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佳鑫 何敦培
摘 要: 乡土文化与乡村学校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和共同发展的诉求,这为两者融合发展建立了基础。但是,在过去一定时期,两者被割离,发展前景堪忧。要实现其融合发展,必须综合施策,即:更新理念、创新模式、完善机制,建设队伍,优化生态,推动乡土文化与乡村学校共同发展,共同推动乡村振兴。
关键词: 乡土文化;乡村学校;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2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9052(2024)06-0115-04
引言
乡土文化与乡村学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在乡村建设上都具有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乡村文化面临着逐渐消失的危险,乡村教育的发展也举步维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两者被隔离,忽略了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和有效性。从当前情况看,乡土文化与乡村学校的融合发展存在着发展理念不明、发展模式单一、发展机制不全、发展队伍力量不足、发展生态不优的问题。基于对当前乡村学校教育与乡土文化传承危机的反思,应从更新理念、创新模式、完善机制、建设队伍、优化生态等方面实现乡土文化与乡村学校的融合发展,让乡村学校在乡土文化的滋养下更具色彩和意义,让乡土文化在乡村学校中更具新的诠释与活力。
一、更新理念
(一)在发展基础上,要树立同生共存理念
乡土文化与乡村学校都是依托于乡土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基础上生长与发展的。乡土文化是乡村学校生存的沃土和重要的教学资源,乡村学校也是乡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平台——乡土文化与乡村学校的命运是紧密联系的。树立乡土文化与乡村学校同生共存理念,让乡土文化在与乡村学校的双向互动中得以传承和再生,让乡村学校在与乡土文化的融合发展中得以成长与存续。
(二)在发展关系上,要树立互哺互促理念
乡土文化与乡村学校具有良性互动关系。乡土文化是乡村学校文化的重要基础,乡土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对乡村学校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对乡村学校的教育内涵具有丰富和拓展作用。而乡村学校能够将乡土文化的独特优势进行转化,对乡土文化赋予崭新的意义与内涵,重现乡土文化的辉煌灿烂。因此,以这一理念引领乡土文化能够助力乡村学校融合发展。
(三)在发展目标上,要树立共荣互惠理念
乡土文化与乡村学校融合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要形成互助与共享、互惠与互荣的新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和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目标。保护、传承和发展乡土文化是乡村学校对于乡村振兴的价值和贡献。乡土文化的振兴与乡村学校的振兴都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乡土文化的滋养可以助力乡村学校的振兴,而乡村学校对于保护、传承和发展乡土文化,促进乡土文化的繁荣发展功不可没。二者互惠互荣,既能携手远行,更能有力地推动乡村振兴。
(四)在发展措施上,要树立协同并进理念
在采取具体行动和方法时,要建立合作机制。乡土文化与乡村学校之间要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明确各自的角色和责任;要共同制定计划,双方共同商定合作目标和实施方案;要注重动态发展,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关注发展的动态趋势,及时调整策略和方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需求。
二、创新模式
(一)“教育”引领模式
“教育”是指乡土文化教育和乡村学校教育。“教育”引领,就是将两者的教育融合。具体说,就是以“教育”为纲领,将学校教育与乡土文化教育相结合,即: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校教育教学与以村民为主体的乡土文化教育相结合,在学校教育中实施乡土文化教育,在乡土文化教育中借鉴学校教育相关要素。
乡村学校教育应充分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将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文化纳入常规课程和校本课程,为乡村学校开展特色化的教育教学活动提供生动多样的教育素材。一方面当地乡村学校可以利用乡村文化的独有资源开展特色教育活动,如传统手工艺、民间艺术、农业实践等,在实践活动中改造与创新乡土文化;另一方面乡村学校可以与当地政府、文化机构等合作,建立场景丰富的乡土文化教育基地。通过让学生参观、体验、劳动实践等方式,深化学生对乡土文化的了解。
“教育”引领模式,一方面有利于学校教育改善教学内容,提升乡村教育质量,另一方面有利于扩大乡土文化的影响面,让乡土文化教育面向人人,平铺于乡土社会中。通过这样的教育模式,不仅拓宽了乡土文化与乡村学校融合发展的路径,而且还增强乡村群体的内在凝聚力,推动本民族在文化方面的共识、共鸣和协同。
