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化工类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2024-06-29 02:02李晶晶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6期
关键词:学科建设教学改革

摘 要: 现今,高校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有效满足新时期我国化工行业发展对高等人才的应用需求。有机化学作为化工类专业课程教学的主要学科,应在新时期教育发展环境下,持续做好教育改革的实践创新,进一步以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及教育有效性为核心,构建课程教学新体系,提升课程教学实践质量。

关键词: 高校化工类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2.0;O62-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9052(2024)06-0182-03

引言

当前,高校化工类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发展,要充分秉承创新发展思路,实现对有机化学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增强新时期高校有机化学的课程教学有效性。高校则要基于当前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存在的教育方式滞后、教育保障缺失等相关问题,持续做好教育改革实践,并通过加强教育合作、深化学科融合等举措与策略的运用,提升教育改革的发展水平,增强高校化工类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质量,实现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在新时期发展背景下的长效化推进。

一、高校化工类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要求

2021年3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学科,支持发展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推进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建立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和特色发展引导机制,增强高校学科设置针对性,推进基础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快培养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因此,针对化工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应在保证质量的,持续推进发展改革与教育创新,进一步结合我国化学工艺技术、化学工业及化学工程的发展需求,有的放矢地构建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平台,实现化工类专业人才教育培养的高质量推进,有效填补行业发展、技术发展、产业建设的人才空缺,为我国保持化工领域发展优势积蓄力量。此外,2023年3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印发的关于《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的通知,也要求“要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深化学科交叉融合 ,创新学科组织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育优秀青年人才团队,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完善多渠道资源筹集机制,建设科教、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等[1]。”所以,高校基于化工类专业的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应主动地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环境,通过加强学科融合发展,在队伍建设、服务保障、教育管理、资源配置、平台建设及育人合作等多个方面强化发展投入,提升有机化学课程教学的前瞻性、有效性与针对性,充分满足人才培养的核心发展需求,增强面向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服务能力,有效从教材应用、教学实训及教育结构三个方面,完善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发展体系,实现有机化学课程教学的多位一体协同推进,实现学科建设的高质量推进,提升新时期高校化工类专业中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成果的转化能力,为高校化工类专业育人能力与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水平的双向提升夯实基础。

二、基于高校化工类专业有机化学课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解析

(一)教学教材的选择

2023年11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要求“根据不同类型人才培养需求,在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使用的教材中,统一推荐遴选一批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精品教材,包括纸质教材和新形态教材等。”因此,高校化工类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要根据高等人才的发展需求、就业方向、所属行业及高校教育师资水平,科学地进行教学教材的选择,并定期做好教材内容进行更新,确保有机化学课程教材能根据高等人才专业能力、发展水平等,有针对性地进行教材选用。其中,有机化学课程专业教师,要持续做好教材内容评估,加强课程教学资源整合,按照各个单元课程教学内容的不同,系统化地做好教育决策,保证各个阶段课程教学内容的衔接紧密性,帮助学生更好完善有机化学课程体系,丰富学生有机化学课程知识储备,培养学生良好的课程学习探索能力,实现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学习双向推进,进一步通过对教材的合理选用,为有机化学课程学科融合与深化学科建设提供保障,实现对高校化工类有机化学课程质量的有效提升。

(二)教学实训保障体系的完善

化工类专业的就业岗位包括化工设计、化工材料、药企、半导体制造、化学老师等多个领域。其中,大部分岗位工作均对于化工类人才实践操作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为此,部分高校化工类专业教育,通常为高等人才提供实验室教学实践、岗位实训、在线实践模拟等多个方面的教育支持,力图提升高等人才专业技能实践水平。新时期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发展,同样要将加强教学实训保障作为重点内容,不同不断强化有机化学课程的教育实训对接,实现有机化学理论课程教学与课程教育实践的双向互补,并为教师搭建多元实训教育平台,增强教学实训资源供给,完善当前教学实训保障体系,提升高等人才对有机化学课程知识的运用能力,丰富学生对各个阶段知识内容的学习经验、实践经验,为高等人才更好地对专业技能进行掌握奠定坚实基础[2]。所以,完善教师实训保障体系,亦是高校化工类专业的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对于提升教师教学服务水平与学生学习实践质量有着促进作用,为高校化工类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教学的高水平推进提供内在支撑。

