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李老师,他又在课堂上起哄,一直扰乱课堂纪律。”班长和几位学生又来“投诉”了。
对待“他”的问题,最开始我采取沟通引导的方式,对他耐心劝导,奈何收效甚微。后来,按规处理,才开始起了效果。但当我准备转移精力时,他又故态复萌。如此反复多次,我开始寻求家长的协助,期待家校配合能让他就此改善。然而,几次家校沟通后,这种效力逐渐减弱。有次,他故伎重演,被我叫来提醒谈话,当我告诉他会及时跟家长反馈他的近期表现时,他轻哼了一声:“老师,你说呗,反正我妈不会信你的。”这句话,让我产生了疑惑与好奇,但当时的我并没有继续深究。
一、伏笔——矛盾的升级
疫情结束返校上课后,他的问题越来越多。虽多次和家长反馈沟通,家长也表示会配合纠正,但结果似乎显现出家长力不从心。终于,在他又一次扰乱课堂秩序时,我第一次邀请他母亲到学校谈话。
这是一场长达2个多小时的沟通对话。一开始,我满怀信心,开场相对比较顺畅。但随着反馈的深入,他母亲的情绪也越来越激动,竟然说出:“你就是看我家孩子不顺眼,他才会有这么多问题!”甚至,反过来谴责我针对他家孩子。尽管我耐心解释,尝试安抚家长情绪,但依旧有口难辩、无济于事,谈话只能草草结束。
于是,长期压抑积攒的不解和委屈顷刻间爆发,我一个人坐在办公室失声痛哭……
二、转折——危机的化解
当我冷静下来,仔细回想和家长的谈话内容,脑子里再次闪过这句话“老师,我妈妈不会信你的”。这次,源于班主任内心“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我决定主动出击。
首先,我向资深班主任取经求教。一阐述完事情的前因后果,前辈便立马提出问题所在:一是沟通缺乏技巧,单刀直入向家长指明孩子问题,效率高,但容易激起家长的护短心理,不利于有效沟通;二是信息可能失衡,学生向家长描述的可能与老师反馈的不太一样,而多数情况下家长倾向选择相信孩子的说法,因此对老师产生了误会。听完,我豁然开悟。
其次,我整理了有关孩子的所有成长记录及每一次沟通对话情况,邀请家长前来学校,借此机会面对面将误会化解。谈话过程,我主动向家长表达关于沟通上存在疏漏的歉意,言明家校双方的初心和目的都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希望双方坦诚相待、形成合力,家长表示理解。随后,我向家长介绍孩子在校的成长记录,并邀请科任老师和同班同学协助家长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还把为孩子答疑解惑的微信聊天记录拿给家长看。
终于,通过这样一场全过程、多角色、多场景的“家校信息同步”,我们找到孩子“趋利”“变相”表述造成家校误解的问题根源,误会初步消除。对此,我向家长表示理解孩子害怕被批评的心态,并提出今后增进沟通、携手促进孩子教育成长的建议,获得了家长的认同。
三、突破——成长的秘密
在后来几个星期里,我趁热打铁,跟他的小学教师和朋友们了解他的成长经历。在此基础上,多次与他进行朋友式的聊天,促使他卸下心防,一点一点向我诉说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了解越深,我越发现之前的教育方式对他只治标不治本。于是,我根据他的性格特点,改变教育方法:第一,对于一些轻微的课堂问题,采取冷处理的方式,使他无法通过“负面行为”博取关注;第二,适当交给他一些班级事务,对于表现好的地方及时在班级里表扬,强化他的正向表现,慢慢树立他的自信心和责任感;第三,保持和他沟通谈心的习惯,及时关注他的内心变化,疏堵结合,引导他树立正确观念。
渐渐地,我看到他真的在改变。他学会用自己的长处在同学面前“表现”。比如他擅长摄影,用相机记录班级活动上同学们展现的风采;他表达和感染能力强、声音响亮,经常看见他在运动场边为同学加油鼓劲……
四、反思——“生生”不息
他是我的学生,亦是我的老师。在帮助他成长转变的过程中,我不断地进行反思和审视,针对性改进自己的工作方式和教学方法。一方面,我学会了积极正向沟通,与家长建立良性互动,有效发挥家校合力的作用。另一方面,我对“因材施教”这一教育理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践行,针对每一个孩子的特点,量身定制教育方式,才能让教育之花常开不败。而我从中汲取的,即是“生生”不息的养分。
教育是一个逐步发现自己无知的过程,尤其是班主任工作,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需要边走边学,边总结边提升,方能行稳致远。
本栏责任编辑 王思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