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的缺失和回归

2024-06-30 12:34张玲
中小学班主任 2024年11期
关键词:回归缺失家庭教育

张玲

[摘要] 文章探讨了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的重要性,研究父亲角色缺失的问题及原因,提供父亲角色回归的对策:通过“萌爸故事”,感受别样父子风格;通过“虎爸运动”,在运动中敞开心扉;通过“老爸美食”,探索亲子厨房奥秘;通过“潮爸创意”,花样陪伴助力成长。以期唤醒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回归,从而提升家庭教育的实效。

[关键词] 家庭教育;父亲角色;缺失;回归

前几年,由浙江卫视推出的一档节目《爸爸回来了》受到广大观众的追捧。它以爸爸和孩子的相处为主线,由爸爸单独照顾孩子,如实呈现爸爸与孩子互动过程中发生的状况。之所以制作这么一档节目,是因为在很多家庭中,爸爸们因为各种原因,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缺位,忽视了对孩子的陪伴和教育。

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起点和基础。父母作为家庭教育的主要责任人,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虽然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强调母爱的力量,但事实上,父爱的力量同样伟大。父亲是孩子成长的路标,是孩子的榜样,父亲的陪伴会给孩子更多的安全感和自信,让孩子内心强大,感受到成长的幸福。同时,父亲独立、勇敢、热情、大方等个性特征对孩子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也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是孩子良好个性品质形成的重要源泉。

一、三“mang”现象,探寻父亲缺位原因

美国《父母》杂志曾这样总结父亲的独特之处:父亲跟母亲是不同的,父亲更爱与孩子玩闹,对孩子的推动作用更大,对孩子的约束更多,教育子女时使用的语言更复杂,有利于孩子的社会化,为孩子走进现实世界做准备。

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父亲角色缺位严重,要让父亲真正担负起家庭教育的主要职责,花更多的时间去陪伴和教育孩子并不容易,原因有三:

(一)茫——思想传统,教育观念守旧

“茫”有模糊不清,对事理全无所知之意。很多父亲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认为家庭教育就是母亲的事情,自己只要努力工作,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物质条件,为孩子提供最优越的发展平台,就是对孩子最大的爱。

本校调研显示,在全校25个班级中,55.8%的家庭日常陪伴孩子的都是母亲;父亲陪伴较多或父亲陪伴一样多的家庭仅占12.6%和16.5%;而父亲在工作日陪伴时间更少。

(二)忙——工作忙碌,时间精力受限

据统计,中国家庭亲子陪伴的主要障碍,排名第一的就是工作,高达43%;第二则是经济条件,为18.3%。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人口劳动参与率世界第一,尤其在25—54岁区间达到90%。工作和经济上的焦虑状态,是导致父亲们疲于赚钱养家,而疏于陪伴儿女的重要原因。

因此,很多父亲即使认识到了陪伴孩子的重要性,但忙碌的工作常常让他们备感无力。工作让他们分身乏术,没有时间和孩子沟通交流。甚至有些爸爸长期在外出差,在家的次数屈指可数,更是难以给予孩子持久的关爱和有效的教育。

相关调研显示,能在工作日陪伴孩子4小时以上的爸爸只有14.5%。由于职场上的忙碌,周末成了亲子陪伴的主要时间,甚至对于部分爸爸来说,周末的陪伴也是一种奢望。

(三)盲——事不关己,眼里没有孩子

众所周知,只有以沟通为纽带的高质量陪伴,才能最大程度给孩子的成长带来积极正向的作用。但很多时候,父亲仅仅只是“陪着”,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陪伴。据调查统计,在2022年疫情期间,父亲与孩子相处的时间虽然变多了,但真正陪伴和交流的时间并不多。尽管受疫情影响,父亲停工在家的人数较多,但和孩子每天有效共处的时间并没有因此而大幅度增加。由此,我们不难想象,哪怕在家时间较多的父亲,依然充当“隐形人”的角色,他们的活动最多的就是使用手机,或是处理工作,或是聊微信、看视频等。

相对这类父亲而言,还有一类父亲,很爱孩子,但看不到孩子本身,看到的是孩子的功能价值,肯定孩子的表现,将其作为表达爱的道具,却无法让孩子感受

到爱。

通过进一步思考,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在于父亲没有真正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仍抱有传统的教育思想和理念,难以融入现代教育,无法满足孩子真正的需求。近几年,笔者在家庭教育方面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大胆的实践,充分发掘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价值,让父亲角色及时回归家庭教育。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出台,明确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人是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能够推动父亲更好地陪伴和教育

孩子。

二、正确定位,明晰“我是我”的角色

古训有之:“养不教,父之过。”父亲的存在和无声的父爱是孩子心理和个性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很多父亲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对自己的定位不明确、不正确,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的重要性,从而导致孩子缺失父教。要改变这样的现状,父亲必须明确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和定位。

(一)成长者——在“充电”中自我成长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但很多时候,父母与孩子在教育上会产生矛盾,反思原因,我们不难发现,很大程度上源于父母本身,来自自己的停滞不前,或是成长的速度太慢。有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我们必须要正视:孩子的成长速度远远快于父母的成长速度。

因此,作为一个父亲,要想尽到一个做家长的责任,就需要顺应社会的发展,不断充电学习,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和教育能力,才能理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懂得孩子的成长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如此,自己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既能远离内心的负面情绪,又能够因不断学习而使自己内心丰盈、宁静,可以心平气和地与孩子共同解决其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困惑和问题。

