生能量分配的对称性逐渐升高。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是共生效率最高的一种理想模式,也是共生系统进化的最终目的形态。现实来看,职业教育与乡村产业共生单元之间往往表现为非对称互惠共生模式。职业教育是一种非营利的公益事业,职业院校与其服务的乡镇企业或从业人员之间,往往是职业院校获取的共生新能量较低;职业院校与校企合作型的乡镇企业之间,往往是企业获取的共生新能量相对较低。如此,在不对称的共生模式影响下,利益受损或获利较小的一方寻求合作的意愿低下、动力不足,就会影响到共生效率的提升以及共生关系的稳定。
(四)共生环境:尚有不利因素制约
共生环境是关系到共生系统稳定发展的外在条件。职业教育与乡村产业的共生环境包括政治、社会、经济、技术环境等,这些环境对共生系统的影响或正向、或中性、或负向。共生体处于正向的环境能激发共生单元的内生活力,对共生系统产生积极的支撑作用;共生体处于消极的环境会抑制共生单元的内生活力,对共生系统产生消极的阻碍作用。当前,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形成了两个系统共生发展的利好局面。然而,现实来看,职业教育与乡村产业的共生环境仍存在一定的不利因素。
三、共生视阈下职业教育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机制构建
(一)以产引教的导向机制:提升赋能精准度
以产引教,就是要瞄准区域产业经济需求,做好教育供给端的变革调整,确保两者能有机衔接,增强共生单元间的质参量兼容关系。为更好地服务区域乡村产业发展,职业院校需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是优化专业布局,实现专业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职业教育要做好乡村产业的现状调研,建立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决策评估机制。根据人才需求、专业招生与就业等情况,对传统涉农专业进行调停并转或提质升级,撤销或调减难以满足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过时专业,建设服务现代农业、智慧农业、数字农业的新兴专业(群)。对于非农专业,也要主动对接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新业态,如电子商务专业要积极嵌入农村电商人才培养,培养农产品网店运营、短视频制作、直播销售等应用型人才。
二是变革传统教学,培养契合岗位需求的应用技能。校企联合开发理实一体化教材,教材内容要关注乡村产业发展的前沿内容,保持动态更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革教学组织形式,积极采用项目教学法、现场教学法等,围绕真实的项目任务,将教学场所延伸至生产服务一线;在面向职业农民培训时,教师要做好学情分析,采用弹性时间教学,推行信息化教学与田间地头面授相结合的融合式教学模式。
三是加强技术创新,助推乡村产业的转型升级。院校应协同政府、企业创建乡村振兴研究院,打造优势互补、混合多元的高水平科研服务团队,聚焦乡村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难点、堵点,加强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发挥团队协作效应,共同开展技术攻关,成果培育与转化,为解决企业生产实践的技术难题赋能添智。
(二)交互平台的运行机制:拓展赋能宽泛度
职业教育与乡村产业的交互平台是可塑化的共生界面,创建科学合理、良性循环的平台运行机制,有利于形成宽泛、高效的共生界面。
一要构建“县—镇—村”职教助农三级服务平台。职业教育与乡村产业的空间障碍天然存在且难以改变,因而有必要构建分层施教、开放共享的职教助农平台。职业院校要对接县城职教中心,设立分校或者教学点。平台要以县城职教中心为重点,以乡镇成人学校为基地,以村级教育培训机构为载体,以扎根于乡间的产教融合示范园区、研发基地、实验实训场所为补充,整合职业院校教师、工匠大师、技术能手、创业成功人士、科技特派员等教育资源,建立培训组织、经费收支、考核评价等常态化运行制度,打通职教下乡的最后一公里,让职教服务更便民、更适农。
二要搭建连通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的信息化平台。针对农村地区居民,建议运用移动互联技术,开发集线上培训、在线咨询、成果应用对接等功能于一体的应用平台。提供在线直播,汇集简洁、风趣、易懂的职业培训短视频资源;提供咨询服务,在线解答生产过程中的难题;提供技术研发成果的供需对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通过信息化平台,打破职教助农的时空界限,有效拓展二者的共生界面。
(三)平衡利益的激励机制:激发赋能活跃度
职业教育与乡村产业共生系统关联到国家利益、社会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需要统筹协调各共生单元,合理分担责任、义务、风险及利益,促进共生系统向对称互惠模式演变,形成多方共赢的局面。
表面上看,乡村产业的从业人员是接受职业教育的直接利益群体,换个角度看,他们在乡村就业,放弃了留在城市获得经济回报的机会成本,因此,要关注留村就业人员的成长,并对那些留村创业人员给予金融贷款、资金补贴、土地获取等方面的支持,减少留村实际回报与外出机会成本的落差,让乡村就业人员爱上农村、扎根农村、服务“三农”,确保乡村产业发展的可持续。职业院校和社会培训机构是提供公共教育服务的主体,要根据区域乡村产业发展需要,重视特色专业设置、特殊人才培养,做好合理工作报酬计量,鼓励教师下沉乡村开展培训服务、技术服务,对于在服务乡村产业振兴中取得积极成果的个人予以奖励。地方政府要落实好“金融+财税+用地+信用”等组合式激励,激发产教融合型乡镇企业的合作动力,对于作出积极贡献的企业,要进行表彰奖励与宣传报道,提升其行业地位与社会美誉度,以平衡共生能量,确保共生关系的和谐稳定。
(四)发展环境的保障机制:增强赋能支撑度
职业教育赋能乡村产业,离不开良好环境的保障。为发挥共生环境的正向促进作用,主要做好如下两个方面的基础工作:
一方面,转变落后观念,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政府部门要携手职业院校,用心传播职业教育的好声音,通过各类媒体大力宣传职业教育的类型教育地位,扩大职业教育活动周影响,在社会中营造出“技能宝贵、崇尚技能”的良好氛围;在主流平台上宣扬乡村工匠、乡村创业成功者、劳动模范的案例经验,营造“人人皆可成才”的舆论环境,促使全社会关注乡村发展。
另一方面,完善政策法规,增强职教助农的外在推力。优化相关政策法规的顶层设计,构建上下有序、内容全面、协调统一的配套政策体系。政策内容要不断细化,确保有法可依、执行有据,如针对多元主体参与职业教育问题,明晰他们的责任范围、权利与义务等;政策要凸显支持作用,如逐步加大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等。通过界定乡村振兴、教育、人力等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权力范围,规定各主体的监管程序,做好职业教育办学过程监督和结果的考核评价,对过失或者缺位行为进行问责[3],以提升相关法律政策的施行效果。
参考文献:
[1]袁纯清.共生理论及其对小型经济的应用研究:上[J].改革,1998(2):100-104.
[2]陈建明,张理剑.职业教育嵌入乡村振兴共生发展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2(14):103-107.
[3]林克松,杨欣怡.新职业教育法背景下加强农村职业教育法律制度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2(15): 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