(二)“振兴”推动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1]。作为推动乡村整体发展的综合性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把农村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将“农村教育质量提升”列入乡村公共服务提升计划[2]。这是新征程的必然选择。而乡村文化振兴与乡村教育振兴则是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
“振兴”推动模式,就是以乡村振兴为驱动器推动乡土文化振兴、乡村教育振兴,以一枝带动两叶。以乡村振兴为原动力,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政府与管理部门科学地设计融合发展举措,从资金、政策、人才扶持、技术指导、物资保障等方面入手,振兴乡土文化。如加强对本地乡土文艺人才的培养、设立传承人工作站等;从乡村振兴的现实导向入手,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传播媒介、平台和方式,加大对乡土文化的修复和改造,以此展现传统农村文化内核的时代价值。以乡村振兴为原动力,推动乡村学校振兴。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学校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以乡村振兴促进城乡教育融合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加快实现城乡教育公平。如为乡村学校投入师资、教育经费、教育教学设备等社会资源,充分利用信息时代红利,加强乡村学校的信息化建设等。
“振兴”推动模式,有利于发挥乡村振兴在乡村文化振兴和乡村学校振兴中的发动机与助推器作用,驱动二者发展融合,赋能乡村教育振兴,焕新乡村文化振兴,从而形成乡村教育与乡村振兴的良性循环。这就是以“乡村振兴”的共同目标驱动乡土文化与乡村教育融合发展的内在逻辑。
三、完善机制
(一)引领促进
引领机制即通过一定的措施和手段,使引领者和被引领者相互配合和协调,实现共同的目标和愿景的一套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发挥党和政府在引领乡土文化与乡村学校融合发展中的政治引领力和组织引领力,当地乡村振兴局要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在当地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加强部门协同,协调各方力量,统筹各类资源,加大支持力度,扎实推进乡土文化与乡村学校融合发展工作。
在政治引领方面,要坚持党的领导,确保融合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引领乡村文化与乡村教育具有相近的信仰(即使信仰不同,也能和谐向上、美美与共),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为两者融合发展夯实政治基础。
在组织引领方面,要培养本土人才,率领大众积极投身融合发展。习近平指出:“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要积极培养本土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乡村学校要培养学科带头人、乡村文化同样要培养领军人物。各地乡村振兴管理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可组织这两类人才同班培训、同题研讨、同台实践,既强化融合发展意识,也改善知识结构、丰富文化表达技能,为融合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二)协作联动
政府发挥主导作用。政府从乡村学校与乡土文化融合的新内生发展出发,构建一种跨部门及区域间协同,同时又通过承担更多的公共服务职能的机制政府之间达成协同合作。省级政府提升统筹力度、市级政府实现科学指导、县级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在政府的领导下,学校和村组参与,研究发展规划,形成乡村学校服务共同体,为乡土文化与乡村学校的融合发展提供人才、资金等多维度的资源支持,为其扭转离散的发展局势,实现一种内外联动的发展奠定基础。
乡村学校要发挥乡土文化振兴、乡村教育振兴的主体作用。“乡村教育有着自身的美好品质和独特价值。通过联合的方式,乡村学校就能以平等的姿态融入城乡一体化、全球化的浪潮,并从中获得滋养,全面提升育人质量。[3]”乡村学校一方面与政府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及时了解政府有关乡村教育的政策与措施,向村民与学生传达,成为政府与广大群众之间互通的“桥梁”,向政府及时反映学校当下的实际情况与需求,可以通过定期召开会议、交流工作情况等方式,促进政府与学校之间互通有无、携手合作。另一方面与政府共同推进乡土文化与乡村学校融合发展路径的改革,制定改革计划,改进教学方法。与政府建立乡村教育联动支持体系。
村民要主动参与到融合发展工作中。第一,学校组织宣传教育让村民了解乡土文化和乡村学校融合发展的重要性,以及他们的角色和责任,可以通过村委会广播、宣传栏等方式开展教育。第二,学校为村民提供实践机会,让他们参与到乡土文化与乡村学校融合发展的具体工作中。例如文化活动、教育课程等,让村民亲身参与其中。第三,培训提升。为村民提供相关的技能和知识培训,让他们具备参与乡土文化与乡村学校融合发展的能力。第四,激励表彰。对积极参与融合发展工作的村民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励更多的村民参与进来。例如,可以设立优秀村民奖、文化传承奖等。
(三)保障激励