(二)陪伴者——给孩子成长的力量

美国心理学家安斯沃斯认为,孩子的依恋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父母的陪伴质量。高质量的陪伴有助于孩子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进而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也为未来良好的社会交往提供稳固的基础。小学阶段是孩子性格养成的关键期,如果在这个阶段,爸爸提供足够的陪伴和支持,孩子就有很大的可能被塑造成拥有自信、阳光、健康性格的人。

但真正的高质量陪伴并不是和孩子相处在同一个空间就可以了,而是全心全意地和孩子一起互动,共同处于一种安宁、愉悦、舒适的氛围中,心无旁骛。高质量的陪伴才能真正促进孩子的身心发展,给孩子带去成长所需要的力量。

(三)参与者——让孩子感受到父爱

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深刻影响孩子的认知、性格、意志品质和亲密关系。作为父亲,要懂得参与到孩子的生活中,父亲参与孩子成长的一小步,孩子就会前进一大步。

比如,孩子喜欢体育,父亲可以和孩子一起参加体育活动;孩子喜欢了解时事政治,父亲可以和孩子一起看报,看新闻,讨论时事……如此,可以培养和孩子相同的兴趣,减少心灵的隔阂。其实在西方很多国家,无论工作多么繁忙,爸爸们都会利用空闲时间陪伴家人,全身心地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中,去强化父亲与孩子的关系。

因此,不管是运动、阅读,还是游戏,父亲都要尽可能地参与进去,积极地回应孩子,和孩子有足够的互动,给孩子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

(四)引领者——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作为孩子生命中的“重要他人”,父亲的格局决定着孩子未来能够抵达的高度。父亲粗犷的爱,是孩子认识世界的价值取向;父亲的男子汉气概,是影响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因素;父亲广阔的视野、丰富的知识,是孩子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源泉;父亲的言谈举止、举手投足,都会对孩子产生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经常会遇到一些困难,这个时候就需要父亲给出一些建议或指导,这些建议或指导在帮助孩子解决问题的同时,会让他对生活更有信心,而父亲也已然成为孩子的坚强支撑,这是父亲作为引领者应有的指引作用。

三、看见孩子,和谐“我与你”的关系

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说,关系分为两种:我与你,我与它。当我放下预期和目的,以我的全部本真与一个人或事物建立关系时,我就会与这个存在的全部本真相遇,这种没有任何预期和目的的关系,即是“我与你”的关系。但现在很多父母看不到孩子本身,他们看到的是孩子的功能价值。可我们要清楚地知道,孩子是独立的生命存在,并不是父母意志的延伸。孩子的成长就在日常点滴中。

(一)萌爸故事——感受别样父子风格

勇赫老师在《好想陪你读绘本》中写道:“亲子教育中最重要的是亲子关系,亲子关系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社会关系,是一个人安全感建立的基础,但是在亲子关系中,亲子阅读发挥重要作用。”给孩子讲故事不仅是妈妈的专利,也是爸爸的责任。相比较妈妈的碎碎念和轻声细语,爸爸的故事风格会更多样,为孩子带去新鲜感,让其感受到力量与幽默的魅力。

(二)虎爸运动——在运动中敞开心扉

美国医学博士罗恩指出:“让孩子参加运动本身是不足以告诉并教育孩子运动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当家长,尤其是爸爸通过本身的运动行为和对待运动的态度为孩子树立起良好的榜样,并且陪伴孩子一起进行运动时,孩子对于运动的认知才会受到真正影响,他们才会真正明白运动的目的,以及应该要在运动中达到的

目标。

而爸爸和孩子一起运动,能够加强两者之间的情感沟通,增进彼此的了解。因为在运动过程中,双方都处于放松的状态,这为爸爸和孩子敞开心扉,进行有意义的谈话创造了绝好的机会。

(三)老爸美食——探索亲子厨房奥秘

亲子厨房能给孩子带来什么?其实,对于孩子来说,制作美食不仅是在学习一项生活技能,更是可以通过与食材的亲密接触,全方位地促进情感、创造、想象等多种能力的发展。而爸爸的参与让这个过程更有意义,这是精神的美食,这里面流动的亲子之情将滋润孩子的心灵,让孩子感受到陪伴与收获的快乐。

(四)潮爸创意——花样陪伴助力成长

康科迪亚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一位关注孩子成长、经常陪伴孩子的父亲,养育出来的孩子可能更聪明。其实,爸爸陪伴孩子的方式有很多种,除了上面讲到的三种途径,还有其他多种互动方式,比如旅游、做志愿服务,甚至一起跳舞。以亲子绘本阅读为例,除了亲子共读绘本之外,我们还可以对绘本故事进行创编,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和孩子一起编一编、画一画,这个创作的过程就是非常愉快的亲子互动时光,有助于双方构建起牢不可破的亲子关系。

父亲主动在家庭教育中承担责任,是一个家庭最好的模样。父性教育的回归,变“教育”为“交流”,变“要求”为“沟通”,变“淡漠”为“陪伴”,使亲子关系变得和谐。孩子的健康成长,从父亲的回归开始。

[参考文献]

[1]戎梅.家庭教育呼唤父亲角色的回归[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0(04).

[2]吕琼华,徐烨婷.爸爸“回来”了——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的回归与重塑[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5(09).

[3]高籽钰.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的回归策略[J].新西部,2019(03).

[4]曾香莲.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的回归[J].家长,2019(14).

猜你喜欢
回归缺失家庭教育
当前中国公民意识缺失研究——以社会监督为例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浅谈大众传媒社会责任的缺失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缺失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