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双龙 郭峰
[摘要]实践教学能力是高校思政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思政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不仅有利于落实党和国家在新时代的教育方针政策,也符合当前高校思政教师面向“内涵式发展”的现代要求。笔者认为,拥有出色实践教学能力的高校思政教师,既对加强意识形态教育、实现育人目标具有积极意义,又对促进高校思政教学改革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分析融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的价值、现状并探究提升路径,认为当前部分高校思政教师面临信息思维保守、信息知识储备不足以及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水平不高等现状,高校应加强融媒体技术培训学习、重视融媒体技术运用以及强化政策引导,以提升高校思政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实践教学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融媒体;高校;思政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在媒体融合和智能化传播的发展背景下,数字技术和融媒体技术为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了革命性变革,开辟了线性、组合式及交互式的多样化高校思政教学新路径,有助于丰富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方式,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信息的获取,从而提升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的效率。同时,大数据和信息化的融合也创新了信息传递方式,拓展了高校思政教育的可能性,这不仅有利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发展,还能够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从而提高高校思政教学的整体质量。
一、融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的价值
第一,融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关系着国家“大思政课”建设的深化。在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信息传播速度不断加快,思政教育资源丰富性、互动性日益增强,这为高校思政教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高校思政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高校思政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这不仅要求高校思政教师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而且要求其在教学过程中有效整合融媒体资源,从而提升高校思政教学的互动性和学生的参与度[1]。从国家“大思政课”建设的视角来看,“大思政课”指在高等教育阶段,高校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通过各类课程和活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对融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也提出了必然要求。因此,高校思政教师要利用融媒体工具,如网络课堂、互动平台等,拓宽思政教学渠道,创新思政教学方式,使高校思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式更加多样,从而提高高校思政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确保高校思政教育内容全面覆盖并深入人心。
第二,融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当前,融媒体的发展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方法。高校思政教师要应用融媒体技术,采用视频、微课等形式,更好地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使高校思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助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第三,融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是推动高校思政教学模式改革深化的必要前提。在融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且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必须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具备跨媒体的信息整合能力,能够筛选、整合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材料,并利用融媒体技术,掌握网络互动技巧,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获得感[2]。此外,高校思政教师还要具备一定的技术应用能力,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新媒体制作微课、进行直播等,使思政教学更加生动、直观,增强思政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从而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和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对教育教学的要求。
二、融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现状分析
当前,媒体融合与智能化传播的发展,既对高校思政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融媒体技术应用能力成为高校思政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给高校思政教学带来了挑战,又为创新高校思政教学提供了技术支持,不仅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也促进基于大数据和信息技术的思政教学改革的深化。
第一,信息思维保守。部分高校思政教师在思政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未能充分认识到媒体融合与智能化传播的重要性,时代前沿意识不足,导致无法将实践信息资源与思政教学建立有效联动,从而影响教学的实效性。同时,在实践教学环节中,部分高校思政教师更倾向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也较少将融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从而无法充分利用融媒体环境提供的广阔平台和资源[3]。此外,部分高校思政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发展形势不敏感、思维方式较陈旧以及容易陷入程序化思考,还缺乏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智能化手段应用于教学活动和理论指导过程的意识。
第二,信息知识储备不足。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量呈现爆炸式增长,而部分高校思政教师对相关技术了解不深、对信息筛选能力不强、对信息深度加工和创新应用能力不足,导致在实践教学环节中难以有效地从繁杂的信息中提取有价值的内容,无法创新思政教学内容,从而影响教学的实效性和吸引力,不利于提升教学效果。
第三,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水平不高。当前,部分高校思政教师缺乏创新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对学生个体差异和实际社会环境变化不敏感,导致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脱节,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影响学生对思政课的兴趣和参与度,无法满足不同背景、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此外,面对社会环境的快速变化、社会问题和热点的不断涌现,部分高校思政教师无法将社会实践融入教学,未能有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理论知识[4],实践教学效果欠佳。
三、融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路径
(一)加强融媒体技术培训学习,提升高校思政教师信息素养
当前,融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为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这要求高校思政教师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还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和先进的教学技能,以适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教学环境。因此,高校思政教师要深刻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积极掌握和运用新技术,创新教学方法,转变教学模式,既包括掌握多媒体制作、网络平台管理、数据分析等基础技能,又准确把握融媒体环境下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网络行为习惯以及研究如何在融媒体背景下有效开展高校思政教学的策略。