(三)教育结构的调整

教育结构是相对泛化的概念。有机化学课程教育结构的优化,主要是基于需求导向与能力导向思维,推进教育布局与制定教育规划。新时期高校化工类专业的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应以课程教学强度、知识学习难度、学生学习水平等作为基础导向,把课程教学分为必要项目与非必要项目两个方面。必要项目是指需要学生必须完成的项目内容。非必要项目则主要在现有课程教学结构之外的附加项目内容,包括课后作业、线上教育等。其中,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应按照各个单元课程教学进度、知识学习难度的不同,采用点对点教育思维推进教育设计,把学生知识学习成果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馈,作为教育结构调整的评价依据,并构建动态化课程教学结构,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变化、学习问题与学习特点,个性化地推进有机化学的课程教学,确保教师能基于学生个体化学习差异,科学地做好教育实践。从而,为后续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策略的有效运用做好前期阶段的教育铺垫,满足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多元化需求。

三、新时期高校化工类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困境

(一)教师的教育评估方法滞后

教师的教育评估结果,实际上是有机化学制定课程教学目标、构建课程教学实践体系的重要内容参考。从当前高校化工类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教学现状来看,部分教师的教育评估方法相对滞后,未能为课程教学目标的制定、课程实践体系的构建提供客观的教育参考。譬如,部分教师仅针对学生理论学习实践与实验室学习表现开展教育评估分析,未能有效针对学生个人学习观点与学习问题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究,使教师的教育评估,往往是基于提升学生单方面学习成绩与学习能力开展教育分析,难以为提升学生综合发展水平与综合学习质量提供教育支持[3]。其中,之所以部分教师未能有效地开展教育评估,主要原因是教师所采用的教育评价方法相对滞后,对于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动态缺乏了解,未能与学生积极地开展教育沟通,降低教育评估的客观性与有效性。从而,影响有机化学的课程教学工作质量。

(二)高校有机化学课程教学保障能力不足

目前,高校为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提供的教育保障,主要涉及教育实验、课堂教学实践及课后作业三个方面。新时期高校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需要根据应用型、综合型与复合型人才培养需求的不同,优化有机化学的课程教学实践保障。所以,从当前高校为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提供的支持来看,教育实验、课堂教学与课后作业,仅满足综合型人才培养需求,在应用型、复合型的人才培养方面,难以基于现有教育保障机制,实现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换言之,现阶段高校有机化学课程教学保障机制的建设,仅能提升单一层面课程教学实践需求,难以为学生面向更多领域学习发展提供帮助。从高校有机化学的课程教学设计来看。高校有机化学的课程教学保障能力不足问题,主要原因是高校有机化学的课程教学资源相对匮乏,难以支撑多元化课程教学体系建设,使高校对教师课程教学工作的推进形成教育限制,不利于有机化学课程教学的教育改革。

(三)高校有机化学的学科融合发展路径单一

近年来,针对高等教育改革的政府文件,多次提及学科融合发展、跨学科教育及学科交叉融合等相关内容。高校有机化学的学科建设与改革发展,也要基于时代潮流及政府文件要求,全面性地做好学科融合的教育布局。然而,根据当前高校有机化学的课程教学情况来看。部分高校的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实际上未能形成学科融合的教育发展体系,化工类专业的各个学科之间,仍然存在学科独立性较强的教育问题,使有机化学的课程教学难以,无法与其余学科的教育内容形成紧密联系。究其原因,高校有机化学的课程融合发展路径单一是导致该问题的主要原因[4]。部分高校虽然基于有机化学的课程教学建设,将部分学科课程内容融入了现有的课程教学体系,但有机化学在化工类专业中教育地位并不突出,未能依托有机化学的教育引领,建立结构串联的学科融合教育体系。从而,使高校有机化学的学科融合发展流于形式,难以为有机化学的教育改革提供助力。

四、依托创新发展思路的高校化工类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一)建立有机化学课程教学的数字化教育评估体系