完善政策保障。制定科学高效地政策,成立融合发展“综合办公室”。对当前乡土文化与乡村学校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重大决策和重要文件进行论证,为融合任务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搜集国内外乡村教育信息、发展资料,对当前乡土文化与乡村学校的融合工作提出前瞻性的政策建议。做好顶层设计,因地制宜地为乡土文化与乡村学校融合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加强组织保障。一方面是构建地方层级保障机制,确保融合工作进程。各级行政部门应明确自身“组织、管理、服务”的定位,依据国家颁布的政策文件监督、落实乡村各区域项目的开展进度和培养力度,扮演好利益整合者的角色。另一方面是拓展乡村学校的功能,把乡村学校建设成为乡村文化活动中心,让乡村居民能够到乡村学校开展各类活动,从而有助于推动乡土文化的蓬勃。
优化人才保障。一方面通过政策倾斜不断提高对乡村教育人才的福利待遇与政策保障,制定适合人才发展的培训政策,合理规划发展路径,增强乡村教育人才的归属感和自信心。另一方面学校开展乡村人才交流和培训活动,相关职能部门及时调配好现有的乡土文化专家,根据要求及时下乡进行一对一指导培训和技术交流。
加强经费保障。乡村教育经费来源应实行多元化、多渠道。第一,继续加大财政经费保障力度,保证国家政府公共财政资金的拨付和补助。第二,鼓励企业、个人、组织等不同的社会力量,通过不同的方式捐助乡村学校,如成立乡土文化与乡村教育融合发展事业基金会。第三,加强校际交流与帮扶合作。通过校际合作,通过城市学校对乡村学校的帮扶,保障教育经费。
(四)考评机制
乡土文化与乡村学校融合发展评价体系的科学化、系统化以及规范化,对于发挥融合发展效能、促进融合发展体系进程,保障融合发展质量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教育价值与意义。
政府因地制宜,结合《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完善乡村学校的教育评价改革方案。构建体现当地乡土特点、专门针对乡土文化融合工作的评价制度和指标体系。政府带头,组建包含教育专家、技术人员的专门力量,带领乡村学校构建乡土文化与乡村学校融合任务评价平台。政府完善教育评价机制,要充分吸收学校、学生、家长、乡村社会、行业专家等多种主体参与评价,支持开展具有专业性、追踪性的第三方评价,对乡村学校与乡土文化融合发展情况进行科学评价。
学校建立科学、系统、规范的评价体系。要重点考评教师、学生对乡土文化的了解、掌握情况,以及在保护、传承、创新乡土文化方面的情况。
社会评价机构一方面要焕新评价指标,以衡量乡土文化与乡村学校融合发展的程度。另一方面社会评价机构要树立智能化评价观念,与信息时代接轨。加强与乡村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的协作,进一步打破数据壁垒,搭建共享开放的平台,提供智能高效的服务。
四、建设队伍
(一)教师队伍
首先,加强教师培训。费孝通先生说过:“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土性是它的典型特征。[4]”在乡村学校的教师培训中应该融入乡土传统文化知识。通过开展乡土文化教育、乡村学校融合发展等方面的培训,让教师了解乡土文化的丰厚内涵与独特价值。包括乡土文化中的民风民俗、节日节庆文化、耕田渔猎文化等,这些就是开展乡土文化教育的“活教材”。其次,开展多元合作。建立乡村学校与当地乡土文化机构、社会团体等的合作机制,让教师能够与乡土文化专家、学者、民间艺人等建立联系,共同探讨乡土文化与乡村学校的融合发展。通过合作机制,一方面教师可以获得更加鲜活生动的教育经验,从而提升教师对乡土文化的认知与认同感并转化为教育行为,另一方面教师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支持,从而提高其促进融合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最后,强化科学研究。“在存留乡村优良传统文化的同时,要将传统乡村文化与现代城市文化相融合,不断创新和丰富乡村文化的内涵,实现乡村文化的创造性转化。[5]”鼓励教师加强对乡土文化教育的研究,探索如何将乡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
(二)乡村大众
乡村教育振兴不仅是“精英设计”的教育架构在乡村社会的嵌入,更是基于乡土观念传统和农民需求的教育现代化生长;农民不再“失语”,他们的教育观念和体验得以“面世”,农民重新“进场”。成为乡村教育现代化的积极推动力量[6]。
首先,开展乡土文化教育。把乡村学校建设为乡村文化中心,在满足村民日常文娱需要的同时,通过丰富多样的乡土文化活动来调动村民的学习兴趣。有效借助大数据及“互联网+”平台,通过传统宣传手段与现代化宣传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开展乡土文化知识宣传,并举办各类展览、讲座、赛事、研讨交流等活动来帮助乡土文化走进大众视野,进而有效增强村民对乡土文化的自豪感,唤醒其促进融合发展的意识。
其次,建立激励和评价机制。对表现优秀的村民给予表彰和奖励,以增强他们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同时,评价结果还可以用于改进村民参与的方式和方法,提高其促进乡土文化和乡村学校融合发展的水平和能力。
最后,培养乡土文化传承人才。加强对当地村民中乡土文化传承人才的培养,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技能水平。可以组织专业培训、技艺传承等活动,让村民中的文化传承人才能够更好地肩负起承续和发展乡土文化的责任。
五、优化生态
(一)政治生态
