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生龙
为了构建教育发展的良好生态,确保师生的健康发展理念得到有效落实,学校教育能尽快走上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基础教育“规范管理年”行动的通知》,组织开展基础教育“规范管理年”行动。《通知》梳理了违背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12项负面清单,明确了规范管理的重点工作和时间安排,要求各地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将规范管理的责任落实到人,并接受全社会的监督。这是重建教育生态的有效举措,也是区域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的集中体现。为此,教育利益的所有相关方要携起手来,同频共振。
教育是一个系统,由多样化的要素所组成,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了教育的生态。教育的发展受系统中各种要素的共同影响。当影响教育的诸因素都聚焦于学生的成长、聚焦于教育高质量发展而有序发挥作用时,诸因素相互之间就能构建出良好的教育生态,呈现出和谐发展的美好图景。
在教育生态的诸要素中,有一类要素对教育生态建设影响巨大,这就是教育利益相关方,包括地方党委政府以及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社区群众、学校教职员工、学生、家长等,这些群体的价值观念、对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的理解、对学校教育的认同度等直接影响着区域的教育生态,并对生活在其中的每个人都产生作用和影响。
在不少地方,区域教育生态状况令人担忧,教育利益相关方在其中发挥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一些地方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考核,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以升学指标、考试成绩排名作为唯一的依据,功利主义色彩明显,毫不顾及这样的评价方式对师生的身心带来的伤害;一些学校不遵循国家的教育方针,不落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要求,对学生身心安全疏于管理,考什么教什么,不按照国家课程方案组织教学,将大量的时间用于复习迎考;一些教师不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在课程设计上五育失衡,只关注课本知识的传授,不注重学以致用的实践活动设计,私下购买教辅书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作业,学生基本的睡眠时间得不到保障;一些家长缺乏对孩子成长规律的深刻认识,总是被社会上一些培训机构或“鸡娃”的家长所裹挟,把孩子的课余生活安排得严丝合缝,让孩子整天身心疲惫;一些学生没能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养成良好的习惯,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在校园里组建小团伙,以欺凌其他同学为乐;一些社区没能构建起家校社“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机制,无法为学校教育营造健康的教育舆论环境,等等。
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需要地方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党对教育的领导,把教育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切实转变目光短视、急功近利的价值观,从未来国家建设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的高度看待今天的教育,认真指导学校开展“双新”课改,探索构建新型评价体系,确保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在区域得到有效落实。需要学校始终将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作为办学的核心目标,根据学校的实际制定学校课程实施方案,确保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体系在学校有序建设,课堂教学改革稳步推进,教师教育观念、创新实践和育德能力有效提升,各种教育资源精准配置,以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抵御各种不良文化对学生思想的侵蚀,助力学生健康成长。需要学校主动作为,整合各教育利益相关方的力量全力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的建设,明晰家长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责任人,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社会文化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要通过各方协同,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无忧的、满足他们成长需求的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