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菏泽市是人口大市、农业大市,教育规模占全省的12%左右,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4307所(不含高校),其中农村学校数量众多。面对人口基数大、城市“择校热”、乡村教育薄弱等现实情况,菏泽如何找到自己的发展道路?
菏泽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和体育局党组副书记、局长杨彬表示,推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目标、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一环,也是菏泽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菏泽市委、市政府将充实教育资源和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初步建立健全了稳定的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和管理机制,推动全市各类教育资源持续增加、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育教学水平稳步提高。
深化、补齐、提质,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教育家》: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菏泽市出现了城市学位供给不足、乡村学校“空心化”的现象。针对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菏泽市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推动教育资源优质均衡配置与合理布局?
杨彬:我市聚焦“均衡而有特色、公平而有质量”主题,对标国家“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指标体系”,结合山东省推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有关政策,深化改革、补齐短板、提质增效,全域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两结合、四同步,实施“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我市坚持学校布局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人口结构变化相结合,与城市功能完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调整优化区域教育资源布局,制定《菏泽市2019—2030年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规划》,通过“撤、并、扩”的方式整合教育资源,对生源萎缩、办学质量低的小规模学校或教学点,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稳妥撤并;对学校布点不足的区域,结合区域资源和生源情况进行校点补充和扩展,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均衡覆盖,引领区域各级各类学校协同发展。对城区学校进行寄宿制改进,增加宿舍和食堂,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2021年以来,全市共实施义务教育薄改项目727个,新建、改扩建学校、幼儿园205所,增加学位、园位9.5万个,乡村学校办学条件持续改善,实现了“农村最美建筑是学校”的目标。
以强带弱、城乡结对,实施“头雁+”战略工程。我市聚焦城乡、校际教育差距,积极完善集团化办学机制,用好集团、托管、联盟、结对帮扶等办学模式,实施“强校扩优”计划,探索集约化办学路径,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坚持“集团(联盟)统领,校域特色,协同发展”原则,采用“头雁+N”托管、挂牌、办分校等模式,实行“一长多校”等管理办法,吸纳乡村学校、薄弱学校组建教育集团,形成较为紧密的结对办学关系;对于不具备集团化办学条件的学校,引导其以优质学校为核心,建立城乡、校际“联盟型”结对关系,开展传帮带活动,重点向黄河滩区脱贫迁建乡村、乡村薄弱学校倾斜。目前,我市已成立教育集团46个、教育联盟64个,建立结对帮扶622对,涉及乡村学校979所,优质教育集团实现九县区全覆盖,乡村学校强校扩优辐射率达60%以上,大大促进了全市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构建“导评改”三位一体、“五维”突破的教学管理模式。我市以质量提升为核心、教学视导为抓手、分类评价为杠杆,多点发力,落实机制、教研、课堂、评价、教师“五维”突破工作,针对县域普通初、高中教育教学的重点和痛点,构建市、县、校三级上下联动、多元协同、共治共研的教学视导模式,推进“强科培优”行动;建立规范与创新、导向与激励、过程与结果、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以评促改”监测评价机制,探索“增值评价”;打破相对固化的县域中学办学局面,创新“分类发展、动态管理”机制,促进学校特色彰显,形成“校有所长、校有特色、优校更精、弱校突破”的特色多样发展格局。
抓点、布线、扩面,推进强镇筑基行动
《教育家》:近年来,菏泽市以提高乡镇驻地学校教育质量为重点,辐射带动乡村教育水平整体提升,缩小城乡教育发展差距。在这过程中,菏泽市做了哪些探索和实践?
杨彬: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我市制定了《菏泽市教育强镇筑基行动实施方案》,强化乡镇教育服务在新型城镇化中的引领和吸附作用;党组会专题研究调度,成立了市县两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市县校三级实施方案,按照“重点突破、梯次建设、全域提升”原则,逐级压实责任,狠抓过程调度,整体推进教育强镇筑基行动;把强镇筑基行动实施情况纳入教育职责评价体系,每年开展实地核查,不定期开展调研督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立足教研管理指导,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我市实行联合教研和市县教研包保责任制度,强化对试点乡镇的教研指导帮扶力度,推动市、县骨干教师和教研员帮扶指导乡镇驻地学校开展教学研究、教学改革、课程改革和课程研发等;制订面向镇驻地学校的质量评价办法,组织先进评价机构、评价团队,开展教学、教研和管理评估诊断及过程监管指导,我市每年组织省市教学能手、优质课获得者开展“强镇筑基,送教助研”活动30余场次,覆盖全部县区重点乡镇小学、初中学校;推动市教科院组建市县镇三级一体的强镇筑基教研帮扶工作队,分阶段多次深入一线开展送教助研和视导活动。曹县古营集镇各学校积极开展了多科目优质课展示和多节同课异构观评课活动;成武县依托城乡教研联合体,组织县域内省市级骨干教师对张楼镇驻地中小学开展送教送研活动;鄄城县红船镇中学以“同级同科同题”为载体,深入开展“备、讲、说、评”教研主题活动,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突出办学特色,激发办学(园)活力。我市鼓励各县区、试点乡镇根据自身教育发展实际积极开展特色教育教学活动。定陶区冉堌镇中学立足“三冉故里”文化优势,以“三冉文化”为核心,围绕仁、义、礼、智、信儒家“五常”内容进行校本资源开发,目前已组建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社团。鄄城县开展了“一校一品”特色品牌学校创建活动,以特色项目建设为突破口,以点带面、齐头并进,整体提升乡镇学校教育质量。红船镇中学以书法教学为特色,创建书法特色品牌学校,培养学生良好书写习惯,帮助学生养成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意志品质。成武县张楼镇中学和小学结合学校实际,突出育人特色,强化关爱服务,积极打造学校文化:中学开展“成长文化”建设、小学开展“真马文化”建设。曹县古营集镇开设了《太极功夫扇》《花样跳绳》《餐前一诗》《红鼓》《节日课程》《五步拳》等特色校本课程,成果显著。
目前,全市共有省级试点镇19个、市级试点镇52个,强镇筑基行动实现了省、市、县三级覆盖。
定制、帮扶、创优,提升乡村教育质量
《教育家》:乡村教育质量的提升对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教育均衡、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那么,为进一步推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菏泽市是如何立足乡村教育现实,构建富有乡村场景特色、合乎乡村教育需求的发展模式的?