生态就是主体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所谓政治生态,是指政治主体在一定的政治环境下的生存方式,以及在此政治环境下养成的政治习性,同时也指政治主体在一定的政治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
地方政府负责发挥引领作用,在宏观政策和总体目标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制定具体的任务安排传达给基层政府,并进行工作督导与考核。结合制度、组织、文化三个层面对政治生态进行改造。乡镇一级政府根据上级政府下达的任务,细化工作安排,整合乡村文化与教育资源并进行合理的分配,动员其他参与主体为乡土文化与乡村学校的融合发展工作提供支持和帮助,并为乡村学校教育中的突出问题进行协助。
乡村学校完善领导体制与管理体制。首先,要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到乡村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确保乡村教育的发展方向正确、政治生态健康。其次,要完善乡村学校的领导体制。明确校长的职责和权限,确保校长能够独立负责地开展乡村教育工作。再次,推进民主管理。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学生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师生参与乡村学校教育管理的意识和能力,促进学校管理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最后,制定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学校要积极寻找适合本土师生人群的管理方式,加强对学校开展乡村文化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等方面的管理,确保学校各项工作安全、有序开展。
(二)社会生态
一是注重家庭教育生态建设。“构建家乡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在教育内容与教育手段和方式上要深挖乡土文化资源,形成与乡村家庭、家庭和孩子感受深、贴得近、用得上的教育资源,提升乡村家长的知识水平和教育胜任力,培育健康向上的家庭教育文化” [7]。重视家庭教育在乡村文化教育中的作用,一方面提高成年村民对乡土文化的传承意识和素质,在家庭中传承乡村文化中的价值观,如勤劳、诚实、尊老爱幼等。另一方面引导鼓励孩子参与乡土文化教育活动,如农事劳动,社会志愿者活动等。
二是注重舆论生态建设。与时俱进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乡土文化与乡村学校融合发展重要性的宣传和引导,提高社会各界对乡村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可以通过媒体报道、宣传片、公众号等形式,让更多人了解乡村教育的现状和问题,增强对乡村教育的关注和支持,从而为乡土文化与乡村学校融合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乡村学校的发展与乡土社会的文化传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在深入研究乡土文化与乡村学校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乡土文化与乡村学校之间的紧密联系和相互促进的可能性。乡土文化可以为乡村学校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内容和实践体验,而乡村学校为乡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和载体,通过教育教学和实践活动推动乡土文化的革新。所以,乡土文化与乡村学校的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使命。我们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为推动乡土文化与乡村学校的融合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助力文化传承,提升文化自信,推动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7-10-18)[2023-08-10].https://www.gov.cn/zhuanti/2017-10/27/content_5234876.htm.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EB/OL].(2018-01-02)[2023-08-10].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8/content_5266232.htm.
[3]杨瑞清,朱德成.聚焦大情怀育人的40年行知教育实验[J].中国教育学刊,2023(9):6.
[4]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9:6.
[5]邹慧明.推动乡村学校教育融入乡村文化振兴.[N].中国教育报,2021-10-21(7).
[6]汤美娟.理解与重塑:乡村振兴中的农民教育心态[J].教育发展研究,2022(18):79.
[7]高书国,边玉芳.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构建[J].教育发展研究,2022(10):31.
作者简介:周佳鑫(1997.03— ),女,汉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乡村教育;
何敦培(1964.02— ),男,汉族,湖南省耒阳人,大学本科,研究员,研究方向:教育管理。