建立有机化学课程教学的数字化教育评估体系,是指通过对数字化技术的引入,为教师搭建数字化的教育辅导平台,让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与对学生学习动态的监控,合理地做好教育评估与教育分析,提升教师对学生学习需求的掌握能力,让教师能按照学生各个不同阶段的学习情况,全面化地做好教育引导。其中,教师不仅要运用数字化教育平台做好阶段性的评估分析,也要基于数字化教育构建多元衔接的有机化学数字化教育体系。譬如,让学生通过数字化学习平台表达学习观点,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力,同时,依托数字化教育平台,对有机化学的情境教学、案例分析教学、项目式教学及翻转课堂教学等提供支持,帮助教师能多种不同形式开展教育实践工作。充分根据学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学习表现,科学地做好教育评估分析。并采取数据驱动教育评估管理的模式,为教师合理选择教育内容、教材及教育方法等提供保障,实现对学生有机化学学习方向、学习目标与学习需求的明确,为教师更好推进有机化学的学科建设及提升有机化学的教育实践质量奠定良好根基。

(二)深化高校有机化学的多元协作育人实践

深化高校有机化学的多元协作育人实践,主要是通过高校与企业、用人单位、第三方教育机构的合作,采用多元协同发展策略共同做好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服务保障,进一步为高校化工类专业的应用型、综合型与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保障,改变以往教育实验、课堂教学与课后作业的三角形教育结构,充分将课后实训、课前互动与线上实践三项内容融入课程教学实践体系。从而,让高校能从更多层面为有机化学的课程教学提供保障。譬如,烷烃、环烷烃、烯烃、炔烃等有机化合物反应实验的教育设计方面。高校应优先利用线上教育平台,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反应类型的反应历程,根据学生对有机化合物能量变化及活性中间体的特征学习状况,弹性化地布置课堂教学的教育任务。而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由用人单位、企业等为学生提供线上学习实训支持,把学生岗位工作中可能涉及的有机反应及其机理、反应物结构及反应条件等内容进行教育呈现。教师则可通过学生的学习实训结果,针对学生当前课程学习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帮助教师运用多种不同教学资源开展有机化学的教育实践,让教师能依托创新发展思维,更好地开展有机化学的课程教学设计。

(三)拓展高校有机化学的学科交叉融合教育路径

拓展高校有机化学的学科交叉融合教育路径,要求高校把无机化学 、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及化工热力学等学科知识内容进行融合,通过化工类课程中不同学科的知识共同点开展教育延伸,并以有机化学为中心不断拓展教育内容,实现各个学科之间课程知识内容的有效融合。所以,高校类化工专业的学科融合发展,要以有机化学的课程教学为引领,逐步地加强课程知识内容面向各个不同学科教育渗透,实现高校化工类专业以有机化学为核心的学科串联,让化工类专业中各个不同学科能形成教育合力,并为有机化学的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助力[5]。譬如,针对芳烃、卤代烃等类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结构、性质及反应特点的教育分析方面,教师可以优先利用化工分离工程、化学反应工程及化工原理等学科内容,针对反应机理、反应现象及化合物结构确定方法进行解析,让学生能对芳烃、卤代烃等类有机化合物的反应方式形成一种固定概念。再按照有机化学的课程教材内容,将课程知识转化为学生能理解的话语,让学生能自主化地开展芳烃、卤代烃等类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结构、性质及反应特点内容分析,帮助学生培养有机化学的知识学习语言逻辑,让学生能对相关知识内容形成深刻印象。以此,帮助教师利用学科交叉融合的知识串联,做好有机化学的课程教学引导,提升有机化学的课程教学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化工类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要以提升教育前瞻性为主要内容,持续加强学科建设与教育创新,进一步实现有机化学课程教学系统化、多元化与科学化开展,增强有机化学的课程教学实效性,为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实践的高质量推进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霍小平.西京学院有机化学课程应用型教学改革探索[J].广州化工,2023,51(02):325-327.7.

[2]陈章培,姚丹姝.新形势下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索[J].云南化工,2023,50(01):172-174.

[3]张莉,罗建成,申明乐等.有机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施探索[J].广州化工,2022,50(15):249-251.

[4]江俊,段文贵,周立亚.有机化学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大学化学,2022,37(10):200-205.

[5]魏月琳.“新工科”背景下高校有机化学教学改革初探[J].当代化工研究,2022,(07):135-137.

作者简介:李晶晶(1992.04— ),女,汉族,山西省大同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化学工程与技术。

猜你喜欢
学科建设教学改革
依托学科信息管理平台,促进高校学科建设管理
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建设实践与发展探讨
武警院校应急救援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