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堂学习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及修正策略

2024-07-01 20:54:45曹慧娜
新教师 2024年5期
关键词:学习情境英语课堂

曹慧娜

【摘 要】语言的学习离不开情境,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对学习情境的创设认识不够,主要表现为:学习情境虚拟,真实性不够;学习情境创设只停留在表面,不够深入;学习情境的创设不利于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这些影响了学生对语篇内容的学习和主题意义的探究,导致核心素养难以落实。本文围绕以上问题,探索修正的策略。

【关键词】英语课堂 学习情境 问题与修正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在第六部分“课程实施”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识特点,设计多感官参与的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丰富有趣的情境中,围绕主题意义,通过感知、模仿、观察、思考、交流和展示等活动,感受英语学习的乐趣。

但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对情境的创设认识深度不足,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情境的创设偏离学生真实生活和经验,影响语言的运用;情境的创设停留在浅表,不利于学生深度学习;情境创设未真正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没有触发学生的高阶思维。这些都不利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一、从虚拟学习情境走向真实学习情境

真实情境是学生语用能力发展的重要语言环境。《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指出:“加强知识学习与学生经验、现实生活、社会实践之间的联系,注重真实情境的创设,增强学生认识真实世界、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情境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需要创设真实的语言运用的环境。

例如,闽教版五年级上册Unit 6 Asking the way Part A这一课时的教学话题为问路,涉及主要的核心语句有:“Excuse me. How can I get to the ? You can . Which bus can I take?”课堂伊始,一位教师创设了如下教学情境:

T:Hello,boys and girls. This is my friend, Tina. National Day is coming. She wants to come to Longyan and enjoy the holiday in Longyan. How can I help her? Where can she go? How can she get there? What can she do? Please give me some advice.

授课教师以好朋友Tina要来龙岩玩,设置大任务,让学生给教师提建议(即招待好朋友游玩出行的路线建议),在这一大情境下展开课文的学习,并在拓展环节让学生设计带好朋友到龙岩游玩的路线。可以看出,这一情境的创设是虚拟的,然而存在几个问题:一是学生对教师的好朋友不甚了解,无法知道其喜好;二是授课学生处于城乡接合部,虽在龙岩,但每个人的生活背景不同,对龙岩游玩的景点、概况并非都了解,离学生真实的生活经验较远。

针对这个问题,笔者认为修正策略应该是:整合已有资源,创设真实情境,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变虚拟学习情境为真实学习情境。

由于这位教师是借班上课,可根据实际情况,把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T:My school is near to the Zhongshan Park, I went to your school by car this morning. But I was lost and late. I want to go to your school tomorrow, too. How can I get to your school? By bus? By car? By taxi? Is it a good way?

S1:You can take a bus. Bus 8.

S2:You can go to our school by bike. Its about forty

minutes.

大部分学生有乘坐公交车的经历,且作为市中心的中山公园,学生非常熟悉,创设的情境切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因此他们都能积极调动已有知识表达。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既复习了相关交通工具的单词,联结已知,又顺势进入课文的学习。同样在拓展环节,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为教师设计一条合理的路线,进行对话,将课堂延伸到生活情境,在解决问题中完成本课的学习目标,实现语言运用。

总之,新课程建构的情境学习强调让学生在真实的任务中获取知识、并运用知识,引导学生实现知识、情境与经验的勾连。在真实情境、真实的问题中,既避免了抽象、虚拟,使师生互动真实、有效,紧扣学生生活实际和经验,有助于学生对学习的理解,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又让学生能运用所学语言解决实际问题,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使学习真正发生,达到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二、从浅表学习情境走向深层学习情境

《课程标准》提出,引导学生基于对各语篇内容的学习和主题意义的探究,逐步建构和生成围绕单元主题的深层认知、态度和价值判断,促进其核心素养综合表现的达成。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学习共同体研究院院长陈静静指出:“浅表学习以机械记忆和反复操练为主,缺少深度思维加工,因此学习成果多以复制为主,难以迁移和深化。”长期的浅表学习中,学生被动学习,完全按照教师的指令完成任务,缺乏思考,最终造成的结果是学生的所得较少,更不用说核心素养的培养。较之于浅表学习情境,深层学习情境更有利于学生积极投入学习,深度理解所学知识。

闽教版四年级下册Unit 3 School Subjects Part A一课的教学内容为学习相关科目的英语表达。核心语句为We have class this morning,核心词汇为Chinese、math、English、music、art等。课堂上,有一位教师为了进一步巩固Chinese这一单词,通过PPT一张张呈现图片(如学生的语文书、中国女孩等)创设如下情境:

T:Look! Boys and girls. Here are some pictures for you. Lets talk something about ‘Chinese. Its a book.

S:Its a Chinese book.

T:Great! And look at this picture. Its a girl.

S:Its a Chinese girl.