杨彬:乡村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是我们一直以来重点关注、不断探索的重要实践课题。近年来,我市实施了乡村学校质量提升项目,成立了农村薄弱学校教学质量提升专题项目组,开展乡村教育大调研,召开全市乡村教育工作现场会和专题研讨会,针对乡村学校教育质量提升推出了一系列举措。
打造“省—市—县—乡(镇)—乡村学校”纵向贯通的五级教研网络。我们充分发挥省市教研的引领导航作用、县级教研的协同沟通作用、学校领导的支持保障作用,将教研阵地前移,开展面向乡村学校的“菜单式教研”“定制式教研”,以及教研员包校蹲点教研、形式多样的“送教下乡”活动等,精准指导乡村学校的教学教研工作;开展“联片教研”,促进农村学校抱团发展,让全市各中学、各学区根据“自愿、就近、方便”的原则结成教研共同体;建立乡镇学区“周集体备课”制度,增强农村学校“造血”功能,并以学区为单位,组建学科中心教研组,按照统一规定的备课流程和内容要求开展集体备课。
开展城乡学校点对点帮扶,组建“1+N”教育发展联盟。我市全面推行乡村义务教育学校学区制、幼儿园镇村一体化管理,乡村小学、幼儿园由镇中心小学、中心幼儿园统一管理,实现优质教育资源镇域内无障碍交流共享。近年来,我们分别组建了全市小学和初中教育发展联盟,在尊重各成员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基础上,将优质学校在日常管理、制度建设、师资配置、文化建设等方面的优势和经验,移植、辐射到薄弱县区和乡村学校,通过校长沙龙、联盟论坛、现场观摩、教学开放周等形式,把乡村薄弱学校交给城区优质校“托管”,不断提升乡村教育教学水平。
实施项目带动机制。我市以“项目”为抓手,针对城乡教育教学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关键问题开展专题项目研究,拨付专项研究经费,进行重点项目突破。在此基础上,我们按照“分级管理、责任到人、专家把关”原则,成立了城乡教育教学教研工作领导小组,让其全面负责规划统筹工作,保证项目有步骤、分阶段实施,同时成立项目监督和评价小组,对计划、实施、评价等方面进行监管。
打造乡村学校办学特色。我市全面落实“双减”政策,聚焦关键能力培养和课程育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培育乡村课堂特色品牌。首先,深化乡村学校课程改革,实施乡村特色课程建设计划、校园劳动基地建设工程等,指导乡村学校开发田园课程、田园游戏,开展耕读教育,组建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艺术、体育和实践活动社团,打造乡村学校差异化、特色化发展路径。其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施乡村数字校园建设攻坚行动,推进乡村学校“互联网+”教学模式改革,提升乡村教育数字化、信息化发展及应用水平。
优化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振兴乡村教育,离不开大批“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农村教师。我市农村教师队伍整体较为薄弱,仍存在教师招不来、留不住的问题,原因在于薪酬不够高、职业发展受限、缺少良好的工作环境等。为此,我市积极实施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统筹调配编内教师资源,完善教师招聘与职称评定机制,着力解决乡村教师结构性缺员问题。首先,深化乡村教师配备管理改革,深入推进城乡教师交流,探索推行城乡教师聘期交流捆绑制度,实施乡村教师学历提升计划、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等,增强乡村教师内生动力。其次,健全完善“定向评价、定向使用”的基层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对符合相应职称评审条件的农村学校在编在岗教师,不设单位岗位结构比例限制,评审通过者可特设岗位予以聘用。再次,大力提高乡村教师待遇,落实乡镇工作补贴与艰苦偏远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进一步提升乡村教师住房、生活、体检待遇,完善荣誉、职称等激励措施,让乡村留得住优秀教师。最后,健全完善教师关爱制度,积极帮助乡村教师解决切实困难问题。我市近年来新建、改扩建教师周转宿舍4600余套,进一步稳定了乡村教师队伍,也为教师轮岗交流提供了保障,增强了乡村教师的归属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