第一,构建系统的融媒体技术培训体系是高校思政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的基石。这要求高校设计与实施针对性强、覆盖面广、层次分明的培训课程,围绕融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内容创新等方面,帮助高校思政教师熟悉并掌握多媒体制作、网络资源整合、在线互动交流等关键技能[5],如如何使用视频编辑软件制作教学视频、如何利用社交媒体和网络论坛增强课堂互动性、如何整合开放教育资源(OER)丰富教学内容等,并注重培训的实用性和前沿性,鼓励高校思政教师探索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此外,高校还要加强培训的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使高校思政教师能够在模拟或实际教学场景中应用所学技能,提高技术应用的灵活性和创新性,如通过微电影形式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案例,使高校思政教师学习如何策划、拍摄和剪辑微电影。
第二,加大教学资源的数字化转型力度,对高校思政教师提升信息素养至关重要。高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丰富多样的数字教学资源,如电子书籍、在线视频、虚拟仿真实验等,为高校思政教师提供更加直观、互动的教学素材,鼓励高校思政教师创新教学方式,帮助学生主动开展学习和深入理解思政内容,如:通过制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系列短视频,充分展示具体的社会案例;开发与国家历史、文化相关的虚拟仿真实验室,帮助高校思政教师引导学生在虚拟环境中体验历史事件,提高教学的直观性和感染力。此外,高校还应鼓励和引导高校思政教师参与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创新,通过实践探索,积累个人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和教学能力。
第三,强化个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高校思政教师实现教学模式创新的关键。在融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师要灵活运用网络平台、社交媒体、云计算等,实现教学内容的实时更新、教学互动的多元化以及教学评价的精准化。其中,云计算技术的应用是高校思政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关键,其能够拓展师生互动的可能性,并提升教学资源的可访问性和管理效率。通过云计算技术,高校思政教师可以将教学资源上传至云端,让学生随时随地访问课件、教案、视频等资料,并收集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时间、频率、内容、互动等在线学习行为数据,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情况,包括成绩的量化、学生参与度、课堂活动的质量等多维度的评价,从而实施更加个性化的教学。
(二)重视融媒体技术运用,强化高校思政教师信息服务实践教学能力
融媒体技术可以集合文本、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媒介形态,通过网络平台实现信息的集成传播,这对提高高校思政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和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高校思政教师提升融媒体信息服务能力,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也有助于提高思政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在融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师要深化自身对融媒体技术特性和运用规律的理解,掌握多媒体内容制作、编辑和发布的技能以及数据分析和网络互动的能力[6],既通过个人的自主学习和实践,也充分利用高校提供的支持。具体而言,高校可以通过建设专门的融媒体实验室、组织系列融媒体技术培训,鼓励高校思政教师参与融媒体教学研究和实践项目,快速提升他们在融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能力,如在实验室内配备专业的视频制作和编辑设备、音频处理软件以及动画创作工具,引导高校思政教师开展多媒体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制作。
强化高校思政教师信息服务实践教学的能力,关键在于高校如何有效整合和利用信息资源,为高校思政教师提供个性化、动态化的学习支持,建立一套符合融媒体特征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该体系应当能够全面评价高校思政教师在融媒体技术运用、内容创新、学生互动和教学效果等方面的表现,指导他们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法和策略,如可以设置指标评价高校思政教师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资源是否丰富多样、是否有效利用数据分析工具来跟踪学生学习进度和成效等。高校应通过定期的评估和反馈,帮助高校思政教师明确自身在融媒体教学方面的优势和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此外,高校思政教师还应利用MOOCs(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SPOCs(小规模私人在线课程)以及其他在线学习管理系统,进行高质量融媒体平台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通过网络教学社区等形式,加强与同行的交流和合作,共同探索融媒体时代的高校思政教育教学新模式、新方法。
(三)强化政策引导,形成融媒体技术推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长效机制
高校强化政策引导能够帮助高校思政教师明确融媒体技术在高校思政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和目标定位,确立融媒体环境下教学模式的转型方向,进而构建一套促进思政教学内容与形式创新的政策体系,其中包括对高校思政教学内容的融媒体化改造指导、对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要求以及对教学效果评价标准的调整与完善。在政策制订层面,高校要充分考量融媒体技术的特性,如互动性、多媒介性、个性化等,以技术特性为基础,重新定义思政教学的教学资源开发、教学过程管理以及教学效果评估等关键环节。具体而言,高校应在政策层面鼓励高校思政教师掌握并运用多媒体制作、网络平台管理、数据分析等技能,在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灵活运用融媒体技术,实现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呈现和学习互动的有效促进[7]。同时,高校也要给予相应的支持,包括更新教学设备、改善网络基础设施等,确保高校思政教师在良好的条件下开展融媒体教学活动。此外,高校强化政策引导还应关注融媒体技术在思政教学中应用的可持续与深化,鼓励高校思政教师深入探索融媒体技术与思政教学内容深度融合的新路径,通过专业研修班、教学观摩交流、科研项目支持等,提升个人能力,实现专业成长,从而在融媒体时代有效推进高校思政教学的改革与创新[8]。
四、结语
综上所述,融媒体技术的高度融合与广泛应用,不仅为高校思政教学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和平台,也增强了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高校思政教师应发挥核心作用,紧密结合时代发展的新要求,不断探索和实践,提高个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利用融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提高思政教学质量,从而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刘铭赜,张静怡.融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探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05):109-115.
[2]周秀华.高校思政课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的策略分析[J].池州学院学报,2022(05):39-41.
[3]蔡榕津.高校思政课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的路径[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05):172-175.
[4]范方红.高校思政课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新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10):37-39.
[5]李钦.“教育数字化”视阈下高校思政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12):136-138.
[6]杜林姗.互联网背景下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路径研究[J].世纪桥,2023(10):66-68.
[7]赵浚,赵源源.智能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提升教学技能的实践策略[J].新余学院学报,2023(05):102-109.
[8]刘立亚.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机遇、困境及进路[J].世纪桥,2023(04):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