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境虽然直观、形象,师生互动良好,氛围融洽,但存在如下问题:一是机械,学生不假思索可以得到答案;二是学生对Chinese的理解停留在“语文、中国的”这一浅表学习。深层次的学习应该是学生在情境中自主探究主题意义,将知识、技能内化,对问题深入理解,逐步进阶,达到迁移运用的层面。因此课堂上,教师要积极创设深层学习情境,使学生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成为意义探究的主体和积极主动的知识建构者,达到深层学习的目的。

有鉴于此,本课教学的修正策略可以是:挖掘文本内涵,丰富学习情境,变浅表学习情境为深层学习情境。

上述教学中,教师可丰富学习情境,融入问题链和相关Chinese的内容:

T:Look,heres a picture for you. Lets say more about Chinese. What can you see?

S:Ma Li,Wang Tao,and a story book (a story about Change)

T:Look at Ma Li. Whats she doing?

S:Shes reading a book.

T:What kind of book?

S:A Chinese book.

T:Can you say more about her?

S:Shes a Chinese girl.

T:How do you know it?

S:Shes from Taiwan. Shes Chinese. So shes a Chinese girl.

T:Good learner!

S:Wang Tao is reading a story book. Its a Chinese story about Change.

T:Wow, you got it! Can you tell us the Chinese story about Change?

S:Yes...

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的学习不再停留于表面,而是通过教师的问题链及追问,丰富了学习的情境,让学生勾连已有知识,思考并开放式地表达,从浅表学习走向深层学习,在加深对语言知识的巩固、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品质、文化品格等,使知识得以进一步迁移与运用,由此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从低阶学习情境走向高阶学习情境

《课程标准》指出,语言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使学生能够使用所学语言进行真实交流。在以往教学中,部分教师往往过于关注学生语言技能的形成,创设的学习情境停留在“记忆、理解”的低阶语言学习情境中,忽略了创设高阶学习情境。上海市教委教研室英语特级教师朱浦指出,教师要尽可能为学生搭建起熟悉的语境,这既建立了学生新旧知识逻辑上的紧密联系,又促进了学生认知和思维等多方面的表达。他同时提出,思维能力培养的活动设计不能脱离语言内容的整体语境;要实现高品质的学习,就离不开高品质学习语境的创设。

闽教版三年级上册Unit 3 Numbers和Unit 4 Age and Phone Numbers的话题都和数字有关。核心语句为:How many...? How old are you? Whats your phone number?,核心词汇为数字1-10的英文单词。这一阶段的学生语言积累不多,但数字的教学与巩固是个重难点。复习课中,一位教师整合了两课内容,创设如下情境:Sally过生日,我们可以为Sally的生日派对做什么?由此开展闯关活动,进入第一关游戏:玩超级玛丽,抢关拿金币,并说出数字的活动。

T:Today is Sallys birthday. What can we do for Sally? Now, free talk.

S:(根据教师提供的图片)We can play the game of buying gifts. We can play games with her.

T:Yes. The first step, lets help Sally to get more coins. Play the game, Super Mario. Lets find numbers for Sally!

游戏对学生来说貌似有趣,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首先,“超级玛丽”的游戏对现在的学生来说较为陌生;其次,闯关活动只是看到数字说英语,学生不用任何思考即可机械说出数字。这样的活动缺乏语言的交际和运用,情境相对封闭,缺乏探究,是低阶的学习情境,不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究和学习的深入思考,因此说了几轮数字后,学生渐渐失去兴趣,积极性也不高。

此时,教师的修正策略可以是:聚焦关键问题,指向学习目标,创设有助于启迪、开拓学生思维的情境,变低阶学习情境为高阶学习情境。

高阶的思维有助于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高阶学习情境中,学生积极主动思考、探究,参与到学习中,积极解决问题,成为学习的主人,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以达成学习目标,实现核心素养的落地。

再次磨课中,教师基于复习课型、学生特点和已有知识,采取跨学科知识融合的教学方式,创设情境:一起走迷宫,找电话号码。

T:Today is Sallys birthday. Now we know the information about her age. What about the phone number? Look! Her phone number is in the maze. You can discuss with your partners and find it.

迷宫中,教师跨学科融合了语文、数学等知识,建构信息差(如图1),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以“探究未知”为出发点,在找寻电话号码的过程中,积极调用已有知识,主动探究、思考问题,联结相关知识,协同发展,使核心素养在活动中得以进一步发展。

总之,情境学习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土壤。教师不仅要关注学习情境的真实性、深层性、高阶思维性,还要从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引领学生感悟、体验、理解、运用语言,实现“文以化人”,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并增值。

(作者单位:福建省龙岩市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学习情境英语课堂
用爱浇灌英语课堂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6:52
英语课堂上讨论与争辩之探
会计专业学生学习主动性探究
刍议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探讨数学教学中学习情境的创设方法
文理导航(2016年32期)2016-12-19 21:23:59
高职高专《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工作过程的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开发的实践
让快乐回归英语课堂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7:34
提高物理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
成才之路(2016年8期)2016-04-20 08:52:04
高效英语课堂的打造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